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
推荐阅读: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逆天神尊、盖世神医、最强末世进化、至强圣体、武逆九千界、鉴宝金瞳、通天剑帝、掌家小医娘、不败战神、
被搭救懿安皇后和坤兴公主的事儿一折腾,加上需要确认其他主要皇亲国戚的近况、是否有搭救可能性,前前后后也浪费了张名振和郑成功三天的时间。
所以当他们从大沽口,把水师主力移到碣石岛,接应吴三桂时,时间已经是崇祯十七年的正月十八,也就是崇祯死后将近十天了。
张名振等人赶来之前,吴三桂的部队,此前已经从山海关经昌黎前突到开平一带,还在开平附近跟李自成的部队小范围冲突接触了一下,但双方死伤都不多。
四天前,在确认了崇祯的死讯、和太子也落入李自成之手的消息后,吴三桂以「担心太子被贼军挟持伤害」为由,暂时收兵后撤,如今又回到了山海关。
当然,直到张名振抵达之前,吴三桂得到的崇祯死讯,那都是李自成方面单方面宣布的口径,也就是「陛下是被追上包围后,不愿意谈判妥协,自刎殉国」。
吴三桂始终是不知道李自成刘宗敏弑君的,这才有暂时妥协退让观望的余地。
回到山海关之后,吴三桂当然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危机,免不了第一时间就派出使者去跟刚刚参与掌权才三个月的多尔衮接洽(黄台吉去年冬天死了,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刚刚才联合掌权了三个月),试图看看能不能解决腹背受敌的问题。
吴三桂依赖的沟通渠道,主要是通过他那个一年半前再次降清的舅舅祖大寿。他初次向多尔衮提出的条件,也是借清兵联合讨闯,以河北之地相酬。
而且第一次接触时,吴三桂也没开出他本人直接带兵降清的条件,也没献出山海关。他最初说的是要保留山海关,请多尔衮从原蓟门总兵马科的防区入关。
而吴三桂自己,显然还想继续把守住山海关以及周边的地盘,当他的土皇帝,多留一条后路——在原本的真实历史上,他最初开出的条件也是如此的,显然是对通过海路与明地沟通保留了一丝希望。后来是形势越来越危急,李自成全力来进攻他,吴三桂开出的条件才一次比一次卑微,最后沦落到当了汉女干。
如今这个时空,大明漕运改海已经第五年了,辽地外运军粮全靠海运,吴三桂的野心自然更加膨胀,想着只要自己能拥兵自重,左右逢源,南边肯持续给他海运军粮,那他就可以继续深入扎在敌后,至少能活得比当年东江镇的毛文龙滋润的多。
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张名振带领的海军,总算是跟他接洽上了。
……
碣石岛便是后世的秦皇岛(后世秦皇岛主体已经跟陆地淤积连成一片了,海湾中只剩几块大石头),距离山海关还有三十里路左右。位于关内的一个小海湾中,有一些还算优良的深水锚地。
碣石岛与山海关的关系,大致便相当于觉华岛和宁远城的关系。当初朱树人第一次亲自给辽西明军海路运粮,去宁远见吴三桂时,就是在觉华岛靠岸卸货,而给山海关军队运粮,则是一律通过碣石岛的码头。
张名振这次来,主要目的当然不是给吴三桂运粮的。
但为了更好的打开局面,在双方接洽的最初阶段,提醒对方回忆起这几年来双方的友好合作历史,所以张名振的海船队,还是分出了一小部分运力,从南方起航时,就象征性地多运了上万石的军粮。
往年辽西明军需要从南方获取的军粮漕粮,至少是数十万石数量级的。这次就给一两万,从绝对数量来说当然是杯水车薪,但作为一个引子,提醒一下,却是非常好用。
吴三桂手下负责军需后勤的张国柱,四年前第一次跟沈家船队接洽时,还只是一个守备,如今已经升到了参将,可见这几年辽西明军中各级将领升迁还是比较快的,
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印证出、洪承畴送掉了多少宿将老
兵在松锦战役。正是崇祯十五年那场白给了十几万主力的大战,让明军在辽西的将领巨额出缺,侥幸活下来的都能快速填补上去,
