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经典短篇 > 重生之锦年 >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五章

推荐阅读: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战神狂飙不败战神快穿之女配能有什么坏心眼呢超品渔夫代号修罗三国之凤舞九天御天重生农女种田有空间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

    殿上赐婚的消息,翌日便传遍了京城。

    定安侯府与许家底蕴悬殊,许镜尘娶的还是定安侯的女儿小女儿沈琳,并非二房和三房的姑娘,不少人都以为是误传。

    直到晚些时候,赐婚的消息才得到证实。

    坊间就有传闻,这桩婚事其实是许镜尘向殿上求取来的。

    可许家家门第不高,许镜尘求取的又是定安侯的小女儿沈琳,殿上心中不可能没有顾忌,怎么会轻易赐婚?

    这便又牵扯出一段往事来。

    许家没落前,曾经是燕韩有名的世家望族,是有开国功勋的。

    先帝的生母就是许家的女儿,可惜在生先帝的时候过世了。等后来先帝即位,许家出了大力气,但俸的卢太后却不是先帝的生母。

    先帝同卢家的关系,慢慢的就比同许家还更亲近些。

    恰逢许家没落,再等到平帝登基的时候,记得这件事的人便越来越少。

    再往后,就只知许家是开国功勋,早前风光过。

    换言之,许镜尘同平帝其实是表亲。

    先帝登基又是有许家一旁扶持过。

    这等关系过往在朝中并未挑明过,眼下有人顺着蛛丝马迹牵了出来,便不奇怪了。

    听闻许镜尘在殿上跪了许久,平帝骑虎难下,但结局终归是定安侯府给足了平帝颜面,应了这桩亲事。

    朝中都道,定安侯其实走了一步好棋。

    任谁都知晓沈琳是定安侯的掌上明珠,前来说亲的人将门庭都踏破了,定安侯却顾全大局,同意将女儿下嫁给许镜尘。

    只怕从今往后,定安侯府在殿上心中的位置就更为倚重。

    沈琳看似委屈了些,但殿上心如明镜,怎么可能亏待?

    沈琳的婚事,便破天荒交由礼部来操办,足见平帝和王皇后的重视。

    是不是继室填房都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项殊荣,京中的贵女里只怕再找出第二人。

    于是沈琳的婚期就定在来年二月。

    春暖花开,最宜嫁娶,日子也是钦天监算好的。

    礼部从五月就要开始准备,要足足准备半年。

    音歌这般说,孟云卿和娉婷便安静听着。

    这西暖阁里消息最灵通的也是音歌了,坊间传闻才说得头头是道。

    娉婷听得眼珠子都瞪圆了。

    这么说来,二小姐的婚事其实好得很呢!

    孟云卿就也怔住。

    也总算明白了沈修文所说的来龙去脉,只怕都是定安侯早就预料好的。定安侯的城府之深,远非普通人能想象,事态的分寸和拿捏,又都在掌控之中。

    沈琳的婚事能落得这样的结局,当真出乎她的意料,却又再好不过。

    她也为沈琳感到高兴。

    更高兴的是,外祖母的心病一好,身体便很快好了起来,还同侯夫人一道张罗沈琳嫁妆,侯府内也一片喜气洋洋。

    先前那些等着看定安侯府笑话的,便通通禁声。

    不少人心中羡慕都还来不及,可惜了许镜尘本就相貌堂堂,还是翰林学士。这好处,又落到了沈琳头上。

    空闲时候,孟云卿就去听雨阁看沈琳。

    沈琳正在看苑中捧着一本画册子看,认真得连她来了都未觉察。

    孟云卿就凑上前去看,画册上各式各样的图案,都是用做嫁衣的,还有凤冠霞帔,首饰步摇,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孟云卿就笑,这便开始看嫁衣了?

    分明是打趣她。

    沈琳的脸便红了,解释道:“是礼部的人拿过来的,说要快些选好。光是做嫁衣就得要些时候,再加上修修改改,若是不合时宜,还得重做。时间就紧得很。”

    所以,她才要这个时候看的。

    沈琳说的一本正经,孟云卿就笑得更欢,“有人是想早些穿上试试吧。”

    好似心事被戳破,沈琳便佯装要打,追得孟云卿满苑子跑。

    芷兰苑本就同听雨阁离得不远,奶娘时常带沈婉婉来听雨阁玩耍。

    眼见着孟云卿和沈琳追逐得正欢,沈婉婉也闲不住,一口一个姑姑,表姑姑,就追在她们二人身后跑。

    孟云卿就停下来,怕她绊着摔倒。忽然又觉得,只不过几日,婉婉已经可以口齿伶俐地叫她表姑姑了。

    孟云卿惊喜写在脸上,奶娘就在一侧说,“表姑娘不知道,再隔些日子,个头还长得快呢。”

