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把孩子放跟前玩着, 家里也没什么事, 李曼青舒舒服服的窝沙发上看了会儿电视。

    自从过年后电视里就一直在说香港回归的事, 换了几个台都要么没节目, 要么只放新闻, 她看了会儿觉着眼睛疲劳了, 准备出门吹吹风, 让眼睛歇会儿。

    上辈子不到四十岁,她的眼睛就被熬坏了,永远忘不了那种看什么都昏花不清, 像带雾气的玻璃的感觉。这一世,她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的眼睛,做一个到八十岁还能耳聪目明的老太太!

    把两小只提溜到院子里, 她去哪儿就把她们放哪儿, 正准备带她们去干妈家玩呢,门口就有人喊“曼青在家吗?”

    这是蒋玉兰的声音。

    李曼青赶紧把门开了, 果然是她, 正提着个竹箩筐, 里头卧着几只细细长长的东西, 散发出一阵沁人心脾的异香。

    李曼青情不自禁深深地吸了一口。

    “呀!真香啊!嫂子快进来。”她挽着蒋玉兰的手进院子, 搬了个草墩来给她。那阵异香越来越浓了。

    蒋玉兰也不坐, 见她皱鼻子的模样,笑得跺脚,“哎哟你可别吸了, 就在这儿呢!”把箩筐往前推了推。

    李曼青低头一看, 果然是那几根细长的东西,准确来说应该是植物。

    名叫芋头花。

    茎杆跟芋头叶、荷叶差不多,粉红粉红的,又细又长,顶上开浅黄色半包的花,中间有黄黄的香喷喷的花蕊。她上辈子非常喜欢吃!

    可惜却很难买到野生的,菜市场里能见到的都是人工种植出来的,香味儿远远比不上野生的纯粹和浓烈。

    而且,要说它香的浓烈吧,它又不是香水那种浓烈,而是特别特别香,一种清香,香到李曼青觉着她可以闻醉掉的感觉。

    她曾经想过,如果有一种香水能让她心甘情愿花钱买的话,那一定是芋头花香味的。

    “怎么样,香吧?”蒋玉兰得意的扬起箩筐来,让香味更浓了。

    李曼青抱着她胳膊问:“嫂子哪儿来的芋头花?”这几天能开的应该还不多,一般春天才会比较多。

    “我娘家摘来的,他们在山脚下有片地,挨着河边,早几年前随便埋了几个老芋在里头,说是长了叶子可以割回来喂猪……后来发河水全给冲走了。谁知道这几天突然又长出来,还开花了!开的还挺多,就给我们送了点儿来。”

    蒋玉兰喝了口水,笑道:“我知道你喜欢吃这些稀奇古怪东西,就给你送几朵来,也没多余的,别嫌少啊……”

    李曼青感激还来不及呢,赶紧道:“多谢嫂子惦记着,我确实就好这口呢,都多少年没吃过了,今天沾嫂子的光可有口福啦!”

    蒋玉兰高兴极了,任是谁做了人情都想得几句好听话的。李曼青嘴甜会说话,为人又沉稳,她倒是庆幸交了这么个朋友。

    李曼青还想留她多说会儿话,反正自己在家也没事,但她说儿子快放学了,得回家做饭去。走之前问她会做不,别做不好会麻嘴的。

    所谓的麻嘴,就是芋头花里有什么特殊的物质,估计就是跟异香有关的,处理不好的话入口特别麻,有时候麻到嘴唇、舌头都不听使唤,一点儿知觉都没有,甚至连喉头都会麻痹。

    所以一般人处理不来,干脆就不吃。

    但李曼青不一样,她上辈子没少吃这东西,后来连附近小饭馆的老板娘都找她帮着处理,因为她的技术有了小小的“名气”。可以蒸茄子吃,蒸臭豆腐,蒸蛋羹,蒸火腿,蒸洋芋……吃法多着呢!

