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推荐阅读:我的谍战岁月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恶毒女配她被迫磕cp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屠龙者布伦希尔德Eirun Last Code~自架空世界至战场~浴缸生活劫天运神州战神圣心双雄

    第069章
    后院地窖里的粮食?
    方氏听到这话第一反应就是懵, 懵完之后才想起自家前几年好像存了一批粮食。再仔细想想……
    “应、应该还在吧?我没往后院去呀。”方氏迟疑了一下,只道,“要不还是等大牛他们回来以后, 再让他去瞧?我记得那地窖上头压了一块石板呢,上头还盖了不少泥块。”
    杨冬燕其实也不大清楚,毕竟那桩事儿当初是交给大牛二牛来办的, 挖地窖她没管, 挖完了之后也完全没顾得过, 这会儿冷不丁的想起来……
    “我去后头瞅瞅。”
    瞅瞅就瞅瞅, 瞅了保准你瞅不出个结果来!
    大牛二牛做事还是很靠谱的, 当初说好了要将地窖隐藏起来, 那就一定能做到的。
    就是吧, 杨冬燕绕着后院走了一圈又一圈,愣是找不到地窖在哪里。
    随后赶来的方氏也跟杨冬燕一起转圈圈,最后婆媳俩转累了,对视一眼, 齐齐宣告放弃。
    找到了又咋样呢?她俩还能把地窖挖开不成?就算挖开了, 那地窖深着呢,里头的粮食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丢下去容易, 扛上来……
    杨冬燕瞧着自己的细胳膊细腿儿的, 理智让她乖乖的回到了前头。
    “做饭吧, 看看有没有柴禾,没有就去隔壁借一些过来。”
    因为是知晓要直接回乡下老家的, 在县城里做短暂的停留时, 还是采买了一些吃食的。数量肯定不多, 这大热天的, 买的太多不是等着放坏吗?但也足够他们仨吃上好几天了。
    不光买了十来斤的细面条,还有油盐酱醋都备上了,腊肉也有,唯一缺的就是柴禾。
    果然,家里没柴禾了。
    方氏跑去隔壁搂了一些柴禾过来,不多会儿,香味就飘出去了。
    这会儿也不图啥三菜一汤的了,就最简单的面条,方氏下了一大锅的细面条,配上肉燥,差不多就齐活了。
    等汤面上桌的时候,杨冬燕也将魏大嫂扶了过来。
    就是窝头跑了个没影儿了。
    方氏也不在意:“锅里还有面条呢,这大热天的,也不怕冷了吃坏肚子,由他去吧,饿了总会回来的。”
    “他说要去找萝卜和土豆,咋去了那么久?”说是这么说的,其实杨冬燕也没太在意,一个村子里能有啥事儿,估计是小伙伴许久不曾见面,冷不丁的碰上了,有说不完的话吧。
    倒是魏大嫂,面上露出了复杂的神情来:“萝卜、土豆啊,是我耽误了他们。”
    “咋了?”
    “你们不知道吗?自打窝头考出了那个啥啥后,反正咱们村也好,隔壁村还有你娘家那个南田村,好些人家都咬牙供了孩子。这要是不分家,就算他俩没办法都去上学,起码能去一个。”
    说着,魏大嫂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早就跟你说了,别分家别分家,你非不听。就算分家好了,哪有放着已经养出来的大儿子不要,偏生绑着小儿子的?这不是把原先吃过的苦头重新再吃一遍吗?”
    直到这会儿,杨冬燕还是想不通,怎么都想不通。
    要说母爱,咋滴对小儿子就是爱了,对大儿子不是爱了?一样都是儿子,都是自个儿身上掉下来的肉,当然是选个最出息最能耐的过日子啊!
