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324章 岳麓会谈

第324章 岳麓会谈

推荐阅读:重生农女种田有空间道界天下上古仙医在都市老子修仙回来了逆天神尊富豪大农民闪婚夫妻宠娃日常超品渔夫人族禁地御天


               < ?v=2022"/>
    书房中,曾国藩还在看着那两份地图。

    一份长沙府城的地图,上面清楚地标注了复兴军的军力部署,甚至还有湘军的兵力部署。

    曾国藩瞬间整个人就不好了,复兴军竟然对长沙城内的部署这么清楚。显然自己的身边有细作,而且级别还很高。

    这个人会是谁呢?哪怕是曾国藩聪明绝顶,此时也猜不出来。自己的手下大都是自己早前招揽的,怎么会出现复兴军的细作呢?

    这幅图的旁边写了一段文字,用的是小楷,彭玉麟的字倒是不错。

    这段文字,写明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复兴军使用的火枪竟然射速如此之快,这样的话,他们一个人顶自己这边六个人了,火枪兵的战力基本上全是靠着火力输出。

    还有他们的火炮也是射速快,打得远。

    如果单是看着上面的描述,自己现在就应该投降了,因为力量完全不在一条线上,悬殊太大。

    不过曾国藩可不会凭借彭玉麟的三言两语就做出决定。

    还有一张地图是大清寰宇图,上面很多地方标成了红色,曾国藩一眼就看出,这些标成红色的就是复兴军的控制区。

    在这上面,他能够看到左季高率军进了四川,彭玉麟现在在长沙。还有山东有两个箭头一个指向京师,一个指向河南。安徽也有一个箭头指向河南。

    福建和江西各有一个箭头指向广东。海面上还有一个箭头指向广州,那应该是指水师吧。

    最奇怪的黑龙江北边还有蒙古东北边也涂成了红色,那片区域非常广大。莫非那里也是复兴军的地盘。

    分别有两个箭头由北向南,一个指向蒙古,一个指向关外。

    曾国藩是一个围棋高手,从这副图上,曾国藩一下子就联想到了棋盘。

    是谁以九州天下为棋盘,以华夏众生为棋子,下的这副棋啊。

    这是一个大国手才能够做到的。曾国藩心中万分佩服此人。金边银角皆在此人之手。

    会事谁呢?

    魏源?他做学问还可以。

    彭玉麟?他应该没有这样的眼界。

    左季高?此人做事可以,但是没有那样的大局观。

    难道是那个盐商出身的董书恒?他似乎太年轻了吧。

    曾国藩自然知道彭玉麟为什么要送给自己这两幅图了。这算是在招揽自己吗?

    想要招揽他曾国藩,光靠嘴上说是不行的。哪怕是现在朝廷真的不行了,他曾国藩也还有自己的骄傲。

    想要湖南归顺,就拿出真正的实力来看看。

    曾国藩打定主意,要和彭玉麟好好地在城外较量一下。

    想明白了之后,曾国藩心中坦然了。回到自己的房中,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曾国藩,早早地就来到了北城的城门楼上。

    他要看看彭玉麟如何攻下他布置的防线。

    昨天,复兴军用火炮炸平了碉堡。但是湘军的士兵们还可以躲在壕沟边上。他们将壕沟内垫上木板,人趴在上面俯就能将自己隐藏起来。

    这样能够有效地躲避复兴军火炮的轰击。

    不过现在湘军只能依靠自己手中的步枪了。

    剩下的火炮根本就不敢开火,只要一开火就会立即被淮海军的火炮报复。

    凡是开火的火炮,只能打一发就要被炸报废掉。

    湘军现在,只能趴在那里等着复兴军来攻。

    将他们放到己方的火枪射程之内。

    防御圈外的彭玉麟也看出了湘军的打算。

    没什么好办法了,干吧。复兴军也不是怕死,需要牺牲的时候,士兵们没一个孬种。

    “步兵进攻吧!”

    当即有几百名抬着长木板的士兵向前冲去,还有几百人在一边掩护。

    双方在角力,彭玉麟还没有打断总攻。这样的防线要先打开一个口子。后面的人再上去将口子给扩大。

    开口的活是不需要多少兵力的。

    湘军的第一道壕沟就是障碍,士兵们躲在第二道壕沟。复兴军的士兵要越过第一道壕沟,就必须要经受他们的射击。

    进攻的复兴军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的阵型很松散,这是复兴军早已经运用成熟的散兵阵型。

    城楼上,曾国藩也拿着一个望远镜在看着这一切。

    “大人,这复兴军的阵型怎么像是散兵游勇。”刘蓉疑惑道。这个样子算是什么强军啊。

    昨天,曾国荃回来后,他们知道了复兴军这个词。曾国藩出于对对手的尊重不再叫淮海贼了,大家也都跟着改口。

    “你不觉得这样很不容易被打中吗?”曾国藩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都很强。

    “可是他们的这样子,射击的时候火枪能够发挥出威力吗?”刘蓉又问道。线列阵型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火枪的实力。

    “等会儿就知道了。”

    复兴军的士兵终于冲到了战壕的前方。这个时候原本趴在一百米外的湘军突然站了起来。

    复兴军知道湘军这是要准备齐射了。

    “卧倒!”带队的军官吼道。

    所的复兴军士兵全部齐刷刷地在战壕的外面卧倒在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

    双方几乎同时开火,复兴军的士兵是趴在地上开火的。

    而湘军士兵是露出半截身子站在那里开火。

    他们的脚下是木板。这些木板在战壕的半腰搭了一条通道。

    他们身后就是壕沟。

    复兴军的士兵就趴在地上开火。

    而湘军的士兵一轮齐射已经结束,他们必须要站在那里重新填装。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此时趴在地上的复兴军依然还在射击。

