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两军对垒
推荐阅读:战神狂飙、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至尊战王、豪门战神狂婿、天界淘宝店、道界天下、道士不好惹、九龙归一诀、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剑帝、
天黑的时候,赵兴和赵雍两支大军在燕国腹地汇合了,他们将挤在粱城内外的十五万燕军彻底的包围了。
在敌国的腹地,包围敌国的大军,而且是以数量相对少于燕军的情况下,这简直是个奇迹,也只有赵人干的出来。
而燕国各地的守军却一个个龟缩不出,竟然没有一支救援的军队.这也只有安享太平几百年的燕国才有的现象。
“太平的日子,让人生出得过且过和怕死的性情,这样的老大诸侯,我都纳闷他们是怎么存续到现在而没有灭国的。”赵雍对燕国这样的举动,简直莫名奇妙到了极限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最真实的写照,而他们之所以享国这么多年,是因为他们有个好地形位置,而不是他们奋斗的结果。”
“可惜,我们不能为惹关注而一举拿下燕都,真的是坐失良机啊。不过,前后歼灭这燕二十万军队,削弱他们的国力。让腐肉招来苍蝇饿狼撕咬,给我们赵国解除在东面的牵扯,也算达到了我们的目标了。”
赵兴看着心有不甘的赵雍:“事情要一步步做,急不得的,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的。我们能走到今日,我认为我们已经做的非常好了,打了他,削弱了他,而且还名正言顺,这才是我们最好的结局。”
赵雍不想再说这种遗憾的事:“好吧,我们休整一日,明日,我们进攻,灭掉他们。”
被相同的数目的敌人包围,而且还是在自己家里,这是一种耻辱。但这种耻辱,骑捷决定忍下来,因为形势比人强,对面的敌人气势如虹,自己的队伍军心沮丧。这就是区别对比。
一夜休整,双方都恢复了精力,大家来做什么的?是战斗来的,于是,这样第一时间命令乐潜向燕军骑捷致师,约架。
赵国的致师使节非常傲慢,他们严重的提出了抗议:“第一点,赵太后虽然是燕国的公主,但已经嫁给了赵国国君,那就是赵人,怎么能呆在娘家不回?必须请赵太后回家。第二,赵太后和儿子闹别扭,那是赵国人的家事,外人无端干涉,蛮横,第三,二十万大军大兵压境,让赵国蒙受损失,这是挑衅。所以,我不接受你们的解释,我们今日就一战。”
既然不接受解释,那么你们来做什么?直接说就是走个礼仪过程装模作样不就得啦,战?那得等等,等燕王的决断,因为自己离着燕都不远了,可以和燕都的大军夹击你了。
于是,骑捷毫不犹豫的挂出了免战牌。
看到免战牌,这个当代人赵雍直接惊呆到掉了下巴:“这是战国,不是春秋以前啦,挂出这个还管用吗?燕军统帅,脑袋是不是有病啦。”
在中国春秋时期以前,两国交战是非常讲究礼仪的。首先,要客客气气地宣战;随后,要彬彬有礼地互派使者送战书,约定交战日期;交战前,要有条不紊地排好阵列;开战后,胜利的一方不对失败的一方赶尽杀绝。然而,那时也没有使用免战牌的记录,之后的战争就更别提了。现在的战争,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规矩啦。
不废话,开打。
其实,骑捷不是不想打,而是要打个大的,趁着敌军比自己数量少,趁着自己获得梁邑和燕都成为犄角,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歼灭这股赵军,然后再挥师侵入赵国,将占据再扭转过来。
骑捷的大军撤到粱地,被赵军包围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燕王哙和相帮子之的面前。而大军主帅骑捷提出,自己坚守梁邑,请国王派兵,里应外合,将十五万赵军歼灭在此,然后趁着赵国空虚,再挥军攻赵,灭掉赵国。
计划恢宏伟大,但用什么来完成呢?
