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第075章
    真实的情况要比他们说得严重多了。
    最近这两三年里, 他们这一带周边的情况都不太妙。一开始还仅仅是小范围内的减产,因为前头十几二十年里都太顺了,风调雨顺之下, 难免会出现掉以轻心的情况。
    再一个,虽说前面那些年的地里收成都不错,但也不是没有出现某一年略减产的情况。也因此, 再度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后, 就有那自诩有经验的老农告诉其他人, 这是完全正常的, 来年好好耕种就是了。
    这就是所谓的经验害死人。
    倘若是全无经验之人, 冷不丁的碰上了这种情况, 兴许起初是懵圈, 但之后还是会找人打听情况,提前做好了准备。反过来说,要是极富经验之人,碰上收成减产, 也会心生警觉, 即便做好的准备最终成了无用功,也要好过于两手空空应对危机来得强。
    偏生,连着近二十年的风调雨顺, 让多数人忘了曾经的灾荒年。
    不过这种事情责怪普通庄稼人家是没意义的, 就算警觉又如何?就譬如, 老魏家这边,大牛早在三年前就有所察觉了, 他所能做的, 无非就是不再卖粮, 在自家老房子后头挖地窖存粮, 最多也就是将这个消息透给亲近的人家知晓。
    除此之外,他还能如何?大规模的灾荒,是没办法靠普通人的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的。
    ……
    杨冬燕见他们不再提起方才的事儿,心里也大概有数了。
    这几人算是大牛和二牛拉的第一拨人,哪怕当初瞧着也就那样,在县城待了两三年后,又是下乡收牲口,又是在铺子里卖牲口的,怎么着也练出来了。眼下,他们有意识的收口不说某个事儿,那么只有可能是得了别人的提醒的。
    不能说……
    算了算日子,眼下已经是保康十四年的三月里了。
    这个年份乍一看似乎寻常得很,仔细一琢磨却并非如此。
    去年就是科举乡试年了,那么依着往年的规矩,今年的二月会在南陵郡举行会试,等到了四月里,则是殿试。科举各项考试的大致时间是不会变化的,哪怕真遇上了什么特殊情况,多半也是进行些微调整的。
    也就是说,今年不光会出一批新科进士,依着惯例,也是任外职的三年一次回京述职的年份。
    毕竟间隔那么多年了,杨冬燕其实对这些事情已经记不清楚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就算是上辈子还活着时候的她,对于吏部的这些事儿,也不大清楚。
    永平王府是属于当年跟着先帝爷一起打江山的勋贵,也就是隶属于武将那一脉的。虽说第二代的刘诰打小就开始研读诗文,可距离股肱之臣差得太远太远了,说白了,翰林院那地方听着是金贵无比,实则离权力中心还是很遥远的。
    是重臣的备选之地,也有可能永远都只是备选。
    反正,杨冬燕思来想去,也只依稀记得,那些任外职的官员格外在意三年一次的回京述职,仿佛还有考校和评语,这些应该是直接关系到调职、升降的。
    之所以能想起这些,还是因为杨冬燕有个庶女嫁的是外放官员,仿佛是因为任期内做了啥事儿,央求王府帮着疏通疏通。
    不过,杨冬燕已经想不起来那事儿最终的结果如何了,当时老王爷已经没了,当家做主的是她长子新任永平郡王刘谏,出事的又只是庶女的夫君,甭管刘谏到底帮没帮忙,杨冬燕都是无所谓的。
    因为无所谓,所以直接没放在心上,以至于她都快把脑壳壳给想破了,才勉强想了一些边边角角。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三年一次的回京述职,以及吏部考校,对于那些任外职的官员来说,应当是相当重要的。
    就仿佛岁考之于秀才,五花肉之于猪崽?
