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都市生活 > 年代:梦回1998盛夏 > 第188章 人心总归是偏的

第188章 人心总归是偏的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看着父母如此亲疏有别,陆建军很尴尬。每年这个时候,他感觉最亏欠的就是徐芳萍和陆泽母子。

    从小到大,他都很努力地在父母面前表现。可不管他多听话、多乖巧、多努力学习,依然得不到父母的重视。

    在陆新远和何桂兰眼中,只有大女儿和大儿子最亲。

    大女儿陆秀珍,毕竟是第一个孩子,投入的心血最多,从小就宠溺;大儿子陆建国,作为老陆家的第一个男丁,更是重视无比。

    从他参军开始,就很给老陆家争脸。放在二十几年前,“军人家属”可是一项很高的荣誉。当地武装部的干部,逢年过节都会上门慰问。

    更别说大儿子还娶了大领导的女儿,仕途不断攀升,级别越来越高。

    甚至陆泽小叔,因为是最小的儿子,凭着父母老来得子的喜悦,也得到了不少关心。唯独陆泽他爹,夹在中间,不上不下,最易忽视。

    这份亲疏有别的情感,也蔓延到了陆泽这一代人。

    老两口偏心眼儿,一碗水端不平,自然会影响大家庭的团结。老陆家虽不至于兄弟阋墙,但相亲相爱也就只停留在表面上了。

    都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家和才能万事兴。一个家族要想兴旺发达,最关键的是先要有凝聚力,亲人之间要相互团结。没有这点,一切休提。

    按说,以陆建国的地位和背景,随便提携一下两个弟弟,陆建军和陆建邦都不可能混成现在这样。再怎么说,也不至于让弟弟混到要下岗的地步。

    但现实就是如此狗血,老陆家就像是一盘散沙,兄弟之间没有半点情分,毫无扶持照应。

    也许在陆建国看来,弟弟们就像是狗皮膏药招惹不得,沾上了就甩不脱。所以,即使帮扶弟弟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也不愿费心。

    这点,也就陆建邦和陆建军在喝酒时,抱怨过几句。

    陆建军自己倒是挺看得开,压根没有起过这种念想。自诩读书人的他,颇有几分气节。在他看来,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殊不知,这句话应用的对象是外人,亲人之间却不适用。所谓亲人,那是血浓于水的关系。有时因为利益,外人来求偶尔都会出手,更何况是亲人。

    真正的帮理不帮亲,在现实中压根就不存在。因为这种人在官场上根本就走不远。能在仕途有所作为的,有几个是真正大公无私的?

    朋友之间的关系,都是你麻烦我、我麻烦你,通过一件一件事情相互帮助、有来有往,来提升友谊和感情的。

    大家都不来往,再好的友情时间一长都得凉。毕竟君子之交,很多人一辈子都遇不上。能维系点熟络的朋友,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社会关系,人脉网络,靠的都是经常互有来往。

    亲人都不愿意照拂,只能说明亲情在他心里,没有价值,甚至比不上下属们孝敬的那俩臭钱。陆泽老妈就经常说,老陆家是虚假繁荣,一旦老人不在了,家就散了。

    对此,陆泽也深以为然。

    爷爷奶奶都还在呢,陆泽和大伯、大姑家的孩子,就已经不来往了。也就陆飞那小子,因为小叔亲近,和陆泽还算处得不错。

    看着丈夫那挫败而亏欠的眼神,徐芳萍忙上前握住他的手,柔声安慰:“建军,只要咱们一家人过得好,其它都不重要。”

    “唉,咱们也进去吧。”陆建军叹了一口气,就从车上开始往下搬东西。

    人越缺什么,就越想要什么。家里现在阔了,所以陆建军这次又买了不少东西回来孝敬二老。

    别说是过年,平常日子陆建军回来看望父母的频率,也要比其他人高得多。

    可那又如何,哪怕陆建军做得再多,也改变不了陆新远和何桂兰老两口的心意,依旧得不到他想要的重视和偏爱。

    他从未想过靠大哥帮忙提携,甚至心中暗暗憋着一股劲,想要靠自己做出点成绩,证明自己不比大哥差,让父母也对他另眼相看。

    现实却很残酷,一事无成的陆建军,这么多年都没能取得什么成就,化解自己的执念。

    要说陆泽的爷爷奶奶,也不是主观故意偏心眼儿。他们只是因为没文化,跟着本能行事,延续着封建传统的小农意识家庭的思维惯性而已。

    望着老爸搬东西时的落寞,陆泽不由地摇了摇头。人都有执念,而且多数是由原生家庭造成,他爹陆建军又何尝不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他走上前去帮忙,先把烟花爆竹搬了下来,朝巷子里走去。

