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下

推荐阅读:最强末世进化通天剑帝傲世潜龙重生之全球首富道界天下代号修罗三国之凤舞九天网游之横行天下御天超品渔夫

    喧闹的集市上, 有着小贩们此起彼伏的叫卖之声, 有着小孩子吵着要吃糖葫芦的哭闹声,也有着三两结伴的妇人挑拣小首饰的讨价还价声,夷县的街道比不得京城的人烟阜盛, 气派繁华, 处处简陋了许多, 但就是这样的集市,有着市井之味的同时也有着平淡浓郁的生活感。

    其中有两位公子, 穿得皆是寻常服饰, 并不打眼, 但因为相貌太过出色, 还是惹来一些目光,只见其中一个,身量修长挺拔,眉目清俊,如临川玉树,另一个身量虽单薄了些, 但面若芙蓉, 隽秀雅致, 更兼一股翩翩书卷气, 寻常的青衫穿在他身上, 也显出气质不凡来。

    来往的人多会打量两眼, 只当他们是哪个书院的书生。

    两人走到一个卖花灯的摊子旁边, 卖花灯的是一位小姑娘, 手忙脚乱的红着脸将摊子上最好看的一盏花灯递了出去。

    “果然是人不风流枉少年,”贾琰看了一眼旁边的人手里的花灯,啧啧叹了一声,见旁边的人不理他,便撞了一下他的肩膀,抬高了声音笑道,“是吧,林兄。”

    而被称为“林兄”的人正是林黛玉,此刻,她正新奇的看着来往的人群和四周的店铺,对于贾琰的调侃,她轻飘飘地送给他两个字:“聒噪。”

    昨晚林黛玉回去后,因为天色太晚,贾琰本来不想再带她出来,林黛玉是个比较宅的人,如果不是贾琰拉着,她也没什么出来的念头,没想到这次却一反常态。

    “我想出去走走,”林黛玉犹豫几番,念在他是亲近之人,终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她垂下眼,又加道:“不要坐轿子。”贾琰自然不会拒绝,只当她是心血来潮,在这里被闷坏了,而且考虑到种种原因,还让林黛玉换上了男装。两人休息了一晚,到第二日才下山。

    夷县地处偏僻,山脉连绵,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穷的盗匪都不愿意来,集市上也没啥好逛的,多是一些妇人卖些家里种的各种菜,还有猎户从山上打的野味。

    “这里没什么好玩的,我那年游学的时候,听到过人说滁州再往南有个丰庙县,据说奇花遍地,足有人高,民饮其花露不但可果腹,还可以治百病,丰庙县因产此花而富于四方,夜不闭户,怡然自乐,被人称为‘桃花源’,有机会了咱们也去那里看看。”

    林黛玉还是不语,其实她的新奇不是来源于看到的景致多罕见,而是第一次,可以不用坐轿子,没有丫鬟跟着,随意行走在人群中,阳光直接洒到脸上,这样的感觉,让她想起从大观园飞走的那只燕子,没有任何束缚。

    “还有西湖的三贤祠,贵州温茶,金山石首鱼,漳州的皂粉,吴中洒金纸,桃花坞的年画,徽州漆艺,开元茯砖茶,青州小釉瓷,梧州槃古楼,怀瑒墨纱信女灯……”贾琰见林黛玉不理他,就说起来没完,胡七八拐的说了一大堆,就想引她说话。

    “梧州槃古楼不是你盖的吗?”林黛玉无语地瞥了他一眼,自是知道他的意图,只是她现在对于一些问题还存在困惑,不想跟他聊天,但也不好一句都不搭理他,只好敷衍性地点点头,回应道:“我也想去。”

    说完这句,林黛玉突然想起刘媪媪曾经说过,她最想做的事就是能回到从前,林黛玉秀眸微怔,回忆着贾琰在梧州的样子,好像那时候他确实比在京城要快意许多,她转头问他,“你最想去梧州?”

