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十二 章

推荐阅读:御天武帝三国之凤舞九天人族禁地重生都市仙帝老子修仙回来了上门女婿叶辰透视神医在都市道士不好惹道界天下至尊战王

    开课以后, 姜宁的日子就上了轨道。

    课程不算太繁重, 她还有底子, 游刃有余, 和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处得不错。

    学习之余, 她还能抽出时间兼顾工作, 身体也养得很好。

    大体上向好的方面发展, 但要想挑点不和谐的吧,还是有的,那就是丁倩了。

    不过问题也不大。

    姜宁猜测得没错, 这姑娘是个胆子不大的,大动作不敢弄,最多就搞点女生常用的拉拢排斥手段。

    但大部分同学也不是傻子, 无冤无仇的, 也不会无端根据三言两语去排斥另一个同学,基本听听笑一笑, 就过去了。

    唯一贯彻执行排斥理念的, 就只有丁倩的小团体。她这小团体就三个人, 除了她本人, 还有一个叫余杏花, 一个叫朱美娟的。

    余杏花朱美娟也是和姜宁一个宿舍的, 这两人家里比较困难,被手头宽裕的丁倩主动拉拢,不管是处于不愿意得罪, 还是有什么的其他原因, 反正就走在一起了。

    剩下的孙甜甜和陈夏,孙甜甜肯定和姜宁好的,就算不论本来关系,她也十分不屑那边三个。

    至于陈夏,她本来是无所谓和谁好这些的,都不是小姑娘了,谁有心思惦记这些,她是来学习的。

    但丁倩三人的行事作风,实在不大对头,谈不到一起去,于是很自然就往姜宁孙甜甜靠拢了,这两人和她三观相近,很有话题。

    宿舍分成两拨,小摩擦小挑衅不断,但大矛盾没有。

    不过吧,姜宁和陈夏根本不在意这些,孙甜甜以前还偶尔和那边拌两句嘴的,但在她们影响下,渐渐也不搭理。

    三人成了好友,一起上课一起吃饭,对于姜宁来说,这也是除了知识以外的另一种收获了。

    “也不知那个姓丁都有啥好,余杏花和朱美娟就爱凑上去捧臭脚。”

    孙甜甜捧着两个饭缸子,放在桌子上,一个递给姜宁,然后自己坐下吃一个。

    陈夏则端着一个饭缸子,两碗汤,推一碗给姜宁

    食堂味道不好也不坏,但还算干净卫生,而且还近,不折腾人,姜宁当然选择吃食堂,不过不管孙甜甜还是陈夏,都不敢让她去排队打饭,她就负责占座位。

    陈夏坐下喝了一口汤,然后顺着孙甜甜的目光一看,原来前面不远的桌子上,余杏花和朱美娟一人多捧一份饭,一人多捧一份汤,给丁倩端到面前,然后才挨着她坐下。

    丁倩挑了一筷子盘子里的青椒炒牛肉,说了几句,离得远听不清说什么,但那一脸嫌弃显然没啥好话,余杏花忙劝了两句,她才老大不愿意地低头吃了。

    姜宁挑挑眉,低头瞅了眼自己盘子里的青椒炒牛肉,青椒多牛肉少,没有自家做的好吃,但真没觉得差到这个地步。

    真正的二代子弟她认识一个,许卫国吃着部队食堂的粗粮饼子都没有任何违和感,更别说青椒炒牛肉了。

    丁倩家世和许卫国肯定没得比,这是被人越捧越矫情了。

    孙甜甜也看不过眼,“这物资短缺还没彻底过去呢,咋就娇贵成这样了?”

    青椒炒牛肉,放在哪家餐桌,都遭不了嫌弃。

    她摇了摇头,“你们说余杏花和朱美娟,这是为了啥?”

    陈夏笑了笑,压低声音道:“当然是为了钱和粮票啦,不然你当谁是贱皮子?”

    没利益,谁愿意长久捧一个人,大家都是大学生不是?

    孙甜甜诧异,“咱们不是有补助吗?她俩也不缺啊!”

    这年头上大学,不但不需要花费一分钱,每月还能领国家的补助,饭菜票和钱,加起来二十块钱出头,在经济实惠的食堂里,就算男生也是足够的。

    “你呀,就是命好。”

    姜宁笑了,“甜甜你是不知道,咱班里还有好些同学,是把钱和票节省出一部分来,寄回去补贴家里的。”

    就算再节俭,也比家里吃得好,不少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这不自己努力省省,然后争取让家里宽裕点的。

    余杏花和朱美娟来自比较贫困落后的农村,家里条件不好,两人的衣服被褥都是洗得发白,有些还缀了补丁。

    这属于一种另类劳动吧,因为陈夏见过,丁倩有时会出钱出票,请二人吃饭的。

    姜宁认为,只要没移了本性,没干坏事,权当打工好了,她对这种事情看法挺宽容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妨碍其他人就没事。