    “这,这,他们竟然不要填装子弹。”从刘蓉的角度来看这些复兴军用的枪似乎只要拉一下枪边上的什么东西就好,根本不要从枪口装弹。

    就这一点就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了。

    “他们不是不要装子弹,而是有填装好的弹夹,还有人家用的叫定装子弹。”说着曾国藩拿出了一个黄铜蛋壳做的子弹。

    这颗子弹有手指那么长,有弹头、弹壳和底火组成。

    刘蓉接了过来,放在手上翻来覆去,看了又看。

    仿佛他手中拿着的一个精美的艺术品。

    “这个东西,太精巧了,他们怎么做到的。咦,大人,您手中为什么会有?”刘蓉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是啊,这个小东西就像艺术品一样,原来火枪子弹都可以造的这么精巧。这颗子弹,是昨天晚上彭玉麟让老九带回来的。”曾国藩说到,接着看了一眼刘蓉。

    刘蓉继续举起望远镜观察。同复兴军打照面的那一排湘军已经没了。复兴军趁机将木板搭在了壕沟之上,形成了一条几十米宽的通道。

    负责掩护的士兵已经往两边延伸射击。

    刘蓉看的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复兴军伤亡的士兵不超过十人,而湘军这边已经有几百人没了。

    这些中枪的湘军大都掉下壕沟,基本上都是一命呜呼。

    而复兴军这边都是俯卧在地上射击,难以被瞄准。

    这就是武器差距带来的结果吗?

    感觉就像是一群拿枪的士兵在和一群拿着刀枪剑戟的人在作战一般。

    刘蓉回想了一下,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大概也就一炷香的时间吧。

    后面还有两道防线基本上也都是一样的。如果湘军没有相应的反制措施,后面两条防线被突破也只是时间问题。

    除非动用城上的火炮。

    “大人,为什么今天不让城上的火炮发射?”刘蓉不解地问道。今天的曾国藩看起来有些奇怪。

    “因为我们的火炮完全被复兴军压制。我们不用火炮,他们也不使用,这样看来还是我们赚便宜了。”

    “这个……大人是如何知晓的?”刘蓉欲言又止,感觉有些犯忌讳。但是最后还是问出来了。

    “昨晚老九捎回来的话。彭玉麟说今日会破我三道防线,约本官在城下会面。刘蓉,你怎么看?”

    曾国藩看向刘蓉,想听听他的想法。

    “彭玉麟想找大人谈,他昨天和今天是在向我们示威,展示他们的实力。”刘蓉说道。

    “嗯,你说的没错,那你觉得他们的实力够不够找我们谈?”曾国藩又问。

    “这个,大人,属下觉得这全看您的想法。”刘蓉打了个花腔,没敢正面回答。

    他只是一个幕僚,不是朝廷的官员,只听主家的,哪怕是主家要造反,他也得跟着,顶多就是不干了,反正没有阻止的权力。

    “罢了,不打了。让外面的士兵全部撤回来。”刚才曾国藩一直在想怎么破局。但是没有任何的结果。

    他还是有很深的乡土情结的。看着城下的湘军子弟兵白白送死,曾国藩的心中多有不忍。

    城外的复兴军正在巩固刚刚占领的第一道防线。突然发现后面两道壕沟的湘军全都向城门跑去。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做何反应。

    正在这时,后方传来了暂停进攻的号声。

    彭玉麟很欣慰曾国藩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说明这个人还是很理性的,心中还会在意士兵的生死,也说明他会在意百姓的生死。

    今天彭玉麟跟他约定不用火炮,实际上也是担心复兴军的炮弹飞进城内,对城内的百姓造成误伤。

    当日下午,双方派遣幕僚进行了第一轮接洽,约定正式谈判的地点。

    同时复兴军派人同曾国藩的信使一同到各地传信,命令各地的驻军原地待命。

    防止分散在各地的湘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向长沙支援,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三月十三日。天气晴朗,岳麓山上,已经是一片绿意盎然。湖南文气有十之七八聚集在岳麓山上,近代湖南人才倍出,其中很多都与岳麓书院有渊源。

    双方的谈判就约定在了这里,似乎两位湖南人都对岳麓书院充满信任。

    彭玉麟在卫队的簇拥之下沿着台阶向书院走去,这里不愧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他边走边看两边的风景,山腰处有被誉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古麓山寺,山顶上还有云麓道宫。

    彭玉麟最爱的还是岳麓书院,那是他曾经向往过的地方。可惜因为家贫,他没有进入书院的条件。

    没想到这次进入书院竟然是因为跟曾国藩谈判和平接收湖南。

    来到了书院,双方的护卫都留在门口。

    曾国藩和彭玉麟各自带着一名助手进入了书院。

    书院之中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双方都已经派人进去检查过。毕竟彼此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来信任。

    “曾大人。”

    “彭司令。”

    两人简单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坐到了长桌的两边。

    “曾大人,没想到时咱们两个湖南人今天会一起来决定湖南今后的归属,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彭玉麟先开口说道。

    “是啊,彭司令,不是正该如此吗?由我湘人决定湖南今后的命运。湘人治湘,才能真正爱惜湖南的百姓。”

    曾国藩这句话中的关键点在于湘人治湘,他似乎是指要争取湖南的自治。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328/238875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328/2388750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