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推荐阅读:我的谍战岁月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恶毒女配她被迫磕cp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屠龙者布伦希尔德Eirun Last Code~自架空世界至战场~浴缸生活劫天运神州战神圣心双雄

    第070章
    秀才公算个啥呀!
    搁在杨冬燕上辈子, 也就是她还是永平王府老太君的时候,别说秀才公了,她家的孩子, 即便是个庶出的,也轻轻松松的嫁给状元郎。
    状元郎在平头百姓家里那是了不得的存在,可事实上, 即便不算恩科好了, 每三年一届的科举, 总归会有一个状元郎的。时间一久, 状元也就没那么稀罕了。
    反正就杨冬燕知道的看来, 她那倒霉儿子刘诰那一届的状元, 直到她凉了, 那人还在翰林院蹉跎的,据说还比她儿子低了半阶。
    这说明了什么?堂堂状元郎啊,连她那倒霉儿子都比不过!
    ……
    望着众人看向自己的那殷切,甚至带着一丝希望她来主持公道的眼神, 杨冬燕默默的在脑海里划去了对倒霉儿子的鄙视。
    她轻咳一声, 道:“对啊,我家猪崽是要嫁给秀才……为啥非要是秀才呢?举人不好吗?猪崽眼下才多大?等她到了说亲的岁数了,窝头肯定考上举人了!”
    众人:……
    你还不如方氏呢!方氏起码只要求秀才!
    其实, 在窝头之前, 礁磬村这边就没几个认识字的, 更是从来没出过秀才。至于举人啥的,那就是闻所未闻的。也就是托了老魏家的福, 他们才大概的知道了一些关于科举的情况。
    譬如说, 秀才能去官学念书, 免费不说, 还能发衣裳发笔墨,一等秀才还能每年从官衙门领取米粮钱财,数量还不少呢!
    再譬如,一旦考取了举人,那就一定能当官了。对了,他们县的县太爷就是个举人,理由是他们这边属于穷乡僻壤,没有进士愿意来这种犄角旮旯里当官的。
    具体细节,村里人是不清楚的,但起码有一点是弄明白了。
    考上举人以后能当县太爷啊!
    再看一眼坐在老魏家西屋前的檐下吃吃吃的猪崽……
    娘呀!这胖娃岂不是要嫁给县太爷?
    举人等于县太爷,杨冬燕说猪崽以后是要嫁给举人的,四舍五入不就是说,这胖娃将来是县太爷的婆娘???
    村里人捂着受惊的小心脏,原本热闹非凡的大院里,顷刻间安静如鸡。
    这要咋说呢?
    一则是因为老魏家在礁磬村待的时间太长太长了,哪怕这两年是离家外出的,但因为老叔家的几个孙子每年年关都会回家的,也会带一些消息回来,总得来说,大家还是觉得老魏家没走远。
    二则,也是因为老魏家上下都有一股子乡下人独有的质朴气息。要怎么形容呢?哪怕明知道老魏家已经今非昔比了,但乍一看……
    大牛二牛还是那副勤快能干的憨憨模样,方氏和小杨氏也是乡下婆娘的标准样子,还有就是杨冬燕了,她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土味儿,就是个实打实的农家老太婆。
    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窝头的变化略大一些。
    这也正常,窝头离家的时候正处于长身子骨的阶段,村里人大概得有两年多没见到他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窝头长高了不少,也因为长高的缘故,人看着也消瘦了一些。而跟萝卜、土豆这些小伙伴比,则是看着皮肤白了好多,毕竟其他人都黑。
    就这么质朴的一家子啊,你说咋心就那么大呢?
