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经典短篇 > 锦城花时 > 一江之隔(卷二完)

一江之隔(卷二完)

推荐阅读:世界第一『可爱』的是雨宫同学,第二是我。你喜欢的不是女儿而是我!?古井观传奇因为女朋友被学长NTR了,我也要NTR学长的女朋友乱世书万古第一神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极道武学修改器国民法医鉴宝狂少

    清早, 刘弘带庄扬去刘母居所辞别, 正好刘父在。

    庄扬第一次见到这位枭雄,魁梧美须, 威严而英武,他和刘弘仪貌神似,看着他, 仿佛看到的是三十多岁以后的刘弘。

    庄扬恭敬行礼, 刘父示座,悠然说:“我常听阿言提起你,以为是位而立年男子, 不想如此年轻, 着实令人惊讶。”

    刘母形容的庄扬, 照顾着一家老小,收租罗乡, 不时帮助对岸贫困的母子, 这样一个人,今日看来也不过十八九岁。

    刘母笑说:“二郎今年才十九吧。”

    庄扬回:“是。”

    “我听阿弘说你是子慕先生门生, 何不也留在汉国任职?”

    刘父的仪容不怒而威,他双目注视庄扬, 让庄扬想到雕隼的眼睛,犀利且敏锐。

    “先尊早逝,有老母幼弟要看顾, 不能为明公效力。”

    庄扬也不过是这一套说辞, 他觉得骗不过汉王那敏锐的眼睛。

    果然, 刘豫说:“二郎即不肯为官,我不为难你。”又将目光看向刘弘,叮嘱:“恩人远来,好生招待。”

    刘弘应声:“是。”

    刘父日理万机,想来昨夜在刘母这边宿下,清早他才在刘母居所。和庄扬打个照面,便就离去。

    待刘父离开,庄扬才跟刘母说他今日是来辞行。刘母相当惊诧,毕竟庄扬抵达汉国不过三日,怎么如此匆忙要走。刘母连忙让侍女去取缎锦珠玉要馈赠庄扬,她命令侍女时,还不忘瞪了刘弘一眼。

    “夫人,公子已赠金予我,万万不可再受此厚礼。”

    庄扬急忙拒绝,这趟汉国之行,不慎竟成了前来运载金帛之旅。

    “他那边能有多少东西,我还不清楚。当年若无二郎搭救阿弘,为阿弘请医,我们母子只怕活不到今日,享受这荣华富贵。”

    刘母固执要送,说着还用手巾揩起泪水。当年的日子确实苦,每每想起,都止不住辛酸。

    这实在让人无法再坚持不收,庄扬只得默然。

    离开刘母居所,刘弘在前,庄扬在后,庄扬的马车上多了两匹缎锦,一箱珠玉。

    庄扬觉得若是就此回去,只怕半道要被人劫杀,丢尸入江,尸沉喂鱼。

    最终,庄扬也只收了刘弘四块金饼,至于刘母这些馈赠,则托刘弘留下,过些时日,再还给刘母。

    庄扬在午时出行,一同来送行的有周景、霍与期,刘弘。

    江水在阳光下泛着金波,庄扬登船,对岸上众人行礼相别,他的目光落在刘弘身上,刘弘也正在看他,四目相视,刘弘的目光温情而深挚,庄扬心中生出几分苍凉。刘弘已经是一身戎装,背负弓箭、佩戴刀剑。送行庄扬后,刘弘将跟随刘父领兵前往陇西,与军师汇合。

    庄扬回到平静的生活里,和家人相伴,继续过他清闲的生活,而刘弘将奔赴战场,于弓箭戈矛,血火交融中战斗,过着艰苦的军旅生活。

    木船悠悠荡开,风起,岸边的芦苇沙沙作响。

    岸边刘弘的身影渐渐小了,模糊了。庄扬突然觉得,他有许多话未和阿弘说,这三日的相伴竟是如此仓促。一时竟让他,十分怅然、沮丧。

    这一路归程,和庄扬同行的是一位蜀锦商人,唤穆征,他做汉国王公贵族们的生意,门路广,随从多,往返汉蜀两地,从不怕打劫。

    穆征受刘弘所托,顺道护送庄扬回去锦官城。

    逐渐,江畔为水域遮挡,庄扬再见不到岸边送行之人。

    汉与蜀的交界,在此地,不过是一条江之隔,却像似隔开了两世。

    数日后,庄扬返回锦官城,马车刚抵达家门,最先冲出的是蛋饼,蛋饼飞扑向庄扬,兴高采烈地用舌头舔庄扬手,拼命摇尾巴。而后是小步奔跑的侄子,他在门槛上摔了一跤,被庄平抱起,庄平鼓励他要勇敢,不可以哭。庄平之后是庄兰,嫂子林嫱和庄母。

    夜晚,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庄扬谈这一路在汉国的见闻,家人十分欢喜,为刘弘母子,也为子慕先生。

    庄扬将两块金饼给庄秉,告知他是刘弘的馈赠。

    “兄长,将它换钱,以它做子钱,贷予商贾。”

    虽然庄扬从未经商,但是他对如何挣取财物了解不少,何况庄父当年也是一位子钱家。子钱家放款借予他人,并收取利息。

    庄扬自己则留下剩余的两块金饼,用它们应付日后可能到来的困难日子。

    庄扬返回锦官城,刘弘前往陇西,半途,见到遭遇过寇兵洗劫的村落,横尸遍野,屋舍焚毁。

    刘弘下马,见死者已死,死相凄惨,生者面有菜色,半死不活。刘弘命令部下询问生者,是何人犯下的暴行。

    不久,士兵过来禀报:“大帅,昨夜,刘冒军一支三十余人队伍经过此地,烧杀掠夺。”