    其余的家里都有,只茄子没有,正好,她偏偏想吃蒸茄子的。

    送走蒋玉兰,她把孩子交给老爷子看住,自己拿着钱包上街买茄子去,他们菜园子里没有,但菜市场应该有大棚里种的。为了防止两个小捣蛋鬼碰到芋头花,她还专门给放厨房里,把厨房门给关上。

    刚巧在菜街遇到大姑姐,也正买菜呢。

    “大姐你要买啥?别开火了,过来我们那边吃吧,今天有好东西呢!”

    “啥好东西?”唐丰莲穿了身驼色的羊毛大衣,配上大波浪的头发,特别显气质。

    “芋头花!玉兰嫂子给的,平时还吃不到呢。”

    唐丰莲果然心动:“哎哟,那有口福了,正好芳菲去学校了,她爷爷奶奶回老家看油菜去了,跟你姐夫两个人还真不知道吃啥……”

    李曼青明白这种感觉,有孩子在,问她想吃啥就买啥,不用费力想什么样式,但自己做主的话就难了,菜市场的菜每天就那几样,看来看去也没食欲。

    大姑姐说双们爱吃鱼,她又去买了条鲫鱼,给她们煮鲫鱼豆腐汤喝。要不是李曼青拦着,不知道她还要买多少别的。

    两人满载而归,许多吃不上的都直接放厨房,天气冷不容易坏。

    说好让大姐夫也过来,刘莲枝两口子上同事家做客了,杨丽娜要上班,只有哥哥和小辉在,李曼青也把他们叫过来,大家帮着七手八脚做饭,速度倒是挺快的。

    她跟大姑姐在厨房里一个切,一个炒,配合的挺有默契。不妨突然听见一把惊叫声,李曼青吓得锅铲一抖,赶紧三下五除二铲盘子里,往烧得正旺的锅里加两瓢水,才有空出去看是怎么回事。

    院里,小辉正指着地上细细长长的东西叫“大蛇”,显然是被吓到了。

    李曼青正要安慰他说没事,这是花花,突然发现不对来。她明明把芋头花放在高处的啊,好好的在箩筐里,怎么会东一朵西一朵的散落在地。

    “小辉告诉姑姑,这些花花怎么在地上啊。”

    小家伙摇摇脑袋,他是真不知道,他看见的时候就已经在地上了,但他表达不出来这么复杂的情况,只会摇头。

    李曼青正想捡起来,突然就听一把怯怯的小嗓音在背后响起:“妈妈,羊羊。”

    是大双。

    平时挺开朗活泼的小丫头,居然有点害怕的样子,怯生生的看着她,仿佛知道自己做了坏事,理亏了。

    李曼青对她闺女还是了解的,一看这副模样就知道,肯定是她捣的乱,在她屁股上打了两下:“妈妈放着的东西谁让你乱翻的,不许再乱拿了啊,不然要打手手,知道不知道?”

    她说这么长串,小丫头其实根本听不懂,只一个劲的叫“羊羊”。

    “哪里有羊羊,咱们家的是狗狗,你最喜欢玩的大狗狗。”说过,锅里火还旺着呢,她也来不及跟孩子多说,赶紧进厨房炒菜了。

    “大双叫什么羊羊呢?”

    “哦,隔壁买了头山羊来,说是养到清明节要杀呢,天天叫得厉害,小丫头跟着学羊叫,可起劲了!”有时候想起来就指着隔壁叫“羊羊”,意思是要去跟她素未蒙面的“朋友”见面呢。

    老太太在家倒是会抱她去,李曼青可没这闲工夫。

    过了一会儿,几个素菜炒好了,李曼青开始准备炖茄子了。

    刚出来到院子里,就见大双还站在放芋头花的箩筐前,委屈巴巴地叫“羊羊”。

    “好了,这儿不是你玩的,快去找哥哥和妹妹玩小火车好不好?妈妈做花花给你吃。”

    她用纱布包着手,捡起地上的芋头花,小心的把外头丝缕给剥了,这层筋筋是吃不成的。而且手不能直接触碰,有的人会过敏,即使不过敏也会觉着手麻手痒。

    顶上黄色的花蕊更加不能碰,那可是“毒性”最大的地方。

    她没注意到身后的大双在挠手手。

    等都快剥完了,见地上有两朵的花瓣被撕扯过的痕迹,花蕊也扯得东倒西歪,也不知是谁弄的,手肯定痒了吧。

    正想着,突然反应过来,这“捣蛋鬼”不正是她大闺女吗?