    杨冬燕觉得她的逻辑完全没毛病,因为她上辈子看到的全是这样的情况。下至勋贵,上至皇家,哪个当妈的不是跟最出息的那个过?人家太后都是跟着皇帝过的,要不然还能跑去跟小儿子过?别闹了。
    魏大嫂苦笑一声,倒是没反驳,而是拿起筷子吃起了面条。
    看起来胃口还不错。
    想着病怕三碗饭,能吃就行,杨冬燕也算是放下了心来,招呼方氏一起吃,吃完了还有。
    实在不行,她还跟上辈子的倒霉儿子要,横竖这细面条嘛,想来对方也习惯了。就是柴禾的事情得解决,她到底还是有点儿包袱的,总不能真的跑去跟倒霉儿子要柴禾,太丢人了。
    幸好,等吃罢晚饭,老叔那头来人了。
    除了今个儿送他们回来的小子外,还有好几个人,赶着牛车送来了粮食和柴禾。
    粮食就是先前老魏家便宜赁给老叔家的佃租,就算再便宜,那也有一成的佃租呢,他们家还帮着磨好了,送过来直接就下锅的。数量确实不多,要是杨冬燕没提前从魏大嫂那头知晓消息的话,肯定得以为老叔家克扣了,但如今……
    “给多了吧?”杨冬燕粗粗的一看,就知道数量给多了。
    如果是对比丰年的,那肯定是少的,可今年的收成那么惨烈,一成的佃租绝不可能那么多。
    几个小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咋回答。
    “也行吧,正好我家要准备摆酒请客,这就先留下,明年的佃租免了吧。”杨冬燕有预感,明年只怕收成会更惨,索性提前先免了,又道,“对了,得空了再给我弄点儿柴禾过来,要是回头有剩,再还过去。”
    “诶,成!”
    柴禾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当下就有人一口答应下来,又问杨冬燕打算啥时候摆酒,他们好提前来帮忙。
    杨冬燕想了想,摇头道:“这还真不好说,起码得等大牛二牛他们回来吧。到时候再说吧,反正是农闲。再说我是打算请全村吃席的,不怕没人帮忙。”
    几人应声点了头,很快就赶着牛车离开了。
    柴禾的事情又不着急的,先前送来的这些,光老魏家使的话,起码够烧十天半个月的。
    等这头刚走,窝头就颠颠的回来了,一进来就喊饿。
    方氏赶紧帮他捞面去,杨冬燕则逮着他问话。
    窝头老老实实的答道:“本来我就是去找萝卜和土豆的,哪知道碰上了也在村学念书的人,虽然没跟我一起念过书,可咱们是同一个先生啊,就多说了几句。”
    “谁啊?”
    “姓钱的,就是住姑奶奶家旁边的,跟萝卜他娘有沾了亲,我听萝卜喊他表弟。”
    杨冬燕寻思了一圈,大概有了那么一点儿印象:“他家供他上学了?”
    “嗯,不过学的还浅,估摸着要明后年才会去县试。”
    方氏这会儿端了面碗过来,杨冬燕也不问了,只催窝头赶紧吃。见他吃上了,杨冬燕又叮嘱方氏,明个儿去采买些新鲜蔬果来。
    从县城带来的东西不算多,再说谁也不会买新鲜蔬果回乡下。那时候不是想着这些东西在乡下地头遍地都是,临了再买也成。谁也想不到今年年景不好,好在就算粮食歉收,蔬果还是有很多的。
    这一天,三人都是回原先各自的屋子睡的,也就是天气还热,不然还得去借棉被。
    次日,方氏做了一顿简单的早饭后,就袖着钱匆匆出门了。
    哪怕不算办席这个事儿,要买的东西也不少。好在,秋收之后必有集市,买不到啥稀罕玩意儿,吃食却是最常见的。方氏还买回来几只鸡,先扔在后院养着,回头再杀。
    隔了一天,村子里几乎所有人家都知道老魏家回来了,也知道窝头考上了秀才。
    一时间,老魏家的大院再度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不停的有人上门来。幸好杨冬燕早有准备,带了从省城买的茶叶,虽然也是很普通的那一种,但光是“省城”这两个字,就仿佛自带金光似的,村里人捧着茶碗喝,都连声叫好。
    连着好几天,老魏家就一直没少过人。
    灶屋的大锅一直烧着,煮着茶水,炖着绿豆汤。还有方氏临时出去买了一些瓜子回来,分给来凑热闹的众人。
    杨冬燕就觉得,大家伙儿不都还是原本的样子吗?