    方家人是最不理解的,回头找了个机会,拽着方氏回家单独谈谈。谈的自然就是关于窝头的亲事。
    窝头十岁了,放在城里这个年岁当然不大,可乡下地头的话,要说亲其实也可以了。哪怕觉得年岁还太小了,那也可以先定下来啊,过几年再说。
    然而,方氏就是知道推脱无用,才会将黑锅凌空甩给小杨氏。
    但方家人不吃这套,还拿杨冬燕举例子。
    “你看你婆婆多聪明一人呢,她咋就知道让儿子娶娘家侄女呢?自个儿才会跟你一条心,你找个外人……对,兴许人家是不错,可你就不怕将来你儿媳妇跟你不是一条心?看不起你,反过来拿捏你?你呀,你也学学你婆婆!”
    方氏怎么都没想到,她娘家人对她婆婆的评价还挺高?
    就蛮离谱的。
    仔细回忆了一番,方氏翻着白眼道:“我婆婆跟她娘家提亲,还能不是因为当初家里人,拿不出聘礼,二牛眼瞅着都快二十岁了,还没人愿意嫁。我婆婆急了,才跑回娘家哭天喊地外加发誓诅咒的,这才说服了杨家同意嫁闺女?”
    没给方家人说话的机会,方氏直接拒绝道:“等回头我再生个小儿子,要是他直到二十岁还嫁不出去,我再来求你们随便指个闺女嫁过来。”
    听听!
    这是人话吗?
    敢情必须得是你家儿子娶不到媳妇才会跑来娘家求救?
    偏生,方氏一脸的理所当然,还拿她嫂子的话怼回去:“不是你说让我多学学我婆婆吗?我婆婆那人就是这样的,但凡二牛当初说得上媳妇,她才不会回娘家哭求呢。这不是……喏,娶个傻子也比打一辈子光棍强吧?”
    方家人:……
    他们很想问问,杨家那头知道你婆婆是这个心思吗?可转念一想,就算现在知道也晚了,嫁都嫁了,孩子都生了仨,还能反悔不成。
    气个半死,还毫无办法。
    其实像这种事儿,都不需要老魏家全家上下都同意的,只要方氏有这个念想,回头有她这个当婆婆的罩着娘家侄女,就算老魏家其他人不乐意,可当公公的还能跟个儿媳妇过不去?太婆婆就更扯了,不是他们瞧不起杨冬燕……
    好叭,他们就是瞧不起那软面团子。
    可问题是,方氏她不乐意啊!
    眼瞅着方家那头被迫放弃了,有些想过来碰碰运气的,也跟着偃旗息鼓了。
    中表亲是不看家境,甚至不看个人条件的,但如果连中表亲都被拒绝了,其他人瞅瞅老魏家眼下这情况,再看看自家……只能后悔没早点儿下手。
    当然,也有那不太要脸面的。
    譬如魏阿荠。
    当杨冬燕在看到魏阿荠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懵,想不通这人咋就还有脸上门呢?再一想,也罢,横竖这趟办酒以后,他们家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再回来了,下一次估摸着就是窝头考上举人了。
    既如此,对极品亲戚宽容一点儿似乎也没啥。
    不想,魏阿荠这回还真就不是来占便宜的,因为杨冬燕先前放出话去,办席是请全村人来吃的,又不是只请老魏家的。也因此,她也是可以来的,杨冬燕不可能赶走她。
    她是来找人哭诉的。
    哭她所嫁非人,嫁了个懒蛋,一天到晚不是吃就是睡,既不肯下地干活,也不肯出门打零工,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躺在炕上,最好连饭菜都端到炕头喂给他吃。
    因为魏阿荠是在院子里说的,她嗓门也不小,愣是将坐在檐下吃吃吃的猪崽给吸引了过来。
    猪崽初时也就是随便听听的模样,可等听到最后,她的小胖脸上写满了震惊,忍不住放下吃食,走到了魏阿荠的身边。
    杨冬燕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猪崽这孩子吧,脑子可能有坑,好在她平常不爱说话只爱吃,闯祸的机会就不是很多,但眼下……
    “猪崽,她是你姑奶奶,喊人。”
    “姑奶奶。”猪崽满脸复杂的看着魏阿荠,面上的表情里有震撼有心疼,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感觉。
    猪崽说:“姑奶奶你嫁的是我妹妹啊?”