    小孩子便是这样的。

    孟云卿听得好奇,沈婉婉便吵着要她抱。

    她个头本就娇小,抱起来有些吃力,沈婉婉还喜欢扑腾,她就有些吃不消。

    奶娘才从她怀里接过婉婉。

    沈琳就笑,我看你需得再吃多些,长胖些,才更有力气。

    如此闹了一番,又在听雨阁同沈琳一道用了午饭,将近未时才往听雪苑去。

    芷兰苑在西院,听雪苑在东院。

    到听雪苑的时候有些迟了,入院便见宋景城在外阁间,正襟危坐。

    右手边放着茶盏,左手翻着书页,清风雅静,好似周遭都与他无关一般。

    一盏素茶,一本旧书,便勾勒一个年少时候的宋景城。

    这样的场景太过熟悉,她就驻足,在苑外看了许久。

    就像看浮光掠影,白驹过隙。

    良久,宋景城似是回过神来,手中滞了滞,偶然转眸,才见不远处,一袭素衣娇小的身影立在苑中,不知打量了他多久。

    眼神分明是黯淡的,又噙了他看不透的神色。

    她总是不愿与他多处,更不愿与他多说话,却又时常在他不经意间打量他许久,而后,便是长久的出神。

    从他见到她起,她脸上就连了一副笑意都没有过。

    他一直有直觉,她应当是很不喜欢他的。

    他却还要厚着脸色在侯府呆下去。

    他需要这个机会,哪怕孟云卿这个侯府的表姑娘再不喜欢他。

    离秋试只有四个月时间,他要得到定安侯的垂青,只能借着经常出入侯府的机会。他家境并不优越,出身寒门,想要出人头地,就要比旁人更加谨慎。

    至于孟云卿,他并非没有想过郭宁涛口中所谓的平步青云,辉煌腾达。他也并不讨厌孟云卿,反是对她好奇。

    娇小的身影,谈不上姣好的面容,算不上好的出身,要如何在侯府里求生存?日后娶她的人,又会怀着怎样的目的,是攀附定安侯府还是出于别的打算和考虑?

    这几日回院里,他时常会想起她笔下的字迹,还有抬眸看他时的眼神。仿佛越是猜不透,便越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等平复之后,再回到现实,又想起孟云卿当是很不喜欢他的。

    思绪便如当下一般,微微停滞过后,稍稍扯出一丝笑意,而后平静出声,唤她一声“孟姑娘“。

    孟云卿幽幽垂眸,才提步往外隔间这边走来。

    外隔间的案几是对着的,又离得不远,孟云卿就在他对面落座。

    老夫人今日可好些了?他先开口问的是此事。

    孟云卿看了看他,出声道:“劳烦先生记挂,外祖母休养了两个日,今日大好了。”

    破天荒开口同他说了这么多话,宋景城微微怔住。

    指尖顿了顿,又想,许是从有这般开始,就是好的。

    他今日教授的,是凤阳记的第二章。

    第一章是前几日学的,然后断断续续,侯府里都有些事,一直未曾继续,直到今日才开始读第二章。

    还是让她先誊抄一遍原文,他就站在她身后看。

    她也心无旁骛。

    一气呵成,就犹如行云流水。搁下笔,拿起宣纸,微微晾了晾,稍作比对检查,才又将桌上的那本凤阳记还于了他。

    宋景城有些错愕。

    她今日不仅同他说话,还很配合。

    他心中生出一摸异样,却又无法道明。

    只得摊开凤阳记,开始授课。

    凤阳记第二章,讲的是两国交战。其中最浅显的道理便在自己的国土上打仗,打胜了也不算胜……

    今日由得孟云卿的配合,他讲得极其顺畅。

    末了,等他布置完第二日的功课,起身辞行。孟云卿却不动弹,坐在原处开口:“宋先生可否留步?我我有话同宋先生说。”

    宋景城滞住,脚下踟蹰片刻,便又坐回了原处。本孟姑娘请说。

    孟云卿便抬眸,平淡道:“想请宋先生同舅舅说,从明日起,不再给我授课。”

    宋景城一怔,只觉后背僵住,仿佛先前的话并没有听清楚。

    孟云卿看了看他,一字一句道:“想请宋先生同舅舅说,自明日起不再给我授课,另寻一位先生。”

    良久缄默,孟云卿看出他隐在袖间的手,在瑟瑟发抖。他沉声道,为什么?

    目不转睛看她,好似想要将她看穿一番。

    孟云卿微微斜眸,端起案几上的茶盏微微饮了一口:“因为我不喜欢你这个人,也不喜欢听你讲课。”

    宋景城攥紧了双手,“孟姑娘,这不是开玩笑的事。”

    “看我像玩笑?”她反问。

    宋景城终是忍不住,压低了嗓音道,“孟姑娘看不上我是寒门学子,认为我不该攀附定安侯府?”

    “不是。”

    “我自认并没有得罪过孟姑娘?”

    “我只是不喜欢你这个人。”

    宋景城顿了顿,双目都有些微微发红,“孟姑娘可知,这会断了我的前程?”

    喜欢重生之锦年请大家收藏:重生之锦年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939/229520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939/2295208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