    她赶紧回头,见大双果然在不停的挠手,抓耳挠腮,她赶紧叫大姑姐出来把孩子抱开,自己放下芋头花,去水龙头下用肥皂洗过两遍手,才敢过去看孩子。

    大双白白胖胖有小窝窝的手已经红了大片,虽没起包块疹子,但看着就是不正常。

    脖子上被她抓过的地方也一样红了,跟原本雪白的皮肤比起来,显得触目惊心。她终于知道大双刚才说的是皮肤“痒痒”,而不是隔壁的“羊羊”了。

    也不敢直接接触大双的皮肤,怕又加重红肿,只隔着衣服抱住她,问:“大双还痒不痒?”

    “羊羊。”小丫头委屈极了,妈妈都听不懂她的话。

    她几乎没有过这种皱着眉头扁着小嘴巴的模样,委屈巴巴的,肯定是难过到一定程度才这样的。

    李曼青心内着急,又问:“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

    小丫头听不懂,只会说痒,她肯定是觉着那细长的东西像大蛇,大蛇是她最喜欢的,所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拽起来玩……真是不知道说她什么好了。

    就不能像人家小双和小辉,胆子小小,乖乖的在旁看着,不上手摸肯定就不会被麻了。

    不过,现在也不是怪她的时候,只能先带去医院看看再说。

    她顾不上穿外套,让大姑姐帮忙看着厨房,抱起孩子就往医院去。

    一路上跑得快,吹了点凉风,又帮她小手手“困住”,等到医院门口的时候,红肿已经消退大半,只有淡淡的粉红印子了。

    李曼青终于松了口气,一面挂急诊,一面问她还痒不痒。小丫头摇摇头,看着医院里来来往往的“白大褂”们,一个劲的摇头。

    也不知道是说“不痒了”,还是说“不想看医生”。

    不过也管不了了,没几分钟就轮到她们,她把孩子抱进去,将经过给说了,大夫居然“噗嗤”的笑出来。

    “没事没事,都不红了,只是记得以后别再让她碰了,可能是对那东西过敏。以后要确诊过敏源的话,再带过来。”大夫又当闲话说了句:“也不一定就是过敏,那鬼东西就是这么作怪。”

    大双见可怕的“白大褂”笑了,赶紧躲到妈妈怀里,不敢看他。这倒刚好把一截小臂和手腕露出来,大夫细细的看了两眼,说没事,已经消退下去了。

    李曼青抚着她的后背,额头贴着她的额头,温柔的问:“大双告诉妈妈,还痒不痒?”

    小丫头摇头。

    李曼青也确实没看见她再抓挠了,应该是真不痒了。

    大夫又看眼睛鼻子,见也没鼻涕眼泪啥的,又再次说“没事,以后注意点,不要吃不要碰。”

    李曼青自然说要不还是开点药吧,大夫直接说是真的不用吃药,待会儿不用到家呢,肯定就散完了。

    李曼青半信半疑,她从来没过敏过,不知道这病是什么规律,而且大夫都说了还不一定就是过敏呢。

    一路都在看孩子,见她是真早忘记刚才的抓耳挠腮了,见到路边有卖东西的就指着要。李曼青夸她:“咱们家大双可真乖,真勇敢!一点儿也不哭,连哼都不哼一声,以后也要一直这么勇敢,知道吗?”