    当年信朝强盛时,曾将降服的胡兵安置于此,后来天下大乱,此地最先失去管制,而后三方势力在此盘踞,相互杀戮多年,百姓饱受荼毒。

    “刘冒军皆为骑兵,而且装备精良。”

    霍与期听得士兵禀报,匆忙登上土台进言。刘豫、刘弘站在上头。刘弘眺望苍茫的平原和远处的山丘,满目土黄,难得有丝绿意,此地正饱受旱灾。

    “我听闻,刘冒行军不备粮,纵容部下在所到掠抢,想来民怨已久。”

    刘弘对于四方的敌人,了解许多。

    “让士兵早炊歇息,今夜警备。”

    刘豫发号施令,将士领命离开。

    刘冒的骑兵出现在这里,不是什么好兆头。但是刘豫也不怕什么装备精良的骑兵,夜里防范偷袭即可。

    这夜,汉军就在村落外的河边扎营。

    刘弘于父亲刘豫帐篷中和将士议事,到深夜才返回自己帐篷。刘弘在月色下,看到两位士兵撵赶一位一位衣衫褴褛的人,刘弘前去,询问士兵是怎么回事。

    “将军,此人前来讨饭吃,跟她说没有,还赖着不走。”

    借着月光,刘弘看清楚这是位瘦小的妇人,蓬头垢面,衣不遮体,仔细看,她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婴儿虚弱的无力啼哭。妇人扑向刘弘,将婴儿举向刘弘,哀求着什么,刘弘听不懂她的话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将军,我们这就把疯女子拉走。”

    士兵觉得难堪,正要帮将军解围,不想将军说:“我帐内尚有一碗黍饭,拿予她吃,不可为难她。”

    刘弘让士兵进他帐篷端饭,刘弘想起女子衣不遮体,便把自己一件短衫递给女子。妇人接过饭和衣服,跪地道谢才离开。

    刘弘入帐内休息,却睡不着,眼里都是今日所见的惨状。

    若是二郎见到今日遭遇掠杀的村落,听到那些生者的痛哭,他该是多难过;而若是二郎,见到这么对母子,他必然也会给予援助。

    清早,汉军撤营前行,浩荡的队伍,渡过干涸的河床,刘弘见到一位蓬头垢面的妇人抱着一个婴儿,站在一旁目送。她认得刘弘,刘弘骑着一匹大白马,为众将领拥簇,他皮甲最华美,很好辨认。

    刘弘行军中,身上没有带钱物,他扯下腰间一枚金饰,随手抛给妇人。

    两日后,汉军会师,与刘冒军大战,各有胜负,数日后,汉军退兵。

    在退兵路上,刘弘途径当初驻扎的村落,同样是过那条干涸的大河时,他发现前面的士兵们停了下来,似乎发现了什么。刘弘上前,问是怎么回事。已是骑长的大春说:“公子,是个娃娃,怪可怜咧!”刘弘上前,看到一位已死去的妇人,还有妇人身旁躺着一个啼哭的婴儿。那婴儿身上包裹的衣物眼熟,正是刘弘的短衫。

    婴儿饿得仿佛只剩一双大眼睛,朝刘弘张着手,刘弘弯身将婴儿抱起,把负责炊事的一位老兵唤来,老兵带着妻子。刘弘把婴儿交给老兵妻,让好好看顾。

    这婴儿已张齐牙齿,也会牙牙学语,老兵妻帮婴儿擦洗,更衣。告诉刘弘孩子已有一岁,是位男孩。

    “将军,即是你救了他,给他赐个名字吧。”

    大春逗着男婴,帮婴儿请求。

    “就唤他刘河。”

    刘弘没做多想,给男婴冠上了自己的姓,因是在河边拾到,便取名为河。

    刘河一路由老兵妻抱着,坐上装粮草的辎车。

    老兵妻用米汤喂他,不过数日便恢复健康,是个灵气、可爱的孩子。

    汉军在陇西苦战多时,到秋时,才击溃刘冒军队,攻下狄道。

    返回长安时,上林苑的湖泊,红叶飞舞。

    刘弘独自骑着马,来到湖畔,他思念庄扬。

    秋日,在锦官城的庄扬,收到商人送来的信函,信中刘弘告知庄扬,他们军队攻下了陇西的狄道,歼灭了刘冒的势力。并且提及,他收养一个男婴的事。

    庄扬回信,告知刘弘,他在蜀地任职学官,生活安定。还有秋时,大春妻生了一位女儿,托刘弘告知大春。

    把帛书存入木匣,庄扬递给商贾穆征。穆征往来汉蜀做生意,一年要往返数趟,正好为刘弘和庄扬传达书信。

    将穆征亲自送至门外,庄扬返回院中,听得院中婴儿啼哭的声音。庄扬到大春妻房里探看,建庄兰正抱着婴儿哄着,大春妻疲倦地靠在床上。大春妻见庄扬进来,连忙要起身道谢,庄扬拦阻。

    大春妻勤快,庄家人待她也厚道。

    “二郎吩咐,煮两个鸡蛋,给春嫂补补身体。”

    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从门口走来一位妙龄女子,约莫十六七岁的模样,长相温婉。

    女子将碗端到大春妻身旁,亲自喂她,大春妻说:“可万万使不得,我自己来。”

    女子低语:“春嫂还是由我来,你身体虚。”

    庄扬出屋,走到院中,不会庄兰出来,对庄扬说:“细绢看着好温柔,兄长会...(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696/229293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696/2292939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