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戏剧
推荐阅读:剑道丹尊、盖世神医、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重生都市仙帝、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东晋北府一丘八、御鬼者传奇、武道凌天、重生药王、全球崩坏、
冬秀一边码字写文, 一边描摹着自己的画作。
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她终于成功的画出了一副真人大小的画像,这幅画像的主人正是吕氏。
明年就是吕氏的五十大寿,冬秀打算将这一幅画作当做生日礼物送给她,好稍稍缓解一些她老人家的郁闷焦虑之情。
自那胡家少爷海外求学去了, 中间便没回来过一次,求亲迎娶自然更没动静了, 村子里早就闲言碎语满天飞了,眼看女儿活生生被耽误成了个老姑娘, 吕氏这些年是越发焦躁不安起来, 然而现在连退亲也做不得了, 定亲多年,她家姑娘已然板上钉钉的是胡家妇了,只能等着那胡少爷来娶了。
吕氏这边不好过,冯氏比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娘啊,咱都是一家人,你跟我们说个实话, 穈儿他到底是不是在外面另娶了?”
胡家大媳妇跟二媳妇扯着冯氏八卦。
前些日子有个在外面做买卖的邻村人回来了, 说他们家穈哥儿已经在外面娶妻生子了, 还是娶的个洋婆娘, 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本来之前他们家就因为久不娶亲, 耽误了人家江家姑娘, 被村里人背地里指指戳戳了, 说家里的穈哥儿学了那陈世美,上了大学就看不上乡下姑娘了,想要抛弃糟糠呢,那邻村人带回的消息,倒像是印证了村人的猜想一般,教人不得不信啊。
冯氏心里也是叫苦,她当然相信自己儿子不是那样不守信义的人,而且就算他要另娶她人,也一定会告诉她的。
她很想坚定的回答两个儿媳:不是。
可是想到儿子信中经常提到的那位什么韦小姐,她又迟疑了,儿子信中毫不掩饰的喜爱倾慕之情几乎要流淌出来,每每不吝夸赞之词,甚至直言“儿与韦莲斯女士纵谈极欢,其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肩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忱于一身者惟其一人耳”,可见他真是极喜爱那个女子的,又听闻国外不很注重男女之大防,年轻男女结婚甚至可不通禀父母,就自行做主结婚的,况儿子也到了这样的年纪,莫不是真如那邻村人说的,娶了个洋媳妇?
冯氏还真拿不准了。
若真是这样,那可就了不得了,要是早几年也还好说,那时候双方年纪都小,也不妨碍人家姑娘另找婆家,现在都把人生生耽误成老姑娘了,不娶也得娶了,这要是在人家姑娘还没过门的时候就另外娶妻生子了,不是在打人的脸吗,到时候恐怕他们胡家要被人戳烂脊梁骨哩。
冯氏不淡定了。
决定立马写信质问儿子,并要求他尽快回乡完婚。
两个媳妇见她沉默,撇撇嘴,心里很不高兴,觉得穈哥儿肯定是像那邻村人说的一般,在外面另娶了,另娶也就罢了,怎么能让那个女人先生了孩子呢,而且娶得还是个番婆子,哎哟哟,那生出来的孩子得是什么样啊,难不成也是什么红头发绿眼睛的罗刹样么,啧啧,他们胡家也算有头有脸的人家,家里有个那样儿的子孙,可真是丢脸哦。
“娘,我看不如时常请那江家姑娘来家坐坐,一来平息流言,二来也算宽慰人家,证明咱们胡家可没有那退亲的心。”
大儿媳妇提议道,她的小儿子可马上就要说亲了,这时候可不能让那些闲言碎语影响了儿子的亲事。
冯氏听了觉得有理,不管怎么样,这江家姑娘一定是她儿媳妇,若儿子真做了糊涂事,她更要好好补偿人家了。
于是,端午这一日冬秀便接到了冯氏的邀请。
冬秀自己可不大愿意去,这大热天的,根本懒得动弹,要她顶着大太阳,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颠簸半天,那可要了她的命了,晒黑了怎么办呀,她前世就是因为不注意防晒,三十岁时脸上就开始长斑长皱纹了。
虽然这时候拒绝未来婆婆的相邀很不明智,可是摸着自己吹弹可破的面颊,她还是果断的拒绝了。
而且她听哥哥说过,那边也是挤挤挨挨的住了一大家子人,家里境况也颇不好,那家的大哥还常年吸食鸦片烟,没钱了便在家里偷摸些器物去典当换钱,这几年逢年过节的家里都有成群的讨债人上门要债呢。
在冬秀看来,自己可不是什么被耽搁的可怜老姑娘,比起嫁到那家里去做伺候人的小媳妇,最后得知丈夫搞了外遇,她已经觉得很是庆幸了。
在这么个女人完全没有地位的时代,冬秀深深觉得,也许一辈子不嫁人未必就不是件好事,特别是像她这样家里人口简单,哥嫂和气,自己又有钱财傍身的女孩子,在家里做个快乐的米虫也很好呀。
所以任凭吕氏如何训骂捶打她,她只管躲在自己的小院里喝着自制凉茶,品着新鲜瓜果,悠闲自得。
其实吕氏自己也不大想要女儿过去。
听说那家里连个帮佣也无,一应活计都要家里人自己上手,冬秀去她家做客,还能袖手坐在一边不成?
