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安行(四)
推荐阅读: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为什么它永无止境、神话从童子功开始、神秘让我强大、我的谍战岁月、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谍影:命令与征服、巨门卷、Fate梦幻旅程、斗破之无上之境、
渭河平原,因渭水而成平原。
据讲古经的白胡子老爷爷说: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四周沼泽遍布,古木参天。只有白鹿原的半坡,有我们的祖先蜷在山洞或是趴在地穴里。
后来,有一个人在一个叫什么风陵渡的地方,找到这水的源头。他狂吼一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然后挥起一把老镢头,用尽平生力气只一撬,挡着渭水去路的大山开了个豁口。哗啦,渭水泻了!
这个人叫大禹。
从此,渭水与河水(黄河)交媾在了一起,呻吟着,痉挛着,孕育出了上上等的黄壤土,世世代代的秦人在这里繁衍,生生不息。
这片肥沃的黄土地,因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号称关中。又因一直以来是秦人的地盘,因此又号称八百里秦川。
江涛与祁森大人、王珩大人沿滔滔灞水北下,直行到它同渭水交汇之处。再看对岸,泾水自西而来,三水交汇,河面开阔,泾渭分明。
这日午时许,工部司郎中祁森大人领着二人到了东渭桥的施工地。干了一上午苦力活儿的人正一簇簇蹲在岸边的营地吃饭,一股面香弥漫在工地四周。
在一座营帐门前,木子戒、孙本方、南宫大人还有京兆尹手下的几位重要技术负责人,一边吸溜吸溜地吃着饭,一边争论着桥梁营造过程出现的细节问题。
“徒弟江涛拜见几位师傅,师傅们辛苦了!”
“哎呦,什么风把刚将作给刮来了!你们还没吃饭吧,快,来先舀饭吃!”
几位师傅和先前一样,依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们简直就是工作狂魔,一到工地上,就和苦力没啥区别了。
“和大人咋不见?”
“嗬,他呀,到西川的楗尾堰摸鱼儿去了!”
“哈哈哈!”
经祁大人一解释,江涛这才明白,师傅水部司员外郎和大人这是到剑南道的都江堰考察学习去了。
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三下五除二,一大碗煮面就下了肚。江涛一投箸一抹嘴巴,就去观看工地现场了。
渭水之滨,秋风萧瑟。举目远眺,渭水南北跨度近一里,虽没有黄河的惊涛骇浪,但水势也称得上浩大。由于施工的需要,渭水显然是被临时改道,江涛眼前这一边目前正在施工。临时的堤坝围了个圈,原来深藏于水下的河床得以见了天日,裸露着砂石。
河床之上,一排排木桩已经被深深钉到了泥沙之中,整整齐齐稳稳当当排列成一座座桥柱的雏形。每一组木桩前都用大青石条砌成了分水金刚墙,显然是为了保护它后面那一排排木桥柱,以免它们受到正面的冲刷。
剩余的石料木料,码在一边,显然这里的工作也已经接近收尾。另一边的桥柱早已施工完毕,在水流中稳如泰山,只等着架设桥面了。
“徒儿,看出啥名堂来了没有?”
江涛一转眼,原来是师傅木子戒。木大匠作眯缝着一只眼,三绺胡须在秋风里飘扬。
“噢,是师傅。这是座木桥吧?”
“对,木结构的。”
“师傅,这么多原木是咋搬运来的啊?”
“哈哈,这你还不晓得吧!咱大唐京师所用木材,一部分是从渭水上游陈仓所属岐陇两州沿水路而来;还有一部分是从岚州、胜州沿河水而下,再逆渭水而上转运到京城的。圣上为此还特意置转运水手一百二十人,在林木产地设有库古监、就谷监、斜谷监!”
江涛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再看看桥东边的下游,渭水之上,水面开阔,漕运的大小船只整整齐齐停靠在岸边。岸上东渭粮仓星罗棋布,就像是草原上牧民的穹庐。
“这么说,这一块就是咱大唐京师的交通枢纽啦?”
木大人点点头:
“这也就是圣上要在此处营建大桥的原因啊!”
就在师徒二人说话的当儿,忽闻营地上一通鼓响。一时间,人头攒动,千百服劳役的苦力在军曹们的统一号令下,集合了起来。
“看来,京兆尹孟大人今儿个要亲自训话喽。”
“京兆尹孟大人?”
“对,孟大人是这京畿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京兆府管辖着长安、万年还有咱这高陵等等二十多个县,这东渭桥就由他全权负责营建。郭大人说,今日早朝时,圣上给他下了死命令:三日之内,务必要打好桥桩,岁末之时,大桥务必建成通车。孟大人这能不火急吗?”
“师傅看这桥到岁末能完工吗?”