    沿着小巷子往里走个几十米,就到了陆家老宅。这个宅子,还是陆泽的高祖父(曾祖之父)传下来的。

    老陆家从村子里来镇上讨生活,已经近百年了。陆泽的高祖父,一开始就是来镇上给老街主干道两侧的“豪宅”主人当伙计的。

    虽然这些“豪宅”看似也不大气,不过从乾隆年间开始,李渡老街就集中了万隆、万盛、万茂、万祥、万义、福兴泰、福裕泰、福生、福隆9家私营酒业作坊。

    酿造出的美酒,正好可以通过渡口运往各地销售。也正是这些酿酒作坊的存在,带动了李渡镇的兴旺。

    老街主干道两侧的“豪宅”建筑,也多以传统酿酒格局“前店后坊”的风格为主。其中设在后街的福生作坊,正是陆泽高祖父当年打工的地方,作坊的门面至今尚在。

    在长约500米的老街街道里,设有这么多酒业作坊,还存留部分酿酒作坊和门面,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而老街门面房后面,散落分布的一大片老宅子,以前给各酒坊打工的伙计们居住的。

    陆泽的高祖父和曾祖父,在解放前都是酒坊的伙计,也正是凭此在镇上立住了脚跟。给陆泽的爷爷,留下了这套老宅子。

    宅子不大,也很破旧,但好歹是个落脚之地。

    不过,解放后这些酒坊由于历史原因退出了市场舞台,陆泽的爷爷也没能子承父业,反倒是进厂上班了。进的并不是李渡酒厂,是镇上的小木钻厂。而木钻厂也早因为效益不好,前几年就倒闭了。

    陆泽抱着烟花爆竹,走进陆家的老宅子。

    陆家老宅有个小院子,非常简陋。进了院门,院中只有一小块空地,几间瓦房加一间小窝棚围在一起。

    最大的那间瓦房是正屋,算是客厅餐厅一体,左右两边三间小的是卧室。院子里搭的小窝棚是厨房,边上还有一口老式压水井。

    老街这边可没有通自来水,生活用水全靠这口压水井。也只有新街那边造的房子,才有自来水供应。

    最不方便的,就是老宅子没有厕所,卫生间这种东西就更不用想了。要想方便,只能步行去一百多米外的公共厕所,还是蹲坑旱厕的那种。

    陆泽老妈有洁癖,陆泽也深受其影响,这点二人是真不习惯,每次回老家绝对待不长。但凡享受过清洁的环境,有几个人愿意再回到脏污不堪的条件。

    陆泽抱着纸箱子,走进了正屋,看见堂姐陆诗淇端着一盘刚煎好的麻子,吃得正香。

    麻子(糯米麻糍),是之江省、江右省、闽南省等地的一种应节传统小吃名点。在江右省,农村在过年的时候,都会进行“打麻子”的活动。

    这道美食,通常需要好几个壮汉一起配合才能制作完成。

    将蒸熟蒸烂的糯米放在特制的石槽(叫“臼”)里,用木质的锤子先捣烂。之后开始用力捶打,这可是个力气活,得挑选出五个大汉才能胜任。

    等到糯米团捣烂至粘稠并富有弹性的状态的时候,就可以把糯米团拿出来了。将捣好的糯米团捏成一个个小团,这个时候往往是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捏麻团儿。

    洗干净手将大的糯米团,捏成3cm左右的小团,就算制作完成。麻子做好之后,可以直接吃有淡淡的香甜。

    也可以将炒香的豆子磨制成豆粉,并和芝麻、白砂糖等混合均匀制成香料,麻糍团外边裹上一层香料,吃起来更是美味无穷。

    麻糍好不好吃,一是要看糯米的品质,二就是要看捶打的功夫。糯米被捶打的越细腻,麻糍的口感越好。

    堂姐正在吃的麻糍,是附近村里的亲戚前两天刚做好送过来的。

    放了两三天,麻糍早已冷掉,蒸一蒸加热后就又可以吃。不过奶奶何桂兰为了宠大孙女,解锁了麻糍的最佳吃法。

    冷掉的麻糍,放一点点油煎上一煎,煎到两面微微金黄,再裹上豆粉芝麻白糖,吃起来外焦里嫩,满嘴都是糯米、豆粉、芝麻的混合清香,那嚼劲和微微的粘牙感,是中式点心中的一绝。