况且她的女儿不说是金樽玉盏里生出来的,可也算是娇生惯养了,从小到大,她连针线也舍不得狠逼她去学,那双小手比豆腐还要细嫩。
她怎么舍得让她去干那些粗活呢。
再一个,他两家定亲十多年了,逢年过节也常有礼品往来,这胡家可从来没说过要女儿去她家做客的话。
一定是因为最近的那个传言。
难不成那却是真的!
这胡家做下这样的事情,觉得理亏,所以才来向她家示好了?
不得不说,这些妇人的脑回路还真是出奇的一致呢。
反正吕氏觉得,若真是那样子,那就更不能去了,打量着她家好欺负呢,哼!
不过事情还没有确定,也不好闹僵了,吕氏到底叫家里下人装了许多绿豆糕、五毒饼、酵面团子,并蜜豆红枣馅儿的粽子,外加两坛好酒、几匹花布,一并给胡家送去了。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失了礼数。
乡村里十年八年也不见得有什么大新闻可看,只好把那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添油加醋的反复咀嚼,以求这八卦能稍微慰藉一番他们那饥渴干枯的精神世界。
这种流言也不必去管它,等一件更新鲜有趣的事儿发生了,这件事自然也就揭过去了。
就连流言的对象,江、胡两家也是一样的。
不过是一场露天野台子戏,所有人都在瞬间忘记了胡家四少爷的绮闻艳事。
自《三寸金莲》被沪市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的几个女孩子改编成了话剧,很快便被搬上舞台进行了演出,这时候话剧还是极其新鲜的一样事物,格外受那青年学生的追捧,再加上她们表演得着实不奈,小说的知名度又高,很容易便获得了成功,在学生中也算是有口皆碑,一时风靡各大高校。
可惜话剧到底有他的局限性,懂得欣赏它的国人少之又少,极难推广开来。
其实华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有其独特的艺术喜好,要说最受国人追捧的那莫过于戏剧了,特别是现今正大行其道的京剧,真可谓戏迷天下有、票友遍地走。
因此这出话剧也就在学生间引起了追捧风潮,其他普通民众却并不知晓。
幸而这女学生中也有那天足会的拥趸,看这话剧如此受欢迎,反响如此热烈,比之读小说又是另一番滋味,受此启发,灵机一动,便想到要将其排成戏曲。
她们天足会主要是要给那些偏僻闭塞之地的人做思想工作的,那里交通阻隔、消息不畅,大多文化落后,又礼教森严,要想让那些愚昧而固执的人同意放脚,那真是难比登天,即便政府出面,也屡以流血冲突而终结。
可戏曲就不同了,这时候有不爱看戏的人么?
绝对没有!
无论老幼、无论男女,只要锣鼓那么一敲,丝铉那么一响,人群便会从四面八方、跋山涉水的自发聚集过来,都不用她们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吸引他们。
况且戏曲还极具洗脑功效,这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识字的文盲,生平所能知道的知识,一方面来自与人交谈,口口相传,另一方面就来自戏曲,而且绝对是戏曲更能让人印象深刻,要不然一个老农民如何知道刘关张、唐明皇,如何知道包青天、陈世美的呢,在惬意的叼着烟袋锅时,如何都会哼戏曲儿呢。
况且戏曲改编也不像那话剧一般困难,听说那几个女学生光是排练就花了小半年呢,这戏曲就不一样了,随便去街头拉个草头班子,人家也是有很深的基本功的,只要给个戏本子,三五天便能排演出来登台了。
这出戏又简单,还有丰厚的报酬可拿,那些戏班子自然乐意受雇于天足会,跟着他们进山下乡的去演出。
徽州本是戏曲繁荣昌盛之地,大名鼎鼎的京剧其实就来源于徽戏,徽州人对戏曲的热爱那是毋庸置疑的。
但凡谁家里请了戏班子来唱堂会,总能引来十里八乡不知多少来趁戏听的村民,连那树杈上都黑压压的挂满了来看热闹的孩子。
这次听说村里来了个戏班子,要在村头院场前搭台唱戏,村民早便过去抢占位置了。
这个戏班子虽没甚名气,功底却很扎实,一开场先来了段“孔明挥泪斩马谡”,抑扬顿挫的唱腔顿时惹来阵阵叫好之声。
热过场后便正式演起《三寸金莲》来,民间的草台班子与正儿八经的戏班子其实区别很大,他们也唱戏,不过因为受众都是普通民众,为了迎合他们的口味,不免要插科打诨,带上些笑料黄料,这样听众才觉过瘾呢,要是真像那折子戏一般,咦咦啊啊的一句话三口气,一个场景唱半天,村民谁又有那个欣赏水平和耐心呢。
因此《三寸金莲》也做了适当的改编,与话剧相反,其整体色调明快不少,毕竟来听戏的人都是想要乐呵的乡民。
弦动锣鸣,扮演奶奶和小香莲的演员相继上台,唱过几句交待两人身份和故事背景,奶奶便扯出布条开始给香莲裹脚。
“哟,这是什么戏目啊,没听过啊?”台下有人窃窃私语。
“切,你除了目连救母、广陵月之类的还知道什么,我早问过这戏班的老板了,这出戏是根据最近流行的一个话本子改编的,听说在沪市火的不得了,不仅平民百姓爱看,连那达官贵人也很是捧场,听说朝廷还下令让在全国各地都免费去唱呢,要不怎么那么多人来看啊!”