“差不多吧,这桥桩还剩下最后一根,今明两日就可完工。还有最后一面金刚分水墙,最晚第三日也能完工。斗拱、面板已经备好了,即使河面结冰,也不影响施工。”
京兆尹讲一句,下面每隔三排就有一排人重复一遍,直至传到最后面一个人的耳朵。江涛对这种传话筒式的讲话很感兴趣,他终于明白大唐没有扩音设备,长官们是怎么训话的了。好在京兆尹大人的话简明扼要,没有废话空话。
长官训完话,苦力们齐声喊响口号,便像打了鸡血一样雄赳赳开赴工地。师傅木子戒要到现场做技术指导工作去了,他让江涛留在上面观战,趁这次机会好好见习见习,开一开眼界。
江涛很听话地坐在高处,俯视着下面河床上的动静。他想亲眼目睹这几百根粗约合抱长达数丈的原木是如何被钉进河床里的。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最后一个桥柱的位置。
一群人在那里紧张地组装着一个巨无霸的木制井架,另一群人借着滚木将大青石一点点挪向目的地。
更多的人则围着原木的一头,有人抡起大板斧,像削一枝巨型铅笔一样,将它砍削成尖头。然后由几十号人用大绳捆着尖头朝下栽进预定位置的水坑里。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群人终于将大原木竖立在了好几丈高的木制井架中间。江涛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发射火箭的场景。
一两个时辰过去了,一切才准备停当,打桩终于正式开始。随着祁森大人的手势与口令,井架下南北方向各由几十人组成的两队人马,手握足有胳膊粗的大绳索,喊出深沉有力的号子,像拔河一般一起使出浑身力气。在井架上大滑轮的作用下,一块巨大的石块被悬空吊起,又狠狠砸在了原木顶端。
江涛的小心脏有一次被提了起来,好像他们吊起的那块巨石就是他的心似的。他没想到底下这些蝼蚁一样渺小的人,能够配合得如此默契!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力量,让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认识自己!
随着耳畔一声声沉闷的而又包含着无穷无尽力量的劳动号子,江涛看着巨石一次次砸在原木顶端,两三丈高的原木被一点点钉进了河床之中……
太阳已经偏西,江涛还在聚精会神地观战,这是一场人类改造生存环境的大战。他反反复复思索着同一个问题,身处大唐,还有没有比这更高明的桥梁营造技术呢?
江涛甚至设想着,何时才能在金城关黄河之上架设一座桥梁,让大唐长安通往西域的商道天堑变通途!喜欢回到大唐做匠神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回到大唐做匠神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据讲古经的白胡子老爷爷说: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四周沼泽遍布,古木参天。只有白鹿原的半坡,有我们的祖先蜷在山洞或是趴在地穴里。
后来,有一个人在一个叫什么风陵渡的地方,找到这水的源头。他狂吼一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然后挥起一把老镢头,用尽平生力气只一撬,挡着渭水去路的大山开了个豁口。哗啦,渭水泻了!
这个人叫大禹。
从此,渭水与河水(黄河)交媾在了一起,呻吟着,痉挛着,孕育出了上上等的黄壤土,世世代代的秦人在这里繁衍,生生不息。
这片肥沃的黄土地,因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号称关中。又因一直以来是秦人的地盘,因此又号称八百里秦川。
江涛与祁森大人、王珩大人沿滔滔灞水北下,直行到它同渭水交汇之处。再看对岸,泾水自西而来,三水交汇,河面开阔,泾渭分明。
这日午时许,工部司郎中祁森大人领着二人到了东渭桥的施工地。干了一上午苦力活儿的人正一簇簇蹲在岸边的营地吃饭,一股面香弥漫在工地四周。
在一座营帐门前,木子戒、孙本方、南宫大人还有京兆尹手下的几位重要技术负责人,一边吸溜吸溜地吃着饭,一边争论着桥梁营造过程出现的细节问题。
“徒弟江涛拜见几位师傅,师傅们辛苦了!”
“哎呦,什么风把刚将作给刮来了!你们还没吃饭吧,快,来先舀饭吃!”
几位师傅和先前一样,依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们简直就是工作狂魔,一到工地上,就和苦力没啥区别了。
“和大人咋不见?”
“嗬,他呀,到西川的楗尾堰摸鱼儿去了!”
“哈哈哈!”