    杨冬燕心里大概有数了,不过眼下她还没搞事,只因她并不知道情况到底有多严重。
    老叔家的几个孙子来到了省城,就像先前说好的那般,他们住在前头一进院子的倒座房里。其实,倒座房搁在有钱人家,那是给门房和小厮使的,就是贴身伺候的下人都不带住那里的。可一则老魏家发家太短,各项规矩没能跟上,二则……
    那几人压根就不管这些,见天的跟大牛和二牛跑出去熟悉省城,稍有些空闲,还要被强制压着学认字。
    最后那点,真的特别苦。
    大牛和二牛已经初步迈进了识字者之中,起码他们已经会写数字了。虽说他们需要采购的东西不少,可最麻烦的反而不是那些食材的名称,而是需要的数量。
    到底很简单,他们完全可以互相协商好,就从猪肉来说,从头到脚的部位,依次排序妥当,后头标注好数量即可。其他蔬菜也一样,例如第一个是白菜,第二个是青菜……只要每次位置不出错,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
    至于每家需要的食材不同,就更容易了,每人负责记几家食肆就可以了。
    反正,大牛和二牛认为,只要把数字认全了,接下来就没必要再继续学习了。
    然而他们说了不算。
    在明确了自己还是必须学习后,他俩果断的拉上堂弟们一起。这有福能不能同享暂且不提,有难是必须要同当的。
    好在,老叔家的几个孙子学习难度比大牛和二牛还要低,他们都不用负责记录,只需要认识这个字是代表了什么意思,能照着配货单,将所需要的食材一一配给完成就可以了。
    简单啊!
    杨冬燕笑眯眯的看着这群傻子,转身就告诉猪崽,要给他们加码。等窝头回来后,又跟窝头说,必须往下走了。
    有些人呢,你不给他压力,他是绝对不可能主动走出下一步了,反而会觉得眼下的生活多么的完美啊,就这么缩在了自己的舒适区内,安安分分的干活挣钱养家糊口。
    于是,在杨冬燕的遥控指挥下,窝头和猪崽同时发力,大牛等人……
    就觉得这个日子咋就那么苦逼呢?
    本来,一切都是照着杨冬燕的规划往下发展的,万万没想到的是,猪崽开始学画了。
    如果是勋贵之家教导子嗣,不光会教导画艺,事实上君子六艺皆会学习,且很多人至少会精通一两项。
    可普通的私塾却并非如此。
    像窝头最早启蒙所念的村学,吕先生倒是勉强考了个秀才,但因着他本人也是穷苦出身的,考秀才就已经耗费了他全部的心力,压根就不可能对其他方面有所涉猎。
    到了县城里的学堂时,窝头也是埋首苦读,目标相当明确,就是考取秀才。在这种情况下,先生即便意识到了窝头只专注科举一途,却也不会贸然插手的。
    也因此,直到如今,窝头也从未学过绘画。
    省学有类似的课程,却并非是强制性要求的,反正窝头完全没管这些。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窝头唯独只擅长“书”,只因不止一个人告诉他,书法极为重要,再加上杨冬燕曾经拿过名家字帖给他临摹,倒是学的不错。
    窝头没学绘画,但猪崽开始学了。
    不同于对待读书识字的反感,猪崽就很喜欢画画,哪怕刚开始画的如同鬼画符,可之后逐渐上手了,意境这玩意儿暂且不提,起码她画的东西就挺像的。
    画猪就特别像一头猪,画马是没了那种飘逸的感觉,却还是能看出那是马,而非一头驴子啥的。
    其他的物品也是如此,鸡鸭鹅猪牛羊,白菜萝卜土豆……
    猪崽的绘画先生就很崩溃,因为这孩子走的是写实派的,画的是很像,但全无美感可言,布局相当之令人糟心,完全不知道何为构图。至于意境、感悟啥啥的,说个屁啊!
    不曾想,猪崽的先生是崩溃了,可大牛却如获至宝,恨不得把猪崽拐回他那一房当闺女去。
    “猪崽,你教咱们画画成不?就从最简单的教起,先画一个猪头。”
    猪头很简单吗?