“是啊,是啊,我也听说了,我们村里就有个从沪市回来的学生,听他讲那个话本子就连总统都说好呢!”
“总统是什么?”
“嗨,你这都不晓得啊,总统就是那过去的皇帝老爷啊!”
“那这出戏是连皇上他老人家都爱看的咯。”
几个人聊得兴起,却惹恼了周围看戏的人,纷纷怒目而视,真是的,台上正演到精彩处呢,这几个憨货却一个劲的叨叨,害得他们好几句台词都没听清楚。
台上的小香莲已然被奶奶按倒在椅上,也不知台上人怎么弄的,随着掰折脚骨的动作,台上居然传出几声清晰可闻的骨头断裂声。
伴着小香莲饮泪泣血的连声呼痛,台下众人也觉脚背隐隐作痛,甚而还有人“嘶嘶”的吸着凉气。
戏曲是极能传达情绪,引起观众共鸣的,好的演员只需几个眼神、几个动作,就能引人心潮澎湃,我们看电视剧时,都曾看到过这样的桥段:迈着台步走上来的大师,抬手起势,猛地扬眉瞪眼一亮相,底下原本安静的戏迷们便会突然的爆发出阵阵叫好之声,掌声雷动,这就是大师的魅力所在。
台上的演员虽不是什么名角大师,却胜在经验丰富,半年的不间断演出,早已足够让他们做到传神,知道怎样最能触动人心。
随着剧情的快速推进,哭哭啼啼的小香莲长大成人,当初怨恨奶奶折她双足给她裹脚,现在却以自己一双精巧的小脚为傲,而她果然也因这双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幸运的嫁进了富贵之家。
台上的香莲穿红着绿出嫁了,一派喜气洋洋,台下众人也看得欢欣鼓舞,仿佛那苦尽甘来,即将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人就是自己一般。
“所以说啊,娇女不娇脚,这脚该缠还得缠啊,受点子苦怕什么,以后只管做太太夫人,有那数不清的丫头伺候着,躺着吃喝便是,就是一辈子不下地走路那又怕什么。”
“是啊,可惜咱们没那个条件,要不然也叫家里丫头裹上。”
“你哪是没那个条件,是舍不得闺女在家白吃饭,怕没人给你干活吧。”
“咱们穷人家裹不起,那富人家居然还有裹了又放的,你们都听说了吧,那个江家的小姐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放脚了,结果跟她定亲的那胡家少爷就悔婚了,另娶了个小脚女人,孩子都生了。”
“不对,我听说是娶了个洋婆子,生了个红毛绿眼的孩子,这些年都不敢带回来见人。”
“啧啧,那真是作孽啊,要是那江家小姐不放脚,能出这档子事吗。”
“啊”,随着台上传来的一声惊呼,众人的注意力再次被拉回去。
众人以为应该享尽荣华富贵的香莲却被一个面目可怖的男人扇倒在地,在洞房花烛夜,一个女孩子最憧憬期待的时刻,香莲却发现自己的丈夫是一个随时可能会发疯的傻子,盖头被揭开的那一刻,迎接她的不是丈夫含笑打量的眼神,而是痴肥呆傻淌着鼻涕口水的疯子。
香莲本能的发出了害怕的一声惊呼,而就是这声惊呼触怒了傻子,他原本挂着傻笑的脸上突然怒意勃发,不由分说便对香莲饱以老拳。
扮演者真是厉害极了,将那个痴傻却狂暴的佟家大少爷演的活灵活现,当他发出嘿嘿的傻笑时,台下观众莫不感到一种恶寒不适的恐惧感,当他突然发难时,人们也和香莲一样下意识的发出来惊呼声来。
这出戏,直到此时才算正式开场了。
佟家众人的勾心斗角、扭曲疯狂一一在香莲的眼前展开,本以为是进了福地,哪知却是落入狼窝。
香莲无力的被这狂乱扭曲所裹挟,参与了佟府的三次赛脚大会,第一次她败给了二少奶奶白金宝,家庭地位一落千丈,即便是身怀有孕,也要遭受丈夫无休止的虐待折磨,唯一的亲人奶奶在得知她赛脚落败的遭遇后也悔恨而亡,这彻底让她失了那股傲气和活气,甚至准备一死了之,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可她做了母亲,有了女儿莲心,为了女儿她也要争也要斗,于是她重又裹上了脚,忍受种种痛苦,终于裹出一双好脚,在第二次赛脚会上夺得头魁,彻底在佟家站稳了脚,尝到了权势带来的好处,她也像白金宝一般沾沾自喜、狂妄自大了起来,而第三次赛脚会更是让她美名远扬,成了当地有名的人物,这也让她在佟老爷死后直接成为了佟家的掌家人,后来也成了天足会的重点争斗对象。