    大双笑嘻嘻,就是要东西。

    “喏,今天大双最勇敢,不哭不闹,妈妈买个气球奖励你吧!”给她拿了最喜欢的大蛇形状的,又给小双拿一个小猫咪的,给小辉拿一个篮球形状的。

    等到家,果然连手上都不红了,消退得一干二净。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老爷子自责不已,其实那箩筐是他拿下来的,当时要在下面找东西,箩筐拿下来就放地上了。谁知道刚好有人来找他有事,他就先出去了,没想起来再放回去。

    等回来的时候才听丰莲说大双被“麻”到了。

    “乖乖怎么样?都怪爷爷,忘了把东西放回去。”又问医生怎么说。

    “没事,就当给她锻炼锻炼抵抗力。”

    唐丰莲也摸着大双小脸颊说:“怎么咱们大双就是手这么闲,怕是见坨臭狗屎都得翻个个儿看看的吧?”

    所有人哈哈大笑,她爸妈小时候都不调皮,怎么到她就皮得不行。

    还真让她说对了,大双的好奇心不是一个“强”字可以解释和概括的。家里大大小小十几间屋子,每一个角落几乎被她翻遍了,有一次在堂屋里翻电线,被李曼青狠狠的打了一顿,小手和屁股都打红了。

    有一次把装香油的壶弄翻了,半瓶香油“咕噜咕噜”流了一地,李曼青又把她揍了一顿。

    这次不用揍她了,因为她已经付出代价了。再见到那堆“蛇蛇”知道避开,忍住好奇心不去碰它们了。

    “怎么,这芋头花还吃不吃?”所有菜唐丰莲都做好了,只等这一样。她心里倒是非常想吃的,但侄女刚被“麻”了一回,自己就忙着要吃好像不厚道。

    “吃!不吃今早都白忙活了。”本来就是叫他们来尝鲜的。

    李曼青让大姑姐帮她看着孩子,自己继续用纱布包着手,把剩下的给摘了,再将不要的花蕊和筋筋皮皮啥的全扔垃圾桶,又把垃圾袋紧紧的打了两个结。

    既然要炖茄子,那就先化满满两大勺猪油在锅里,不用葱姜蒜,直接油热了炒茄子和芋头花,几秒钟后炒到茄子变色但还没熟,立马盛出来,放搪瓷盆里炖起来。

    说是炖,其实也就是隔着水加热,相当于蒸。

    半个小时后,浓郁的香味儿开始弥散开来。老太太刚进门就闻见,还奇怪是什么味儿呢。

    一听说是芋头花,也惊喜不已:“呀,曼青还会做这个啊,丰年他们小时候我做过几次,每次都把他们麻得吃不下饭。”

    唐丰莲配合的说起小时候的事来,说自己虽大了几岁但也没少被她妈“毒害”。

    李曼青胸有成竹:“没事,我今天做的不麻,妈大姐你们就等着尝尝吧!”

    所有人摩拳擦掌,刚把碗筷摆上桌,唐丰年带着几箱水果回来了。

    原来是他搞定钢材这块大头,心情畅快不少。出了煤矿就上拖拉机,回到县城的时候还一点不到。

    下了拖拉机就是菜街,旁边有卖水果的,见到绿油油圆溜溜的柠檬,他不由的想起去年吃的柠檬鸡。

    她媳妇儿做这些稀奇古怪得东西倒是挺好吃,他也不问价格,让卖水果的给他抬了一箱,又给买了几斤橙子香蕉,是两个闺女爱吃的。

    小双见到黄橙橙的橙子,立马气球也不玩了,过去抱着爸爸大腿要吃的。

    唐丰年心头大石落地,又见闺女这么亲他,真是说不出的畅快,洗了手立马剥两个给她们吃。

    李曼青见他眉宇间已经没了昨夜的那股郁结,知道应该是好消息,心情也跟着舒畅。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家常,真是好不热闹。