    魏阿荠:……
    杨冬燕:……
    嘿哟!还真别说,魏阿荠她男人跟猪小妹贼像!懒得一模一样!
    本来,魏阿荠是打算吐槽完她男人,继续说她儿子的,另外还有她儿媳妇的,尤其是关于儿媳妇的怨念,几乎都快凝成实质了。
    反正她是准备了好几大车的话,打算好生跟娘家的两个弟媳说一说。当然,到了如今这个境地,明摆着占便宜她是不敢了,可都是亲戚,她都过得那么苦了,就不能接济她一些?
    万万没想到,她才刚开了个头,就被猪崽搞懵了。
    关键是,因为这会儿天气还不算冷,加上西屋门口又是背风的,小杨氏就将摇篮搬了出来,旁边还放了那把杨冬燕以前一直在使的竹制躺椅。
    摇篮里装的是才几个月大小的猪小小妹,躺椅上睡的是猪小妹,再往旁边一些,就是搬了把小凳子坐着吃的猪崽。
    这一家子的姐妹,就长得十分相像,属于那种一看就是有血缘关系的。
    魏阿荠就这么直愣愣的看过去,从猪崽到猪小妹,再到猪小小妹,然后脑海里就浮现了她男人的模样……
    最终,她摇摇晃晃的离开了老魏家,从背影上看过去,完全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杨冬燕扭头看猪崽。
    猪崽也正在看她。
    祖孙俩就这么四目相对,深情凝视着对方。
    直到杨冬燕先绷不住开了口:“猪崽啊,奶给你一个任务,等咱们下回搬家,你要管好你妹妹……不是让你看着她睡觉,是不让她睡觉,除了晚上和午后小憩之外,她多睡一会儿,你就少吃一口。”
    猪崽:……!!!
    眼珠子都给你瞪出来!
    幸好,杨冬燕说的是下次搬家以后,猪崽又不知道他们家马上就要搬家了,只能祈求不要搬,起码短时间内千万不要搬家。
    在这般闹腾之下,定好的摆酒日子终于到了。
    当然,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先去魏老头的坟前祭拜过了,烧了纸钱,放了供品,也由大牛上前告知了自家的喜讯。当然,窝头也上前磕了头,还在坟前许诺一定会好好念书的。
    “咱们老魏家啊,以后就靠窝头了。”杨冬燕扫视了一圈后,特别无奈的感概了一句。
    毕竟,不靠窝头也没人可靠了。
    就很苦。
    杨冬燕回想着上辈子那些没出息的儿孙们,再看看如今的这一大家子,深以为自己当年那叫身在福中不知福。当下,她就更同情窝头了,要拖着这么些笨蛋上进,可真不容易啊!
    拜祭时,杨冬燕一起去了,事实上老魏家全家都去了。
    不过,到了祭祖时,去的只有大牛二牛并窝头,老叔自然也去了,还有隔壁的魏大哥。
    办完这些正事儿后,老魏家就开始准备办席一事了。
    日子是早先就定下来的,据说是个非常好的黄道吉日。又因为老魏家办的是大席,邀请的是全村人,桌椅板凳肯定是不够的,包括锅碗瓢盆也不够。自然,这些事情又是由老婶,也就是老叔的媳妇,带着一群儿媳妇操持的。
    杨冬燕那软面团子、废物蛋子的名号响彻整个礁磬村,大家都觉得她才是老魏家最不中用的那个,因此事事都绕过了她。
    她乐得轻松。
    倒是方氏没办法这般轻松了,无论是作为老魏家的长媳,还是秀才娘,很多事情都得由她来出面。因此,从开始准备摆席一事后,她就忙得脚不沾地。
    小杨氏深表羡慕,杨冬燕很痛快的将家里这摊子事儿都交给了小杨氏。
    你不是羡慕人家有活儿干吗?作为一个温柔善良的好婆婆,杨冬燕非常乐意满足儿媳妇的要求。
    去干活!
