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辽东四季 一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春天来了,吹面不寒杨柳风,如纤嫩的手掌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春风首先吹到旅顺口,向青山也准时到达,同时到来的还有大批从江南而来的大海船。
船上载着大批苏松纺织女工,还有亲自来辽东实地查看的小老板大掌柜,他们要来看看被大老板们吹嘘不已,还被称为热土的辽东。
纺织女工下船后自由老板们会安排住宿,而那些小老板们则投宿在港口老潘家的将军客栈,店里的大掌柜还不厌其烦的为小老板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一切难题。
原本颇为冷清的小镇,在一波波商人的到来后,很快就变得热闹起来。
有人还看到镇外大片大片的荒地,而且售价非常便宜,立马就心动了,觉得在此地种粮再贩运到江南苏松,一定能赚不少钱。
临时镇长老潘立马就受到好多要求购买土地的要求,他开始每天笑呵呵的为巡抚衙门发地契,收银子。
向青山再到海城县下属的营口镇,现在也以为内冰冻消除而开港,同样也有一条条大船在停靠。
余晨钟还介绍说,这批从船上下来的人,基本都是鞍山铁厂招募的工人,他还说:“今年鞍山成城镇基本不成问题!
海城县有营口镇;海城卫镇;鞍山镇,每个镇都有自己的产业,今年年底一定做到上缴赋税!”
“很好,那我就第一个替你在户部请设县城!”
“谢大人栽培!”
余晨钟从松江府跟着向青山一路到辽东,吃苦受累,还不就是想要做一任知县。现在他得到了向青山的明确答复,怎么能不高兴。
光宗耀祖啊!
在营口镇上参观,向青山还看到镇上已经有了赌场青楼,他还把余晨钟大大的表扬了一番。
“嘿嘿,这是跟您学的,我也搞了特许经营!收了特许经营费,还有每年双倍的税收。”
这才叫活学活用!
向青山还要余晨钟把他的经验写成报告,让略显死板的陈留庄捷去看看,他们俩要是有余晨钟这样灵活的脑子,仅仅依靠辽阳城辽南辽北两县早就活跃起来了。
在看到营口镇外大片大片的耕地,向青山更加满意。
余晨钟再次作介绍,此地去年就已经开始垦荒,经过一整年的耕种;现在那里的百姓已经开始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因为一年免税,二年三年半税,去年他们打下的粮食因不用缴税,全家都吃不完。这地的农民农闲还上山采蘑菇木耳,卖钱养家,收获的粮食基本都能出手换钱。
“好,粮食吃不完,这对穷苦百姓很有吸引力。”
余晨钟心里一动,他想到农闲时就用这句话去山东吸引移民。
俩人再到鞍山,现在这里已经起了好多一排排的小平房,居民基本都是铁厂从各地招募来的工人,现在他们有的在忙着造厂房,也有的在平整土地,还有的已经在山里挖矿。
小镇估计能有两千人左右,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商业设施,向青山指出这点后,余晨钟说这好办,找人来开店赚钱还不容易,特许经营很吸引人的。
海城县是向青山最看重的地方,现在他看过了也满意了,带着欣喜他去了潘训镇守的沈阳。附近的抚顺卫;铁岭卫,鸦鹘关;平顺关全都归他管。
三千从蒙古解救回来的汉子,也按照向青山的意思,集中安置在沈阳卫东西两边,目的还是要形成小镇,将来能够容纳更多第三产业就业。
潘训还汇报,和这些汉子婚配的女真婆娘,有些已经怀孕,已经正正经经的像是一家人。将军府还派出军队帮他们耕地,现在基本都已经耕完了。
“现在这些汉子每家多少土地?”
