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十一长假(1)
推荐阅读:独步成仙、四合院之赤脚医生、谍影:命令与征服、御鬼者传奇、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人族禁地、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逆天神尊、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清都仙缘、
很快就到了九月末,十一长假(七天)即将到来。
九月三十日上午上课,下午就提前放假;大家可以去happy了。
中午,蛤蟆石小学老师们聚餐,准备下午去卡拉OK;这是这几年大众流行娱乐项目,都是图个热闹。
说来也巧,老师们在中居宅那里聚餐后,在附近歌厅遇到了红石砬小学的老师们,索性大家就聚在一起,去要了一间大包间。
不然,应该是各自要一间中等包间。
红石砬小学校长是新上任的富校长,还有张凤国副校长,二人都喜欢唱歌,而且唱功不错;还有老杨,还有七八个年轻女老师。
富校长就是李铁如原来马架子中学的女同事,那时是富老师;老杨也是那时的同事,是个高个方脸胖子。
蛤蟆石小学一共是十来个人,红石砬小学也是,合起来二十来个人,到大包间里面,热热闹闹地,气氛挺融洽。
具体蛤蟆石小学这边,是宋校长、李铁如、李亚峰、小曹、小任、小马、小王。
红石砬小学呢,除了俩校长和老杨,都是比较年轻的女老师;最大的李红建,只比李铁如和李亚峰小一岁;而后,小张、小刘、小孟、小李她们几个,与小曹、小马、小任他们年纪差不多;还有俩更小的,是刚刚结婚的王又又,和还没有对象的吴雅君。
总的来说,年轻人很多;李铁如、李亚峰他们俩三十七岁,李红建三十六岁,其余大部分都是三十岁上下;王又又二十五六岁,吴亚军二十三四岁。
大家基本都是比较爱玩而且相对有精力、有热情也比较有时间的。
八十年代末,李铁如刚刚上班那时,看三十几岁的老师们,大部分都是暮气沉沉的,感觉他们都是没什么活力的中年人;而十几年后的现在,就大不一样了;三四十岁的人们,与之前真是截然不同的。
老富、老张、老杨仨人,都是四十七八岁,还有热情出来与年轻人一起玩;可以说,也算是抓住了青春的尾巴。
王又又和吴雅君俩小姑娘,就在七月份小考(小学升初中的统一考试)时,去了蛤蟆石小学监考;两天中午,宋校长都请俩小美女喝酒,李铁如作陪,于是大家就互相认识了。
这时,王又又和吴雅君忙着为大家点歌;这活只能是她们俩来,别人基本都不会,或者很笨拙。
她们俩一一请问,谁要唱什么歌,她们负责一一点出来。
首先是富校长(东道主)唱了两首黄梅戏,天仙配之类;然后是张校长唱了”一剪梅“、宋校长唱了”为了谁“;领导们优先,三位都唱过三四首拿手歌曲之后,是老师们点的一些喜欢的歌。
这时,歌厅服务员已经送来了啤酒和果品等;老张和老杨俩人,分别张罗大家喝酒。
年轻人很多,大家都不推辞,也不会有什么不适应;人们互相找还不很熟的老师喝酒,顺便互相介绍、互相认识。
这也是难得的机会。平时大家都忙于工作,互相熟识的,大概就只有仨校长;他们经常去中心校开会,见面机会比老师们多很多。
老师们只是上班、下班,可能会遇到,说一句半句话。
领导们唱差不多了,开始喝酒,把演唱机会让给大家。
此际,播出了梅艳芳的”女人花“。
在场二十来人,可能只有四个老同志不喜欢这首歌;宋校长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应该连听都没听过。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2003年12月3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西合浦,歌影双栖发展艺人,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
1982年获“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推出了个人第一张专辑《心债》。
1983年,唱片《赤色梅艳芳》主打《赤的疑惑》开始走红,唱片五白金。
1985年-1986年跨年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
同期推出唱片《坏女孩》,首周即卖得40万张(8白金),累计达72万张,刷新了香港个人专辑销量纪录,在次年获颁“IFPI全年最佳销量奖”。
在1985-1989年连续五年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
《女人花》、《亲密爱人》、《一生爱你千百回》等歌曲在大陆流行。
专辑总共超过四十张。
1998年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292场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1987-1988年,凭借《胭脂扣》拿下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
两夺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拍戏涉足文艺、动作、喜剧等各类角色。
演艺事业外,她热心公益慈善,于1993年7月27日成立了《梅艳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
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因宫颈癌病逝,年仅40岁。
2004年1月葬礼期间,治丧委员会以《别矣,香港的女儿!》为题刊登讣闻。
2014年7月18日,梅艳芳铜像竖立在香港星光大道。
梅艳芳在歌坛、影坛二十余载,除亲自带门生弟子(草蜢、许志安、何韵诗和谭耀文等)外,也对众多后辈关怀有加,如郭富城、苏永康、陈小春、陈奕迅、谢霆锋等艺人初出茅庐时均曾得到梅艳芳的指点和帮助。
由于得到过言传身教,这些人都尊称梅为师父,于是便有了香港乐坛著名的“梅家班”。
1999年,梅艳芳收受关门弟子何韵诗,凭借自己有限的精力为艺坛栽培新人。
2004年1月10日,内地同行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行追思会。1月11日傍晚,香港举行公祭仪式,来自世界各地的歌迷和各界名流赶赴吊唁。
1月12日上午,梅艳芳的葬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众多演艺界人士出席,近万香港市民和歌迷沿街送别,300多传媒记者到场。
