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移明皇帝 > 第254章 风箱中老鼠,两头受气

第254章 风箱中老鼠,两头受气

推荐阅读: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人族禁地天界淘宝店网游之横行天下老子是全村的希望超级宗门养成系统我的七个姐姐沉鱼落雁鉴宝金瞳通天剑帝武逆九千界


               < ?v=2022"/>
    “造反,改朝换代,解决不了问题。”

    朱慈炫把话圆回来。

    “自秦始皇一统华夏,一个王朝不过两三百年。循环往复,造福的是野心家,苦的始终是百姓。”

    “所谓‘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概莫如此。”

    扫一眼东暖阁内众臣,他一脸坚定道:“朕欲改变王朝更替规律,让华夏民族源远流长,让大明百姓生生不息,不再为一口饭而愁白头。”

    “陛下圣明,臣等必追随陛下成就伟业。”

    阮大铖马屁一起,其余大臣跟着表态称颂。

    连孙可望也不例外,并且比其他人更显激动,毕竟是初次亲耳听到皇帝的豪言壮语。

    朱慈炫摆摆手,回归正题:“我大明算得上精锐的军队,也不过十五六万。仅留少部拱卫京师,歼灭海盗、倭寇及江东叛军,应当没任何问题。问题在于,会有多少将士埋骨江北,有多少将士因此伤残。”

    “孙可望,你认为当如何减少兵马损失?”

    朱慈炫也没为难孙可望,在召见时,吩咐方正化提点过他,在哪些方面要事先思考下。

    令朱慈炫感到可笑的,年少的孙可望竟然学官场老手。

    他做作沉吟一会,方回答:“陛下,海盗、倭寇和山匪水寇,长在独战、近战,而我大明军队则擅长军阵、团体配合作战,武器装备上也强叛军不少。”

    “臣以为,我军应善用神臂弓、火绳枪和弓箭,尽量发挥远战优势,尽可能歼灭更多敌人。”

    “反击时,利用我军骑兵的机动优势,在敌人逃上船前,将之分割包围,再全歼之。”

    只要了解大明军情,通些军略就能得出此结论。

    孙可望的回答中规中矩。

    但以他这小小年纪,又没系统学过军事理论,能在没看过江北战役规划之下想到这些,诚难可贵。

    孙承宗满意地点点头,问道:“雨季不利大规模战斗,火绳枪将无法使用,但倭人却有可能于雨夜偷袭,当如何防范?”

    江南雨季过后,长江流域雨天不会少,在江北大营攻防中,必须要事先规划好预案。

    战役规划中当然有,但孙承宗却想考究下这个学生。

    朱慈炫找他谈过此事,希望他能为大明培养出一位宰相之才。

    他不明白,乾圣为何如此看好这少年,不过对陛下识才之能,他却是敬佩万分。

    至少到目前为止,乾圣尚未用错过一人,几乎每个人都能人尽其才。

    “老大人,除严密防守外,狭路相逢勇者胜!”

    这个回答,符合他年轻好胜的性格。

    这个时代,应付雨夜偷袭,似乎也没什么好办法。

    营外陷阱当然有,并且还布置了三道战壕,以加大战略纵深。这候 75 zwo rg.co m 章汜

    对于雨夜偷袭,最终还得靠兵将意志,以及小团队配合,将散兵游勇的倭寇和海盗给歼灭。

    孙承宗没为难他,笑着问道:“孙可望,打完江北战役,你可愿离开卫队,向政务方向发展?”

    孙可望很紧张,望了望方正化,而方正化只是微微一笑,没给他什么建议。

    他现在是卫队大队官,未来前程可期,让他转向政务,其中得失需要自己来权衡。

    孙可望想了许久,朝朱慈炫拱拱手道:“小臣唯陛下之命是从,陛下让小臣去哪,小臣就去哪。”

    嘿,这小家伙,哪学来的老臣套路?

    朱慈炫暗暗感到好笑,直接表明自己态度:“孙可望,卫队是朕的利剑,替朕平叛、开疆拓土,但朕还需要一大批治理人才。经与孙老大人商议,朕决定从卫队中招募一批年轻才俊学习政务,未来辅佐朕治理天下。”

    这绝对是除卫队外,又一批乾圣嫡系,前程同样远大。

    而他单独受到召见,并且政务大臣亲口提出,说明已简在帝心,是未来心腹中的心腹。

    孙可望闻言大喜,拱手道:“陛下,臣愿向政务方向发展。”

    “好。”朱慈炫顺口道:“那朕就作主,让孙老大人收你为学生,跟随其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小臣遵旨。”

    孙可望更是大喜,对乾圣的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拜师的事,你们私下办吧。”

    朱慈炫让孙可望告退,然后传阁臣和吏部尚书周应秋,商讨乾圣远年会试进士派官的问题。

    会试结果出来,朱慈炫按惯例出席殿试,但对这批新晋官员的分派有自己想法。

    毕竟他们算得上大明读书人中精英,他哪怕不太待见,但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成才的。

    因此,他希望他们去陕西这些艰苦地区,在基层得到足够锻炼,然后再以政绩定升迁。

    状元、榜眼和探花都不例外。

    这的确不合惯例,没人敢置喙,私下里意见却很大。

    录取的三百五十来人,仅仅三甲中二十三人,响应朱慈炫号召,前往洛阳和韩城,做移民工作。

    其他人都不愿去陕西,跟泥腿子打交道。

    尤其是一甲和二甲前几名的进士,在“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潜规则下,心愿都是进翰林院,成为清贵,将来有入阁机会。

    可朱慈炫压根没这打算,翰林院他是要取消的,以后改为皇家文学院,一则供奉一批文学上有很大造诣的文人,二则要培养文化方面人才。

    皇家文学院归属教育部。

    二月会试、殿设结束,现在都三月中旬,除那二十三个同进士外,其余新晋官员都未派官。

    内阁和吏部多次上疏,请求觐见。&amp;#24378&amp;#29306&amp;#32&amp;#55&amp;#53&amp;#122&amp;#119&amp;#111&amp;#114&amp;#103&amp;#46&amp;#99&amp;#111&amp;#109&amp;#32&amp;#35835&amp;#29306

    这段时间心都用在军事部署上,朱慈炫也没心思处理这事,趁空闲下来,给此事作过定论。

    现在内阁专职有五人,分别是首辅施凤来、次辅韩爌,以及张瑞图、李国普和钱龙锡。

    说内阁权利被削弱,其实也不是。

    他们地位是下降了,但与先前相比,权利倒大了不少,要管的事务也更多。

    但与上书房大臣相比,他们的确是后娘生的。

    大事、要事,朱慈炫全交上书房处理,内阁最多也是配合,比如去登莱海上,拦截曲阜孔府粮船等等。

    他们是老官僚,缺乏上书房大臣的进取心,适合和稀泥的角色。

    新晋进士不愿下基层,没乾圣首肯,内阁又无法如新晋进士们的意。

    他们如风箱中老鼠,两头受气。制大 z.com 制枭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093/237234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093/2372340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