    别逼逼!
    整个儿一圈事情下来,到摆席当天,愣是有一种总算办完了的感觉。
    席面特别好,有鱼有肉有菜的,主要当然是肉。为了足够全村人吃席,大牛甚至去收购了两头大肥猪。其他像鸡鸭也不少,小杨氏这回没赶上杀鸡的活儿,因为主动前来帮忙的人太多了。还有鸡蛋鸭蛋,光这些禽蛋就有几百个,愣是有一种摆流水席的盛大场面。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名义上,老魏家是宴请全村人,但像杨冬燕和小杨氏的娘家人呢?那肯定是要去请的。还有窝头的先生呢?反正南田村又来了好些人,杨冬燕懒得计较哪些是趁机骗吃骗喝的,反正来者是客,乐呵呵的吃一场,过两天他们就要跑路了。
    不光是席面上的菜色好,酒也好,大牛还是上那家以前常去的镇上酿酒坊买的酒,只是这次量很多而已。
    来吃席的男人们吃了个酩酊大醉,横竖像这种大喜日子,家里婆娘不会骂人的。
    吃着喝着,自然也少不了追捧和吹牛。
    杨冬燕如愿以偿的又卖弄了一遍,也得到了她想要的彩虹屁。至于窝头的亲事……
    肯定有人会提的,不过这次都不用杨冬燕开口了,就有村里人帮着婉拒了。
    窝头啊,他是要娶秀才家的妹子的。
    “那还真可惜了,年岁不合适,不然你可以娶你先生家的小闺女。”这当然是玩笑话,村学吕先生的小闺女比窝头大了六七岁呢,再说人家两年前就嫁出去了,到如今孩子都生了。
    被拿来调侃的先生并不在意,还真心的祝福了窝头,希望他再接再厉,考个举人回来。又点了几个自己的学生,都是南田村和礁磬村的,让他们向窝头学习。
    榜样的力量当真是无穷的,自打窝头通过县试和府试后,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开始有意识的抠钱出来送自家娃儿去上学。哪怕没窝头那般有出息,多认识一些字,将来的出路也能更多一些。
    又以礁磬村为最,原先那是只有窝头一个去上学的,如今却是有七八人了,又有几家先前还犹豫不决的,听了先生一席话,当下就表示过几天就送娃儿去村学。
    当爹娘的,不就是希望孩子能过得比自己好吗?
    热热闹闹的吃了一整天,之后大牛代表老魏家向乡亲们表达了谢意,感谢那些年村里人给老魏家的帮助,也谢谢大家今个儿来捧场。
    以及,他们打算前往省城一事。
    一石惊起千层浪啊!
    在这之前,哪怕村里人都知道老魏家搬到了邻县里,可从心理上来说,去县城乃至邻县那边,总感觉还是在家乡的。可要是去省城的,那是什么概念?乘坐最快的马车,只怕都要三五天了。
    当然,如果是从邻县出发肯定是要快一些的,差不多两天。邻县离省城更近一些不说,路也要好走很多。
    但甭管怎么说,这都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认知了。
    唏嘘……
    这是绝大部分人的感受,就有一种自己跟老魏家越离越远的感觉,很无力,也没了比较的想法,大概就是心情十分复杂,思来想去只能给予祝福了。
    跟魏家没啥关系的人家,横竖吃饱喝足也就可以了,再不济就是盼着窝头考上举人,好再吃一顿更好的席面。
    而那些跟魏家连着亲的人家,尤其是老叔那边,在席面结束后,就喊了大牛二牛过去说话。
    问他们将来有啥打算。
    老家肯定是不可能丢的,祖宗祠堂还在这儿呢,大牛二牛他们爹的坟也在这里呢。不过,因为离得太远,平常一些祭拜啥的,也就只能委托给其他人了。
    还有他们家那令人羡慕的六间青砖大瓦房以及偌大的院子,仍然是托付给老叔家帮着照看。先前那些赁出去的田产,就按照前阵子许诺的那样,明年的佃租不要了,从后年开始仍旧要一成。
    至于邻县的牲口铺子,大牛已经跟他几个堂弟谈妥当了,没人敢直接转手过来当老板,那就仍然由他继续当这个老板,其他人作为雇工管着铺子。等将来,有那个胆量了,再接手也不迟。
    自然,老叔也问了大牛去了省城打算做什么行当,大牛答曰还没想好。
    是还没想好啊,其实他也可以继续做老本行牲口交易的,毕竟就算是省城,那也是有牲口卖买的。但大牛在询问了杨冬燕的意见后,决定暂且缓缓,老本行是已经做熟的,算是兜底的吧,再看看其他行当,趁着年岁还轻家底也厚,完全可以再闯一闯。
    其实这是杨冬燕的意思,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可若是不去试一试,谁能知道呢?