“考虑到每家只有两个人,还有的家里婆娘已经怀孕,所以分给每家的土地全都是五十亩,多了他们也忙不过来。”
向青山想每户五十亩地,却是够两个人忙活的。不过辽东这地方有个特点,那就是忙半年歇半年,冬天下雪后除了家里炕上,再没地方可去。
现在还没二人等娱乐设施。
站在地头,向青山看到一垄垄整齐的土地,他心里满意之极,告诉潘勋:“等海城那边发展起来了,紧接着就是你们沈阳卫。”
再往东,属于大明就是一条舌形狭长的地块,南边为女真海西部,北边为蒙古朵颜三卫中的富余部。
东边则是一大片原始森林,后世的吉林;长春,哈尔宾,还都在这一大片森林沼泽中。
属于潘训管辖的最东边的军堡,为昌图千户所的清阳堡,向青山还特意到城堡的长城上往东眺望。
千里镜里,视线所及全都是苍茫森林,参天大树比比皆是,向青山大呼:“好地方啊。”
潘训:“蛮荒有啥好的?”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战果七雄中的楚国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明白了!”
向青山命令潘训,在农闲后派一千人,到距离此地岳三百里处设立一个木寨,以供商家在哪里设立商业站点。
“嗯;名字就叫四平镇。”
有了这个站点,就会有利润,将来还将会有农民和商业,无需政策调动它自己就会慢慢发挥起来的。
刚刚返回辽阳,赵同友就喜滋滋的跑来汇报,说是有人在海城南边的大山里发现了玉石矿,现在好多人都奔着山里挖矿去了。
向青山脑子一转,就知道这是后世的岫岩矿,“赶紧的,派人设卡收税,还有派人给京城报社送行,就说辽东发现玉石矿,还有金矿,欢迎大家来淘金。”
辽东发现玉矿金矿的消息在《大明新闻》上发表后,立刻就在京畿传播开来。
报纸上还吹牛说,某某移民,原本穷的就剩下一身力气,就因为在山里发现了一大块玉石,立马就卖了上百两银子,在辽东买地造房子,现在富裕的不得了。
还说某某小贩,冒险到长城外的森林里和野人做生意,在回家的路上的小溪喝水,发现一块拳头大金疙瘩,卖给汇通钱庄当即就赚到二百两银子。
当即在沈阳城里买下一间铺面,还取了两房小老婆,可以说是一夜暴富,享受快活人生。
受到这两个消息的刺激,大批京畿穷汉卖光了家当,拼死到辽东走一招,誓要挣回万两家当。喜欢从良医到良相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从良医到良相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春风首先吹到旅顺口,向青山也准时到达,同时到来的还有大批从江南而来的大海船。
船上载着大批苏松纺织女工,还有亲自来辽东实地查看的小老板大掌柜,他们要来看看被大老板们吹嘘不已,还被称为热土的辽东。
纺织女工下船后自由老板们会安排住宿,而那些小老板们则投宿在港口老潘家的将军客栈,店里的大掌柜还不厌其烦的为小老板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一切难题。
原本颇为冷清的小镇,在一波波商人的到来后,很快就变得热闹起来。
有人还看到镇外大片大片的荒地,而且售价非常便宜,立马就心动了,觉得在此地种粮再贩运到江南苏松,一定能赚不少钱。
临时镇长老潘立马就受到好多要求购买土地的要求,他开始每天笑呵呵的为巡抚衙门发地契,收银子。
向青山再到海城县下属的营口镇,现在也以为内冰冻消除而开港,同样也有一条条大船在停靠。
余晨钟还介绍说,这批从船上下来的人,基本都是鞍山铁厂招募的工人,他还说:“今年鞍山成城镇基本不成问题!
海城县有营口镇;海城卫镇;鞍山镇,每个镇都有自己的产业,今年年底一定做到上缴赋税!”
“很好,那我就第一个替你在户部请设县城!”
“谢大人栽培!”
余晨钟从松江府跟着向青山一路到辽东,吃苦受累,还不就是想要做一任知县。现在他得到了向青山的明确答复,怎么能不高兴。
光宗耀祖啊!
在营口镇上参观,向青山还看到镇上已经有了赌场青楼,他还把余晨钟大大的表扬了一番。
“嘿嘿,这是跟您学的,我也搞了特许经营!收了特许经营费,还有每年双倍的税收。”
这才叫活学活用!