    贾琰惊讶,笑道:“你怎么这么问?”转而见她秀眸里满是凝思,不施粉黛的小脸愈加清丽脱俗,忍不住挨近了她,神情半玩笑半认真地道,“我最想去的地方么,其实是太和殿一品官员的位置。”

    对于一个一直执着于经济仕途的人来说,这个回答也很正常,只是林黛玉的脸色却骤然变红,好像极为震动,她使力甩了一下衣袖,瞬间跳开几步远,抬起手指颤指向他,“你——”

    贾琰赶紧上前将她的手指拍下,他不过就是偷偷握了下她的柔荑,虽然是大庭广众,但有宽大的衣摆做遮掩,又没人看到,她这么大反应,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弄的他好像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一样。

    因为他们这番动静,身后有几个人看了过来,因为两人都着男装,时下男男之间并不罕见,加上林黛玉比女子还要俊俏,所以别人难免想歪。

    林黛玉听见那些窃窃私语,愈加羞愤,只想逃开,转头就走进了一家店面。

    贾琰抬头看了一眼,只见店面上挂的匾额是“百味居”,心想她还挺会挑,这个县里就这家店算是个老字号。

    林黛玉在二楼一个靠窗的位置坐着,贾琰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在点菜了。

    “蜜酿蒸茄,橙玉梨,鲜笋卷冬芥,”林黛玉不管心里如何紧张,面上倒是一派镇定,“就这些。”

    林黛玉着男装,乍一看看不出什么,毕竟年龄不大,好多富家公子都是养的比女儿还娇,但是她开口软糯娇俏的嗓音让人一听就知道,这绝对是哪位大人或富商的姑娘偷跑出来玩了。

    “好嘞!”店小二一边不着痕迹的打量林黛玉,一边故意揶揄般问道,“客官您要不要喝点什么?要不来点烧酒,咱们夷县的狗头酒可是一绝,还有蓬莱春,琼花露,海——”

    “给我来杯茶就好。”林黛玉唇微抿,直接打断了他。

    “好嘞,您等着,”店小二给林黛玉麻利地又擦了遍桌子,将毛巾甩在肩上,回应一声准备离去,却不料被人一把拉住了胳臂,只见又来一位年轻公子站在了这位姑娘的对面,店小二眼瞧着姑娘没吭声,只是气呼呼的将头转向窗外,一下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赶紧摆起了笑脸问道,“客官您要点什么?”

    “三苏秋鱼,鸳卷荷藕,冬菇杂羊羹,芙蓉蟹斗,还有你刚刚说的那个狗头酒。”贾琰随便说了几个,就在椅子上坐下,而就在他坐下的瞬间,就见林黛玉扭过头,冲他很快地说了两个字。

    她声音小的根本听不清,但贾琰对这两个字的口型甚为熟悉,瞥一眼就知道她说的是“下流。”

    贾琰笑笑,同样无声地回了她熟悉的口型,“我喜欢。”

    林黛玉笑道:“喜欢什么?喜欢狗头酒么?”虽然有大俗即大雅一说,可狗头酒这名字也太俗了,让人听着就不想喝。

    “你不懂,这里面是有缘由的,”贾琰晃了晃空杯子,开始瞎编,“离不了斗角心勾,离不了蝇营狗苟,”顿了下,继续道,“以污垢封三尺之剑,以走狗爬天子之阶。”

    林黛玉哼了一声,不再理会他明显的顺口胡诌,转头又看向楼下奔波的人流。

    店里客人不多,等了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店小二就手脚麻利地摆好了饭菜,等店小二下去后,林黛玉还是没说话,只是低头拿小勺子搅动着汤羹,也不吃,就那么默默看着。

    “正是金秋,好歹吃几口,虽然你脾胃弱,但吃点这个也不碍事。”贾琰打断了她的遐思,将芙蓉蟹斗推了过去。

    林黛玉随意“嗯”了声,无意间抬头看了他一眼,却一下子怔住了。

    只见金黄色的秋光透过外开的窗户,恰好打在青年清俊的侧脸上,连带着他的五官都被镀上了一层温暖润泽,而他正神情专注的将菜里的葱丝挑出来,他修长的手指很灵活,让林黛玉一下子想起无数个他为了练字而通宵达旦的夜晚。

    就是这双手,在梧州地动时拉住了她,在她泪尽而亡神魂皆去时拉住了她,让她有了一次又一次开始的勇气。

    楼下的叫卖声仍然时不时的传过来,喧闹却也焕发着生活的勃勃生机,桌子上的饭菜不多,却都是两人各自喜欢的饭食,这幅场景充满着烟火气,如此平淡,如此琐碎,却也如此温暖。

    林黛玉心情突然平静下来,她给他夹了一筷子他喜欢吃的菜,然后就放下筷子,支住头,缓缓开了口,“我有些事情想问你。”