葬礼当日,特首致送“音容宛在”四字挽联,中联办致送“懿德流芳”四字挽联,凤凰卫视、香港无线电视、亚洲卫视和华娱卫视进行了现场直播。喜欢承德围棋故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承德围棋故事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九月三十日上午上课,下午就提前放假;大家可以去happy了。
中午,蛤蟆石小学老师们聚餐,准备下午去卡拉OK;这是这几年大众流行娱乐项目,都是图个热闹。
说来也巧,老师们在中居宅那里聚餐后,在附近歌厅遇到了红石砬小学的老师们,索性大家就聚在一起,去要了一间大包间。
不然,应该是各自要一间中等包间。
红石砬小学校长是新上任的富校长,还有张凤国副校长,二人都喜欢唱歌,而且唱功不错;还有老杨,还有七八个年轻女老师。
富校长就是李铁如原来马架子中学的女同事,那时是富老师;老杨也是那时的同事,是个高个方脸胖子。
蛤蟆石小学一共是十来个人,红石砬小学也是,合起来二十来个人,到大包间里面,热热闹闹地,气氛挺融洽。
具体蛤蟆石小学这边,是宋校长、李铁如、李亚峰、小曹、小任、小马、小王。
红石砬小学呢,除了俩校长和老杨,都是比较年轻的女老师;最大的李红建,只比李铁如和李亚峰小一岁;而后,小张、小刘、小孟、小李她们几个,与小曹、小马、小任他们年纪差不多;还有俩更小的,是刚刚结婚的王又又,和还没有对象的吴雅君。
总的来说,年轻人很多;李铁如、李亚峰他们俩三十七岁,李红建三十六岁,其余大部分都是三十岁上下;王又又二十五六岁,吴亚军二十三四岁。
大家基本都是比较爱玩而且相对有精力、有热情也比较有时间的。
八十年代末,李铁如刚刚上班那时,看三十几岁的老师们,大部分都是暮气沉沉的,感觉他们都是没什么活力的中年人;而十几年后的现在,就大不一样了;三四十岁的人们,与之前真是截然不同的。
老富、老张、老杨仨人,都是四十七八岁,还有热情出来与年轻人一起玩;可以说,也算是抓住了青春的尾巴。
王又又和吴雅君俩小姑娘,就在七月份小考(小学升初中的统一考试)时,去了蛤蟆石小学监考;两天中午,宋校长都请俩小美女喝酒,李铁如作陪,于是大家就互相认识了。
这时,王又又和吴雅君忙着为大家点歌;这活只能是她们俩来,别人基本都不会,或者很笨拙。
她们俩一一请问,谁要唱什么歌,她们负责一一点出来。
首先是富校长(东道主)唱了两首黄梅戏,天仙配之类;然后是张校长唱了”一剪梅“、宋校长唱了”为了谁“;领导们优先,三位都唱过三四首拿手歌曲之后,是老师们点的一些喜欢的歌。
这时,歌厅服务员已经送来了啤酒和果品等;老张和老杨俩人,分别张罗大家喝酒。
年轻人很多,大家都不推辞,也不会有什么不适应;人们互相找还不很熟的老师喝酒,顺便互相介绍、互相认识。
这也是难得的机会。平时大家都忙于工作,互相熟识的,大概就只有仨校长;他们经常去中心校开会,见面机会比老师们多很多。
老师们只是上班、下班,可能会遇到,说一句半句话。
领导们唱差不多了,开始喝酒,把演唱机会让给大家。
此际,播出了梅艳芳的”女人花“。
在场二十来人,可能只有四个老同志不喜欢这首歌;宋校长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应该连听都没听过。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2003年12月3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西合浦,歌影双栖发展艺人,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
1982年获“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推出了个人第一张专辑《心债》。
1983年,唱片《赤色梅艳芳》主打《赤的疑惑》开始走红,唱片五白金。
1985年-1986年跨年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
同期推出唱片《坏女孩》,首周即卖得40万张(8白金),累计达72万张,刷新了香港个人专辑销量纪录,在次年获颁“IFPI全年最佳销量奖”。
在1985-1989年连续五年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
《女人花》、《亲密爱人》、《一生爱你千百回》等歌曲在大陆流行。
专辑总共超过四十张。
1998年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292场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1987-1988年,凭借《胭脂扣》拿下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
两夺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拍戏涉足文艺、动作、喜剧等各类角色。
演艺事业外,她热心公益慈善,于1993年7月27日成立了《梅艳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
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因宫颈癌病逝,年仅40岁。
2004年1月葬礼期间,治丧委员会以《别矣,香港的女儿!》为题刊登讣闻。
2014年7月18日,梅艳芳铜像竖立在香港星光大道。
梅艳芳在歌坛、影坛二十余载,除亲自带门生弟子(草蜢、许志安、何韵诗和谭耀文等)外,也对众多后辈关怀有加,如郭富城、苏永康、陈小春、陈奕迅、谢霆锋等艺人初出茅庐时均曾得到梅艳芳的指点和帮助。
由于得到过言传身教,这些人都尊称梅为师父,于是便有了香港乐坛著名的“梅家班”。
1999年,梅艳芳收受关门弟子何韵诗,凭借自己有限的精力为艺坛栽培新人。
2004年1月10日,内地同行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行追思会。1月11日傍晚,香港举行公祭仪式,来自世界各地的歌迷和各界名流赶赴吊唁。
1月12日上午,梅艳芳的葬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众多演艺界人士出席,近万香港市民和歌迷沿街送别,300多传媒记者到场。
葬礼当日,特首致送“音容宛在”四字挽联,中联办致送“懿德流芳”四字挽联,凤凰卫视、香港无线电视、亚洲卫视和华娱卫视进行了现场直播。喜欢承德围棋故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承德围棋故事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866/33839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866/338397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