向青山还要余晨钟把他的经验写成报告,让略显死板的陈留庄捷去看看,他们俩要是有余晨钟这样灵活的脑子,仅仅依靠辽阳城辽南辽北两县早就活跃起来了。
在看到营口镇外大片大片的耕地,向青山更加满意。
余晨钟再次作介绍,此地去年就已经开始垦荒,经过一整年的耕种;现在那里的百姓已经开始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因为一年免税,二年三年半税,去年他们打下的粮食因不用缴税,全家都吃不完。这地的农民农闲还上山采蘑菇木耳,卖钱养家,收获的粮食基本都能出手换钱。
“好,粮食吃不完,这对穷苦百姓很有吸引力。”
余晨钟心里一动,他想到农闲时就用这句话去山东吸引移民。
俩人再到鞍山,现在这里已经起了好多一排排的小平房,居民基本都是铁厂从各地招募来的工人,现在他们有的在忙着造厂房,也有的在平整土地,还有的已经在山里挖矿。
小镇估计能有两千人左右,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商业设施,向青山指出这点后,余晨钟说这好办,找人来开店赚钱还不容易,特许经营很吸引人的。
海城县是向青山最看重的地方,现在他看过了也满意了,带着欣喜他去了潘训镇守的沈阳。附近的抚顺卫;铁岭卫,鸦鹘关;平顺关全都归他管。
三千从蒙古解救回来的汉子,也按照向青山的意思,集中安置在沈阳卫东西两边,目的还是要形成小镇,将来能够容纳更多第三产业就业。
潘训还汇报,和这些汉子婚配的女真婆娘,有些已经怀孕,已经正正经经的像是一家人。将军府还派出军队帮他们耕地,现在基本都已经耕完了。
“现在这些汉子每家多少土地?”
“考虑到每家只有两个人,还有的家里婆娘已经怀孕,所以分给每家的土地全都是五十亩,多了他们也忙不过来。”
向青山想每户五十亩地,却是够两个人忙活的。不过辽东这地方有个特点,那就是忙半年歇半年,冬天下雪后除了家里炕上,再没地方可去。
现在还没二人等娱乐设施。
站在地头,向青山看到一垄垄整齐的土地,他心里满意之极,告诉潘勋:“等海城那边发展起来了,紧接着就是你们沈阳卫。”
再往东,属于大明就是一条舌形狭长的地块,南边为女真海西部,北边为蒙古朵颜三卫中的富余部。
东边则是一大片原始森林,后世的吉林;长春,哈尔宾,还都在这一大片森林沼泽中。
属于潘训管辖的最东边的军堡,为昌图千户所的清阳堡,向青山还特意到城堡的长城上往东眺望。
千里镜里,视线所及全都是苍茫森林,参天大树比比皆是,向青山大呼:“好地方啊。”
潘训:“蛮荒有啥好的?”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战果七雄中的楚国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明白了!”
向青山命令潘训,在农闲后派一千人,到距离此地岳三百里处设立一个木寨,以供商家在哪里设立商业站点。
“嗯;名字就叫四平镇。”
有了这个站点,就会有利润,将来还将会有农民和商业,无需政策调动它自己就会慢慢发挥起来的。
刚刚返回辽阳,赵同友就喜滋滋的跑来汇报,说是有人在海城南边的大山里发现了玉石矿,现在好多人都奔着山里挖矿去了。
向青山脑子一转,就知道这是后世的岫岩矿,“赶紧的,派人设卡收税,还有派人给京城报社送行,就说辽东发现玉石矿,还有金矿,欢迎大家来淘金。”
辽东发现玉矿金矿的消息在《大明新闻》上发表后,立刻就在京畿传播开来。
报纸上还吹牛说,某某移民,原本穷的就剩下一身力气,就因为在山里发现了一大块玉石,立马就卖了上百两银子,在辽东买地造房子,现在富裕的不得了。
还说某某小贩,冒险到长城外的森林里和野人做生意,在回家的路上的小溪喝水,发现一块拳头大金疙瘩,卖给汇通钱庄当即就赚到二百两银子。
当即在沈阳城里买下一间铺面,还取了两房小老婆,可以说是一夜暴富,享受快活人生。
受到这两个消息的刺激,大批京畿穷汉卖光了家当,拼死到辽东走一招,誓要挣回万两家当。喜欢从良医到良相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从良医到良相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7/7080/49646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7/7080/496460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