这出戏已不单单是传统的戏曲了,其中还借鉴了不少话剧的表演形式,两相融合,更加的具有了观赏性,表演也更具张力和吸引力了。
一开始下面还有闲聊嗑瓜子的,后来却完全被这出戏所吸引了,所有人都紧盯着戏台,唯恐错漏一丝情节。
这出戏本就新颖别致,独具一格,何况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与以往任何戏曲都不一样,裹脚、赛脚、家暴、□□,甚而商场斗争、势力更迭、时代变幻一一交叉其中,只让人看得目不转睛,心神完全随着剧情而变化。
原本痛恨裹脚,甚至为了避免女儿再遭厄运,忍痛将她悄悄送走的香莲,最后却可悲可叹的成了小脚的维护者,与天足会的人、与变幻的时代而争斗,即便底下大都是粗枝大叶、情感疏豪的村民也感受到了那种让人窒息的氛围。
最后的最后,香莲认出了那一直以来与她作对的天足会会长,居然就是自己丢失多年的女儿莲心,心愿已了的她选择了安静的离去。
莲心在拜祭香莲时,台上唱起了放足歌:照得女子缠足,最为中华恶俗,惟当缠足之时,任其日夜嚎哭,对面置若罔闻,女亦甘受其酷,为之推其缘故,不过扭于世俗,意为非此不美,且将为人怨怼……
这出戏直演了四天才完结,直到演员谢幕,戏台上不再有动静,底下众人这才如梦初醒,原来戏已散场。
戏班子里的人对台下那静默的反应早就习以为常了,毕竟这出戏本质上就是压抑而扭曲的,带给人的不是一时的快意,而是无穷的深思。
回家的路上,众人便三三两两议论起来。
“哎,这香莲也是命苦,都是叫她那奶奶给害了,穷人家闺女偏学富人家小姐,裹什么脚啊,那荣华富贵是那么好享的?”
“哟,朱老三,你先前不还说要给你家闺女缠脚吗,这就变卦啦!”村人打趣道。
“嗨,我那也就是说说,我才不会给我闺女缠脚呢,你们整天窝在这村里是不知道外面的世道,这天啊,早就变了,连咱们的辫子都给剪了,这小脚迟早也要禁绝了,那大城市里的女娃子早都不兴缠脚了,谁要是有一双小脚,那才准叫人瞧不起呢!”
“不会吧?难道这城里的人都喜欢大脚板姑娘?那大户人家也愿意娶个大脚婆娘?”
“可不是,那些学生还三不五时上街搞□□喊口号,说谁要是娶小脚女人,谁就是那个什么,哦对,时代的叛徒,那就是老封建,是要叫人鄙夷的。”
“这么一想还真是啊,那什么天足会、文明讲习所不经常派人来村里搞讲演不准人缠足嘛,听说有的地方还有‘小脚捐’呢,凡是裹小脚的都不准上街走动,一旦发现那就要被罚钱呢,啧啧,这世道可真是变了。”
《三寸金莲》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被残害女子的一生,更是通过她的际遇向读者阐述了时事的变迁,期间穿插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事件,对那些完全没有渠道了解家国大事的人来说,也是极其新鲜的,这出戏很容易的就火了起来,在传播方面简直是无往而不利,逐渐在全国形成一股风潮。
深入人心的故事,谆谆善诱的劝导,再加上现实社会里潮流的更迭转变,人们对缠足一事的观念渐渐的也发生了转变,本来嘛,人们让家中的女儿、姊妹忍受巨大的痛苦缠足,也不过是为了顺应世俗、日后好说亲嫁人,可如今社会上却偏偏不时兴小脚了,反倒天足大行其道,就连政府也是大力提倡的,既然小脚不再吃香,那何苦再去受那份罪呢,因而除了那些顽固不化的老古董,绝大多数家里的女孩子渐渐地都不再被强制裹脚了,就连那已经裹上了的也开始试着放脚了。
至此,天足运动才在全国上下真真正正的施行了开来。
※※※※※※※※※※※※※※※※※※※※
天赋不够勤奋凑,我要做最勤奋的作者哈哈!
好久没有打滚求收藏了,今儿给各位客官滚一个,瞧好了您呐:卖力花式打滚ing
另外:有给作者投地雷、灌营养液的,可能没有一一在评论区回复感谢到,在这里再一次对各位小天使的厚爱表示真诚的感谢,爱你们,么啊!
