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机海战术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这功劳吧,谭振华可一点都没打算谦让。
前文曾经介绍过,一台航空发动机,从初始设计开始一直到最终成熟可用,期间需要烧掉海量的金钱和时间(见本书第四卷第829章《航发穷三代》),比如以航发界无可争议的第一强国米国人的经验,从研制核心机开始走完一遍新航发的全部研制流程,通常需要花费十几万个小时的试验时间。
这十几万个小时当然是分布在发动机研制的各个环节上,其中耗时最久的,其实是最前和最后的两个环节,也就是核心机的研制环节以及最终整机的各种工况测试环节。
对于眼前的这部“华山”发动机来说,走了一个捷径,因为它采用的是一部现成的,久经考验的核心机——斯贝MK555,在谭振华与罗罗公司的合同中,这款发动机的所有技术资料都是需要向华夏方面公开的,包括当初研制这款核心机时的所有试验数据,这就大大节省了华夏方面对这台发动机进行进一步研究发展时所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和试验。
而核心机,毫无疑问是整台航发最关键、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对于研制整台发动机来说,在核心机上耗费的时间和其他资源相应也是最高的。
省略了核心机的研制过程,大大缩短了“华山”发动机的研制时间,不过即便是如此,为了给这台已经成熟的发动机加上一截加力燃烧室,刘大想和他的团队也已经耗费了超过万余小时的试验时间。
这么长的试验时间,要放在以前那种工作状态,没有十来年根本就做不完,毕竟不光是试验需要花时间,查找问题、调整改进设计、生产新的零配件这些都是需要辅助时间的,这也是研制一台新航发需要漫长时间有时候甚至熬白一代人头发的原因。
你就比如前文曾经提到过的,刘大想此刻正承担的那个国家课题,也就是著名的“高推预研”项目,此项目从1980年开始预研,1990年国家正式立项,1994年“先进中推核心机”完成国家阶段性验收,1997年达到稳定状态,国家批准进行下一步中推验证机的整机研制任务,直到最后于1999年下马,这还没有走完一部航发的研制所有历程就已经过去了20年,如果真的走完全部过程,让这部中推航发达到成熟可用的状态,恐怕需要30年甚至更久。
有同学就要问了,研制一部航发需要30年?说笑吧?那米国人那些先进的航发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嗯,这个么,不得不承认,米国人在这方面的底子实在是太厚实了。
航空发动机,是现代工业王冠上的明珠,其涉及的领域横跨基础材料学、热力学、动力学、精密加工、液压、自动控制、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要研发这样一台设备,需要整个国家的科研及工业体系的支撑,在这些方面积累深厚的米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它还能获得整个西方国家先进工业体系的资源为己用,比如,采购汉斯最先进的机床、获得其最好的精密轴承、拿到倭国最高标号的碳纤维、买下不列颠最新的航发基础研究专利等等等等。
在这些基础之上,米国人为了能赢得冷战对苏俄的胜利,又舍得大把花钱地在各个尖端领域玩命烧钱,用海量的试验堆出了庞大的数据库,在无数的试错中才终于趟出了一条路。
这么说吧,这条路,就是米国人用无数美元堆积起来的。
可即便是这样,在航发领域,米国人也曾经多次采坑,你就比如,当年F15量产初期,其上装备的普惠F100-100发动机就曾经遇到过大麻烦,从1974年到1979年,1100台该型发动机在25万个飞行小时中就创造了660次喘振造成飞机失速的记录,经常是一开加力就熄火,导致装备了该型发动机的F15战机荣获了“机库皇后”的美名。
在航发领域,没有“弯道超车”的捷径可走,唯一可行的路,就是老老实实地烧,用海量的测试实验“堆”数据,最后“堆”出一个最佳结果。
恐怕唯一可行的节省时间的办法,就是谭振华现在采用的,和米国人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方法——烧钱,拼命地烧钱买时间!