从崇祯十五年到十七年,基层将领好多都是一年升一级,只要能苟住性命。
看到张名振在如此国难危急之秋,还给辽西友军运军粮,哪怕这波只有不到两万石,还是把张国柱等将领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国姓爷真是信人呐,义薄云天,仗义疏财。京城都沦陷了,户部早就不发粮饷了,竟还有人在户部被隔绝的时候,自发按照往年常例送军粮来……」
张国柱一边签收,一边眼泪哗哗的,实在是被朱树人的义薄云天感动到了。
这种感动,很快也蔓延了吴三桂全军,包括吴三桂本人也是颇为动容的。当天中午,吴三桂就亲自接见了张名振和郑成功,虚心跟他们探讨后续安排、出路何去何从。
当然,这种事情,不仅有吴三桂参与,也还有辽蓟总督王永吉、辽东巡抚黎玉田,外加跟吴三桂一样同为总兵的李辅明。
后世之人,读史不细,多以为吴三桂在山海关的末期,已是名正言顺的土皇帝,上面没人能节制,
但实际上,直到大明朝的最后时刻,甚至直到崇祯死后,大明在辽地的以文制武基本国策、祖宗之法,明面上都还是保留得不错的。
只能说,洪承畴一年半前那场白给、前任辽东巡抚邱民仰死后,新来的王永吉和黎玉田根基不稳,实权不多,无法事实上彻底控制住吴三桂。但论官职大小、地位尊卑,王永吉和黎玉田始终是在吴三桂之上的。
哪怕是去年李自成进入北直隶之前、***最后一次尝试扣关,朝廷依然能让黎玉田指挥吴三桂出战。
而吴三桂对于守住辽地这一本职工作,一直也是兢兢业业的,皇帝让他击破进犯其防区的来犯之敌,吴三桂每次都拼命,就在两个月前,还击破了多尔衮一支人马,杀了清军一个梅勒额真讷尔特(此为史实)——
对梅勒额真这个级别的官职没概念的,可以类比一下,一年半前朱树人派出张名振、郑成功在塔山、杏山营救李辅明、曹变蛟那一战。明军不过是击毙了清军几个甲喇额真,额尔逼和庸桂,战后就凭着这些战果,让张名振从副将升到了总兵。
而梅勒额真可是比甲喇额真还要高级,相当于副旗主,清军八旗,每个旗只有一个旗主、左右副职的梅勒额真,旗下面有五个甲喇额真。
从这个角度看,吴三桂这次救援崇祯不及,回援京城迟缓,倒是真有理由的,因为他在镇守自己防区的过程中,好歹实打实击毙了清军一名相当于副旗主的存在,他是真被***拖住了才救不了皇帝。
回师之前,总得做点准备,避免被清军衔尾追击,确保自己能安全抵达北京,才能谈救驾,否则自己都半路上白给了,如何留得有用之身救驾?
直到此刻为止,说良心话,没人能指责吴三桂在救驾问题上的不作为。
历史上吴三桂借清兵时,第一阶段时向清军开出的条件,也不是吴三桂自己的意思,是王永吉带领黎玉田和吴三桂,做出的集体决策。
得等王永吉离开后,后续的决策才是黎玉田和吴三桂一起做的(在借清兵问题上,黎玉田的责任是不低于吴三桂的,这点也没得洗,黎玉田也确实在崇祯十七年七月就正式降清当汉女干了。王永吉倒是先南逃,跟着弘光朝又混了一年多,到南京政权覆灭前夕,跟江北四镇之一的刘泽清一起降清当汉女干)
……
既然官场规矩还在,张名振和郑成功也不得不入乡随俗,拜码头时先拜了王永吉、黎玉田,然后才顺带着向吴三桂讨教下一步的方略。
而对面辽地文武,自然也是
以王永吉为首,回应南来海军援军的善意,暂时轮不到吴三桂发言。
王永吉率先请教了张名振,是否有关于京城诸皇亲国戚的最新消息,以及闯贼对京中群臣的最新应对处置。
「张军门,听说贵军一度深入大沽口、天津卫,迫近京城试图营救?不知可打听到了闯贼肆虐之近况?本官听闻,京中阁老、部堂,多有降贼的,可确实么?随后又听说,这些女干贼似乎也没有好下场?闯贼莫非不待见他们?那倒真是老天开眼了。」
王永吉这个问题,也是代表黎玉田和其他人一起问的,他们其实都挺关心那些投了李自成的文官武将的待遇问题。但不好明着关心,就只好借口幸灾乐祸,「想看看那些降贼狗官是不是真的不得好死」。
崇祯才刚死不满十天,两地消息不通,各种说法都有,所以辽地文武,也只是最近一两天,才刚刚略微风闻「闯贼根本不懂坐天下,居然还拷打投降者逼迫捐资助军」,他们内心,却不敢相信这种说法。
李自成这莫非是不要天下了?居然不知道重用投降之人,反而得罪天下士绅逼取钱财?!世上有这么找死的人么?
