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下 第十四章 HERO
推荐阅读:武道凌天、战神狂飙、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至尊战王、三国之凤舞九天、重生都市仙帝、重生农女种田有空间、老子修仙回来了、透视神医在都市、神道丹帝、
沿着长长的楼梯一路往上,菅原感到自己再也不能回头。他必须与上面的东西对峙,没有任何逃脱的手段。不可思议的是,他心中并没有恐惧感,也没有对上面的人产生任何愤怒。菅原已经朦胧地意识到是谁在上面等着自己。楼梯顶端出现一团光芒。那仿佛雪光一般耀眼的光芒从上方照耀着他。菅原抬起头。通往四楼的大门,出现在眼前。(一)“哥哥,哥哥,哥哥——!!”菅原坚定地无视了远处传来的呼唤,使劲儿蹬着自行车踏板。眼前是一条长长的缓坡,他觉得一旦停下动作,自行车就会顺着坡道滑下去翻倒。夏日猛烈的阳光无情地灼烧着他的背部。天空晴朗蔚蓝,周围嘈杂的蝉鸣声却不断挑战着菅原的神经。每到夏天,这条长长的缓坡都让菅原心情阴郁,尤其是今天,更不走运。因为就在进入坡道前,营原与两个麻烦人物擦肩而过。“哥哥,哥哥……你听不到吗?哥哥!喂,博。那是菅原哥哥没错吧?”“嗯,应该是。”菅原背后传来两个聒噪的声音,让他感到一阵烦躁,更加用力地蹬起了踏板。那两个声音还在继续。“那他为什么不回头啊?真奇怪。”“气死人了。可能那就是所谓的视若无睹吧。”“我要追上去。”饶了我吧。就在菅原站起来想加速时,身后传来几乎感觉不到体重的轻盈足音。但那只是一瞬间。下一刻,那个足音马上消失了,紧接着传来“哇——”的一声,丝毫不考虑音量的稚嫩哭喊。菅原吓了一跳,慌忙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回过头去。一名男孩正坐在坡道上,好像刚摔了个屁股墩。他蜷起小小的膝盖,大声哭泣着。还有一名男孩儿大喊着“小博!”,迈开两条小短腿奋力朝坐在地上的男孩儿跑去。菅原深吸一口气,沮丧地耷拉着肩膀。男孩儿的膝头蹭满了泥沙,还渗出点点血迹。菅原把自行车靠在一边,无奈地说了声“你这笨蛋”,随即向他走了过去。“你到底在干什么啊?真是的,快饶了我吧。”跌倒的男孩儿没有停止哭闹,还一把拍开了菅原伸过来的手。他俯在膝盖上痛哭着,固执地抗拒菅原的帮助。菅原叹息一声,再次伸出手。“快把手伸过来。你们不是要去‘向日葵’吗?”菅原把目光从哭个不停的男孩儿身上移开,看向战战兢兢地蹲在一旁的另一个男孩儿。他“嗯”了一声,还点了点头。想必是看到好朋友在哭,不知怎么办才好吧,那个男孩儿脸上也是一副随时都要哭出来的表情。点完头后,他又用谴责的目光看着菅原。“哥哥,其实你听到了吧?我们叫了好几声,哥哥都不过来。”“我也正打算去‘向日葵’。真拿你们没办法,要坐后面吗?”菅原假装没听到他的话,硬生生拽起了受伤男孩儿的手。好不容易让他站起来后,菅原指着自己的自行车。“不过我只能载他一个,另一个要自己走。”“嗯。”受伤的男孩儿依旧沉默不语,但也没再反抗菅原,而是顺从地让他牵着手。另一个男孩儿含着泪光看着朋友,对菅原点了点头。营原扶起放倒在斜坡上的自行车,让受伤的男孩儿坐了上去。随后一手扶着还在无声啜泣的男孩儿,推起了自行车。越往上走坡道就越陡,好像总也走不到头。菅原觉得双手越来越酸,恨不得朝地面啐一口唾沬,心里感叹着遇到这两个男孩儿真是不幸。菅原曾经在同样的地点遇到过这两个活宝,还脑子一热,蹬着自行车载着他们俩上了斜坡。从那以后,两个活宝食髓知味,只要一看到菅原就想往自行车后座上蹦。如果不是上坡还好,如果不是两人一起坐还好,他真不明白为什么小孩子对平等精神那么敏感,从来不容许他只载一个。菅原胡乱挠了挠头,看了一眼走在自己旁边、没能坐上自行车的另一个博。他本来就比受伤的男孩儿更懂事,好像并没对现在的状况表现出任何不满。但正因为这样,菅原才会觉得自己良心有愧。随即他又想,自己作为一个年纪更大更懂事的人真是不幸。总算停止哭泣的男孩儿牢牢地抓着自行车,突然凑到菅原耳边。“明天我还想坐。”菅原长叹一声。为什么小孩子都这样,真的饶了我吧。他没有理睬博,抬起头来,总算能看到斜坡的顶端了。营原家虽小,但在当地颇受好评。父亲是不动产公司的老板,母亲是副手,一个典型的家族经营的地方小公司。每到暑假,一家人都会到北海道或冲绳去旅游,偶尔还会出国。家中的院子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没有买别墅,也没请园艺师,只是享受力所能及的稳定的小奢侈,这就是菅原成长的环境。虽然经常听说有钱人家的父母会给小孩子一大笔零用钱,然后甩手不管,但菅原家的父母却不这样。他们对儿子爱护有加,一有空就会把精力投人家庭。