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古代言情 > 汉宫斗纪 > 第101章 樱桃痣信口招横祸 相国教帝后斗天罗(上)

第101章 樱桃痣信口招横祸 相国教帝后斗天罗(上)

推荐阅读:百炼飞升录我是如何当神豪的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女总裁的全能兵王遮天记史上最强炼气期大明烟火寒门崛起最强末世进化绝世医圣

    上回说到那审食其站出班来,用唱赞美诗一样的声音来显示自己的不俗,道:“齐王一脉的这事件,能得到如此圆满的解决结果,全依赖皇上圣明,更得益于太后圣明,吕太后是天命女主,她有两颗樱桃痣,分别左右长在脚板心儿,足弓正中,那叫痣抬人,是女主天下之相。”
    这真是不知最福是无祸,人若福多便作死,顿时,整个朝廷上万马齐喑,充满了火药味,一点就炸,为啥?这可是从没听见的吕后隐私啊,他审食其如何怎么知道?一时间群臣面面相觑,眼神里全是惊诧和窃窃无声的私语,而最震惊的人是孝惠皇帝,他整个身心别说什么尴尬,而是立刻就要爆炸了。
    孝惠皇帝年轻,骤然对这种事儿,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第一时间的反应竟然是赶紧息事宁人,快些离开这令他头疼的是非之地——朝廷大殿。可这事儿出了,他又如何能回避得掉?回到寝宫之后,他才从真正的彷徨无措中,痛定思痛地清醒过来。其时是孝惠二年,他十八岁了,已经成年了,在古代已经过了成家立业的初始时期,他已经能明白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黑白善恶。对于今天审食其所言,关于母后的秘事,他在惊天级别的骤然震惊之余,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五味杂陈,依然慢慢地缓了过来。
    但最后,像吞了一直绿头苍蝇一样的厌恶感变成了主流,从小到大,他也听到了不少有关于母后被父皇首义后,无奈将她遗弃在在故乡沛丰和陷落在项羽营中做人质时,和家臣审食其暧昧的风言风语,可当时他没有放在心上,他不相信自己雍容华贵,端庄不俗的母后,会和看起来有些猥琐的油腻男会有关系,他更不愿意相信这事儿,会在今天用这样的方式强加在自己的身上。
    可事情偏偏就这么发生了,这不是令自己颜面扫地吗?就是一个平常人也接受不了,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国之君。这个食其真该死,他顿时热血灌顶,大叫一声:“来人啦。”他要将这个人渣拿下,将他那粪坑奇臭一样的破嘴撕烂,杀一儆百。可突然间,他想到了母后,脑海里满是吕后肃然寒霜一样的脸,他泄气了,顿时坠入噩梦一样的迷离之间,直到闻声听命而来的宦官在提醒他:“皇上,臣来恭听圣命,请皇上圣谕。”
    “是朕宣召你来了吗?哦,那你先下去吧。”
    宦官喏喏而去,孝惠这才从恍惚中惊醒。这时候,郎官来报:“齐王求见圣上。”孝惠赶紧挥手,示意让他进来。这时候,齐王刘襄头戴孝冠,进来见了皇帝拜倒在地,不住地叩首道:“陛下万寿,臣父王死在京师,棺椁浮厝已经大半年了,不得入土为安,而臣兄弟三人又都在长安,不得赴国,国中无人,全赖国相曹参和召平维持,民生难以为继,请陛下开恩放归小王,扶棺归葬父王,以全孝悌忠信。”孝惠道:“这是好事啊,也是应该的,于私是尽孝人伦,于公是藩国屏边,好吧,朕明天朝会就下旨意,让你们回齐地就是了。”齐王道:“臣谢皇上齐天洪恩,臣等必以死相报,只是······”孝惠打断他的话头道:“没有只是,你明天直接听宣就是了,回去齐王府邸收拾行装去吧。”齐王赶紧谢恩,完了心事重重凝重去了。