    再仔细看去,她就明白为啥这些人不像魏大嫂那般担心了。
    说白了,就是年岁太轻,经历的事情太少了。
    魏大嫂是经历过灾荒年的,她甚至见过活活饿死的人,还见过因为家里无米下锅,卖田卖地,最后沦落到卖儿卖女的。
    可另外一些人,也就是那些跟方氏、小杨氏差不多年纪的,却没这样的远见的。都觉得就算今年的收成不好,但也没到饿死人的地步。等明年嘛,明年肯定会好起来的。
    其实,哪怕是魏大嫂,担心的也不是今年会饿死人,而是怕明年的收成一样不好,甚至更差。
    要知道,单独一年别说是粮食歉收了,哪怕粮食颗粒无收,都不会造成特别巨大的影响。因为多半人家,只要是自家有田产的,而不是那种单纯的佃农,那么家里肯定是有存粮的。再不济,跑去镇上打短工,也能勉强度日。
    怕的是什么呢?今年粮食歉收,明年种粮就不少了,收成就更不好了,到了后年可能连播种的种子都凑不齐的。
    那就真的完了。
    不过,像魏大嫂这样的人还是在少数,好多人都是盲目的乐观。
    杨冬燕也没说啥,很多事情若非亲身经历,外人说再多都没用的。他们只会觉得,今年不行就明年,对于老人家的忠告,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大家先凑合吃着喝着,等回头大牛二牛他们来了,我请全家吃席!”
    这档口,还是说些好听的吧。
    又过了五六天后,大牛他们回来了。
    一共赶了四辆牛车,除了老魏家自家人外,老叔家跟着一起出去的都回来了,看来牲口铺子是暂时关门的。还有就是拉回了不少粮食。
    杨冬燕有点儿懵。
    这么看来,大牛可能是提前就知道了今年收成不好的事儿……反正不可能是预知!
    等忙活完卸车卸货后,杨冬燕找了机会问大牛,果然是有人告诉了他。
    “我这不是经常跑乡下地头收牲口吗?今年咱们县包括邻县的收成都不算好,邻县还成,田地相对更肥沃一些。我寻思着,邻县就那样了,咱们这儿估计更惨。就索性收了一些粮食过来,反正粮食放得住,不吃搁着也坏不了。”
    杨冬燕斜眼看他,见四下无人后,压低声音问:“那咱们后院地窖里的粮食呢?”
    大牛:……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水准。
    “娘。”大牛一脸诚恳的道,“我把这事儿给忘了。”
    杨冬燕一口血哽在了嗓子眼里,毅然决定收回先前对大牛靠谱的评价。
    靠谱个鬼啊!
    一点儿都不靠谱!
    不过也无妨,因为大牛说,保存得当的话,粮食放个三五七年都不带坏的。就是吧,陈粮不适合当种子,但单纯的填饱肚子是没问题的。
    杨冬燕索性不管这事儿了,只让大牛再去收点儿牲口来,不拘猪羊,鸡鸭也成,反正这次的宴请要好好办,等他们搬到省城后,只怕回来的次数就更少了。
    “我寻思着,下回来办酒,大概就要等到窝头考上举人了,再不就是他娶媳妇。”
    所以,这一次至关重要。
    不光是办席,还要祭祖。
    好在这些事情交给大牛去处理就好了,杨冬燕终于能安安心心的待在家里……吹牛了。
    老魏家有吃有喝的,还有各种说不完的话题,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的,见天的往这边凑。
    再就是,窝头如今是秀才公了,虽然这个秀才公年仅十岁,可正因为如此才显得更为抢手。
    这要是早早的将亲事定下来,哪怕窝头没办法更进一步,但老魏家的红火日子摆在眼前的,谁家的闺女嫁过来都是享福。
    而在这里头,最灰心的就是魏家人了,他们没机会。不过,几个魏家媳妇倒是动起了小心思,自家人不行,可娘家人呢?这年头,最时兴的就是中表亲了。
    再然后,方家那头就来人了,直接将自家姑娘往方氏跟前一推:“她姑,你仔细瞧瞧,满意不?”
