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做开明士绅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 ?v=2022"/>
第70章 做开明士绅
既然谈到新税制,朱慈炫索性提提另一事:“毕卿,待内务府规范后,不仅要缴税,而且还得上缴部分利润。至于多少比例,由财政部与内务府协商,前提是不能影响产业发展。”
“是,陛下。”
朱慈炫继续道:“今后上书房管辖内的开支,皆由财政部从内务府逐渐接手。每年初,根据上书房本年计划,制定财政预算,年底要进行财政决算,并接受廉政公署审查。”
“是,陛下。”毕自严应答一声,内心又惊又喜。
他已大略明白,上书房财政部,职权比户部大,职责范围比户部广,并且更加规范有力。
可以说,它是一个加强版户部。
“新税制的事,先议到这里,高伴伴你继续说。”朱慈炫把话题拉回来。
高时明应声道:“陛下,廉政公署可施压,让他们减租减息,以降低佃农和自耕农负担,也可缓解土地兼并问题。”
土地兼并,绝对是王朝迭代循环的罪魁祸首之一。
朱慈炫有后世经验,自然能解决,却也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虽暂时不想动,但放任不管似乎也不妥,对此他头痛得很。
可问题总归要解决,于是他先问:“诸卿,现在的田租、借钱利息,到底有多高?”
毕自严天生就是个户部尚书,他奏道:“陛下,开明士绅家田租有三成的,但基本是四成;豪强劣绅六成,甚至有高达八成的。借钱利息嘛,一年下来几乎要翻一番。”
“这也太高了吧。年景好,百姓辛苦劳作一年,估计也只能勉强糊口;可若逢灾年,让他们怎么活呢?”
没有怒斥豪强劣绅,朱慈炫态度却非常明了,对此非常不满。
大家目光都望向高时明,高时明接口道:“陛下,要是降得太低,缙绅估计不会接受,但既然开明士绅收四成,那臣就让他们做开明士绅。”
“不做开明士绅,那就按大明律处置。”见几个文臣脸色也些不虞,朱慈炫立马点头,定下此事。
“陛下圣明。”
高时明称颂一声,继续道:“借钱利息嘛,臣觉得先要严禁利滚利,年息两分为顶。”
他家当年深受利滚利之苦,进宫也为此故,故而他对放印子钱,深恶痛绝之。
“陛下,此利息过低,缙绅估计不会答应。”毕自严插嘴道。
朱慈炫则严厉道:“不接受也得接受,不然就不是开明士绅,要按大明律处置。”&#24378&#29306&#32&#121&#97&#110&#109&#111&#120&#117&#97&#110&#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99&#111&#109&#32&#35835&#29306
动不动就搬大明律,众臣偏偏对此无可奈何,因为乾圣已让步,逼迫过甚会适得其反。
“高伴伴,还有吗?”
高时明回道:“还可与其签订平价售粮契约,收租后除自用外,所余米粮皆由内务府收购。”
他刚一说完,朱慈炫立马击节赞叹:“好!高伴伴之策,甚合朕意。”
随后对众臣道:“诸卿,只要能搞到粮食,手段严厉点也无妨。再说了,平价售粮,银两或许损失了点,可也为他们搏得一个开明士绅的美誉。总的来说,还是赚多于亏。”
谁要开明士绅的美誉啊?
然,政治正确,无从反驳。
众臣暗自腹诽一句,也唯有齐声称颂“陛下圣明”。
虽然成果不如自己所想,朱慈炫对此也算满意,接着他提起信王奏疏中的另一策:“信王所献以粮换盐之策,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此策甚好。”毕自严说的,就是上书房大臣的综合意见,“长芦盐场,乃内务府直营,只要有粮食送到洛阳,换多少都可以。”
朱慈炫点下头,又问:“毕卿,为何只送到洛阳?”
盐业开中法,他大略了解,盐商送粮到边关,甚至在边关垦殖,换盐引兑盐。
毕自严回道:“陛下,黄河通航水道复杂,运至洛阳的效率最高,且陈奇瑜大人坐镇于此,也方便其调度。”
想了想,朱慈炫便同意:“嗯,那就下旨给陈奇瑜,让他依黄河码头,建立军营,以存储粮食。毕卿,在财政部组建完备之前,这等粮仓先由内务府派人管理吧。”
“臣领旨。”
对乾圣的安排,毕自严甚感满意,就如户部管理太仓,这等大型粮仓自然由财政部比较妥当。
对以粮换盐之策达成一致后,朱慈炫提起信王奏疏中的担忧:“诸卿,北方盐制改革,暂时对淮盐影响不大,但以粮换盐之策,却是会极大损害其利益,难免会狗急跳墙。可有策解之?”这候 yan*moxuan*xi aoshuo. com 章汜
“陛下,可允许两淮盐商以粮换盐。”毕自严建议道。
知道这是上书房的意见,朱慈炫禁不住眉头一皱,他本意并不是恢复盐业开中法,却是要打破盐业纲法。
以粮换盐,而不是换盐引,这是临时性政策,最终还是要实行盐业专卖制度。
思索一番,他摇头道:“以粮换盐,只能对粮商开放。盐商购粮换盐,会引起粮食市场混乱,产地粮价大幅提升,这不符合朝廷利益。”
“陛下,如此的话,两淮盐商或许会暗中使绊子。”
毕自严的担忧,正是朱慈炫的担忧,目前控制力不足,他还不想动两准盐业。
这时,袁可立建议道:“陛下,孙传庭即将南下,臣建议将漕运总督衙门,从淮安移至扬州,给他们施加压力。”
“陛下,臣以为可。”孙承宗附和道,“另外,两淮盐商背后,是南京勋贵和六部文官,陛下也可下旨严查私盐,以表明朝廷态度。”
大明官商关系,盘根错节,触一发而动全身。
朱慈炫相当头痛,想了想收拢军权方是善策,于是下旨道:“高伴伴,传朕旨意,南京操江提督衙门,划归漕运总督府,令其沿江巡查私盐。”
提前布局,一则给南京方面一个讯号,二则在卫队尚未训练完毕前,孙传庭有兵可用。
对此,袁可立点头表示同意,虽在计划外,但也不可因循守旧。制大 z.com 制枭
随后他说:“陛下,京中发生的事,传到南京有段时间了,相信南京勋贵和文官们,此时正在观望。臣建议,不若放个消息过去,让他们议罪。”
“陛下,臣附议。”一涉及到大事,基本是孙承宗和袁可立两人在建议,“北京勋贵基本一窝端,相信南京勋贵此时正草木皆兵。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必不敢在盐政上轻举妄动。”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093/237230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093/2372303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