张名振其实也不是很了解京城最近几天发生的情况,但比王永吉他们稍微消息灵通点,毕竟才刚从天津撤回来。
更重要的是,张名振郑成功出发之前,就得过朱树人关照,也知道遇到类似情况,该尽量挑严重的说,以稳定人心。
所以郑成功就大大咧咧越俎代庖,借口他亲自深入过香河县,说道:「总督大人还真是消息灵通,没错,听说闯贼拷饷极为严峻。
陛下被围之前半个月、才刚刚当上内阁首辅的魏藻德魏阁老,知道吧?听说就因为他跟国姓爷同年,闯贼非常痛恨,看他只肯给三万两银子助贼,就用夹棍把他脑浆都夹出来了,当场毙命!
还听说,诸位但凡有亲眷在北京城内的,也都被闯贼扣下了。吴军门的父亲便在京城吧?闯贼拿了吴老将军,说是要跟太子一起,带到辽西军前,迫吴军门投降呢!」
郑成功直接把李自成的恶行劣迹,往大了说,也不怕吓住山海关文武,只想激起他们的同仇敌忾。
吴三桂是已经收到李自成劝降书信过的了,他也知道父亲还在京城,但是不清楚实际待遇。郑成功这么挑明了一说,他也是顿时变色。
但他不好表现得贪生怕死、为了家人担心,就只好转移注意力,把反问集中在太子的问题上:
「闯贼竟能如此无耻?他这是要挟持太子来劝降我等?太子岂能如此卑躬屈膝从贼?不会被闯贼所害吧……」
郑成功再次直截了当点破:「吴军门真是忠义,听说父亲危难,都不以为意,反而先关心太子安危,实在是我大明武将楷模!
可惜,很不幸,太子还真就被胁迫了,我曾在香河县试图营救太子未果,亲眼见到太子被挟。我投鼠忌器,才不敢强行营救。
我还知道,太子一开始与闯贼虚与委蛇,不过是为了父母名声,为全孝道,不得不虚与委蛇。
后来从其姐坤兴公主处得知周皇后和袁贵妃已经得到安葬、懿安皇后与坤兴公主被本官所救后,太子殿下在香河县城头、贼军白刃之下,慷慨激昂,呐喊说绝不会助贼劝降王总督、黎抚台、吴军门等,也绝不向杀父仇人妥协!」
郑成功这番话慷慨激昂,听得众人瞠目,同时也信息量巨大,闹得大伙儿脑子都有点宕机。
「什么?你见过太子殿下?如何还有坤兴公主和懿安皇后的事儿?太子说的杀父仇人,又是如何?」
王永吉、黎玉田也忍不住动容,连忙追问。
郑成功胸有成竹,拿出从张嫣和朱娖处得到的信物,公然展示,表示
他救下了皇后、公主,已经派人安全往南方送回了,自有宫女贴身保护。
至于太子所言,包括太子和坤兴公主的对答,香河县城墙上下,两军将士,听见的人何止数千,个个都是人证,不可能造假。
太子和坤兴公主都亲口说过,先帝并非自尽殉国,而是力战殉国,是被刘宗敏手刃弑君的。
「陛下竟是被刘宗敏狗贼于战阵之上弑君?!这……」
王永吉总督为首众人,听到这儿,也彻底失去了跟李自成虚与委蛇的可能性,大家都是大明臣子,天子被贼将亲手击毙,这还妥协的话,面子上实在挂不住啊。
吴三桂也是脸色铁青,反复跟郑成功确认。
无奈郑成功能拿出宫中要人的信物,还有那么多将士作证,人人说辞出奇地统一,连个别俘虏,外加从香河、天津一带救回来的官员人证,也都是众口一词,不由得人不信。
吴三桂还有什么办法?他也只能表态:
「闯贼纵然挟持家父,末将也绝不会与此贼妥协!家父能够殉国,也算是追殉先帝而去,末将一定会国仇家恨一起报的!