    齐王刚刚离去,孝惠正要燕息,忽然,男宠闳孺来报:“太后莅临!”孝惠一听慌了,连忙起身迎驾,看见太后进来,也不转弯抹角,直接道:“刚才齐王是不是来见皇帝了?是不是请求皇帝开恩他放归齐地?这断断不可以,齐王名义是借为父扶棺归葬,实则是另有目的。皇帝你想想,齐地擅鱼盐之利,富可敌国,雄踞山海,为天下千乘大国,兄弟朋党无数,后必有祸乱,哀家好不容易将他们收到长安,纳入掌握之中,皇上安能轻易放虎归山,此事行不得也。”
    孝惠为难道:“可是孩儿已经答应了他们,再说他们提出的归国请求,也是在情理之中啊,现在怎么办?难道母后让我这个皇帝言而无信,失信于天下吗?”吕太后道:“这事儿很好解决,母后都给你想好了,你就拖住他就是了。取消明天的朝会,拖沓个三五天,他自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余下的事儿,母后我自有解决之道。”话说到这儿,那孝惠还有什么办法,唯有长叹一声作罢。再说齐王刘襄回到府邸,吩咐家将收拾行装,道:“皇上已经允诺,明天朝会上正式宣布放归我们回齐地。”阖家自然是欢天喜地,终于熬到头了,刘章、刘兴居忙去安排父亲刘肥的棺椁车辇,只有内史魏勃听了,长叹一声,黯然低头自去。
    次日,宦官突然来传皇帝口谕,道是皇帝脾胃不适,取消当天的朝会,齐王慌忙问:“请问内宫公公大人,那什么时候皇上上朝朝会啊?”宦官回道:“皇帝口谕,到时自然来宣,其他就休要再问了。”说完匆匆离去,留下齐王雷打了一样发懵。魏勃见状上前低声道:“大王,这个是没个准日子的,也等不得了。”齐王诧异地瞪圆眼睛,问:“你如何知道?”吓得魏勃退后,折腰谢罪道:“臣胡说该死,请大王谢罪。”齐王也不管他,此时他的心抑郁都要碎了。
    果然一连几天过去了,皇帝好像就忘了这事儿,更别说宣召他们去参加朝会了,这弄得齐王整个人就像严霜打蔫的嫩苗一样,长吁短叹,撞墙的心事都有了,寻思这日子真没法过了。他在中庭驴子拉磨一样转圈,自言自语道:“也不至于啊,皇帝是四海人主,金口玉言,安能言而无信,今天说的话,过一天就不算数?”就在这时候,一个人过来接上话头道:“大王啊,你就休要怨皇帝说话不算数了,你怎么就忘了皇后背后站着的人呢?不是皇帝不愿,而是他实属无奈啊。”齐王放眼看去,原来这说话的人还是内史魏勃,立刻就茅塞顿开,兴奋起来道:“原来是魏内史,你看这几天皇帝那边的事儿,一切果如你预料的那样,你真是神人啊,你一定有良策来教小王脱困的吧?”
    魏勃说齐王道:“大王请你细细想想,吕太后独有孝惠皇帝和鲁元公主一双女儿,皇帝咱就不说了,而鲁元长公主只有食邑数座城,而大王你却拥有七十余座城池,是天下拥有盐铁重利,千乘大国齐国的雄主,你说,太后对你能放心吗?能放过你吗?”这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魏勃这一席话让齐王那是醍醐灌顶,由衷地赞叹道:“你说的太好太深刻了,可不是吗?如此说来,我们正是身居烈火之上,危如累卵,魏勃,你说那我该怎么办?你说,你快点说。”魏勃道:“臣来时,曾和国相曹参计议过,请大王诚心诚意拿出齐国的一郡,为公主作为汤沐城邑,如此一来,太后必然欢喜,大王就有可能脱身铁幕,安然回国了。”
    齐王听了惊讶道:“这主意不错,只是让本王拿出一郡的地方去讨太后欢喜,代价未免太大了点吧,更何况太后会不会放我们回去的后果也难以预料,我齐国能有几郡啊?一出手就送出一郡,这例子一旦兴起,能够送几次?送几次不也就没了吗?”魏勃一见齐王不舍,顿时就面红耳赤,正要喏喏而退,一边赶来的二王弟公子刘章接上话茬道:“大王,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些道理连山野之人都知道,你身为齐王,怎么就连黔首布衣的度量都没有?你眼里只看得到眼前的付出,怎么就不想想日后会有更大的收获呢?请大王听从魏勃良言,赶紧去实施吧,要不就会错失良机,没地儿去卖后悔药了。”齐王被弟弟一言点破,咬咬牙点头。
