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三国骑砍 > 第521章 因地制宜

第521章 因地制宜

推荐阅读:清都仙缘透视神医在都市天灾降临:从加入救援队开始一夜情深:霍少放肆宠至强圣体道士不好惹万古神帝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星球大战之第四天灾外乡人的旅途

    零陵郡,始安县,这里在孙权统治时期设立始安郡,如今撤销恢复如初,是零陵南部都尉治所。
    灵渠就修在始安县与零陵县之间的位置,零陵南部都尉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灵渠的运转,以及周边的仓储、转运是设施。
    离开象邑到始安县,前后走走停停也就两天时间,然后江都方面的使者就来了。
    随后就是一波又一波的使者,终于将最终的消息带来。
    伤心?
    田信的确伤心,但也只是伤心,还不至于意志消沉,性格大改。
    皇帝的离去,还不及王直战死时带来的悲痛。
    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对命运的变化有一种如同麻木的坦然。
    这段时间里,田信只是在偏僻山中结庐而居,每日作画消遣时光。
    直到有一天孟达从二百六十余里外的象邑赶来,孟达来时正下着一场小雨,道路泥泞湿滑,稀烂难行,爬山更是困难。
    等孟达到田信所居的山坡时,已浑身泥染,半山腰有山溪冲刷的石子路,孟达搓着手上泥团,渐渐走近,见田信就在山溪源泉旁生火烹茶,悬吊的三耳小铁锅里茶汤熬煮成黑褐色,里面是鸡蛋。
    田信见是孟达,只是笑了笑,这是个矜持的人,专程跑过来绝不是为了讲述什么大道理,或者要干什么事情。
    这个节骨眼跑过来见自己……不需要说什么,姿态足够让朝野明白孟达的立场。
    孟达不需要讲什么事情,可自己有话要讲,要借孟达宣扬出去。
    毕竟,皇帝不在了,自己也是有安全顾虑的。
    田信指了指面前的木桩:“子度公,观此处景色如何?”
    孟达左右环视一圈,才落座:“荒山野岭,树木稀疏,杂草丛生,必多蛇虫之类,非是善地。”
    “是呀,不是善地。”
    田信用木勺舀浓茶,给孟达舀了一杯热气滚滚的浓茶,感慨不已:“我最初以为,这种地方可以开垦梯田,也能成为人烟密集之所。就如我那几处茶庄、茶山一样,能在山丘阡陌纵横。若是种植油菜,届时满山金黄,开始何等的心旷神怡。”
    “走近其中,才察觉是恶地。”
    岭南的平原地区都没有开发完全,更别说山岭地带,田信用脚铲出一堆褐红色烂泥,垂眉打量:“这种土壤,要向改造成肥沃黑土,非三代人,百年耕耘不可。我与子度公相识也不过五年,人生又有几个五年?”
    褐色土、黄泥,不适应开垦、种植的土地实在是太多。
    这需要泛滥、充足的人口去精细耕耘,以现在人口之宝贵,用来开发这种烂地……治下百姓会用脚来投票。
    岭南适合耕种的只有珠江干流、支流周围的土地还算肥沃,易于开垦。
    再远一点的山林地区,治理成本、难度都大,目前不具备开发价值。
    自己是带着人来过好日子的,不是让他们来白白牺牲的。
    孟达也不嫌泥脏,手上泥还没搓干净,就抓一把泥重新揉搓,手感确实有些粗糙,这种土壤不蓄水。
    “公上曾言因地制宜,岭南之土,的确不适合精细耕耘。”
    孟达搓掉手里的泥团,转身在一侧近处的细小泉溪洗手,然后才捧着黑陶碗饮一口田信煮鸡蛋的浓茶,顿时身子暖融融的:“那依公上之意,岭南该如何是好?”
    “北人多不适应岭南湿热。”
    田信陈述一个事实,就连自己也有些不适应,虽说在热带沙滩散步,带着妻妾旅游,有许多妙处,可这只限于晴天。
    这样的晴天并不多,好看的也只有沙滩……除了沙滩外,其他地方,这个时代都是要人命的。