    只要有那个胆量,家里也够厚实的话,完全可以去试试看,失败了重来,人生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
    大牛有这个底气是因为他觉得大不了再干回老本行,而且照例说,省城那头对牲口的需求量会更大,牛的需求不大,可那不是还有驴子吗?马呢?猪羊鸡鸭鹅呢?
    无论是用来赶车,还是单纯的送上饭桌,都是人越多,且有钱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做买卖的。
    老叔听了大牛的话,沉默了许久之后,终是叹了一口气。
    “看来,我是真的老了。大牛啊,好好干,窝头是个出息的,你眼下能做的就是帮窝头攒够了家底,让他安心念书。咱们老魏家,只怕真的要出能耐人了。”
    能得到老叔一声夸赞,对于大牛来说是个稀罕事儿,他回来还学了一遍,又认真的鼓励了窝头。
    窝头乐呵呵的,一点儿都不介意扛着重任。
    此时,礁磬村其他人家还是有些不和谐的。嫉妒是人的天性,哪怕差距过大导致连嫉妒都嫉妒不起来,但心里泛酸还是常态。
    就有人回家骂孩子,说人家窝头咋咋的,碰上孩子是个老实娃的,就乖乖听训,碰上头铁的崽子,就反问窝头爹还能耐呢!
    你指望我像窝头那样考上秀才,那你倒是让我去念书啊!又不让我念书,又让我考上秀才,我咋那么能耐呢?
    我不如窝头,那你还比不上窝头爹呢!
    奶说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好家伙!一下子村里就有不少人家开打了,半夜里嗷嗷叫着,好在很快就有家里人拉架,让安生点儿吧,这大半夜的。
    不过这些都跟老魏家没啥关系了。
    过了两天后,他们家赶着牛车离开了礁磬村。
    离开了礁磬村后,自然不是直奔省城的,而是先回了一趟邻县。搬家还是次要的,主要是铺子那边的事儿。
    为了赶时间,杨冬燕总算是不装死了,主动接手了搬家事宜,包括转卖小院子的事情,好让大牛二牛专心折腾铺子的事儿。
    哦对了,还得准备一些糖块点心给街坊邻居送去。
    因为搬到邻县的时间也不算特别长,主要是县城这里跟乡下地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哪怕是隔壁邻居,交情也不深。因此,杨冬燕打消了请客吃饭的想法,只挨家挨户的送了一些吃食,既分享了自家的喜事,也不算落人话柄。
    除此之外,就是找牙行挂牌子卖房舍了。
    杨冬燕深以为,就算将来大牛二牛还会因为牲口铺子的缘故,跑来邻县这边,可那也完全可以住在铺子的后院,不太可能特地跑半个县来这边落脚的。至于家里其他人,更是没理由再回来了。
    老家是肯定要回的,可邻县更像是人生旅程的其中一站,过了就过了,没必要回顾。
    只这般,杨冬燕特别冷漠的处理了所有的事情。
    就是那种礼数都尽到了,但完全不走心的做法。
    小院子卖得倒是容易,一则地段不错,二则杨冬燕也没叫高价,只是想着尽快脱手把事情都了结了。当然,最重要的却是因为窝头考上了秀才,老魏家是高升的缘故。
    这年头的人都有个通病,买涨不买跌,除了价格方面这般外,还有就是看原房主的近况。
    若是原房主是因为急于还债不得不尽快脱手房舍的,买家非但会压价,还会各种挑三拣四的,甚至有可能直接找不到买家。
    但像是老魏家这般,家里遇上了大喜事,卖掉房舍是为了更好生活的,那买家就是排着队前来了。完全不讨价还价,你说啥就是啥,还希望将家里的旧家舍都留下,加价都没问题,末了还有人跑去东耳房瞧了又瞧,还没买下呢,就已经想好了让自家读书的儿子住这一间。
    窝头就很困惑,他真没看出他那屋有多好。
    耳房嘛,那肯定是不如厢房好的。东耳房小就算了,还只有靠院子这面有一个小小的窗户,窗户下放着一张旧桌案,旁边靠墙处有个简易的木制书架,再就是一张小小的炕了。
    简单到不能更简单。
    所以这群人到底是在瞅啥呢?