经祁大人一解释,江涛这才明白,师傅水部司员外郎和大人这是到剑南道的都江堰考察学习去了。
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三下五除二,一大碗煮面就下了肚。江涛一投箸一抹嘴巴,就去观看工地现场了。
渭水之滨,秋风萧瑟。举目远眺,渭水南北跨度近一里,虽没有黄河的惊涛骇浪,但水势也称得上浩大。由于施工的需要,渭水显然是被临时改道,江涛眼前这一边目前正在施工。临时的堤坝围了个圈,原来深藏于水下的河床得以见了天日,裸露着砂石。
河床之上,一排排木桩已经被深深钉到了泥沙之中,整整齐齐稳稳当当排列成一座座桥柱的雏形。每一组木桩前都用大青石条砌成了分水金刚墙,显然是为了保护它后面那一排排木桥柱,以免它们受到正面的冲刷。
剩余的石料木料,码在一边,显然这里的工作也已经接近收尾。另一边的桥柱早已施工完毕,在水流中稳如泰山,只等着架设桥面了。
“徒儿,看出啥名堂来了没有?”
江涛一转眼,原来是师傅木子戒。木大匠作眯缝着一只眼,三绺胡须在秋风里飘扬。
“噢,是师傅。这是座木桥吧?”
“对,木结构的。”
“师傅,这么多原木是咋搬运来的啊?”
“哈哈,这你还不晓得吧!咱大唐京师所用木材,一部分是从渭水上游陈仓所属岐陇两州沿水路而来;还有一部分是从岚州、胜州沿河水而下,再逆渭水而上转运到京城的。圣上为此还特意置转运水手一百二十人,在林木产地设有库古监、就谷监、斜谷监!”
江涛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再看看桥东边的下游,渭水之上,水面开阔,漕运的大小船只整整齐齐停靠在岸边。岸上东渭粮仓星罗棋布,就像是草原上牧民的穹庐。
“这么说,这一块就是咱大唐京师的交通枢纽啦?”
木大人点点头:
“这也就是圣上要在此处营建大桥的原因啊!”
就在师徒二人说话的当儿,忽闻营地上一通鼓响。一时间,人头攒动,千百服劳役的苦力在军曹们的统一号令下,集合了起来。
“看来,京兆尹孟大人今儿个要亲自训话喽。”
“京兆尹孟大人?”
“对,孟大人是这京畿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京兆府管辖着长安、万年还有咱这高陵等等二十多个县,这东渭桥就由他全权负责营建。郭大人说,今日早朝时,圣上给他下了死命令:三日之内,务必要打好桥桩,岁末之时,大桥务必建成通车。孟大人这能不火急吗?”
“师傅看这桥到岁末能完工吗?”
“差不多吧,这桥桩还剩下最后一根,今明两日就可完工。还有最后一面金刚分水墙,最晚第三日也能完工。斗拱、面板已经备好了,即使河面结冰,也不影响施工。”
京兆尹讲一句,下面每隔三排就有一排人重复一遍,直至传到最后面一个人的耳朵。江涛对这种传话筒式的讲话很感兴趣,他终于明白大唐没有扩音设备,长官们是怎么训话的了。好在京兆尹大人的话简明扼要,没有废话空话。
长官训完话,苦力们齐声喊响口号,便像打了鸡血一样雄赳赳开赴工地。师傅木子戒要到现场做技术指导工作去了,他让江涛留在上面观战,趁这次机会好好见习见习,开一开眼界。
江涛很听话地坐在高处,俯视着下面河床上的动静。他想亲眼目睹这几百根粗约合抱长达数丈的原木是如何被钉进河床里的。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最后一个桥柱的位置。
一群人在那里紧张地组装着一个巨无霸的木制井架,另一群人借着滚木将大青石一点点挪向目的地。
更多的人则围着原木的一头,有人抡起大板斧,像削一枝巨型铅笔一样,将它砍削成尖头。然后由几十号人用大绳捆着尖头朝下栽进预定位置的水坑里。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群人终于将大原木竖立在了好几丈高的木制井架中间。江涛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发射火箭的场景。
一两个时辰过去了,一切才准备停当,打桩终于正式开始。随着祁森大人的手势与口令,井架下南北方向各由几十人组成的两队人马,手握足有胳膊粗的大绳索,喊出深沉有力的号子,像拔河一般一起使出浑身力气。在井架上大滑轮的作用下,一块巨大的石块被悬空吊起,又狠狠砸在了原木顶端。
江涛的小心脏有一次被提了起来,好像他们吊起的那块巨石就是他的心似的。他没想到底下这些蝼蚁一样渺小的人,能够配合得如此默契!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力量,让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认识自己!
随着耳畔一声声沉闷的而又包含着无穷无尽力量的劳动号子,江涛看着巨石一次次砸在原木顶端,两三丈高的原木被一点点钉进了河床之中……
太阳已经偏西,江涛还在聚精会神地观战,这是一场人类改造生存环境的大战。他反反复复思索着同一个问题,身处大唐,还有没有比这更高明的桥梁营造技术呢?
江涛甚至设想着,何时才能在金城关黄河之上架设一座桥梁,让大唐长安通往西域的商道天堑变通途!喜欢回到大唐做匠神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回到大唐做匠神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9/9186/64023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9/9186/640236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