    反正肯定不难就是了。
    只见猪崽倍儿有架势的提起笔,唰唰几笔下去,一个硕大无比满脸横肉的猪头,就这样出现在了纸上。
    就很丑,但猪头啊,咋地你还嫌弃它长得不够有意境?
    “以后咱们不教字了吧?干脆就学画这个啊,再画点儿羊……对对,这个羊一看就知道吃得特别好,瞧这肉多的,炖汤的滋味铁定好。”
    “来,再画一只鸡,要老母鸡。对!对头!瞧瞧这老母鸡啊,起码有三斤半重!”
    “画的可真好啊,以后咱们就这么干吧!”
    大牛单方面的决定将识字扫盲班,改成了幼儿绘画班。
    哪怕猪崽画的东西确实很丑,可那有啥关系呢?你知道这是啥不就成了?
    如此这般,大牛等人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幼儿简笔画技能,并且在之后的一个月里,试用效果非常显著,不光他们看得懂,连那些开小食肆的也看得懂,甚至拿笔临摹了起来,经常他们写完了等人一过去,直接将写好的递过来。
    于是,大牛更省力了,只需要在图画的后面备注上需要的数量即可。
    其实如果是少量的,譬如三只母鸡,那么食肆的人自个儿就能画三道横杠杠,也有人画五道的,反正看得懂就行嘛。不过,要是数量太多了,譬如要一百斤啥的,那就必须等大牛过来,由他提笔补上。
    但不管怎么说,这么一来,工作量的确减轻了许多。
    杨冬燕:……
    我真的是太小看你们了。
    更绝的事情还在后头,等窝头再一次放假回家,当天晚上,就目睹了一场绘画班,还看到了他爹手绘的食材简笔画账本后,他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之后。
    窝头道:“爹,我教你画‘正’字吧。”
    一个“正”代表五个,两个就代表十个。这样就算小食肆的人不会写字,依样画葫芦还不会?数起来也方便多了。
    大牛如愿的又找到了一个省力的好法子。
    到了五月的某一天,猪崽他们女学放假了,她从早上起就躲在了她那屋,不知道在干啥。
    其实,本来家里要用笔墨都是去窝头那屋的,横竖他平日里也不在家。不过,杨冬燕觉得读书人的书房不能那么随便,又考虑到猪崽每天都是跟她一起睡的,就将猪崽那屋当成了公用书房。
    可问题是,这青天白日的,大牛他们都不在家,跑去外头忙活送货去了,猪崽不去灶屋蹲着,跑去她那屋……
    就很奇怪。
    杨冬燕蹑手蹑脚的走到了西厢房的窗户底下,小心翼翼的探头往里头一看。
    窗户下头摆着一张长长的桌案,猪崽正站在桌案后头,满脸肃穆的提笔写着什么。
    光看她的表情,那凝重的模样就仿佛是在写什么军机要事一般。但问题是,从杨冬燕这个角度看过去,却看到她正在小纸片上画鸡鸭鱼肉。
    没错,不光画的内容相当令人费解,关键她用的还是特地裁开的小纸片。
    这年头的纸,其实都是一大张的,摊开来巨大无比,是需要用裁纸刀裁成一张张合适大小的。可猪崽眼下用的纸张,明显就是特别不适合的,每张大概也就是她自个儿的巴掌那么大,考虑到她哪怕再胖,也还只是个小不点儿,所以纸张的大小差不多是成年人巴掌的一半大小。
    搞啥啊?