    不过,窝头也没在这些不相干的人身上花费太多心思,他这几天看书的时间倒是少了,毕竟这连日赶路的,再说乡试那会儿太累了,连轴转啊,他确实需要休息一下。
    可严格来说,他也没完全闲着,这不是要照顾妹妹吗?
    主要是照顾猪崽。
    猪崽从礁磬村回来后,就显得特别奇怪。别的都还好说,只一点,差点儿没吓死窝头。
    ——她没胃口了。
    你说吓不吓人?!
    猪崽啊,能吃能喝一天到晚嘴巴不停的猪崽啊,她突然丧失了胃口,虽然早晚饭还是吃的,但却是一副灵魂出窍的模样,经常有一搭没一搭的往嘴里送吃的,吃着吃着,饭碗都空了,她都没感觉。
    窝头有理由相信,他的猪妹生病了。
    尽管家里有三只小猪,但事实上窝头跟猪崽是最好的。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里就他们两个孩子。再一个,猪小妹太坑了,她完全不爱跟别人交流,从出生后最大的爱好就是睡觉。至于猪小小妹……
    人家还是个屎尿不知的小婴儿。
    窝头只关心猪崽咋样了,为此他不止一次的追问猪崽,但猪崽都是用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看着他。实在是没办法了,窝头只能向他那无敌的奶奶求助。
    杨冬燕无言以对。
    这要怎么说呢?难不成告诉窝头,猪崽会变成这样都是她的锅?是她说的,等再次搬家以后,要猪崽照顾猪小妹,但凡猪小妹多睡一会儿,猪崽就要少吃一口?
    说不出口啊!
    于是,杨冬燕干脆利索的甩锅道:“是你二婶……唉!”
    “二婶咋了?”窝头一脸的不解。
    “你二婶啊,她太过分了,她自个儿吃那么多,却担心猪崽以后太胖了嫁不出去,就跟我商量着,等搬新家以后,限制猪崽的吃食。她还说,让猪崽少吃一些,让猪小妹多跑跑跳跳……你说说看,她这不是为难人嘛!”
    她不是为难人,她是为难猪。
    窝头一脸的控诉:“猪妹不胖!二婶才胖!”
    如果说,猪崽是个矮墩墩的小胖妹,那么小杨氏就是一座巍峨的肉山。
    “没用啊,你二婶已经嫁人了,她胖不胖都没啥,可你妹还没嫁人呢。对了,你好好学,等你考上了举人,估计她就真的不愁嫁了。”
    “就能随便吃了?”
    杨冬燕心说,那肯定不行啊,小孩子胖乎乎的是可爱是有福气,你见过十来岁的胖墩子吗?嫁不出去的好吗?
    但这话不能明着说。
    没等杨冬燕想到好的说辞,就听窝头朗声道:“我有主意了!”