“现在,我们在燕都,东拼西凑,整编了所有贵族家的家族武装,才拼凑出五万军队,这五万军队只能勉强守卫住都城,哪里还有多余的军队去和骑捷里应外合呢。”
燕都被围,燕王也不是没有派出使节,命令外围郡县征募将士解围,但可惜,使节全部被城外的娄烦人和赵兴给截下了,根本就出不去。
而外围的郡县,要么墨守陈规,没有王命不敢私自征募百姓从军,要么就是对燕王和相帮这两个瞎搞的君臣心存怨恨,根本就想做壁上观。还有一部就是安逸的生活过的太久了,贪生怕死成为了他们的本性,所以都缩着脖子不肯战。
结果就是诺大的燕国,竟然任由敌人呼啸来去。
在一番争论之后,燕王下令骑捷,必须突围,解救都城。
国君的命令传来,骑捷呆呆的坐在行辕真的无语了,这已经说明,自己在这里盼望解围是想都不要想了,看来,留给自己的就是拼死一战了。
想到这里,骑捷大声下令:“全军整队,出战。”
全军闻令,立刻整队,骑捷自领中军,中军将左面列阵,下军佐应该战死了,他的队伍交给了一个新的贵族出身的将领为右,排开阵型,准备进攻。
听到敌营里的鼓声,赵雍立刻下令,大军后撤三里,给敌人留出布阵的空间。
这不是赵雍遵循周礼规矩,而是要在堂堂对阵中歼灭燕军,而不是逼迫他们缩在不大的梁邑,做困兽之斗。
赵雍的车兵后撤了,赵兴的骑兵开始向敌人的两翼缓缓移动,司鼓紧张的张望着赵雍,等待他的命令。
战斗中,尤其是这种动辄几十万大军的对阵,将领统帅的命令,在这个通讯完全靠吼的年代,是没办法传到到军队的各个角落的,所以,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旗语鼓号曲调了。
随着赵雍沉稳的将一个个命令下达,司鼓按照命令敲响战鼓,司旗摇动大旗,将命令传向远方。
随着鼓声,眨眼间,下军的左矩(方阵)依次展开向西。
中军开始后撤之后整顿完毕,赵雍的右军开始向东展开。
一横横,一行行,密密麻麻的的铺满了平原。
随着战阵行云流水般摆开,所有的赵人开始将长戈顿地,然后拿出了腰间的弓箭,凝视着对面的敌人,他们要在敌人的冲击第一时间,给敌人以远方的打击。
赵人,都是一兵多用的。在敌人冲击的时候,是弓箭手,当敌人冲到附近的时候,他们是长戈手,而敌人冲进阵型里的时候,他们就拿起盾牌,抽出铁刀进行近身肉搏。
而燕军随着战鼓的指引,他们第一批长弓手越阵而出,准备对敌人进行长弓覆盖,他们的身后,是长戈手整装待发,只要敌人在长弓的打击下变得混乱,他们就跟着战车上的甲士冲击敌军。
当他们冲开敌阵,剑盾手就突进敌阵开始肉搏厮杀。
当双方全部整顿完毕,站在旗车上的骑捷看清了敌人的整个对阵布置。
赵雍的十万车兵正面对上自己。但赵兴那该死但三万骑兵却分向了自己的左右,威胁自己的左右两翼。
但骑捷不担心,因为自己的兵力比赵雍的多,于是下令,自己的中军分三矩(三个方阵)冲击赵雍的三矩,也就是三军。
自己的中军和下军,分别防守赵兴的骑兵。
随着骑捷一声令下,大阵开始发动,慢慢的开始向敌阵靠近。喜欢战国改革家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战国改革家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在敌国的腹地,包围敌国的大军,而且是以数量相对少于燕军的情况下,这简直是个奇迹,也只有赵人干的出来。
而燕国各地的守军却一个个龟缩不出,竟然没有一支救援的军队.这也只有安享太平几百年的燕国才有的现象。
“太平的日子,让人生出得过且过和怕死的性情,这样的老大诸侯,我都纳闷他们是怎么存续到现在而没有灭国的。”赵雍对燕国这样的举动,简直莫名奇妙到了极限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最真实的写照,而他们之所以享国这么多年,是因为他们有个好地形位置,而不是他们奋斗的结果。”
“可惜,我们不能为惹关注而一举拿下燕都,真的是坐失良机啊。不过,前后歼灭这燕二十万军队,削弱他们的国力。让腐肉招来苍蝇饿狼撕咬,给我们赵国解除在东面的牵扯,也算达到了我们的目标了。”
赵兴看着心有不甘的赵雍:“事情要一步步做,急不得的,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的。我们能走到今日,我认为我们已经做的非常好了,打了他,削弱了他,而且还名正言顺,这才是我们最好的结局。”
赵雍不想再说这种遗憾的事:“好吧,我们休整一日,明日,我们进攻,灭掉他们。”
被相同的数目的敌人包围,而且还是在自己家里,这是一种耻辱。但这种耻辱,骑捷决定忍下来,因为形势比人强,对面的敌人气势如虹,自己的队伍军心沮丧。这就是区别对比。
一夜休整,双方都恢复了精力,大家来做什么的?是战斗来的,于是,这样第一时间命令乐潜向燕军骑捷致师,约架。
赵国的致师使节非常傲慢,他们严重的提出了抗议:“第一点,赵太后虽然是燕国的公主,但已经嫁给了赵国国君,那就是赵人,怎么能呆在娘家不回?必须请赵太后回家。第二,赵太后和儿子闹别扭,那是赵国人的家事,外人无端干涉,蛮横,第三,二十万大军大兵压境,让赵国蒙受损失,这是挑衅。所以,我不接受你们的解释,我们今日就一战。”
既然不接受解释,那么你们来做什么?直接说就是走个礼仪过程装模作样不就得啦,战?那得等等,等燕王的决断,因为自己离着燕都不远了,可以和燕都的大军夹击你了。
于是,骑捷毫不犹豫的挂出了免战牌。
看到免战牌,这个当代人赵雍直接惊呆到掉了下巴:“这是战国,不是春秋以前啦,挂出这个还管用吗?燕军统帅,脑袋是不是有病啦。”
在中国春秋时期以前,两国交战是非常讲究礼仪的。首先,要客客气气地宣战;随后,要彬彬有礼地互派使者送战书,约定交战日期;交战前,要有条不紊地排好阵列;开战后,胜利的一方不对失败的一方赶尽杀绝。然而,那时也没有使用免战牌的记录,之后的战争就更别提了。现在的战争,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规矩啦。
不废话,开打。
其实,骑捷不是不想打,而是要打个大的,趁着敌军比自己数量少,趁着自己获得梁邑和燕都成为犄角,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歼灭这股赵军,然后再挥师侵入赵国,将占据再扭转过来。
骑捷的大军撤到粱地,被赵军包围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燕王哙和相帮子之的面前。而大军主帅骑捷提出,自己坚守梁邑,请国王派兵,里应外合,将十五万赵军歼灭在此,然后趁着赵国空虚,再挥军攻赵,灭掉赵国。
计划恢宏伟大,但用什么来完成呢?