    方氏:……
    一旁的小杨氏哈哈大笑,她比方氏好的是,杨家的闺女都被她连累了,况且本来也没有逮着一家坑的。杨家那头直接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其想着将自家闺女嫁给窝头,还不如想想将来娶猪崽过门呢。
    也因此,看到方氏被娘家人围攻,小杨氏笑得特别欢乐,完全没有丝毫的妯娌爱。
    方氏狠狠的瞪了她一眼,随后冲着娘家人嫣然一笑:“不满意。”
    “满意就好……啥?噢噢!那这样好了,家里还有其他姑娘,你把条件给我说一说,我回头帮你张罗一下,咋样都得给咱们家窝头说个好的。”
    这要是旁的什么事儿,方氏觉得帮就帮吧,到底是生她养她的娘家人。可事关自己唯一的儿子,她又不是傻子,咋可能由着娘家人胡来呢?
    至于那什么娶娘家的侄女好,到时候跟自己一条心……
    方氏恨不得让方家人仔细瞅瞅小杨氏,瞧清楚了,这货就是杨冬燕的娘家亲侄女,嫡亲的侄女啊,结果呢?
    丫就是个祸害。
    “嫂子,我给你透个底,窝头的亲事我说了不算。”方氏也不好真跟娘家闹翻了,哪怕她以后回来的次数不会多,也没必要跟娘家撕破脸,她只将锅往别人头上扣,直言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很低。
    然而,没人信。
    “你是窝头娘,你说了要是不算,那谁说了算?总不能是你那个婆婆吧?哈哈哈,她就是个软面团子,有啥用呢?行吧,你就给我透个底,想找个咋样的儿媳妇?”
    方氏一脸的悲伤。
    真不好意思啊,他们老魏家还真就是杨冬燕那个软面团子说了算的。
    但这话她不能说,说了也没人信。
    关键时刻,方氏想到了老魏家的专用背锅侠,瞥了一眼边嗑瓜子边看热闹的小杨氏,她朗声道:“我们家的窝头啊,那将来是要换亲的!”
    换亲???
    不等其他人提问,方氏就大声的说出了自家的要求:“猪崽娘说了,她想要猪崽嫁个读书人,最少也得是秀才,当然要是举人就更好了。可那要咋办呢?我就寻思着,回头找个有妹子的秀才,让我家窝头跟对方换亲,他娶秀才的妹子,让猪崽嫁给秀才!”
    多棒的主意啊!
    这就意味着,要来窝头说亲的,自家得先准备一个秀才!
    对比那些要住簇新青砖瓦房,要家有十亩地,要聘礼啥啥的,准备一个秀才公这个条件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
    莫说方家人都被镇住了,连带小杨氏都是满脸的震惊。
    手里的瓜子突然就不香了。
    然而,背锅成自然的小杨氏,第一反应不是澄清,而是本能的将方氏递过来的锅背上,还顺便调整了一下背锅的姿势。
    在其他人看过来的时候,她已经将这口刚出炉还热气腾腾的黑锅背好了。
    “对对,不是你们老说猪崽嫁不出去吗?我家猪崽啊,那是要嫁给秀才公的!”
    正好从隔壁回来,一脚刚迈过门槛就听到了这个话的杨冬燕,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之中。
    ※※※※※※※※※※※※※※※※※※※※
    杨冬燕:我他娘的才出去一会儿,你俩又搞了啥????????
    【二更√】喜欢老太太的咸鱼人生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老太太的咸鱼人生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7/7299/51299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7/7299/51299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