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河山 > 第31章 花魁盛会(十一)

第31章 花魁盛会(十一)

推荐阅读:女总裁的王牌高手逆天神尊双生星火闪婚夫妻宠娃日常网游之横行天下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剑帝天界淘宝店御天人族禁地

    熙宁年间,汴京始有选花魁之雅事,谓之“评花榜”。
    花榜之评,评选的项目,除了容貌、神态、言语之外,还有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排名有时则仿照科举考试,分一二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此般风雅之事随即风行大宋,但最有名的莫过于汴京、金陵、杭州这等都会城市。
    又有一干风流才子将此盛事写进文章以记之,渐渐的形成惯例。金陵城自不例外,本届花魁大会便会依“品、韵、才、色”将ji女分等划级,欲评出“金陵十三钗”,且编撰《金陵ji品》。
    文化与娱乐相结合,催生出的产物也可视作艺术,这就难怪各大头牌、清倌人绞尽脑汁、费尽心思要藉此更上层楼了。
    只是,虽然每个参赛ji者都有拥趸,但财力支撑只占评选的五成,推选出来的五位裁判手中的票同样重要。
    这与后世选秀大会评判由专家评审和观众投票组合是一致的,关于娱乐,一脉相承,传承有序。
    “品、韵、才、色”四等,“色”是肉眼可见的,但既然是青楼头牌,姿色自是百里挑一的;“才”,涵盖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还有写诗作词等,能被称作“才女”的清倌人自然更受追捧;“韵”,则是指ji者所表露出来的韵味,所胜者更在才、色之上;“品”,自是指ji者的综合素质已达上品,可细细品鉴。
    事实上,到了前十六强,大抵可以全部跻身所谓的《金陵十三钗》了,文人雅致,当不舍划去另三姝。是以,这也算是另类的“青史留名”。
    至于《金陵ji品》,则是囊括各大名流才子对今次参赛花魁者中的佼佼者的评价,自是以赞誉为主,而少吹毛求疵之语。涵盖面大,却也是公开、公正、公平。
    参赛者终有所得,且满足了观赛者的猎奇探艳之心,端的是盛世佳话,普天同庆。
    此番灯红酒绿的靡靡之音原本是李之问最最向往的,才子风流嘛,这等烟花场所平日里可没少去。
    江宁府通判李节大人素以清正耿直著称,便连王知府的面子也不给,可是鼎鼎有名的孤臣君子。但他膝下的这位独子却是不肖其父,才情是有的,纨绔之气更是有的,心心念念的是才子佳人的风月美谈。当然,“佳人”不在深闺,而在青楼。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风流自是需要本钱的,稍高档些的楼船最低消费是一户普通人家一月的开销,流连风月场所非寻常人可以为之。当然,似柳三变这等的奇才除外。
    李之问自是未有柳永那般惊才绝艳的才情,入了青楼,一应消费用度少不了一个子。如此一来,饶是李家颇有些家财,李通判也是大呼吃不消,几度叱责无果后遂定下每月零用之额度。
    李之问,手里可挥霍的闲钱着实不多,却因了一时之妒与王棣立了赌约。一千两银子哪,若是输了,那才是真真要命。
    心下忐忑不安,与几位友人坐在偏僻的角落,李衙内尽量将身子缩在阴暗处——李通判虽然溺爱独子,在人前却“目光如炬”,示人以严父形象。父子二人倒也默契,人前人后的表现截然不同,很是上演了一番书香门第家风严谨的正气戏码。在此等场合让李节见着,众目睽睽之下少不得被训斥一番,李之问虽说心中难定,也不愿出这风头。
    他只是目光梭巡,暗暗搜寻王棣的身影,心下恼怒:王相公的孙子又如何?新党式微,眼见着要被太后问责其罪,少不得揪出一串相关人员来,所谓“新党”,必会分崩瓦解,怕你作甚?这口子闷气,早早晚晚得狠狠地出了。只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真有个意外,一千两银子……
    他胡乱思忖着,心思恍惚,反倒没怎么观看舞台上的表演,直到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才回过神来。
    楼子里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也弄不清是什么时辰,花魁大会已然到了尾声,上台的是上场竞演第三名的王萍萍。
    她着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淡蓝色的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一根镂空金簪,缀着点点紫玉,流苏洒在青丝上。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寐含春水脸如凝脂,白色茉莉烟罗软纱,逶迤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身系软烟罗,还真有点粉腻酥融娇欲滴的味道。
    江南少女的温柔甜美在她身上体现无遗,难怪引发震天价般的喝彩声,其中不乏唿哨,倒也无伤大雅。