喜欢民国路人甲请大家收藏:民国路人甲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她终于成功的画出了一副真人大小的画像,这幅画像的主人正是吕氏。
明年就是吕氏的五十大寿,冬秀打算将这一幅画作当做生日礼物送给她,好稍稍缓解一些她老人家的郁闷焦虑之情。
自那胡家少爷海外求学去了, 中间便没回来过一次,求亲迎娶自然更没动静了, 村子里早就闲言碎语满天飞了,眼看女儿活生生被耽误成了个老姑娘, 吕氏这些年是越发焦躁不安起来, 然而现在连退亲也做不得了, 定亲多年,她家姑娘已然板上钉钉的是胡家妇了,只能等着那胡少爷来娶了。
吕氏这边不好过,冯氏比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娘啊,咱都是一家人,你跟我们说个实话, 穈儿他到底是不是在外面另娶了?”
胡家大媳妇跟二媳妇扯着冯氏八卦。
前些日子有个在外面做买卖的邻村人回来了, 说他们家穈哥儿已经在外面娶妻生子了, 还是娶的个洋婆娘, 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本来之前他们家就因为久不娶亲, 耽误了人家江家姑娘, 被村里人背地里指指戳戳了, 说家里的穈哥儿学了那陈世美,上了大学就看不上乡下姑娘了,想要抛弃糟糠呢,那邻村人带回的消息,倒像是印证了村人的猜想一般,教人不得不信啊。
冯氏心里也是叫苦,她当然相信自己儿子不是那样不守信义的人,而且就算他要另娶她人,也一定会告诉她的。
她很想坚定的回答两个儿媳:不是。
可是想到儿子信中经常提到的那位什么韦小姐,她又迟疑了,儿子信中毫不掩饰的喜爱倾慕之情几乎要流淌出来,每每不吝夸赞之词,甚至直言“儿与韦莲斯女士纵谈极欢,其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肩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忱于一身者惟其一人耳”,可见他真是极喜爱那个女子的,又听闻国外不很注重男女之大防,年轻男女结婚甚至可不通禀父母,就自行做主结婚的,况儿子也到了这样的年纪,莫不是真如那邻村人说的,娶了个洋媳妇?
冯氏还真拿不准了。
若真是这样,那可就了不得了,要是早几年也还好说,那时候双方年纪都小,也不妨碍人家姑娘另找婆家,现在都把人生生耽误成老姑娘了,不娶也得娶了,这要是在人家姑娘还没过门的时候就另外娶妻生子了,不是在打人的脸吗,到时候恐怕他们胡家要被人戳烂脊梁骨哩。
冯氏不淡定了。
决定立马写信质问儿子,并要求他尽快回乡完婚。
两个媳妇见她沉默,撇撇嘴,心里很不高兴,觉得穈哥儿肯定是像那邻村人说的一般,在外面另娶了,另娶也就罢了,怎么能让那个女人先生了孩子呢,而且娶得还是个番婆子,哎哟哟,那生出来的孩子得是什么样啊,难不成也是什么红头发绿眼睛的罗刹样么,啧啧,他们胡家也算有头有脸的人家,家里有个那样儿的子孙,可真是丢脸哦。
“娘,我看不如时常请那江家姑娘来家坐坐,一来平息流言,二来也算宽慰人家,证明咱们胡家可没有那退亲的心。”
大儿媳妇提议道,她的小儿子可马上就要说亲了,这时候可不能让那些闲言碎语影响了儿子的亲事。
冯氏听了觉得有理,不管怎么样,这江家姑娘一定是她儿媳妇,若儿子真做了糊涂事,她更要好好补偿人家了。
于是,端午这一日冬秀便接到了冯氏的邀请。
冬秀自己可不大愿意去,这大热天的,根本懒得动弹,要她顶着大太阳,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颠簸半天,那可要了她的命了,晒黑了怎么办呀,她前世就是因为不注意防晒,三十岁时脸上就开始长斑长皱纹了。
虽然这时候拒绝未来婆婆的相邀很不明智,可是摸着自己吹弹可破的面颊,她还是果断的拒绝了。
而且她听哥哥说过,那边也是挤挤挨挨的住了一大家子人,家里境况也颇不好,那家的大哥还常年吸食鸦片烟,没钱了便在家里偷摸些器物去典当换钱,这几年逢年过节的家里都有成群的讨债人上门要债呢。
在冬秀看来,自己可不是什么被耽搁的可怜老姑娘,比起嫁到那家里去做伺候人的小媳妇,最后得知丈夫搞了外遇,她已经觉得很是庆幸了。
在这么个女人完全没有地位的时代,冬秀深深觉得,也许一辈子不嫁人未必就不是件好事,特别是像她这样家里人口简单,哥嫂和气,自己又有钱财傍身的女孩子,在家里做个快乐的米虫也很好呀。
所以任凭吕氏如何训骂捶打她,她只管躲在自己的小院里喝着自制凉茶,品着新鲜瓜果,悠闲自得。
其实吕氏自己也不大想要女儿过去。
听说那家里连个帮佣也无,一应活计都要家里人自己上手,冬秀去她家做客,还能袖手坐在一边不成?