    桌上的菜都很受欢迎,尤其是那盆芋头花炖茄子,软软糯糯入口即化,香味浓郁还一点儿也不麻嘴,简直成了香饽饽,没多大会儿就见底了。

    大双嘴馋,也偷偷跟着吃了几筷,好吃得她眼睛都眯成小月牙了。等她妈妈发现她又吃了医生说不能吃的东西时,都已经进肚子了。

    作为一个曾经不易发火的人,李曼青觉着当妈真是种考验。

    等大家都走了,她才有机会问男人,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如果是平时她也不会有这么急切,好像一秒钟都等不了,但这次的可是大事,能成的话赚的都是以万为单位的。

    她不激动不行啊。

    “钢材已经妥了,下午再去看看水泥沙石,晚上不用等我,估计还得在外面吃。”

    只要事情能成,就是他天天在外面吃李曼青也没二话。

    接下来的事倒也顺利,消停了几天,他又连续早出晚归几天,终于在二月的某一天,他高兴的抱着孩子说“拿下来了”。

    拿下来了!

    李曼青也跟着大大的惊喜了一把。

    亲朋好友们都听说了,政府要以经济最发达的大渔乡为试点,先在大渔乡建一所能容纳一千人的学校出来,如果成效可喜的话就推广开去。而这项工作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要交给唐丰年来做,所有人都跟着开心。

    说是要摆酒庆祝啥的,唐丰年不同意,现在县里的招标情况还没放下来,让都低调点。

    唐家人心情激动的等待着,又过了几天,林老板接到通知,他中标了……相当于也就是间接的唐丰年中了。

    林老板投标投的是四十三万,拿到唐丰年手里是三十九万多,接近四十万。看着人家就从手里过一道,两个月的工夫就挣了三万多,唐丰年心动不已。

    如果,哪一天,他也能这样,就好了。

    不过,跟他们比起来,他还是更喜欢踏踏实实苦干挣钱,因为安心。

    为了避免麻烦,他暂时先挂靠在林老板的建筑公司下面,但运转资本人力机器啥的,公司里一概不管。

    机器他已经说好了,就租以前那大包工的用,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租过来还能挣点保养费用。而且,以前跟他屁股后面捡漏的唐丰年,这次居然敢直接跟他抢生意,他心头正恼着呢。

    唐丰年请他去了几次舞厅,又给他找了几个女人,还低声下气说租机器的事,也算给足了他面子,所以也还算没把这层关系给坏了。

    至于人力方面,唐丰年倒是不愁。一听说建筑工地招工,多少青壮年蜂拥而来,能不离家门就打到工挣上钱,谁还会愿意去外省?

    他挑着老实又能干的,家里有老有小的那种,招了五六十个。

    现在经济困难,必须把开支控制在最小范围,会计啥的肯定请不起。刚好大舅哥是最信任得过的,又读过高中,账目全权交给他管,两口子都放心。李曼青时不时也会抽空帮着看看,倒是不会出纰漏。

    刘家老两口继续干回老本行——种菜,大姐夫倒是没以前那么忙了,唐丰年把他叫去公司,往返于县城、大渔、云喜钢材厂间装卸材料。刘建国为人老实,做事又认真踏实,说多少就是多少,一两都不会少,把材料交给他看管,大家都放心。

    而跟着唐丰年一起去深市的几个男人,自然也死心塌地继续跟他混了。唐丰年把他们全部提拔成小工头,每人手下管八.九个工人,手把手把他们带出来,以后就是出去自个儿干,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小包工了。

    倒是李曼青提了一下,要不把杜峰也叫来,没有宁愿找外人也不找亲外甥的道理啊。要是以前她肯定第一个投反对票,但现在的杜峰不一样了,开始懂事有担当,别说不闯祸了,还要阻拦着他爹他妈别闯祸!