    除了这些,岭南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开启大航海,掠夺南洋资源,其中奴隶人力资源可以极大弥补自己的需求。
    因此,岭南不能精细耕作,只能粗放。
    如同放牧一样,珠江流域是血管,北方人不适应岭南气候,只能由湘州人作为构成血管的主材料。
    这些血管汲取岭南土民的人力、资源,将岭南土民汉僮化,使之形成血管外的皮肉。
    然后就是大航海,在南洋建立一个个资源点,吸纳、消化当地的资源、人力,进而反哺岭南,加速岭南的开发。
    能做到这一步,后面的事情就不需要自己亲管了,这个集资源汲取、消化、拓展的机构就如汪洋里的鲨鱼,会不断膨胀、生长。
    诸夏之地,哪怕被打烂了,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市场,也是黑暗中的文明灯塔。
    岭南、南洋再如何发展,也离不开中原大地。
    田信思索着,恍然一笑:“陛下故去后,我也不能再天真,一厢情愿。我以为开发岭南不难,可非常难,这也是我驻屯始安的因由。”
    过了始安,再南一点的气候,就明显不利于这支南阳籍贯为主的大军。
    南阳地区潮湿多雨,气候与湘州接近一点,对岭南气候应该有一定适应性。
    然而在配备防暑药剂的情况下,依旧有中暑而死的情况,这让田信很难受。
    如果死于土人袭击,可以归类于军事素质下降,警惕性不足……可在有预防情况下,却死于中暑,这就不能再忽视大意。
    孟达忍着内心激动,颤音询问:“那公上意思是?”
    “我会留南阳各军修缮灵渠,事后,我将遣返南阳各军,使之与家人团聚。”
    这样的话,北府八月迁移南阳府兵家眷的计划也能宣告停止,节省大量的资源。
    所谓的灵渠修缮计划,只是重新疏浚河道,清理灵渠河道里的砂石,增加水深,以方便今后船只往来。
    这是个小工程,甚至不需要动脑子。
    朝令夕改?
    不,这是顺应人心。
    田信神色坦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继续说:“子度公,轨车于岭南开发并无大用。还请子度公移步武昌,在武昌开建木轨,以方便夏侯国转运物资。”
    夏侯国围绕着武昌铁矿建立,辖地方圆五百里,如果以木轨连接夏口、武昌、夏侯国铁坊,自能精简运输人力,提高效率,加速发展。
    孟达面有难色:“公上,轨车原理简易,恐敌国效仿。”
    “无碍,曹丕大力修筑轨车,虽方便魏军转运,也能方便我军。”
    田信正色回答,见孟达欲言又止的模样,知道他不愿意把这么重要的技术分享给汉室朝廷。
    如果有专利法案就好了……自己都有些不乐意,更别说有些小器的孟达。
    可问题也在这里,大汉帝国现在也用不上轨车。
    皇帝在,中原大地修筑轨车,加速物资运转效率,能极大裨益北伐。将后勤,由不可能,改为可能;这是质的改变。
    可现在皇帝不在了,今后一段时间里,是要采取守势。
    守势的话,中原大地修筑轨车,等于帮魏军修筑。
    益州、荆州的交通、运输依靠长江,现在人力宝贵,哪有精力修筑荆州、益州之间的轨车线路?
    益州的北伐关中,大片道路是崎岖山道,是陡峭栈道,能修筑木轨的地段是碎片化的,虽有作用,但起不到绝对作用。
    唯一有作用的是在南阳修筑木轨,修好后,还不是方便了北府调兵、运输?
    别的不说,修一条邓邑通向叶县的木轨,曹丕肯定要搬家。喜欢三国骑砍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三国骑砍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8/8672/60781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8/8672/60781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