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河山 > 第172章 冉冉云

第172章 冉冉云

推荐阅读:道界天下斗破之无上之境刀光如月映九州超级保安在都市超级基因猎场诡三国寒门崛起独步成仙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重生在电影的世界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喻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苏迟诵了一段,叹息道:“六一居士作《开宝寺斜塔》以记该塔。塔呈八角十三层,高约四十三米,塔身稍向西北倾斜,定名为福胜塔,以为天下奇观。却在庆历四年遭雷电袭击焚毁,着实可惜。”
    王棣默然,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又何止是这开宝寺斜塔,千百年后便是雄伟壮观的汴京城也会消失不见,考古学家们历经艰辛挖掘复原的也只是掩埋在地下的残垣断壁。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开宝寺铁塔是宋代著名佛寺开宝寺为供奉阿育王佛舍利而建立,属于佛塔。太宗赵光义时,吴越王钱鏐的孙子钱俶,将佛舍利磅到宋国都东京开封,太宗祈佛祖保佑免灾祛疫,在开宝寺中把佛舍利埋于地下,并命大建筑家喻浩建筑木塔。
    木塔焚毁后,皇祐元年,又按木塔式样,改用铁色琉璃瓦,在福胜院东边上方院内的夷山上重建主塔一座,名为灵感塔。因塔身琉璃砖瓦的颜色浑如铁铸,所以称它为“铁塔”。
    铁塔平面呈等边八角形十三层实心塔,高十八丈余,塔身层层辟圭形门,从一层到六层,自北、南、西、北、东、南、后等方向依此类推。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仿楼阁式佛塔,而不是一座真正的楼阁式塔。在建筑上模仿了原木塔的平面、高层和可登临性,变木为琉璃面砖瓦,坚固的琉璃面砖瓦克服了木塔易燃的最大危险。装饰艺术上,铁塔是一座完美的巨型艺术品。远观,浑然如铸,气势惊人;近看,自下而上,遍身浮雕,恰到好处,坚固美观。铁塔外面的铁色琉璃砖,砖面花纹图案达五十余种,有波涛样云、飞天、仙姑、云龙、坐佛、菩萨、伎乐、僧人、麒麟、狮子、花卉等。由表及里,大至塔顶飞檐斗拱,小到勾头、滴水,无处不见艺术;美轮美焕,精雕细刻,集北宋琉璃工艺之大成。砖雕有佛教人物像,有佛教花卉,有动物图案,也有璎珞等装饰图案。
    王棣赞叹不已,古人在建筑工艺上匠心独运,少了后世机械制造的木讷凝滞,多了灵动精致,真真的大智慧啊。
    塔座下有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众人过桥由北门洞而入。
    六层摆放佛舍利龛盒,游人不得擅入,众人一路上到五层。
    铁塔层层建有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上雷同,其它如盲窗。临窗向西眺望是接引殿。接引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前石狮雄踞,殿周二十四根大柱,大殿台基青石栏杆拦护,上有妙趣横生的九十六只小石狮环绕排开。殿内是铜铸接引佛,高达一丈八米、重二十万斤,遍体光华,金粉饰身。佛左手捧心,右手下垂,低眉瞠目,面部慈悲。北面的灵感院是一座集廊亭湖榭于一身、具有江南风格的园林小景,正殿内供奉释伽牟尼“白玉佛”像。东北面的是开封城墙,它与铁塔遥相呼应。城墙下,静卧一湾碧水,塔映水中,美不胜收,这便是铁塔湖。
    “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半夜火龙翻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光摇潋滟沿珠蚌,影落沧溟照水犀。火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题。”
    临高远眺,只觉心胸开阔,王棣禁不住放声吟哦。
    贡试结束的这些日子,他心里有些压抑,为了这大宋河山,也为了在手的人,想做些事,似乎好难。贡举,是第一关,怕也是最难过的一关。
    党争,哪朝哪代都有,但独独现在这个阶段的新旧党争将大宋一步一步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其实,这应是最好的时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文坛明星,却是将精力用在了排除异己、打压政敌之上,何其悲哀?
    王安石变法求新,初衷是为了强军富国,但一则用之过急,二则用人不当,新党阵营中多有奸邪小人,更重要的是触及了社会中高层的利益且底层百姓不受其益反受其害,这就注定了新政必以失败告终。
    而旧党中人,无论是司马光,还是之后的朔党、洛党及蜀党,刘挚刘安世、程灏贾易、苏轼苏辙,哪个不是文坛大咖、正人君子?盖因政见不同而相互攻讦、百般刁难,这是大宋的不幸,更是大宋子民的不幸,身居要位不事其职而穷于应对政敌的攻击,怎能在政事上有所建树?波诡云谲的朝堂,隐患丛生的民野,有谁能预料不久的将来这一切都将覆没于金兵的滚滚铁骑之下?