况且她的女儿不说是金樽玉盏里生出来的,可也算是娇生惯养了,从小到大,她连针线也舍不得狠逼她去学,那双小手比豆腐还要细嫩。
她怎么舍得让她去干那些粗活呢。
再一个,他两家定亲十多年了,逢年过节也常有礼品往来,这胡家可从来没说过要女儿去她家做客的话。
一定是因为最近的那个传言。
难不成那却是真的!
这胡家做下这样的事情,觉得理亏,所以才来向她家示好了?
不得不说,这些妇人的脑回路还真是出奇的一致呢。
反正吕氏觉得,若真是那样子,那就更不能去了,打量着她家好欺负呢,哼!
不过事情还没有确定,也不好闹僵了,吕氏到底叫家里下人装了许多绿豆糕、五毒饼、酵面团子,并蜜豆红枣馅儿的粽子,外加两坛好酒、几匹花布,一并给胡家送去了。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失了礼数。
乡村里十年八年也不见得有什么大新闻可看,只好把那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添油加醋的反复咀嚼,以求这八卦能稍微慰藉一番他们那饥渴干枯的精神世界。
这种流言也不必去管它,等一件更新鲜有趣的事儿发生了,这件事自然也就揭过去了。
就连流言的对象,江、胡两家也是一样的。
不过是一场露天野台子戏,所有人都在瞬间忘记了胡家四少爷的绮闻艳事。
自《三寸金莲》被沪市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的几个女孩子改编成了话剧,很快便被搬上舞台进行了演出,这时候话剧还是极其新鲜的一样事物,格外受那青年学生的追捧,再加上她们表演得着实不奈,小说的知名度又高,很容易便获得了成功,在学生中也算是有口皆碑,一时风靡各大高校。
可惜话剧到底有他的局限性,懂得欣赏它的国人少之又少,极难推广开来。
其实华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有其独特的艺术喜好,要说最受国人追捧的那莫过于戏剧了,特别是现今正大行其道的京剧,真可谓戏迷天下有、票友遍地走。
因此这出话剧也就在学生间引起了追捧风潮,其他普通民众却并不知晓。
幸而这女学生中也有那天足会的拥趸,看这话剧如此受欢迎,反响如此热烈,比之读小说又是另一番滋味,受此启发,灵机一动,便想到要将其排成戏曲。
她们天足会主要是要给那些偏僻闭塞之地的人做思想工作的,那里交通阻隔、消息不畅,大多文化落后,又礼教森严,要想让那些愚昧而固执的人同意放脚,那真是难比登天,即便政府出面,也屡以流血冲突而终结。
可戏曲就不同了,这时候有不爱看戏的人么?
绝对没有!
无论老幼、无论男女,只要锣鼓那么一敲,丝铉那么一响,人群便会从四面八方、跋山涉水的自发聚集过来,都不用她们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吸引他们。
况且戏曲还极具洗脑功效,这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识字的文盲,生平所能知道的知识,一方面来自与人交谈,口口相传,另一方面就来自戏曲,而且绝对是戏曲更能让人印象深刻,要不然一个老农民如何知道刘关张、唐明皇,如何知道包青天、陈世美的呢,在惬意的叼着烟袋锅时,如何都会哼戏曲儿呢。
况且戏曲改编也不像那话剧一般困难,听说那几个女学生光是排练就花了小半年呢,这戏曲就不一样了,随便去街头拉个草头班子,人家也是有很深的基本功的,只要给个戏本子,三五天便能排演出来登台了。
这出戏又简单,还有丰厚的报酬可拿,那些戏班子自然乐意受雇于天足会,跟着他们进山下乡的去演出。
徽州本是戏曲繁荣昌盛之地,大名鼎鼎的京剧其实就来源于徽戏,徽州人对戏曲的热爱那是毋庸置疑的。
但凡谁家里请了戏班子来唱堂会,总能引来十里八乡不知多少来趁戏听的村民,连那树杈上都黑压压的挂满了来看热闹的孩子。
这次听说村里来了个戏班子,要在村头院场前搭台唱戏,村民早便过去抢占位置了。
这个戏班子虽没甚名气,功底却很扎实,一开场先来了段“孔明挥泪斩马谡”,抑扬顿挫的唱腔顿时惹来阵阵叫好之声。
热过场后便正式演起《三寸金莲》来,民间的草台班子与正儿八经的戏班子其实区别很大,他们也唱戏,不过因为受众都是普通民众,为了迎合他们的口味,不免要插科打诨,带上些笑料黄料,这样听众才觉过瘾呢,要是真像那折子戏一般,咦咦啊啊的一句话三口气,一个场景唱半天,村民谁又有那个欣赏水平和耐心呢。
因此《三寸金莲》也做了适当的改编,与话剧相反,其整体色调明快不少,毕竟来听戏的人都是想要乐呵的乡民。
弦动锣鸣,扮演奶奶和小香莲的演员相继上台,唱过几句交待两人身份和故事背景,奶奶便扯出布条开始给香莲裹脚。
“哟,这是什么戏目啊,没听过啊?”台下有人窃窃私语。
“切,你除了目连救母、广陵月之类的还知道什么,我早问过这戏班的老板了,这出戏是根据最近流行的一个话本子改编的,听说在沪市火的不得了,不仅平民百姓爱看,连那达官贵人也很是捧场,听说朝廷还下令让在全国各地都免费去唱呢,要不怎么那么多人来看啊!”