    杨冬燕也懒得进屋了,就站在窗户前,探着头歪着脖子看猪崽一脸肃穆凝重的画画。
    “奶,你挡着光了。”猪崽画完一张后,小心翼翼的拿到旁边晾干,这才有工夫提醒她奶让开点儿。
    “你在干啥啊?”杨冬燕终于忍不住了,“你别是以为你画了好吃的,回头我就会煮给你吃吧?你长得不咋样,想得倒是挺美的。”
    猪崽:……
    不,我没这么想过。
    考虑到不说实话,她奶可能就会一直追问,猪崽果断的开口道:“我多画几张,到时候大伯他们要用了,直接拿一张出来,贴在他们的本子上,省事多了。我还想再画的小一点儿,奶你知道哪里有那种细细的笔吗?”
    杨冬燕转了转眼珠子,终于后知后觉的理解了猪崽的意思。
    一句话总结就是,懒出境界来了。
    “细细的笔?画画专用的?”杨冬燕努力回想了一下,她依稀记得她倒霉儿子刘诰是会画画的,所以问他没错哦。
    连理由都是现成的,你亲娘打算边科举边学画,陶冶情操懂不懂?
    当下,杨冬燕一口答应下来,说过几天就帮她找一套画画专用的笔。
    猪崽高兴了,她没告诉她奶的是,她大伯是出了价钱让她画画的,她画一百张,她大伯就请她吃惠凤楼的烤全鸡,画一千张,就能吃烤乳羊,画一万张……
    到目前为止还没到这个数儿,倒是她大伯强调了,画不分大小,哪怕她是画的极小,也算一张。
    不光要这样能贴的,还希望她帮着在账本上画画,反正价格一样,还可以临时折算,像十张画给买个鸡腿啥的。都是一家人,价格可以商量嘛。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杨冬燕已经给猪崽减了伙食,她依旧胖得自由自在的原因。
    不过,因为平常都要去上学的缘故,哪怕学堂放得很早,其实满打满算,画画的时间也就只有晚上那么一小会儿。也因此,好不容易碰上学堂放假,猪崽自然是抓紧一切时间,努力画画。
    这画的是画吗?
    不,这是她将来的伙食,实打实的肉肉!
    杨冬燕什么都不知道,可以想象的是,当她某一天知道实情的时候,大牛……只怕要凉了。
    大牛还可惜呢,连声道为啥猪崽不是他闺女,还跟二牛商量,二牛有三个闺女呢,把一个给他多好呢!
    二牛不稀罕搭理他哥,进城那么多年,曾经那头朴实无华的二牛也跟着学坏了。到目前为止还不是那么坏,但起码没以前那般好糊弄了。
    “想要闺女?找嫂子生去啊!横竖咱们家眼下不差钱了,生他十个八个的,省得想找人干活,还得去哄老叔家的堂弟。”
    这话的意思是,再生几个,就有人干活了?
    大牛觉得他弟的这个思想要不得,生孩子的目的哪儿能是图家里多添个劳动力呢?
    于是,大牛语重心长的教育了二牛,让他摆正态度,既然要生娃娃,就得对娃娃好。甭管男娃女娃,都要上学认字,还要给他们攒下媳妇本儿或者嫁妆本儿,可不能当小工使唤。
    “那你别使唤我闺女啊!”
    “咳咳,都是一家人……”
    眼见糊弄不过去,大牛岔开话题,说起了最近在省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事情。
    已经是五月下旬了,尽管还未到秋收时节,但其实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地里的收成如何,已经是明摆着了。总不能前头庄稼没长好,蔫巴巴的,上头的麦穗颗粒也极小,到最后一下子爆发式的增长吧?
    反正,庄稼人都心里有数了,瞧着今年的情况,竟是连去年都不如。
    眼瞅着地里成了这样,就有不少人等不及秋收之后,就早不早的背井离乡外出打散工挣钱。出来的人多了,留下来侍弄庄稼的人就少了,可以想象,将来秋收时又会是怎样一副情况。
    大牛做的买卖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乡下的农家,时常听说某家过不下去了,廉价将果蔬卖掉。毕竟,没了主食吃会死,但不吃菜却不至于丧命。
    还有自家养的家禽家畜,连人都吃不饱饭了,谁还管这些牲口呢?低价卖了有之,有些索性不养了,弄得大牛一度收食材都费劲儿。
    也因此,可以说眼下这个情况已经初步影响到了省城、府城地界。至于底下的小县城,想也知道会是什么情况。
    假如郡守大人再继续这么不作为下去,只怕接下来会出大事的。
    人要是连最基本的饱腹都做不到,做出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说白了,这就是求生欲,能活着谁想死?
