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828章 第八百二十八 又分兵乎

第828章 第八百二十八 又分兵乎

推荐阅读: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霸天武魂太荒吞天诀妖龙古帝万妖圣祖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女富婆的神级村医裂天空骑

    用兵打下殷国和劝降殷国是两种很不同的方略,结果亦不同。
    一个是稳定性,打下来的往往是最牢靠的,人有的时候不打怕,便会翘尾巴,二是立功者不同,一个是武将立功,一个是纵横辨士取功。
    郦食其深知这次如果能凭借一张嘴拿下殷国,那意义非同小可,如此有谁敢再轻视辨士,轻视口舌之人……
    凭借一张嘴和智谋拿下陈留,只是他郦食其晋身的一个基本功,再与陆贾诱降峣关守将时,那亦不过是再添一瓦而已,但如果能拿下一国,与往日之功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如功成,那可是天壤之别。
    拿一国与得一城,于郦食其而言那将是质变,故而郦食其心中有一点点的私心,不太希望用武力拿下。
    郦食其言毕,是短暂的沉默,张良眼眸转动但没有说话,他将眸光看向曹参,曹参感应到与之四目交汇。
    曹参此人稳健少语,敦而敏,自能领悟张良之意,在群臣诸将当中曹参比较佩服两个人,一个是张良,一个是韩信。
    曹参是此次伐殷的主将,他开口道,“大王,殷兵主力尚未出战,深浅未知,臣可试之,以威慑之,以广野君之舌剑,刨开朝歌之龟壳,殷王可生擒。”
    言毕,刘邦很快明白曹参之意,主张左右开弓,兵谋并用,闻言刘邦点点头。
    这点刘邦似在意料之中,突然间刘邦做出一个令人略显意外的举动,没有再问樊哙、夏侯婴、灌婴、靳歙等武将,而是转问刘交等文吏。
    武将大多会偏向用兵对付殷国,在尚未与楚正式交手前刘邦的确不太愿意损兵折将,不过刘邦亦知畅通无阻不太可能。
    文臣考虑的情况与武将必然不同,至少角度会截然不同。
    刘交的眼眸中透出对郦食其的赞赏,再开口前他的眸光瞥向郦食其,仅仅这个眼神,刘邦已经知道他的主张,但他还是要听完刘交的话。
    刘交道,“臣弟,赞成广野君和曹将军之言,兵谋并用,然臣弟有一个不太成熟之见,愿为大王解忧。”
    刘邦点头,示意他接着将下去,赞成曹参和郦食其之言,刘邦意识到,但却没想到刘交还有计策。
    “汉军兵力强盛,当尽显其优,不必全在于下城,臣弟窃以为可同时分兵直取朝歌,既令朝歌、修武不能首尾呼应,或有意外之攻功。”
    刘交居然主张再分兵,这点令刘邦有些意外,但眼眸中对其弟的赞赏之意不断向外流出。
    “诸将以为如何?”刘邦直接询问诸将的意见。
    诸将多认为再分兵有些冒险,有被殷兵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危险。
    意见分歧,刘邦将眸光再次滞留在张良身上,这位虽为亲身带兵打过仗,但那一条条来自太公兵法的奇谋的确很受用。
    张良道,“此计可行,攻略修武之时,广野君可与汉军一同至朝歌城下,如不降,再攻之,此先礼后兵可为汉军之佳话。”
    刘邦那酒窝迷人笑出现,“善!交弟此举可谓大胆而不失分寸。”
    刘交笑道,“此举非臣弟一人所虑,乃刘贾将军所提,臣弟与文臣共虑之。”
    刘贾,这位刘氏远属之人的名字再次进入刘邦的耳朵,眸有喜色。打虎亲兄弟,刘氏之人有才之人愈多,刘邦自然会很舒心。
    天下相争之时,血浓于水的观念还是深入骨髓,比之非刘氏者,可令刘邦更加安心。
    刘邦道,“既如此,命刘贾随灌婴北击朝歌。”
    刘邦心悦,所以立刻有命令,所以郦食其随着灌婴这支军队向北而去。
    “何为?又分兵?”
    “将军,汉军之将不知兵,此乃兵家大忌。”
    “将军,殷军或可创造史上以少胜多之最。”
    裨将、前将军皆在对修武守军大将即殷国将军提建议,认为汉军统将不知兵,居然利用兵力的优点一再分兵,已犯兵家大忌。
    殷国将军却还是很镇定,没有一点有便宜可占的意思。
    春风还在不知疲倦的吹拂,嫩叶变得翠绿。
    朝歌城的翠绿之叶已成景,但赏景之人比往日少很多,那美丽的湖畔早已不见踪影。
    热闹的街市家家闭门,铺铺歇业,一副人人自危的样子。
    “汉军来攻?”
    “千真万确,旌旗蔽日,不知有多少兵力也。”
    “吾观兵力比非数十万,不可压在此处。”
    “何所知,吾从宫中得知,汉军兵分数路,少水三城已不在,修武城已开战,数地已起狼烟,汉军竟欲速定河内,当可压汉。”
    “吾王已下达力战之令,如今之局势,能胜否……”
    “嘘!勿再有此言,可是要掉脑袋。”
    “掉脑袋?吾这花白脑袋早该搬家,好不容易有些安稳日子,娃子又上战场,能否归来尚且不知,有何惧?”
    “吾等既不能上阵杀敌,又不能为殷国运量,不再在聒噪几句,有何趣?”
    藏身在酒肆中的食客议论纷纷,那脸上对朝歌城命运的关切犹弗如谈资的摄取。
    凡有战,酒客竟在此对赌,一场或许改变朝歌城的大战在他们这里竟成谈资和对赌之乐。
    这些花白的老人似乎对这座城池的最终归属并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这场战场结束后,孩子们是否还能归来。
    朝歌城外军容焕发的殷兵已经严阵以待,朝歌城上的兵卒早已持兵刃默默等待。
    等待命令,等待投下滚木、礌石的命令,等待弓弩齐发的命令。
    今日的殷王没有头戴玉冠,更没有王服在身,而是铠甲上身,闪着青铜色的鱼鳞铠甲造价不菲。
    甲胄在身,多为皮甲,能用金属甲者唯有大将、上将和王者贵族可佩带。
    此套铠甲乃司马卬为王后亲自督造的铠甲,贴身者采取犀牛皮质,外则是很薄的青铜片,如鱼鳞一样叠加在一起。
    肩膀处的披膊则是由燕地而来的铁和皮质打造而成。
    除此外还有轻便的护手甲以及胫缴,这的确是一个造价很昂贵的战甲。
    司马卬穿着他威风凛凛,仿佛有回到叱咤河内的岁月,手握长剑,走上箭楼,亲自督战。
    看到一个长方脸,针松须,眸如宝玉的人一身闪光的向箭楼的垛口处走来,一身甲胄的上将贲郝立刻行礼道,“大王,何故亲自前来,此处颇为危险。”喜欢汉室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汉室风云录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9/9930/68793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9/9930/68793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