    贾琰喝了一口店小二极力推荐的狗头酒,发现这酒的味道还真不错,醇香浓厚,够爽利,听到林黛玉的问题,他只回了一个字,“问。”

    林黛玉只是觉得很困惑,刘媪媪身上,有种她很向往的东西,让她忍不住得要一探究竟,她曾经以为这种东西是外面无拘无束的世界,可出来这半天,虽然外面的世界的确很吸引人,但林黛玉生性喜静,也没觉得到不可缺失的地步。

    其实贾琰身上也有这种东西,他们在说起一些事情的时候,目光中的喜悦以及坚定感是什么都不能代替的,但贾琰是男子,林黛玉就没有多想,直到在刘媪媪身上也感受到了这种特质,林黛玉才想要探寻,甚至心底隐隐有股急切感。

    贾琰夹了一筷子菜,边吃边问,“你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她说了什么?”

    “她说起跟她父亲办案的事情,”林黛玉蹙着眉回忆,“是她小时候,她无意间帮助她父亲破了一起案子。”

    “你喜欢听她讲什么?”

    “我喜欢听她讲在她出阁之前的事,她做女大夫的时候,有一个孩子装病,只是因为喝完苦苦的药后,有理由让他母亲买糖给他吃,”林黛玉说到这里,唇角露出些笑意,“因为家贫,他从来都没吃到过糖,后来媪媪种植药材,便把这个小孩子的母亲叫来做帮工。”

    贾琰想了想又问,“在你的眼里,胭脂水粉,琴棋书画,和济世救民的经济观一样吗?”

    林黛玉其实没明白经济观是什么意思,但不妨碍她理解他的话,她考虑了一瞬,还是很快点了点头,“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同,你爱做这个,我爱做那个,难道还要分出高低贵贱来么?”

    所以问题来了,她不是向往刘媪媪的自由,也不是因为她济世救民的行为产生好感,那是因为什么呢?

    贾琰放下筷子,若有所思,林黛玉向往的东西,用现代社会的话讲,应该是人的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我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自我价值较高的人,比较自信,在遇到一些情况时,会表现出自我完善的欲望,向上向善的本性。

    林黛玉其实一直是个追求自我价值的人,在贵妃省亲的时候,她心里想的是大展其才,将众人压倒,在奉行中庸的封建社会,这想法颇为格格不入,但这正体现了她对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自信与渴望,由于闺中机会太少,没有人会给予女子的才华以肯定,博学好书如宝钗,也认为女子不该把读书当成正经事,所以在贵妃省亲这种极为难得的正式场合,林黛玉便有些迫切地想要一展其才,她以自己的才华为荣,并敢于且乐于表达自我。

    同样的,她教香菱写诗,固然有她乐于助人的性格,但也是因为,她希望通过此来实现自我价值,她满怀热忱,无私分享,在狭小的世界里,寻求获得一些肯定,或者能用自己的才华帮助到别人,便快乐无比。

    贾琰记得她曾开心地说过,她的鹦鹉跟别人不一样,因为她的鹦鹉会念诗,那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她在这个方面,是多么寂寞,没有人欣赏理解她,她的才华也只能用来教鹦鹉念诗,或者自怜自叹。

    林黛玉见贾琰问完了话就沉默不言,便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做什么不说话?”

    贾琰终于回神儿,他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笑着举杯道:“太惊讶了,我得先敬林兄一杯。”

    林黛玉板着脸道:“好好说话。”

    ※※※※※※※※※※※※※※※※※※※※

    前面有同学问过,说济世救民是否符合林黛玉的审美观,这个问题其实我不知道,所以在文里不做论述,但林黛玉确实是个挺具有自我价值追求的人,这是在节目里听一位大师说的,我觉得还蛮有道理。

    虽然没有人问,我还是解释一下男主为什么不跟林黛玉说现代的事,因为说了现代的事,不是觉得自己不正常,就是觉得整个社会不正常,何必?男主前面也是融入了很久,除非改造社会,但是在农业社会,男性优势是必然,即使造反,那造反用得军队也是男性,扶起来的也不过是另一个封建王朝,想说的就是历史的大进程,是不可能根据一个人来改变的,而是千千万万人的努力,几百年的努力。这么宏大的命题在这文里就不论述了。男女主都是努力中的一员而已,我们先做好自己

    喜欢红楼之贾琰的成长日记请大家收藏:红楼之贾琰的成长日记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7/37368/229928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7/37368/229928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