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河山 > 第100章 婆罗门

第100章 婆罗门

推荐阅读:老子修仙回来了傲世潜龙武道凌天重生都市仙帝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至尊战王道界天下万妖圣祖道士不好惹女总裁的王牌高手

    历史上郓城的名称和归属变化较大,考证其原因,一是郓城地处平原,又是中原地区,朝代变化,兵连祸结,往往首当其冲。二是地理环境所致,郓城北临黄河,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水灾频繁,县城地址常常变换。唐贞观八年,郓州治地下湿,徙治须昌县。
    许是县城数度异址,这座在后世赫赫有名的县城并不大,城墙、街道也甚为简陋。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城内各式店铺一应俱有,勾栏瓦舍也有几处,就是瞧着不甚热闹,门可罗雀。
    一路陪着进城的军士小心翼翼的解说道:“本地独好斗鸡,却是此等场子最为热闹,尊客若得闲暇,不妨去观摩一二。”
    先前王棣等人押着李屠夫一伙贼寇在城门处引发一阵喧闹,守城军卒询问后得晓王棣等人身份,又听言拿了水泊梁山一伙贼寇,震撼之余,乃自告奋勇领众人前去县衙。
    郓城斗鸡么,王棣倒是知晓一二。斗鸡表演,是郓城民间一种独具特色的娱乐活动,其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八百年,春秋战国时期《列传》、《春秋左氏传》中就有斗鸡的记载。
    不过,他对斗鸡走犬这种游戏兴致缺缺,没打算去凑那热闹。
    县城不大,进城沿着官道走了两刻钟便到了郓城县衙。这伙人或锦衣光鲜气度不凡或衣裳不整卑陋不堪,沿途招摇过市,惹得百姓指指点点,更有不少闲汉一路跟随,待到县衙时,竟是围聚了三五百人之多。
    早有巡检兵丁报与本城知县丁大有,说了事情始末。
    腆着肚子的丁知县正与小妾在探讨人生,得晓王棣身份矜贵,了不得了,王相公子孙等人擒了水泊梁山匪寇李屠夫?哪敢怠慢,忙不迭地召集了县衙一干官吏要员在大门外小心候着。
    见到王棣一行,丁大有哈着腰迎上前去,慌乱地一揖:“下官丁大有见过诸位贤长。”
    好嘛,堂堂一县官长在仅有举人身份的王棣等人面前自称“下官”,还“贤长”?这脸皮厚实度绝对可与郓城县城墙媲美。
    不过,这也正是他混迹官场的高明之处。
    有许五先这位先锋官在前一站一站的打探消息,王棣对这丁大有算是有粗略了解。
    丁家原是郓城豪商,历经数代行商积攒家产无数。到得丁大有父亲这,也不知怎地与某二品官员搭上了关系。丁父行商多年,深谙商贾之道,纵然家财万贯也难敌官字两张口,想成为人上人,就得做官。也不晓得他花了怎样的心思付出了怎样的代价,那位二品高官居然让丁大有荫补出仕,一番运作后任了郓城知县。虽然只是从八品官员,但也算主政一方了。
    需要说明的是,本朝以恩泽而得官的不止于直系子孙,而且可以推到旁支、异姓,甚至于门客。得荫补的机会有大礼荫补、致仕荫补、遗表荫补等。所以一遇郊祀之年,就有许多人涌入官序之中。
    丁大有便是借“大礼荫补”之机博取了官身。
    这数年,丁知县绝非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好官,也非是横征暴敛、贪污受贿的贪官,盖因其家资丰厚,名下产业良多,完全用不着贪吞拿。说到底,其乃是一个庸碌无为的庸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除了巴结上官,便是谨守中庸之道,等闲不招惹得罪人。如此这般,倒是让他坐稳了位子。
    丁知县心知自己的官位来之不易,也来之不正,在王棣这等高官子弟面前很干脆的伏低做小,上赶着巴结奉承。
    一番不着边际的客套话后,丁大有这才升衙,一番简单的审讯过后,验明了李屠夫一众水匪正身,拿起书吏写的录状看了看,赞道:“宋押司的书法可是愈发精进了。”
    丁知县虽非正经科举出身,平日里倒是没少做吟诗作对、琴棋书画这种事,亦非全然附庸风雅,至少能写得一手好字。
    嗯,本朝风行书法之道,朝堂之上颇多书法名家,上行下效,写不出一笔漂亮的字,是不会有太远大前程滴。
    丁知县将供状递给王旁:“请贤长过目指正。”
    王旁摆摆手:“不敢当。”哪里肯做越俎代庖的事。
    丁知县见王家人俱不肯阅览供状,也不以为意,坐了回去,一拍惊堂木:“朱仝、雷横何在?”
    堂下二名公人出班应到。
    丁知县颇有官威,沉声发号施令:“将匪首李二并其獠属十八人解至大牢小心关押,不得有误。”
    那朱、雷二人一个身长八尺余,有一虎须髯,长尺余,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一个身长七尺五寸许,紫棠色面皮,有一部扇圈胡须。
    二人相貌雄伟,甚具特色,领了知县之命后便率公差押着李屠夫一干水寇去往大牢。