    最可怕的是,在暗潮汹涌之下,却是一片祥和的省城。
    大牛能做的也就只有帮助那些从礁磬村出来的老乡,如果是亲近人家的,留在自家铺子里做事,关系平平的,则想法子帮人寻一份简单能户口的活儿。
    对了,他到底还是盘下了一个铺子,只因自家的院子离那些小食肆集中的街面还是有一大段距离的。再一个,自家是宅院,门口虽有能通过一辆牛车的道路,但总得来说还是十分不方便。每次进来还行,他们家处于胡同的前段,但要出去却要绕着走很长的路。反过来说,假如就干脆停在胡同口,又要步行一段路才能到家里搬东西……
    种种麻烦,致使大牛索性寻了个铺面盘了下来。
    这回倒不是花钱买的,而是租的。因为是毗邻小食肆、茶馆、酒肆附近的,租金还不便宜。但这么一来,做买卖确实是顺畅了不少,而来投奔老魏家的亲戚老乡们,也能有个暂时落脚之处,省得一窝蜂的全部挤到家里。
    到了这一步,大牛已经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扩张生意了,尤其碰上像今年这种收成特别不好的年份。要知道,一旦秋收之后,确定粮食大量减产,不光会影响到来年,还会直接导致很多人放弃饲养家禽家畜,毕竟这里头需要的饲料也不少。
    吃食买卖最重要的源头一旦出了问题,哪怕大牛再怎么努力,也一样起不了作用。
    到了六月初,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物价上涨。
    米粮油盐开始涨价,紧接着是蔬菜肉类。相较于其他吃食,粮价涨得是最恐怖的,不说一天一个价,反正对比去年这个时候,涨了几乎有五成了。
    做买卖的倒是很方便囤吃食,可饶是如此,也不可能真的囤积几年的粮食。况且,他们家如今又不是住在无人关注的乡下地头,真要想挖个地窖囤粮食的话,肯定会引起邻家注意的。
    到了秋收前夕,对比去年,粮价已经涨到了一倍有余,饶是省城这边的官老爷们试图装作一片歌舞升平,也没办法了。
    老魏家肯定是没到缺衣少食的地步,相反,大牛还让几个堂弟收了一批粮食,草草的伪装一番后,避开人群送往乡下老家。还告诉他们,自家老院子后头有个暗藏的地窖,仔细说明了地方,为此还特地指挥猪崽画了一张简易的地形图,这才让他们回去。
    管不了太多,但起码还能保护亲近之人熬过这个坎儿。
    在堂弟们离开后,大牛和二牛暂停了买卖。事实上,粮食短缺的危机已经开始出现端倪了,省城这边,高端的酒楼尚且未曾受到影响,但那些原本就是针对平头百姓的小食肆,却是首先遭到了冲击。
    道理也很简单,粮食涨价,其他蔬菜肉类涨价,那些动辄就卖十两二十两一桌菜的酒楼不怕什么,可小本买卖呢?
    一碗阳春面本来只要三文钱,如今因为成本上升,得卖五文钱才能回本,食客们还会买吗?
    各种影响都是方方面面的,偏省城这边的老百姓还觉得官老爷肯定会有所作为的……
    有吗?