“是啊,是啊,我也听说了,我们村里就有个从沪市回来的学生,听他讲那个话本子就连总统都说好呢!”
“总统是什么?”
“嗨,你这都不晓得啊,总统就是那过去的皇帝老爷啊!”
“那这出戏是连皇上他老人家都爱看的咯。”
几个人聊得兴起,却惹恼了周围看戏的人,纷纷怒目而视,真是的,台上正演到精彩处呢,这几个憨货却一个劲的叨叨,害得他们好几句台词都没听清楚。
台上的小香莲已然被奶奶按倒在椅上,也不知台上人怎么弄的,随着掰折脚骨的动作,台上居然传出几声清晰可闻的骨头断裂声。
伴着小香莲饮泪泣血的连声呼痛,台下众人也觉脚背隐隐作痛,甚而还有人“嘶嘶”的吸着凉气。
戏曲是极能传达情绪,引起观众共鸣的,好的演员只需几个眼神、几个动作,就能引人心潮澎湃,我们看电视剧时,都曾看到过这样的桥段:迈着台步走上来的大师,抬手起势,猛地扬眉瞪眼一亮相,底下原本安静的戏迷们便会突然的爆发出阵阵叫好之声,掌声雷动,这就是大师的魅力所在。
台上的演员虽不是什么名角大师,却胜在经验丰富,半年的不间断演出,早已足够让他们做到传神,知道怎样最能触动人心。
随着剧情的快速推进,哭哭啼啼的小香莲长大成人,当初怨恨奶奶折她双足给她裹脚,现在却以自己一双精巧的小脚为傲,而她果然也因这双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幸运的嫁进了富贵之家。
台上的香莲穿红着绿出嫁了,一派喜气洋洋,台下众人也看得欢欣鼓舞,仿佛那苦尽甘来,即将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人就是自己一般。
“所以说啊,娇女不娇脚,这脚该缠还得缠啊,受点子苦怕什么,以后只管做太太夫人,有那数不清的丫头伺候着,躺着吃喝便是,就是一辈子不下地走路那又怕什么。”
“是啊,可惜咱们没那个条件,要不然也叫家里丫头裹上。”
“你哪是没那个条件,是舍不得闺女在家白吃饭,怕没人给你干活吧。”
“咱们穷人家裹不起,那富人家居然还有裹了又放的,你们都听说了吧,那个江家的小姐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放脚了,结果跟她定亲的那胡家少爷就悔婚了,另娶了个小脚女人,孩子都生了。”
“不对,我听说是娶了个洋婆子,生了个红毛绿眼的孩子,这些年都不敢带回来见人。”
“啧啧,那真是作孽啊,要是那江家小姐不放脚,能出这档子事吗。”
“啊”,随着台上传来的一声惊呼,众人的注意力再次被拉回去。
众人以为应该享尽荣华富贵的香莲却被一个面目可怖的男人扇倒在地,在洞房花烛夜,一个女孩子最憧憬期待的时刻,香莲却发现自己的丈夫是一个随时可能会发疯的傻子,盖头被揭开的那一刻,迎接她的不是丈夫含笑打量的眼神,而是痴肥呆傻淌着鼻涕口水的疯子。
香莲本能的发出了害怕的一声惊呼,而就是这声惊呼触怒了傻子,他原本挂着傻笑的脸上突然怒意勃发,不由分说便对香莲饱以老拳。
扮演者真是厉害极了,将那个痴傻却狂暴的佟家大少爷演的活灵活现,当他发出嘿嘿的傻笑时,台下观众莫不感到一种恶寒不适的恐惧感,当他突然发难时,人们也和香莲一样下意识的发出来惊呼声来。
这出戏,直到此时才算正式开场了。
佟家众人的勾心斗角、扭曲疯狂一一在香莲的眼前展开,本以为是进了福地,哪知却是落入狼窝。
香莲无力的被这狂乱扭曲所裹挟,参与了佟府的三次赛脚大会,第一次她败给了二少奶奶白金宝,家庭地位一落千丈,即便是身怀有孕,也要遭受丈夫无休止的虐待折磨,唯一的亲人奶奶在得知她赛脚落败的遭遇后也悔恨而亡,这彻底让她失了那股傲气和活气,甚至准备一死了之,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可她做了母亲,有了女儿莲心,为了女儿她也要争也要斗,于是她重又裹上了脚,忍受种种痛苦,终于裹出一双好脚,在第二次赛脚会上夺得头魁,彻底在佟家站稳了脚,尝到了权势带来的好处,她也像白金宝一般沾沾自喜、狂妄自大了起来,而第三次赛脚会更是让她美名远扬,成了当地有名的人物,这也让她在佟老爷死后直接成为了佟家的掌家人,后来也成了天足会的重点争斗对象。
这出戏已不单单是传统的戏曲了,其中还借鉴了不少话剧的表演形式,两相融合,更加的具有了观赏性,表演也更具张力和吸引力了。