    “啥主意?猪崽随便吃还能嫁出去的好主意?”
    “对!奶你不就是觉得猪崽吃太多吃太胖了吗?我有个好主意,能让猪崽随便吃都不胖。”
    杨冬燕很是惊奇的看着窝头,一叠声的催他说说。
    “让猪崽念书啊!奶你不是说要给她找个女先生吗?我回头进了官学以后,帮你打听一下。省城呢,肯定有女先生的,到时候让猪崽去上学,课堂上又不能吃东西的,放学回家还要写功课,到时候吃再多都不会胖的!”
    窝头一脸“我是好哥哥”的表情,却没发现杨冬燕满脸扭曲。
    这话的意思是,猪崽非但不能开怀大吃了,还要被迫去念书学习了?
    你真的不是故意坑你妹?
    杨冬燕都震惊了,可仔细想了想,窝头的性子异于常人,他还觉得读书特别好玩呢,正常人会这么想?
    她记得清清楚楚,她曾经最最疼爱的小孙子刘侾啊,那可是个一听说要上学就哇哇大哭能在地上翻滚的熊孩子,装肚子疼装胳膊疼装病啥啥的,反正只要不去上学,让他干啥都成。
    想想刘侾,再看看窝头。
    杨冬燕深以为,这俩肯定得有一个是不正常的。
    “行叭,那你回头好好打听,看看有没有收女学生的私塾,不然把人请到咱们家来教也成。”家里有三只小猪呢。
    话是这么说的,但其实杨冬燕没怎么抱希望。
    如果是上辈子的国都南陵郡,或者是南边有钱人聚集的江南水乡,那兴许还真会有类似的书院。但他们这一带太穷了,就算是省城好了,那也没办法跟富饶的南方相比。
    所以,猪崽还是有活路的。
    又几天后,小院子交易出去了,不过买家说不着急,让老魏家慢慢来,反正搬走前派人送个口信给他就成。
    话是这么说的,老魏家也不可能慢吞吞的待在这儿不走啊!等大牛他们将铺子的事情安排妥当后,就去车马行雇佣了两辆厢式马车,连人带一些必要的行李,都够装了。
    这个时候,杨冬燕就觉察到了自己那特殊能耐的不方便之处。
    你说,这要是双向的该有多好啊!她就能将东西送到永平王府,等需要了再捞出来,多方便呢!
    当然这也就是想想了,做梦想想而已。
    而就在老魏家准备离开的前一天,柳家那头终于坐不住了,急吼吼的过来敲门,说要将自家大闺女卖给老魏家。
    杨冬燕一脸懵圈。
    她以为柳家会来碰瓷说亲,结果却变成了卖人?
    其实,杨冬燕是不介意买人的,她上辈子跟前伺候的人全都是签了卖身契的。但一码归一码,既然要买人,她干嘛不去找牙行买那种训练好的丫鬟呢?而且谁家买丫鬟不是挑年岁小的?要买大的话,也该是嫁过人的,咋样都不会选一个即将出阁的啊!
    不过跟这种人讲道理是没有意义的,杨冬燕只果断的拒绝:“不要。”
    “为啥不要啊?我们家大闺女多勤快多能干啊!你们买了绝对不吃亏!”
    “不要。”
    “省城买个丫鬟不得多花钱?你买我家大闺女,我给你算便宜点儿!”
    “不要。”
    咋说都不要,便宜也不要,白送都不要。
    柳家媳妇目瞪口呆,她没想到杨冬燕会这么油盐不进。磨了半天都没结果,她只说一定要一个理由,不然她没法跟家里人交代。
    杨冬燕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她:“我管你能不能交代,我都要走了,你会咋样关我屁事啊!交代不出,大不了就挨骂挨打呗,我又屁不疼的。走走,赶紧走。”
    这就是秀才的奶奶啊!
    满嘴的屎尿屁啊!