不就是要堆数据么?咱们换个思路,从“单核”计算升级到“多核”并行,只要“总线”足够宽,多大的数据吞吐量都给你堆出来!
玩“人海战术”咱华夏什么时候怂过?这次只不过稍稍改头换面了一下,换成了“机海”战术而已!
当年华夏搞“910工程”,也就是那台不成功的“涡扇6”,从1964年开始到1983年下马,将近20年时间,一共也就制造了10台试验样机,可这次呢?
按硬成本计价超过300万一台的样机,谭振华一口气就给整了70台,仅此一项,他就投入了2亿多人民币!
再加上材料研制、试验消耗、设备改造、人员工资奖金、配套企业各类技术研发等其他各方面的投入,在谭振华自己的小账本上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为了“华山”的今天,4年时间,他已经花掉了8亿多人民币,这可是在80年代的8亿!
这钱,比刘大想现在正在推进的国家投资的“高推预研”项目从1980年至今花掉的经费要多出了N个数量级!
要知道,在上一个时空,华夏历经20年搞出来的“飞豹”也只不过才花了堪堪10亿人民币而已。
如此豪阔地大手笔投入,搞得主持这个项目的刘大想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虽然当年他曾经严正警告过谭振华,搞航发,这是一个“烧钱不眨眼”的深坑,可他是真没想到,这位谭财主,是真打算用钞票把这坑给填满啊,几亿几亿的钞票花出去,连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
要知道,同期平行推进的,还有一个“TF41”,也就是“秦岭II”、一个“MK606”国产化项目呢!
这小子,怎么会这么有钱的?他不会是打劫了哪个国家的国库了吧?
这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刘大想的脑海里偶尔会冒出来的想法,不过这种想法一冒头,就会被他自嘲地认为这也太不靠谱了并抛诸脑后。
他不知道的是,其实他猜对了,谭二的确打劫了别家的国库,而且还不止一次,其中还有一个现在进行时……喜欢重生之军工霸主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重生之军工霸主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前文曾经介绍过,一台航空发动机,从初始设计开始一直到最终成熟可用,期间需要烧掉海量的金钱和时间(见本书第四卷第829章《航发穷三代》),比如以航发界无可争议的第一强国米国人的经验,从研制核心机开始走完一遍新航发的全部研制流程,通常需要花费十几万个小时的试验时间。
这十几万个小时当然是分布在发动机研制的各个环节上,其中耗时最久的,其实是最前和最后的两个环节,也就是核心机的研制环节以及最终整机的各种工况测试环节。
对于眼前的这部“华山”发动机来说,走了一个捷径,因为它采用的是一部现成的,久经考验的核心机——斯贝MK555,在谭振华与罗罗公司的合同中,这款发动机的所有技术资料都是需要向华夏方面公开的,包括当初研制这款核心机时的所有试验数据,这就大大节省了华夏方面对这台发动机进行进一步研究发展时所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和试验。
而核心机,毫无疑问是整台航发最关键、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对于研制整台发动机来说,在核心机上耗费的时间和其他资源相应也是最高的。
省略了核心机的研制过程,大大缩短了“华山”发动机的研制时间,不过即便是如此,为了给这台已经成熟的发动机加上一截加力燃烧室,刘大想和他的团队也已经耗费了超过万余小时的试验时间。
这么长的试验时间,要放在以前那种工作状态,没有十来年根本就做不完,毕竟不光是试验需要花时间,查找问题、调整改进设计、生产新的零配件这些都是需要辅助时间的,这也是研制一台新航发需要漫长时间有时候甚至熬白一代人头发的原因。
你就比如前文曾经提到过的,刘大想此刻正承担的那个国家课题,也就是著名的“高推预研”项目,此项目从1980年开始预研,1990年国家正式立项,1994年“先进中推核心机”完成国家阶段性验收,1997年达到稳定状态,国家批准进行下一步中推验证机的整机研制任务,直到最后于1999年下马,这还没有走完一部航发的研制所有历程就已经过去了20年,如果真的走完全部过程,让这部中推航发达到成熟可用的状态,恐怕需要30年甚至更久。