    倒是做了一些事儿,却是忙着甩锅,忙着粉饰太平,忙着送礼行.贿。
    窝头放假回来,告诉家里人,省学那边有小道消息说,郡守大人手眼通天,目前正准备从其他地方运一些粮食过来,还威胁其他人,若不搞事,等粮食运到起码能让粮食危机暂且缓缓,可假如有人将事情闹大了,影响到了他将来的仕途,只怕……
    “谁跟你说的这个事儿?”杨冬燕皱了皱眉头,她觉得像这样属于机密的事儿,无论如何也不该直接透露出来,尤其窝头看着还是个小孩子。
    “梁家那边。”窝头想了想,补充道,“就是让猪妹去上学的那个梁家。也不是跟我说的,是我很偶然间听到的。”
    “你不是说梁家的背景特别大?”杨冬燕对其他印象不深了,可她还记得当初窝头说这事儿的时候,双手比划了一个巨大的圆圈,说梁家来头可大了,还说在南陵郡的本家更能耐。
    ——尽管她直到这会儿,还是没想起来,南陵郡有什么姓梁的大人物。
    窝头只道:“那就说明郡守大人背后的靠山更能耐呗。”
    “他姓啥?”
    这是个好问题,就是窝头不明白,为啥甭管摊上啥事儿,他奶每次最关心的就是对方姓啥。
    没等窝头开口,一旁的小杨氏就笑开了:“娘你可真逗!你就是知道郡守大人姓啥,还能找他祖宗告状不成?”
    “你闭嘴!”杨冬燕没好气的怼了她一句,扭头继续追问窝头。
    窝头不知道。
    他就没关心过这个。
    “不知道就去打听打听,姓氏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杨冬燕嫌弃的看了一眼窝头。
    窝头:……怎么有种即将失宠的感觉?
    生怕自己真就失宠了,窝头都没等回省学,就将郡守大人的姓氏给打听出来了。其实,姓氏真不是什么秘密,假如想要打听人家全名的话,那兴许还有些难度,光一个姓氏,窝头先前是没那个意识,真想打听还是很容易的。
    郡守大人姓蒋。
    这个姓氏……
    杨冬燕她熟啊!
    上辈子那个倒霉儿媳妇,就是永平王妃,就是姓蒋的。可问题是,王妃是侯府千金,还是出身世家大族的。也就是说,蒋家是个大世族,嫡系旁支无数。哪怕明确的知道,郡守大人就是蒋家人,那也不清楚他背后的靠山是不是侯府。
    更别提,蒋这个姓氏也不怎么稀罕,如果只是碰巧呢?
    抱着这个疑惑,杨冬燕背着人偷偷的将倒霉儿子从头到脚骂了个痛快。
    说真的,永平郡王很久都没受到这个待遇了。
    不记得从哪一天起,老太太再度骂人就只骂他二弟了。要字帖,找二弟;要经史子集,找二弟;前阵子还说要绘画专用的笔,还是找二弟。
    刚开始的时候,永平郡王确实相当开心。毕竟,对于整个王府而言,老太太要的那点儿东西,连九牛一毛都谈不上。
    关键是东西吗?关键是太折腾人了。
    可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永平郡王就……
    要怎么形容呢?反正就是心里不太得劲儿了。
    本来,每天睡觉前都会想一想,今晚老太太会不会入梦,如果入梦了她会说些什么,最近天气凉了要不要银霜炭,临近考学了也许需要科举用书,还有提神醒脑的薄荷膏……
    结果等老太太不再入梦后,永平郡王就变成了,每天入睡前先下意识的想到老太太,随后再想到老太太已经不爱他了,就算真的缺了啥,也是绕过他直接找他二弟的。
    哎哟,那种感觉哟,可别提了。
    心里空落落的,又忍不住想起小时候的二三事。好像曾几何时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随着他二弟的出生,他某一天就莫名的失宠了。等他和二弟成家后生了孩子,那就不是单纯的失宠问题了,而是直接像一阵风吹过……
    老太太一年到头都不带想起他们几回的!
    可那时候,老太太还活着,但凡他想到了,还能去请个安。要知道,老太太虽然不带挂念他们哥俩的,可只要亲自过去请个安,还是能感受到那种久违的关怀爱护。
    然而,如今老太太没了啊!