    王棣饶有兴致的看看台上又看看台下,与后世的选秀相比,包装的手法大同小异。无非是在装束、举止上多费心思,再雇上些专责喝彩叫好的“托儿”充作追捧的粉丝,只要主角有些真才实学,且背景扎实,出名窜红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务。
    在他看来,彼时的青楼或者教坊司里并不乏出色的女ji,甚至大部分的才艺都要胜过后世的选秀选手。事实上,明末的“秦淮八艳”不仅个个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诗词歌舞样样精通,与当时的复社文人来往密切,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当真巾帼不让须眉。她们的艳丽不仅令凡俗之人动心,更令许多英雄才子为之神魂颠倒,乃至历史随之改变。数百年后,风骨嶒峻柳如是、倾国名姬陈圆圆、艳艳风尘董小宛、侠肝义胆李香君等名ji仍为文人墨客津津乐道、心往神驰。
    啧啧,这王萍萍怕与“秦淮八艳”相比也相差仿佛吧,也算是生不逢时了,否则后世野史轶闻中当能见其名也。
    王棣脑洞大开,旁人自然是瞧不出的。
    咿咿呀呀的二胡声起,过门后洞箫声隐隐约约的加了进来,渐渐营造出来伤感的氛围。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歌声起,首句出,有那通晓音律的人皆是“嗯”了一声,这用韵有些奇怪,坐直了身子凝神细听。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二句结束,是二胡与洞箫相伴的间奏,显然上片就这两句了。
    这,是新词新律啊,秦少游制新曲了?
    而对于那些音律方面有所欠缺的人而言,着重点自然在文字本身,细细品嚼之下视为甘醴,也是认定了是秦淮海的手笔,莫不折服于其的文采斐然。
    歌声到“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处作结,长间奏后重复一遍,最后以三问结束。
    二胡、洞箫声渐轻渐无声,唯有“此恨谁知”犹留耳边似逝未逝。
    歌者似也沉浸于此中意境,良久,方缓缓起身盈盈一福。
    台下不知是谁开声高呼“好啊”,顿时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久久不歇。
    王棣看看王桐等人,见他们皆是作颓丧状,心知这几位在自己的撺掇下押聂胜琼赢,但现而今王萍萍的表现如此惊艳,那笔好不容易积攒下的钱财怕是要有去无回了。横财?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罢了。
    他心下有数,秦观的词、王萍萍的演固然堪称上乘,但也并非不可胜之,走着瞧吧。
    天字一号房内,屏风撤去,将两间雅室连通,显得极为宽敞。
    “此词蕴藉含蓄,寄情悠远。真是义蕴言中,韵流弦外,言尽而意无穷,着实精妙……”王安礼拊掌赞叹:“杜牧诗有‘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之句,冯延巳又有‘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之句,少游此词用其二者诗意,真乃神来之笔。词中描写精美的春归之景,以惜春之怀,发幽婉深恨之情,令人思之不尽……堪称上佳名篇。”
    他虽极少有名词问世,但鉴赏力自是不差的,这番点评甚是精准。
    秦观自是连称“不敢当”,口中谦虚,心下却少不了自得一二。
    周邦彦正自揣摩,听得王萍萍口称“谢淮海先生制《画堂春》”之语,遂笑道:“难怪某想不出此词用律,却是少游兄自制新曲,用心良苦也……”暗自苦笑:“这……却是巧了……”
    秦观解释道:“元丰五年,某应礼部试,落第罢归,心有郁结,欲作文以记其时心境,却只得二句,偏偏感觉已有词律难抒胸怀,唯有作罢……此次来金陵,不知怎地又忆起当年之事,决意要记之以文,一时间心痒难耐,欲罢不能,干脆制了新曲,是有此《画堂春》……美成兄最擅制曲,某真真是班门弄斧了,献丑献丑。”
    众皆恍然,果真是新制词牌,借伤春之笔抒落第之郁。
    时人皆言秦观词类女郎,词中的纤弱与柔美确实让有人类女郎手笔之感,但再想想,其实,这所谓的类女郎手法也正是秦观词所以能感人的原因所在。
    这阙词充分体现了其的词风,读来脑海中似乎涌现出一个优美的画面,那是真正的画,一幅能深及人的内心的画。女郎之笔,原来,最能扣及人的内心的,也正是这女郎之笔。那样的纤弱、柔软,也那样的细腻、敏锐。这就是秦观,得之于内,故不能传的词心。
    这样的词,自是一流的,再加上王萍萍一流的演唱,足够惊艳,令人心驰神往。喜欢大宋河山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河山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483/31318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483/31318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