他们严格规定了菅原的零花钱数额,绝不多给,但还是很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此,菅原格外感谢自己成长的环境。不管儿子爱不爱学习,他们都不会干涉,就连菅原喜欢上打麻将和抽烟,他们也没有立刻站出来劈头盖脸地训斥。但毕竟都心疼自己的孩子,母亲还是会时不时地提醒一句。每当母亲带着不容辩驳的笑容对他说“我们都相信你”时,作为儿子的营原都会感到一些压力。然而,那样的母亲,却在菅原上初中时对儿子提出了一个不合他心意的要求。那个要求就是:“去向日葵帮忙吧”。刚到“向日葵之家”,博就兴奋地大喊了一声,从菅原的自行车上跳了下来,刚才还哭得惨兮兮的小脸早已没有了一丝泪痕,一路小跑冲进了“向日葵”。另一个博也追着他的背影紧随其后,消失在了室内。“小里,受伤了!小里,我受伤啦。”屋里传来撒娇一般的稚嫩喊声。菅原把自行车推到屋子旁的小树边,锁了起来。菅原不知道这个“向日葵之家”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只听说这里原来是孤儿院或者幼儿园,之后经营上遇到了困难,诸如此类的传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总之,这个地方在菅原上小学时就存在了。要说“向日葵”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专为小学生设立的托管所。每天小学一放学,孩子们就会纷纷聚集到这座外表一本正经的建筑物里。其中大多数孩子回家家里也没人,因此来“向日葵之家”一起待到父母下班来接他们。这些孩子要么来自单亲家庭,要么双亲都很忙碌,或者由于特殊情况,父母不得不两地分居。其中绝大多数是还需要有人看护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菅原家离“向日葵之家”所在的区域并不远。他上小学时,班上有很多同学对迸出“向日葵之家”的孩子表现出露骨的嫌恶。有人说他们是“野孩子”,避之唯恐不及,也有人同情他们是“可怜的孩子”。对此,菅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模糊地理解到“向日葵”是地区特殊性孕育出来的设施。离菅原家不远的“向日葵”所在的区域内,还有县内出名的夜生活一条街。随处可见夜店和酒馆,每到日落便纷纷亮起色彩鲜艳的霓虹灯。镇上还能看到许多在夜店工作的亚裔外国人,事实上,“向日葵”里的许多孩子是混血儿。住在这种地方的人家自然有许多家长晚上要出去工作,不得不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中。然而,正因为住在这里,才更不能让孩子晚上一个人留在家里,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个道理当地人都十分理解,因此聘请了当地值得信赖的成年人到“向口葵之家”帮忙,同时还有许多学生志愿者。可以说,“向日葵之家”已成为这个地区必不可少的设施。菅原上的小学跟“向日葵”里的孩子们上的小学隔了一座桥,所以他身边并没有进出“向日葵”的同学。可能正因如此,学校里的学生才更容易对他们产生偏见吧。但他听说,其实“向日葵”里的孩子们跟普通孩子没什么不同,在学校也没有惹过什么特别的麻烦。本来没有直接关联的“向日葵”,在营原升上小学六年级那年,突然成了他身边不可忽视的存在。一切改变的契机都在那一年。由于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威信和财富,菅原的父亲毛遂自荐地担任了管原所在小学的家长委员会会长。一直以来只对自己工作感兴趣的父亲甚至把母亲也拉下了水,两人突然开始热心投身于当地的教育事业。其中“向日葵之家”自然是关注的焦点,父亲不仅慷慨地捐助了一大笔款项,还策划了“向日葵”的儿童夏令营,每天跟母亲为此忙碌不已。菅原当时正热衷于足球,并没对父母的行为表现出多少兴趣,只觉得那是家里大人最近刚培养的新爱好。可是随着菅原升上初屮,双亲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碌,似乎很难再抽时间参加“向日葵”的活动。当时菅原已经不再踢足球,专注于刚学会的麻将和抽烟。因为爰玩,他〔请不要转码阅读(类似百度)会丢失内容〕六六闪读 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5/35448/221413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5/35448/221413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