    就这样劳心劳力的好孩子,李曼青肯定希望他越来越好。

    见唐丰年有点犹豫,她就劝道:“你也看见了,他现在真的懂事很多,如果还怕他惹麻烦的话,咱们就跟他把丑话说在前面,我相信他一定会好好衡量的……”

    “不是,谅他也翻不出浪花来……昨天妈又跟我说二姐的事了。”

    李曼青了然,原来是这茬。

    老太太见大闺女一家红红火火,两口子都有工作了,只有二闺女还在家里种地,就冷一句热一句的劝儿子,让把他二姐和二姐夫也招来,在工地上打个零工啥的,也比在家种地强。

    唐丰年坚决不同意。

    不说工地上钢筋水泥全是钱,他信不过两口子为人,就是那满地的钉子砖头,他还怕他们出个好歹呢。别活干不了什么,又闯下祸来。

    但老太太总念叨他们两口子日子如何难过了,他们老两口带大几姊妹不容易了,现在儿子怎么说也算个小老板,不能不顾姐姐……把唐丰年念得心头火起。

    李曼青明白他的意思,杜海涛是坚决不要的,母子俩里只能来一个,不然怕唐丰菊会撺掇着儿子搞出幺蛾子。

    “那就让小峰来吧,矿下环境太艰苦了,而且又危险。”这话让唐丰年颇有触动,他那年不就是险些……既然有条件了,那就别再让孩子吃他吃过的苦了。

    当天晚上,他就让人带信去杜峰矿上,让他哪天抽空来乡里一趟,有事跟他说。

    矿上所有工友都知道杜峰有个当大包工头的舅舅,早就劝他去工地上了,挣的不少还安全。但小伙子知道眉高眼低,舅舅没主动说,可能就是不乐意,所以自己也从来没提过一个字。

    现在收到口信,倒是忐忑起来,不知道是有什么事找他。

    “臭小子愁眉苦脸干什么,你舅舅肯定是有好事找你呢!去了记得跟他说要去工地的话啊,顺便把咱们哥几个也拉进去,咱们有福同享啊。”

    杜峰哪里敢包揽,只说:“几个哥哥真会开玩笑,我啥都不会怎么好意思去工地,他们招的全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其实没有可以学啊。

    几个工友骂他耍滑头,笑骂几句就揭过去了。

    结果,见到舅舅,他第一句话就是:“要不要来我工地上?”

    他简直难以置信,生怕是自个儿听错了。能从黑漆漆阴森森的井里上到地面,他哪有不乐意的?

    “你来的话,先把矿上给辞了,哪天都能过来。但咱们丑话说前头,来了就要守规矩,你年纪小,多做事少说话,跟着哥哥叔叔们多学学,技多不压身。”以后说不定就是条出路呢。

    唐丰年比谁都明白,挖煤不可能挖一辈子。

    顶多七八年,这饭碗就到头了。而且还是要身体别出问题,不然这七八年挣的还不够看病呢。

    杜峰心头狂喜,满口答应,“好,我今天回去就辞!”笑得露出一口大白牙来。

    唐丰年点点头,要他那就不可能要二姐两口子了。

    工人们全都是县城周边的,唐家只有中午包一顿伙食,其他两顿都是自行解决,晚上就各回各家。但杜家离大渔乡还挺远,杜峰回去不方便,唐丰年问过媳妇儿没意见,就让他每天跟着自己回唐家住。