    于是,一封特别的奏章直接越过皇帝,送进了吕太后的长信宫,吕后看了一眼眼前的齐王特使贾寿,露出神秘不易察觉的笑意。她对身边的昭仪轻轻地吩咐:“你来念,哀家听着。”汉宫女官打开齐王的帛书奏章,念道:“齐王恭祝皇太后万寿,小王齐王刘襄寡德鲜才,先父刘肥蒙先皇高祖皇帝因骨肉至亲故,所赐齐王之位,王父薨,今上及太后怜悯,降齐天洪恩世袭于臣,臣不甚感激惶恐,夙夜图犬马之报泽勋,不安于枉顾自薄,惶恐于身负不公,故必报太后及今上万一。
    臣诚愿奉上齐地城阳郡,为鲁元长公主汤沐邑,请尊长公主为王太后,罢黜各诸侯国相国之名,作为一地丞相,以上所求,请太后垂怜允诺,如不然,臣请去齐王之位,与兄弟刘章、刘兴遥逝海上,无复有面目再见世人矣。”太后听到这儿,悠悠地道:“难得齐王这孩子这么懂事儿,好了,贾大使你赶紧回去告诉哀家孙儿他们放心,哀家明日就去尊府上送送你们回家尽孝,将哀家那可怜的孩子肥儿落葬,入土为安。”贾寿赶紧谢恩,飞一样回去报喜。
    吕后终于来到了齐王府邸,并从大门一路开哭,花腔道:“我那可怜的孩儿肥儿啊,你就这么撒手走了,让为娘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娘这心好痛啊。”齐王知道这一回肯定有戏了,率阖家跪迎,可谁也没注意到,黑压压跪成一片的齐王一族人群里,有一双犀利桀骜的仇恨之眼偷偷觊觎太后一眼,低下头去,从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个人就是齐王二弟刘章,从此后他立志就是拿整个生命来等待时机,也终会熬来复仇的一天。可在吕后的眼里,齐王这边的一切只是虚无般的空气,她傲然高居,俯视曲裾裙摆下的齐王一脉的孩子们,发话道:“齐王,孩子啊,你立刻就离开京师回封国去吧。”
    齐王跪行上前,奉上城阳郡的印信交与太后,低头谢恩,但突然有了顾虑道:“太后娘娘,臣还没等来今上的圣谕,不敢离开长安。”谁知道太后淡淡来一句道:“不用了,你们回家吧,皇帝那儿,完了哀家去说一声得了,一家子,有那么多的规矩吗?都好了。”齐王赶紧顶礼谢恩。一边的刘章又道:“王兄先行回国,愚弟留下来,我择日去见皇上陈情,礼不可或缺,请太后允诺。”吕后颔首道:“难为你们这些孩子懂事儿,那就这么作吧。”于是,齐王阖家恭送太后移驾,一直送到天街尽头,方才回府,为了免去夜长梦多,齐王率魏勃、贾寿及其三弟刘兴居立刻启程,辞别刘章离开长安,他们终于离开了藩篱之地,重新获得了天高任鸟飞一样的自由。
    那这时候,皇帝他在哪儿呢?他正为食其出言不恭,有毁太后清誉的事儿深陷泥淖。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他现在是没人可以再说知心话了,环顾四周都是“假人”,他深深地明白每一个人都在对他唯唯诺诺,每一个人都在带着假面具。可他多想听知心的话,要不,有关自己母亲如此不堪的事儿,他怎么能说得出口?纵观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留侯多智,可惜他已经不来朝廷好久了,他反复上书强调自己已经隐逸,自己怎么还忍心去惊扰他的清修呢?忽然,他心中一动,他想到了丞相萧何。他绝对相信这可是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之下,都值得信任的长者,可萧何同样告病,好些时间都不能来上朝了,但到了今天,到了眼前的形势下,越是这样,孝惠越是动了一定要见他的迫切念头,他心血来潮,吩咐男宠闳孺道:“移驾相府,朕要去见相国去。”
    皇帝终于见到了丞相,可眼前的一切令他鼻酸,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位风中残烛,行将就木的干巴白头翁老头儿,还是自己心目中永远意气风发的相国大人吗?萧何在床上挣扎着要起来,声泪俱下道:“皇上啊,臣病不能顾仪容,该死该死,还竟然劳皇上圣驾来顾老臣,老夫不敢啊。”孝惠向来仁德,一见他这副模样,眼泪早就下来了,慰问道:“相父,你老人家快别这么说,你好好养病,等病好了,朕还要你老人家来眷顾朕啊。”萧何道:“陛下,先帝已去,老臣岂有贪恋世间之理?生死本是天地之常,老臣现在是垂死之人,早就想开了。只是这国家不能一日没有国相,老臣恳请皇上代高帝问臣国事——谁可以代萧何为汉相国吧。”