    没了不说,托梦都故意绕过自己,只托梦给他二弟了。
    永平郡王神色凄然,连最爱的小妾屋里都不去了,甚至人家都打扮一新,特地来他跟前堵他……
    他绕了一个圈儿,避开美妾,去了祠堂。
    祠堂这种地方,在绝大多数的人家里,都是代表着阴森恐怖的。毕竟,正常情况下,祠堂一年到头也开不了几回的。事实上,曾经的永平王府就是这样的,老太太还在的时候,饶是老王爷没了,她也就是依着习俗,到了固定的日子,才会开祠堂拜祭。
    可这不是,老太太没了以后,酷爱托梦吗?
    于是,在前两年,永平王府重新派人修缮了祠堂,归整一新,还时不时的派人前去通风换气……
    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以前的祠堂也不是没有下人打理,只是主子们一年到头都难得过来几回,也不用抱怨下人不当回事儿。
    永平王府这边,当主子的,尤其是王爷王妃,三天两头的往祠堂跑。刘二老爷更是动不动就抱着一摞亲笔写的书籍过来供奉。还有刘二太太,她别的事儿不做的,就是隔三差五的拿碎银子包,虔诚的放在供案上。
    下人们还敢偷懒吗?
    祠堂啊,愣是被下人们里外打扫得特别干净,说是一尘不染都毫不夸张。
    这不,刚仔细清扫之后,连地面都是让小丫鬟趴在地上,先拿湿帕子擦了一遍,又拿干帕子仔细擦干了的。
    前脚刚打扫完,后脚就迎来了满脸悲戚的永平郡王。
    王爷那副表情该怎么说呢?假如老太太是前些日子刚走的,那么他这副模样丁点儿问题都没了。
    但是吧,老太太啊!
    老太太都走了八年了!
    就算有再大的悲伤,您也该学着放下了吧?
    丫鬟婆子们都不敢开口,她们只是默默的注视着王爷脚步踉跄的走进祠堂,随后齐齐的离开祠堂范围,走到完全听不懂里头动静的地方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可以安心歇一会儿了。
    这也是永平王府的规矩,但凡有主子进入祠堂,下人们必须立刻离开,包括主子们的贴身丫鬟。
    尽管这些规矩听着就挺奇怪的,但都卖了身当下人了,还有资格议论主子?让干嘛就干嘛,横竖那是供奉着刘家先祖的祠堂,能干啥事儿呢?
    是不能做什么事儿,又因为离得比较远,下人们真的不知道王爷他做了什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稍后,王爷离开祠堂的时候,明显眼圈泛红……
    唉,老太太哟,您怎么走得那么早呢?
    就有那些年轻的小丫鬟忍不住好奇,询问嬷嬷们,老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经那些在老太太跟前伺候的旧人们,原本一直很担心老太太没了以后,自己得不到主子们的重用,只怕将来也就那样了。又有那些嬷嬷们,倒不是很担心自己,怕的还是儿女们,毕竟像他们这样的家生子,一家子的荣辱都系在王府里。老太太没了,就算主子们初时念旧情,等日子久了呢?一两年是看不出什么的,三五年之后呢?
    如今,八年过去了。
    老太太虽然早已走了,可她依旧活在王府每个人的心目中。
    “你问老太太啊,她是一个雍容大气的人,那气度那仪态,是连太后娘娘都夸赞的。”
    “老太太人可好了,我伺候她那么多年,从未见过她红过脸发过脾气,便是对跟前的小丫鬟都是好声好气的。真不愧是连先帝爷都称赞的老太君。”
    “唉,老太太什么都好,就是走得太早了。”
    ※※※※※※※※※※※※※※※※※※※※
    杨冬燕:??????????????喜欢老太太的咸鱼人生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老太太的咸鱼人生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7/7299/51299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7/7299/512993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