    反正家里空屋子多的是。

    他倒是勤快,只要见到外公外婆要做什么,第一个就跑上去帮忙,坚决不让他们干重活。老两口越来越喜欢他,逢人便夸他们外孙能干,聪明,孝顺。

    等工地上的活计开始步上正轨,李曼青也轻松下来,每天带带孩子,偶尔看看铺子,时不时还出门玩一趟,日子倒是轻松。

    不过,随着工期的推进,第一次发工资没问题,第二次也还行,第三次就开始捉襟见肘了,到第四个月,发完工人工资后,账上就只有几百块现金了。

    而原本计划的五层教学楼,已经基本完工了,只要再接通水电,清理完建筑垃圾,就可以等着验收了。

    而要做这些善后工作,就得继续开工资。

    大姐夫和李志青知道唐丰年难处,又把刚领的工资给退回来,说是家里不急用钱,等先把工交了接到款项再说。杜峰知道了也不肯要工钱,说他吃住全在舅舅家,也花不到什么钱。

    就是李建华和孟家几兄弟,也都多多少少退了一部分回来。

    李曼青铺子上收入比较稳定,左边才进自己口袋,右边立马也全拿来给他发工资了。本来计划要在年中把店铺盘下来的,现在也暂时不考虑了。

    没钱盘,那就继续租吧。她又抽空去县城转了几天,寻思着再开一家分店,因为二小后门那家生意实在太好了,老太太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许多都是从县城四面八方涌来的老顾客,有时候为了等着买面包,光排队就得排十多分钟,有时候要上班赶不及了,只能失望而归。

    许多客人就劝李曼青再在别的地儿开一家,能够把客源分散一下不用等那么久。尤其是街天,下头乡镇的也进城,那人才叫多,她周围两三家铺子跟前都站满了人。

    其实大家见她面包生意好,县里也有人蠢蠢欲动,跟风开了两家,但味道始终比不上双胞胎,再加价格也比她贵,生意也是半死不活。

    只有双胞胎面包房,一年多了,味道不变,样式越来越多,分量不变,价格也才涨了两毛钱,宣城县的老百姓提起吃面包,第一反应和首选都是双胞胎。

    既然要打算做大,李曼青觉着,开分店就势在必行。

    店铺选址她找过好几个,蔡雄波两口子的意思是,尽量往中高端上定位,不如去县城百货商场里租个铺面,价格也能提得上去。

    但她去看过几次,空置的商铺不多,能空下来的都是不太好的位置,要么靠近洗手间,要么靠近楼梯间的,人流量甚至还不如在广场上摆摊呢。

    走中高端路线她也想过,但目前在宣城县这样的内陆县城,还是不大行得通。

    只能先把牌子做出去,等以后条件好了再考虑专门开个高端礼品店之类的。

    其他人流量大的地方,只有学校和工厂了。学校已经占据二小那样绝佳的地段,她想把第一家分店开在工厂附近。

    那几个厂她都去看过,顺着东大河往西边走,一条宽阔的大马路过去,几个岔路分过去就是工厂,每天人流量上万,她特别心动。

    问题那附近全是荒地,只有一座小民房孤零零的立在大马路中央,是真真正正的中央,为了这家“钉子户”专门把大马路一劈为二的那种。

    她也去接触过,那户人家还真是对得起“钉子”两个字。

    听说要租他家一间一楼的屋子开铺子,一来就说这个不许那个不让,譬如不许见明火,不能用大量的电。李曼青说自己用烤箱的肯定会大量用电,他们又说要用电用水必须自己接水管和电线,不能从他家分。还有不能留宿在他家,每天最早七点,最晚六点得离开铺子,不能“逗留”在他们家里。

    李曼青耐着性子听他们框框条条说完,终于说到租金了。

    不,他们家不要租金,他们要分成!每个月分净利润两成。

    李曼青气得心内冷笑,就这么一间这也不许那也不能的破屋子,每个月分她将近一千块钱,当她是傻子吗?

    当场就气得出门了。

    出门后心口仍气得不行,工地上工资快发不出来了,她得赶紧帮着”开源”才行,这分店势在必行。

    于是又顺着大马路往里,还真让她给遇到了两排民房,不过不是在大马路边上,而是隔了两百来米,开店的话只能开点小卖部卖纸卖牙膏。

    李曼青却觉着不错,两百来米不算太远,她相信只要知道是双胞胎面包,年轻人还是会来买的。而且隔得远有远的好处,万一遇到上下班高峰,排队买面包的人太多,队伍排多长都没关系,因为周围空旷,不会影响到交通。

    现在二小门口有个问题,就是左右两家上户对客人排队挡了他们家生意很有意见。但路就那么窄,上下课学生就是那么多,她也没办法,只能不住的赔礼道歉。

    如果能有个空旷的地方,她才不管这些呢!