    柳家媳妇气得心口都疼了,心说咋老天爷就那么不长眼呢?自己哪哪儿都好,却偏生摊上了一家子窝囊废,再看这个老太婆,一股子土气掩都掩不住,偏就命那么好。
    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然而,就算再不甘心,柳家媳妇也没了办法。她倒是想过让闺女去碰瓷窝头,但一则诬陷一个小孩子调.戏比自己还大的姑娘很扯淡,二则那还是个秀才公,万一摊上事儿了咋办?
    她还想着徐徐图之,让闺女先进了老魏家的门,到时候再慢慢的谋划。结果……
    “那我卖小闺女吧,给你家孙女当个玩伴!”
    想想实在是不甘心就这么走了,柳家媳妇做了最后的挣扎。
    杨冬燕定定的看着她,半晌才道:“我得有多恨我孙女,才会找个比她还蠢的玩伴?我图啥?图我孙女还能更蠢一些?还是嫌弃她蠢得不够自然,不够清新脱俗?你给老娘滚!”
    “你你你……”柳家媳妇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差点儿就交代在魏家门口了。
    啪的一下,院门当着柳家媳妇的面,重重的关上了。
    **
    第二天,魏家人就赶紧走人了,天不亮就出发。
    谁知,赶到车马行时,被告知有人想搭个便车。原本他们是不想答应的,从这里去省城,路上得有两天工夫,要是碰上没处歇脚时,可能还要在马车上混一下。添个外人进来会多出不少麻烦来的。
    可等见到了人,魏家人很快就改了主意。
    是个熟人呢!
    就是当初一起前往省城参加院试的那位闵先生。
    闵秀才是打算直接去省学那头的,因为是一等秀才的缘故,录取的可能性非常大。可问题是,从县城去省城的马车不算多,除非他像魏家这般直接包车,不然搭顺风车可就是纯粹碰运气了。
    好在,他运气不坏。
    因为闵秀才的加入,魏家人临时调整了一下座次。本来是按各房坐的,眼下则改成了男女分开坐两辆车。
    杨冬燕带着俩儿媳妇外加仨孙女坐一辆车,让闵秀才跟大牛二牛并窝头坐另外一辆车,随身的行李多半都放在了窝头坐的那辆车上。
    赶路很无聊,闵秀才倒是跟窝头聊得不错,虽然俩人年岁差距大了一些,不过闵秀才先前当过启蒙班的先生,对年岁略小的少年有着天然的耐心。
    再说了,俩人如今都是秀才,将来也是打算去省城长期求学的,能聊的话题着实不少。
    相较而言,大牛二牛就十分得安静,因为几乎插不上话。到时候,二牛索性跑到了外头,他宁可跟马车夫瞎扯淡,也不想再待在车厢里听那些之乎者也了。
    脑壳壳疼!
    之后,大概是混熟了,闵秀才和窝头还互相了解了对方的家庭背景。
    闵秀才家里人口更简单,他爹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出意外亡故了,他娘在前几年也没了,倒是有个妹妹,去年也嫁人了。所以,他如今真的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怪不得能这般从容毫不留恋的离开家乡。
    “对了,魏老弟。”闵秀才原本是一直喊窝头魏秀才的,因为大牛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抗议了几次后,就改为了魏老弟。
    他一脸好奇的问道:“有个问题始终盘旋在我心中,可否请老弟解惑。当然,若有冒犯之处,还请老弟见谅,只当我没问过也罢。”
    “啥啊?”窝头就算考上了秀才,还是不太能适应闵秀才这样的问话。
    “令祖母看似不像是普通的农家妇人,我很好奇,她年轻时候是否在大户人家当过丫鬟?”闵秀才如是道。
    窝头:……
    大牛:……
    ※※※※※※※※※※※※※※※※※※※※
    杨冬燕:我刀呢????????????
    【万字更大肥章√】
    【比猪崽还肥哟!】喜欢老太太的咸鱼人生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老太太的咸鱼人生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7/7299/51299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7/7299/51299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