    王棣能,因为能,所以急,所以郁闷,所以焦虑不安。
    这会儿临高而眺,山水入目,花树依次,清香缕缕,但觉心中浊气涤净,不由自主的高声吟诵。
    这算是他主动献诗,众人见春日阳光笼罩下的王棣气度仿似一变,身上多了些言之不明道之不清的东西,不由得诧异不已。
    苏小妹、苏三娘、苏四娘、李清照等几个小娘子更是目光流连,中有星星闪烁。
    李清照握拳喝彩:“好诗,棣哥哥好生了得。”
    小度娘九岁了,在这时空女子十三岁便可订婚,九岁并不算年幼。而且她身量比同龄人更高,五官已开始长开,倒像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这种年龄正是崇拜偶像的时候,她的偶像当然是王棣,妥妥的一枚小迷妹啊。
    苏小妹心思复杂,很是羡慕李清照,年纪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己是不成心。她有些恚怨,怨王棣的“不解风情”。她不信王棣不晓得自己的心思,也不信对方对自己没有心思,却是一味的“按兵不动”、“隐忍不发”,假装不知就可以了么?这种事能让我主动吗?也罢,你不是说贡试后再说,这也没几天了……若是没过关呢……呸呸呸,他怎可能过不了关?不过,这次的策问题……若是真落榜了,他会不会又说等下科过关再谈婚事?三年后自己可是二十一岁了,可以先订婚的……哎呀,苏静嘉呀苏静嘉,你乱七八糟的想些什么呀……
    苏小妹美眉胡思乱想,患得患失,少女心思不足为外人道也。
    礼部贡举结果让苏小妹牵肠挂肚,关乎她终身大事,更是元祐六年开春的头等大事,举世瞩目。
    今科虽远不及嘉佑二年的科举那般群星璀璨,但也有不少文声在外的贡生参考,名气最大的便是王棣王三郎。但贡试题目曝出后,王棣过关乃至夺魁的呼声便瞬间弱了下去。明眼人都知道,这于王棣而言,几乎就是个无解之题。
    大门紧闭的国子监贡院,便成了万人注目的焦点所在。这期间,贡院是与世隔绝的,唯有等待,等三月初三放榜日。
    贡院阅卷所内,阅卷已到了收尾阶段。连续十余日的阅卷批示,让阅卷官们精疲力竭,但越到后面越是马虎不得。毕竟尔等都是科场前辈,当年中试之艰辛永生难忘,推己及人,兹事体大,怎可松怠?
    隋唐时期,科举处在起步阶段,阅卷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批卷方式也比较简单。在批阅试卷时,考官只需要在回答正确的卷子上,大大地写一个“通”字;在回答错误或没有回答的卷子上,批一个“不”字,考生的命运就在那一刻被定格了。
    当时,士人能否中举,和卷面成绩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社会声望和人际关系。因此,考场外成了考生发挥“余力”的关键。
    在开考之前,很多考生带着自己的大作,特意登门拜访那些知名权贵,希望获得大人物的推荐,进而顺利通关。于是,这种“行卷”之风盛行一时。可见,阅卷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到了本朝,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
    又誊录易书。为了防止誊录手作怪,规定誊录手不得携带墨笔,誊录所用的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试卷。考生的原始试卷因用黑墨书写,所以称为“墨卷”;而誊录后的卷子,都是用红笔写的,故称为“朱卷”。如有违反规定代人改窜者,查出后必定严惩。
    在誊写完毕后,还要对读。所谓“对读”,即今天所说的校对。由对读官将墨卷、朱卷一起交给各位对读生校对,看誊录是否有误。校对完毕无误后,对读官要在试卷上盖章。然后才进入真正的阅卷程序。试卷先由内收掌分送各阅卷人员进行评阅。试卷分送,是在主考官、同考官的监督之下抽签分配的,所以阅卷人员也不知道自己改的是哪位考生的卷子。阅卷人员将初阅后中意的卷子,推荐给同考官,这类试卷叫“荐卷”。
    同考官即副主考,会在他中意的试卷上批一个“取”字。批了“取”字的卷子再送给主考官,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则会在试卷上批一个“中”字。考生的命运就此被最终决定。
    阅卷程序复杂,而且责任到人,并有专人监督。因此,每份朱卷上至少有六个各环节负责人的签印。誊录手、对读生的姓名、籍贯也要留下来,标注在墨卷的末尾,以备查验。
    但这也最大程度保证了阅卷的公正公平性,于贡生自是好事。
    “刘待制,此阅何以罢落?”舒亶拿着一份答卷,轻轻放在刘安世案头,心平气和的问道。喜欢大宋河山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河山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483/83760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483/837608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