    “相国,你怎么忍心这么说?朕希望您老人家一路呵护汉室江山百年。”
    “皇上啊,臣是老朽之身,帝有青春之富,岂敢让皇上这么错爱,尸位不去,这是有违天道。”
    “朕今天来,就是要告诉老相国你放一百个心,不管你在不在相位,朕都要赐你长安良田万顷,还要赐你长乐宫外大府邸,朕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看到朕离不开相国,汉家离不开相国。”
    “老臣乞求皇上千万不要这么做,你要是还记得老臣,请皇上准许我推辞吧。皇上,臣的后代要是贤良有才,能继承学习老臣的节俭,自然有一碗饭吃,要是不才无德,皇上赏赐的这些东西,不过是替有势力的人家经营,最后被人所夺取,连性命都会搭上,皇上,你就让臣之后那些不成器的东西,鸡扒拉的命,去土里捻食吧。”
    “国相勿要忧虑,朕会替你守住的。”
    “此天命也,虽有皇帝错爱,也没办法扶持得起臣家,正是千年土地八百主,六国经营归秦宫,秦宫经营归汉室,此乃天命也。皇上,今天来请多言国事,老臣恐怕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
    “那好吧,朕就将最重要的事儿问你,相国你将来百年后,谁可以代君为汉家相国?”
    “知老臣者,莫如我眼前的圣主也,皇上肯定早就有了和老臣所料一样的好人选。”
    “曹参何如?只是他是齐国相国,现在,齐王一家滞留在长安,不得归期,他怎么能来赴任?”
    “帝得之矣,臣死了也无遗憾也。皇上,你放心,太后今天就会放他们回去,曹参随后就可以安心来京了。”
    “什么?这怎么可能?太后她一直就执意不放他们的······”
    一句话还没说完,太仆夏侯婴来见,对皇上耳语一番,告诉他太后因为齐王献出城阳郡给长公主鲁元做汤沐城邑一事,一高兴,除了齐二公子刘章自愿留下对皇帝陈情之外,她都让他们回去了,完了,太后这才想起来让臣来给皇上说一声。”
    孝惠一听,变了脸色,埋怨起来:“太后怎么能这样?朕要放他们走,她不让,这会儿不等朕知道,又起了变卦让他们走了?朕······唉,老相国,还是你的话真神一样灵验,你真是朕的长城啊,那就好,朕还有一件很为难的事儿要请教,就是······”
    萧何喘息起来,艰难地道:“皇上,除了拜相的事儿,臣还能说出一句有用的话来,其他的老臣已经说不出能有用的话了。皇上啊,你以前年幼,可以不尽人事,如今你已经弱冠长大,可以尽人事了,以皇上天赋异禀,实在是不必问了······”萧何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的话,气儿接不上来,倒在枕席上晕了过去。孝惠和萧家人忙招呼医家救治,忙乱了一阵,萧何方才悠悠醒转来,孝惠一看不便再问,就安慰一番,静悄悄出了萧何病房,告辞萧府眷属,移驾回宫。
    孝惠一出相府大门,按剑长啸道:“我汉家本是楚人,楚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萧相国所教得好,朕岂能久做襁褓孺子?朕从今日开始当自主。”好一席掷地有声的硬化话,一时间震撼得伴君的夏侯婴脸色都变了,他预感到,这是要出事儿了,要出大事儿了。喜欢汉宫斗纪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汉宫斗纪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6/6168/43441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6/6168/43441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