    丁大有见围观民众大声喝彩叫好,坐的愈发端正,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言称待逐级上报直至刑部,该斩首的斩首,该刺配的刺配,绝不教任何一个荼毒戕害百姓民众的匪徒逃脱惩罚;又言我煌煌大宋河清海晏,但若有人敢以身试法,必是法网难逃,定要让百姓安居乐业乃至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云云。
    如此这般一番趁势演说,恰是收获民心的大好时机。
    丁知县这一通操作让王旁等人感触良多,原来,还能如此为官的,长见识了。当然,这非是说王旁等也会走此等为官之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罢了。
    表情最古怪的王棣想的却是另一件事,目光数度瞥向朱、雷二人,最终还是忍不住说道:“小子见适才朱、雷二位公差大哥言行举止非常人也,可见丁知县麾下颇多良吏干员哪。”
    丁大有颇是自得的笑笑,他最善察颜观色,哪里不晓得王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当即好生解说一番:“那二位乃是本县的都头,专管擒拿贼盗。马兵都头姓朱,名仝;因其似关云长模样,满县人都称他做‘美髯公’。其原是本处富户,只因他仗义疏财,结识江湖上好汉,学得一身好武艺。那步兵都头姓雷,名横,因他膂力过人,能跳三二丈阔涧,满县人都称他做‘插翅虎’,原是本县打铁匠人出身,后来开张碓房,杀牛放赌,也学得一身好武艺。二位都头可谓是本县的震山之石,既护得百姓周全,更是下官的好帮手。”彼时,宋军制以五百人为一营,每营设指挥使一员,其下为五都,每都马军设军使一员,副兵马使一员,步军设都头一员,副都头一员。五百人为指挥,置指挥使。百人为都,置正副都头二人、节级四人。也就是说,在步兵每都里设都头一员,副都头一员,每个都头手里掌握着一百人的宋军。但在县一级,负责抓捕罪犯的称“衙役”。衙役人数不多,大概有十几人,分两个班,每个班的班长称“班头”。在县里,都头是县役的通称,即凡是县里的衙役,都可以称为都头。这是借用禁军中的“都头”一词,以对县役们表示尊重。但说到底,“都头”是知县可随意任命的属吏,没有等级。
    丁大有又指了指宋姓书吏,道:“此乃本县押司,名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为本县宋家村人士。宋押司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兼之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正是文武兼得,下官多有倚重。”
    他先前注意到王棣细看了宋江数眼,正好一并介绍。
    那宋江面黑身矮,五官样貌倒是齐整,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唇方口正,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这种面相便是俗称的“富贵命”了。
    这位宋押司甚是知趣,晓得王棣等人身份非比寻常,不敢怠慢,上前作揖行礼:“宋三见过诸位贤才。”
    押司,县衙里不止一位,一般有八位,乃是负责案卷整理工作或文秘工作的小吏,地位要比县衙里的衙役要高,衙役负责衙门的站堂、缉捕、拘提、催差、征粮、解押等事务,押司虽然没有品级,但也在官方人员之列。书吏在供职一定年限后,经过考核,证实在职内没有过错,就可以得到升级为官的提拔。
    很显然,宋押司是有政治抱负的。或者说,这人颇具野心。
    倒是宋江礼数做足,且身具文人气度,虽只廿多岁,沉稳有度,不卑不亢,让王旁等观感颇佳。
    谁都不知道的是,王棣心头似有千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卧艹,要不要搞这么大?‘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黑面三郎’宋江……蝴蝶之翅要不要这么凶残?”
    这实在不怪他,按照施大神那部名著所言,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六、梁山座次第十二的朱仝及梁山第二十五条好汉、步军头领第四位的雷横此时应都是十四、五岁;至于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宋江,现今大概是十七、八岁。可王棣此时所见的这三人,俱已是廿余岁,这,算是穿越客给这个时空位面带来的连锁反应么?
    他觉得有些头痛。虽然此前在杭州,方腊等人假摩尼教之名闹事已偏离了原本的历史轨迹,但乍见到宋江三位,他还是大为震愕,频频失神。喜欢大宋河山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河山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483/31319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483/31319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