    而且,到时候排队排的人越多,越有说服力啊,只会招来更多的生意,没见人家后世还专门有“托”这个词呢!

    当晚跟唐丰年商量过,第二天忙完工地上的事,他早早的回来陪她去看过,也觉着不错。但他实在太忙,工地上脱不开身,李曼青只能叫上大姑姐陪她去,拗了半天的价格,终于把铺面租下来。

    当然,租金是跟大姑姐借的,唐家现在真是捉襟见肘了。这两个月除了孩子,谁也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唐丰年的袜子底儿没了都还在继续穿。

    刘家现在不缺钱,贷款早赔清了,芳菲又能干,已经在律师事务所见习,生活费能够自理了。所以也不急着用钱,说让他们啥时候转开啥时候再还都没关系。

    原先的烤箱只够烤那边店里的,这边势必要再买一台新烤箱,而且还得是大的。

    在想好要租铺子的晚上,李曼青就回娘家去了一趟。

    *******

    听说闺女要借钱,老两口都直接毫不犹豫的问她要多少。

    “爸妈你们有多少?”

    刘莲枝免不了又要装穷叫苦老生常谈,直到——“多了也没有,只有五千多块,我自己的工资,外加你哥工钱还贷剩下的。”

    见闺女不说话,怕她嫌少,她又道:“你上次给我们的每人一千也还没花呢,加上平时零零碎碎给的,也能再凑三千。”

    李曼青大喜,八千块足够了。虽然烤箱是涨价了,但到八千也够了。外加石秋菊认识以前卖厨具的老板,她亲自带去的,只买作七千八百多。

    她之所以敢到处借钱,欠这么多的债,是觉着面包房每天都能有固定收益,肯定亏不了,一旦唐丰年的工程款结下来,他们手头立马就能宽松起来。就算他工程款一时半会儿结不下来,慢慢的靠两家面包房,总能赔开的。

    烤箱到位,即使手里没钱,李曼青还是陆陆续续开始装修起来,面包房头天的收入晚上就拿来装修新店,手里余钱连续半个月没超过十块。

    但好在老人身体好,不用进医院,两个孩子也争气,连感冒咳嗽都没有过,顶多就是见到玩具会要一下,其他时候吃的穿的能维持住就行。

    两口子都长长的舒了口气,这辈子能有大双小双这样的孩子,真是他们的福分,和幸运。

    到九月,满四周岁的小辉开始上幼儿园了,每天一大早的还在被窝里就被爸妈挖起来,送到学校里也不知道学了什么,性格倒是越来越开朗。中午和下午都是爷爷去接,到家把书包一扔就跑姑姑家去。

    找妹妹,给妹妹们看他做的手工,有时候是一只纸叠的小兔子,有时候是手工册上剪下来的斑马和老虎,两个妹妹可喜欢了!

    三小只抱着他那两本画满图画的小书书,可以从五点多玩到睡觉。

    老太太看她们那么喜欢哥哥的书,就道:“要不明年就把她们送幼儿园去吧,省得在家没人带。”老头子虽说没事,但他是个呆子啊!

    整天只会看电视听新闻,孩子尿湿裤子都不知道。

    李曼青不想她们那么小就跟自己分开,明年才三岁不到一个月呢,这个时期正是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她不想让她们跟着外人学。

    老太太看看她依旧平坦的肚子,欲言又止。

    当晚,李曼青就故意问男人:“妈催咱们生儿子呢,这可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那就生呗!”男人嘴上说生,上下眼皮却不争气的开始打架,而且越来越有难舍难分的趋势。

    就在他迷迷糊糊时,突然听见小妻子说:“明天我们去趟民政局吧。”

    喜欢回到前夫刚死时请大家收藏:回到前夫刚死时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7/37550/230104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7/37550/230104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