“现在,我们在燕都,东拼西凑,整编了所有贵族家的家族武装,才拼凑出五万军队,这五万军队只能勉强守卫住都城,哪里还有多余的军队去和骑捷里应外合呢。”
燕都被围,燕王也不是没有派出使节,命令外围郡县征募将士解围,但可惜,使节全部被城外的娄烦人和赵兴给截下了,根本就出不去。
而外围的郡县,要么墨守陈规,没有王命不敢私自征募百姓从军,要么就是对燕王和相帮这两个瞎搞的君臣心存怨恨,根本就想做壁上观。还有一部就是安逸的生活过的太久了,贪生怕死成为了他们的本性,所以都缩着脖子不肯战。
结果就是诺大的燕国,竟然任由敌人呼啸来去。
在一番争论之后,燕王下令骑捷,必须突围,解救都城。
国君的命令传来,骑捷呆呆的坐在行辕真的无语了,这已经说明,自己在这里盼望解围是想都不要想了,看来,留给自己的就是拼死一战了。
想到这里,骑捷大声下令:“全军整队,出战。”
全军闻令,立刻整队,骑捷自领中军,中军将左面列阵,下军佐应该战死了,他的队伍交给了一个新的贵族出身的将领为右,排开阵型,准备进攻。
听到敌营里的鼓声,赵雍立刻下令,大军后撤三里,给敌人留出布阵的空间。
这不是赵雍遵循周礼规矩,而是要在堂堂对阵中歼灭燕军,而不是逼迫他们缩在不大的梁邑,做困兽之斗。
赵雍的车兵后撤了,赵兴的骑兵开始向敌人的两翼缓缓移动,司鼓紧张的张望着赵雍,等待他的命令。
战斗中,尤其是这种动辄几十万大军的对阵,将领统帅的命令,在这个通讯完全靠吼的年代,是没办法传到到军队的各个角落的,所以,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旗语鼓号曲调了。
随着赵雍沉稳的将一个个命令下达,司鼓按照命令敲响战鼓,司旗摇动大旗,将命令传向远方。
随着鼓声,眨眼间,下军的左矩(方阵)依次展开向西。
中军开始后撤之后整顿完毕,赵雍的右军开始向东展开。
一横横,一行行,密密麻麻的的铺满了平原。
随着战阵行云流水般摆开,所有的赵人开始将长戈顿地,然后拿出了腰间的弓箭,凝视着对面的敌人,他们要在敌人的冲击第一时间,给敌人以远方的打击。
赵人,都是一兵多用的。在敌人冲击的时候,是弓箭手,当敌人冲到附近的时候,他们是长戈手,而敌人冲进阵型里的时候,他们就拿起盾牌,抽出铁刀进行近身肉搏。
而燕军随着战鼓的指引,他们第一批长弓手越阵而出,准备对敌人进行长弓覆盖,他们的身后,是长戈手整装待发,只要敌人在长弓的打击下变得混乱,他们就跟着战车上的甲士冲击敌军。
当他们冲开敌阵,剑盾手就突进敌阵开始肉搏厮杀。
当双方全部整顿完毕,站在旗车上的骑捷看清了敌人的整个对阵布置。
赵雍的十万车兵正面对上自己。但赵兴那该死但三万骑兵却分向了自己的左右,威胁自己的左右两翼。
但骑捷不担心,因为自己的兵力比赵雍的多,于是下令,自己的中军分三矩(三个方阵)冲击赵雍的三矩,也就是三军。
自己的中军和下军,分别防守赵兴的骑兵。
随着骑捷一声令下,大阵开始发动,慢慢的开始向敌阵靠近。喜欢战国改革家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战国改革家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5/5980/42195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5/5980/42195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