    要是换了以前的陆泽,看堂姐吃这么香,都会馋那么一口。现在不同了,心境不一样,他对这种美食小吃就没什么念想了。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a href="http://www.yeguoyuedu.com" target="_blank">www.yeguoyuedu.com</a> 安装最新版。】

    倒是堂姐陆诗淇见陆泽走进来,生怕陆泽会和她抢一样,忙端着盘子背过身去吃独食。

    大孙女护食儿的样,何桂兰都看不下去,她尴尬地问了声:“陆泽你吃不吃?奶奶再给你煎一盘去。”

    “奶奶,不用麻烦了,我不吃。”陆泽笑笑回道,放下箱子又回去帮老爸搬东西。

    今年春节,为了表现一下,他爹陆建军可是好一阵采购。几大箱,几大袋的年货和食材,都快把面包车塞满了。

    哪像大伯陆建国一家,轻装上阵,完全就像是回家来做客的。

    尽管大伯也没少给爷爷奶奶钱,可很多时候,不是说给钱就够的。心里有没有,主要看行动。老两口穷了一辈子,给再多钱他们也舍不得花,那给钱又有何用?

    但是,对老人来说,陆建军三天两头来看望他们,还经常给他们做饭,买不少好吃食,都不及大哥的一个大红包来得上心。

    其实,陆建军一年到头孝敬二老的钱,加起来远比大哥陆建国要多。

    可那是细水长流,毫无感觉。而大伯一次性孝敬的红包足够大,给二老的冲击,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总念叨着老大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陆泽记得前世,爷爷奶奶后来身体相继不行了,老爸老妈在医院里鞍前马后照顾,伺候地无微不至,依然没有得二老念好。

    直到二老各自离世前,嘴里念叨的都是大姑和大伯。

    都说通常在医院照顾老人的孩子,都是家里最不受宠的,因为父母才不忍心让宠爱的孩子来回跑。

    不受宠的孩子,尽心尽力去照顾老人,竭尽全力向父母证明自己才是值得被爱的,反而经常得不到好脸色。

    而受宠的孩子,只是难得买点水果来看望一回,父母却不仅会说他们孝顺,还会百般找理由替他们开脱。什么工作忙,什么太辛苦,别打扰他们。

    心脏长在左边,人心终归是偏的。

    按照陆泽老妈的说法,老爸这次买这么多年货来表现,注定是白费心机。

    果然,陆泽父子来回几趟往屋里搬东西,二老也只是笑笑,丝毫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动状,只顾着和大伯一家亲昵地聊着。

    大伯这位领导干部,当然也不可能放下身段去帮弟弟一家搬东西。别说搬东西,就连句要不要帮忙的客套话,都没问一句。

    来回几趟,父子二人才算把东西搬完。今天这顿年夜饭,绝对会比前几年更加丰盛。

    陆泽自己倒没什么,重活一世,很多事早就看开了。

    只是心里有点替老爸不值,倒不是心疼钱,这辈子他已经很难有心疼钱的感觉了。他是为老爸的这一腔热血将再次被浇灭,而感到冤得慌。

    没见父子俩累成这样,爷爷奶奶都没问一句要不要喝水。而给大伯呢,连茶叶都泡上了。

    老爸执念太深,陆泽和老妈徐芳萍都劝不了。如果执念那么容易消除,又怎么称得上执念呢。

    尤其是陆建军这种讨好型人格的执念,更是无法劝解。一门心思想在老陆家做个顶梁柱,做个孝顺的好儿子,就为了赢得远亲近邻的好口碑,在父母面前对他夸上那么一句。

    可远亲近邻夸得再多也是外人,改变不了什么。

    偏心眼儿这种事,不读书、不开窍,一辈子都改不了。

    老妈徐芳萍每次回老陆家过年,都十分变扭,可每次又不得不因为经济情况,在老陆家住一晚。就算要走,也要等初一拜了年才能离开。

    今年不一样了,家里有钱了,可以去镇上的旅馆,开两间房,再不用和二老挤在一起,在正屋开地铺了。

    陆泽这边刚准备和老妈出门,去镇上的旅馆问问房间,就见到他那更奇葩至极的大姑一家回来了。

    -------------

    PS:又是二合一章节,抱歉更新又晚了。

    明天白天开始,会恢复正常,每天可以多更新一些了。

    接下来剧情,也会更快推进,谢谢大家的支持!(记住本站网址:<a href="www.663d.com</a>" target="_blank">https://www.663d.com/">www.663d.com</a>)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5/35545/221834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5/35545/221834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