有同学就要问了,研制一部航发需要30年?说笑吧?那米国人那些先进的航发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嗯,这个么,不得不承认,米国人在这方面的底子实在是太厚实了。
航空发动机,是现代工业王冠上的明珠,其涉及的领域横跨基础材料学、热力学、动力学、精密加工、液压、自动控制、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要研发这样一台设备,需要整个国家的科研及工业体系的支撑,在这些方面积累深厚的米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它还能获得整个西方国家先进工业体系的资源为己用,比如,采购汉斯最先进的机床、获得其最好的精密轴承、拿到倭国最高标号的碳纤维、买下不列颠最新的航发基础研究专利等等等等。
在这些基础之上,米国人为了能赢得冷战对苏俄的胜利,又舍得大把花钱地在各个尖端领域玩命烧钱,用海量的试验堆出了庞大的数据库,在无数的试错中才终于趟出了一条路。
这么说吧,这条路,就是米国人用无数美元堆积起来的。
可即便是这样,在航发领域,米国人也曾经多次采坑,你就比如,当年F15量产初期,其上装备的普惠F100-100发动机就曾经遇到过大麻烦,从1974年到1979年,1100台该型发动机在25万个飞行小时中就创造了660次喘振造成飞机失速的记录,经常是一开加力就熄火,导致装备了该型发动机的F15战机荣获了“机库皇后”的美名。
在航发领域,没有“弯道超车”的捷径可走,唯一可行的路,就是老老实实地烧,用海量的测试实验“堆”数据,最后“堆”出一个最佳结果。
恐怕唯一可行的节省时间的办法,就是谭振华现在采用的,和米国人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方法——烧钱,拼命地烧钱买时间!
不就是要堆数据么?咱们换个思路,从“单核”计算升级到“多核”并行,只要“总线”足够宽,多大的数据吞吐量都给你堆出来!
玩“人海战术”咱华夏什么时候怂过?这次只不过稍稍改头换面了一下,换成了“机海”战术而已!
当年华夏搞“910工程”,也就是那台不成功的“涡扇6”,从1964年开始到1983年下马,将近20年时间,一共也就制造了10台试验样机,可这次呢?
按硬成本计价超过300万一台的样机,谭振华一口气就给整了70台,仅此一项,他就投入了2亿多人民币!
再加上材料研制、试验消耗、设备改造、人员工资奖金、配套企业各类技术研发等其他各方面的投入,在谭振华自己的小账本上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为了“华山”的今天,4年时间,他已经花掉了8亿多人民币,这可是在80年代的8亿!
这钱,比刘大想现在正在推进的国家投资的“高推预研”项目从1980年至今花掉的经费要多出了N个数量级!
要知道,在上一个时空,华夏历经20年搞出来的“飞豹”也只不过才花了堪堪10亿人民币而已。
如此豪阔地大手笔投入,搞得主持这个项目的刘大想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虽然当年他曾经严正警告过谭振华,搞航发,这是一个“烧钱不眨眼”的深坑,可他是真没想到,这位谭财主,是真打算用钞票把这坑给填满啊,几亿几亿的钞票花出去,连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
要知道,同期平行推进的,还有一个“TF41”,也就是“秦岭II”、一个“MK606”国产化项目呢!
这小子,怎么会这么有钱的?他不会是打劫了哪个国家的国库了吧?
这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刘大想的脑海里偶尔会冒出来的想法,不过这种想法一冒头,就会被他自嘲地认为这也太不靠谱了并抛诸脑后。
他不知道的是,其实他猜对了,谭二的确打劫了别家的国库,而且还不止一次,其中还有一个现在进行时……喜欢重生之军工霸主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重生之军工霸主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8/8570/59817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8/8570/59817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