    孙甜甜父母亲都是纺织总厂领导,打小条件好,虽知道还有很多同胞困难着,但到底距离所限,她有时候没能将所见所闻,和具体情况联系起来。

    闻言后她沉默了片刻,“原来是这样,那也不能怪她们。”

    孙甜甜本性还是很不错的,陈夏安慰她,“等毕业以后,分配了工作,大家都会好起来的。”

    “那也是。”

    孙甜甜有同情心,但不是圣母,很快就调整好情绪,笑着说:“好了,咱们吃饭吧,吃了饭就把宁宁送到校门口去。”

    姜宁吃了午饭就回家,田斌过来接她。

    要说姜宁还有哪点不大如意的,那就是每天来往学校和家里这段路程了。

    纺织大学距离四合院不算远,开车大约二十分钟,但问题是,自家的车也不是时时能来接送。

    哥哥们出外工作,或者有其他事忙活的话,她就得安排田斌他们其中一人过来接她,然后坐公交车回去。

    没办法,现在还不是购置私家车的时候,她有钱,但一没车源,二来,私人购买小汽车的政策也没落实。

    只能先这样了。

    好在现在中秋都过了,天气慢慢凉快下来,就算有点儿颠簸,回到四合院也没见汗,姜宁还算轻松。

    田斌还有工作,急匆匆赶了回去,她也不好留,坐下歇了歇,姜母就给削了个苹果,递给她。

    “还有几个月,我外孙就出来了。”姜宁怀孕已经六个月。

    姜母摸了摸闺女肚子,一脸疼惜,“姥姥的小乖乖,快出来,姥姥疼你哈。”

    她又问姜宁,“学习累不累,如果累了得歇歇。”

    姜宁啃了一口苹果,笑道:“妈,我不累。”这是实话,她精神非常好,一点不累,就是月份渐大了,有点儿腰酸骨疼的。

    “那就好。”

    姜母见闺女脸色好,也很放心,乐呵呵地话锋一转,“对了宁宁,你二哥昨晚回来,说是有好事儿告诉你呢。”

    昨晚姜红兵回来得晚了点,姜宁早就睡下了,她奇道:“啥事儿呢?”

    “不知道,你二哥神神秘秘的,也没告诉我。”

    姜红兵打算给小妹一个惊喜,连亲妈询问也扛住没说,姜母抱怨了几句,又指了指后院,“你去问问他吧,他昨天喝多了,睡了一上午,午饭没吃也没出门,就在屋里呢。”

    说得姜宁越发好奇了,“好,我现在就去。”

    不过不等她起身,客厅外的廊道就传来脚步声,姜红兵人未到声先到,“妈你和小妹编排我啥呢?”

    姜母瞪了眼正迈开大步进客厅的小儿子,捡了一个苹果扔他,没好气道:“谁说你了,我早不爱说你。”

    说也说不听,还说啥?

    姜红兵利落接住苹果,“咔嚓”咬了一口,挨着姜母坐下,嘿嘿笑道:“还是我妈疼我,惦记我没吃饭。”

    “去去去,边儿去。”姜母赶蚊子似的,站起来,“你和你妹说话去,老娘不爱搭理你。”

    说着她就一脸嫌弃地走了。

    姜母去厨房端温着的饭,她嘴里嫌弃儿子,实际上还是很疼爱的。

    姜红兵昨晚应酬喝得确实挺多的,过了一晚上加半个白天,刚洗了澡,身上却还能隐隐嗅到酒气,姜宁不禁关切道:“二哥,这酒能伤肝,适当喝点没啥,但过量是不好的。”

    她叮咛道:“咱们是想把摊子做大,但也不能赔上身体健康。”

    “嗯嗯,二哥知道的。”

    姜红兵一听这个就头大,忙不迭应了,实际上他也不是没有原则的人,身体健康当然重视,就是昨天场合很重要,不喝不行,所以才破了例。

    他举手投降,连忙保证道:“二哥保证以后少喝,真的!”

    完事姜红兵赶紧转移话题,“宁宁,我有个事儿和你说。”

    姜宁听姜母说了一半,不诧异,只好奇,问:“啥事儿呢?”

    说起这个,姜红兵立即精神一振,“宁宁,你知道土产日杂公司吗?”

    姜宁当然知道,杨市的土产日杂公司建国后没多久就成立了,一开始叫日用杂物经理部,后改称土产日杂公司,是杨市比较有实力的一个国营单位。

    土产日杂公司的总址还在西河坊呢,一进坊口就是,一排四座的三层楼房,位置非常好

    好端端的,二哥为啥和她说这些?

    特地说起,肯定是和她有点儿牵扯的,姜宁想起某种可能,不禁眼前一亮,“二哥,难道……”

    姜红兵点头,笑道:“你不是一直想找个地方开分店吗?土产日杂公司总址搬迁,原来位于西河坊的旧总址,将进行公开竞买。”

    喜欢八十年代翻身记请大家收藏:八十年代翻身记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835/229432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835/2294322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