一开始下面还有闲聊嗑瓜子的,后来却完全被这出戏所吸引了,所有人都紧盯着戏台,唯恐错漏一丝情节。
这出戏本就新颖别致,独具一格,何况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与以往任何戏曲都不一样,裹脚、赛脚、家暴、□□,甚而商场斗争、势力更迭、时代变幻一一交叉其中,只让人看得目不转睛,心神完全随着剧情而变化。
原本痛恨裹脚,甚至为了避免女儿再遭厄运,忍痛将她悄悄送走的香莲,最后却可悲可叹的成了小脚的维护者,与天足会的人、与变幻的时代而争斗,即便底下大都是粗枝大叶、情感疏豪的村民也感受到了那种让人窒息的氛围。
最后的最后,香莲认出了那一直以来与她作对的天足会会长,居然就是自己丢失多年的女儿莲心,心愿已了的她选择了安静的离去。
莲心在拜祭香莲时,台上唱起了放足歌:照得女子缠足,最为中华恶俗,惟当缠足之时,任其日夜嚎哭,对面置若罔闻,女亦甘受其酷,为之推其缘故,不过扭于世俗,意为非此不美,且将为人怨怼……
这出戏直演了四天才完结,直到演员谢幕,戏台上不再有动静,底下众人这才如梦初醒,原来戏已散场。
戏班子里的人对台下那静默的反应早就习以为常了,毕竟这出戏本质上就是压抑而扭曲的,带给人的不是一时的快意,而是无穷的深思。
回家的路上,众人便三三两两议论起来。
“哎,这香莲也是命苦,都是叫她那奶奶给害了,穷人家闺女偏学富人家小姐,裹什么脚啊,那荣华富贵是那么好享的?”
“哟,朱老三,你先前不还说要给你家闺女缠脚吗,这就变卦啦!”村人打趣道。
“嗨,我那也就是说说,我才不会给我闺女缠脚呢,你们整天窝在这村里是不知道外面的世道,这天啊,早就变了,连咱们的辫子都给剪了,这小脚迟早也要禁绝了,那大城市里的女娃子早都不兴缠脚了,谁要是有一双小脚,那才准叫人瞧不起呢!”
“不会吧?难道这城里的人都喜欢大脚板姑娘?那大户人家也愿意娶个大脚婆娘?”
“可不是,那些学生还三不五时上街搞□□喊口号,说谁要是娶小脚女人,谁就是那个什么,哦对,时代的叛徒,那就是老封建,是要叫人鄙夷的。”
“这么一想还真是啊,那什么天足会、文明讲习所不经常派人来村里搞讲演不准人缠足嘛,听说有的地方还有‘小脚捐’呢,凡是裹小脚的都不准上街走动,一旦发现那就要被罚钱呢,啧啧,这世道可真是变了。”
《三寸金莲》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被残害女子的一生,更是通过她的际遇向读者阐述了时事的变迁,期间穿插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事件,对那些完全没有渠道了解家国大事的人来说,也是极其新鲜的,这出戏很容易的就火了起来,在传播方面简直是无往而不利,逐渐在全国形成一股风潮。
深入人心的故事,谆谆善诱的劝导,再加上现实社会里潮流的更迭转变,人们对缠足一事的观念渐渐的也发生了转变,本来嘛,人们让家中的女儿、姊妹忍受巨大的痛苦缠足,也不过是为了顺应世俗、日后好说亲嫁人,可如今社会上却偏偏不时兴小脚了,反倒天足大行其道,就连政府也是大力提倡的,既然小脚不再吃香,那何苦再去受那份罪呢,因而除了那些顽固不化的老古董,绝大多数家里的女孩子渐渐地都不再被强制裹脚了,就连那已经裹上了的也开始试着放脚了。
至此,天足运动才在全国上下真真正正的施行了开来。
※※※※※※※※※※※※※※※※※※※※
天赋不够勤奋凑,我要做最勤奋的作者哈哈!
好久没有打滚求收藏了,今儿给各位客官滚一个,瞧好了您呐:卖力花式打滚ing
另外:有给作者投地雷、灌营养液的,可能没有一一在评论区回复感谢到,在这里再一次对各位小天使的厚爱表示真诚的感谢,爱你们,么啊!
喜欢民国路人甲请大家收藏:民国路人甲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771/229359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771/2293594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