王总督,不如我们再加点条件,请多尔衮多出点兵,一起反击闯贼吧!」
王永吉皱着眉头,耐心问了问张名振和郑成功的意见:「二位以为如何?我辽地军民,自然有意勤王灭贼,为国尽忠。
只是如今辽地已孤悬敌后,前有闯贼,后有鞑虏,若不与一方和解,怕是无力两线开战。不知南边沈部堂和国姓爷,能持续以海路增援我辽地军民么?有没有别的两全之法?」
——
PS:计划赶不上变化……原先说好今天开始恢复完全正常更新。我病也养得还行了,退烧五六天了,现在除了早晚咳、心肺虚,没什么别的症状……还是要休息。
但是前天半夜我外婆没了,家里最近要办白事,有点忙,只好再保持几天隔天更新,明天和9号,我间隔请假,8号10号可以更新,10号后恢复每天更。然后更到过年,再请几天假。
(杭州这边火葬场目前排队六天,24小时开炉。4号半夜下单排到10号晚上烧。我们家已经算从简不迷信的了,那些挑风水时辰、不肯半夜烧的,还得继续排队。特殊时期意外的麻烦太多了)(记住本站网址:www.663d.com)
所以当他们从大沽口,把水师主力移到碣石岛,接应吴三桂时,时间已经是崇祯十七年的正月十八,也就是崇祯死后将近十天了。
张名振等人赶来之前,吴三桂的部队,此前已经从山海关经昌黎前突到开平一带,还在开平附近跟李自成的部队小范围冲突接触了一下,但双方死伤都不多。
四天前,在确认了崇祯的死讯、和太子也落入李自成之手的消息后,吴三桂以「担心太子被贼军挟持伤害」为由,暂时收兵后撤,如今又回到了山海关。
当然,直到张名振抵达之前,吴三桂得到的崇祯死讯,那都是李自成方面单方面宣布的口径,也就是「陛下是被追上包围后,不愿意谈判妥协,自刎殉国」。
吴三桂始终是不知道李自成刘宗敏弑君的,这才有暂时妥协退让观望的余地。
回到山海关之后,吴三桂当然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危机,免不了第一时间就派出使者去跟刚刚参与掌权才三个月的多尔衮接洽(黄台吉去年冬天死了,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刚刚才联合掌权了三个月),试图看看能不能解决腹背受敌的问题。
吴三桂依赖的沟通渠道,主要是通过他那个一年半前再次降清的舅舅祖大寿。他初次向多尔衮提出的条件,也是借清兵联合讨闯,以河北之地相酬。
而且第一次接触时,吴三桂也没开出他本人直接带兵降清的条件,也没献出山海关。他最初说的是要保留山海关,请多尔衮从原蓟门总兵马科的防区入关。
而吴三桂自己,显然还想继续把守住山海关以及周边的地盘,当他的土皇帝,多留一条后路——在原本的真实历史上,他最初开出的条件也是如此的,显然是对通过海路与明地沟通保留了一丝希望。后来是形势越来越危急,李自成全力来进攻他,吴三桂开出的条件才一次比一次卑微,最后沦落到当了汉女干。
如今这个时空,大明漕运改海已经第五年了,辽地外运军粮全靠海运,吴三桂的野心自然更加膨胀,想着只要自己能拥兵自重,左右逢源,南边肯持续给他海运军粮,那他就可以继续深入扎在敌后,至少能活得比当年东江镇的毛文龙滋润的多。
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张名振带领的海军,总算是跟他接洽上了。
……
碣石岛便是后世的秦皇岛(后世秦皇岛主体已经跟陆地淤积连成一片了,海湾中只剩几块大石头),距离山海关还有三十里路左右。位于关内的一个小海湾中,有一些还算优良的深水锚地。
碣石岛与山海关的关系,大致便相当于觉华岛和宁远城的关系。当初朱树人第一次亲自给辽西明军海路运粮,去宁远见吴三桂时,就是在觉华岛靠岸卸货,而给山海关军队运粮,则是一律通过碣石岛的码头。
张名振这次来,主要目的当然不是给吴三桂运粮的。
但为了更好的打开局面,在双方接洽的最初阶段,提醒对方回忆起这几年来双方的友好合作历史,所以张名振的海船队,还是分出了一小部分运力,从南方起航时,就象征性地多运了上万石的军粮。
往年辽西明军需要从南方获取的军粮漕粮,至少是数十万石数量级的。这次就给一两万,从绝对数量来说当然是杯水车薪,但作为一个引子,提醒一下,却是非常好用。
吴三桂手下负责军需后勤的张国柱,四年前第一次跟沈家船队接洽时,还只是一个守备,如今已经升到了参将,可见这几年辽西明军中各级将领升迁还是比较快的,
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印证出、洪承畴送掉了多少宿将老
兵在松锦战役。正是崇祯十五年那场白给了十几万主力的大战,让明军在辽西的将领巨额出缺,侥幸活下来的都能快速填补上去,
从崇祯十五年到十七年,基层将领好多都是一年升一级,只要能苟住性命。
看到张名振在如此国难危急之秋,还给辽西友军运军粮,哪怕这波只有不到两万石,还是把张国柱等将领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国姓爷真是信人呐,义薄云天,仗义疏财。京城都沦陷了,户部早就不发粮饷了,竟还有人在户部被隔绝的时候,自发按照往年常例送军粮来……」
张国柱一边签收,一边眼泪哗哗的,实在是被朱树人的义薄云天感动到了。
这种感动,很快也蔓延了吴三桂全军,包括吴三桂本人也是颇为动容的。当天中午,吴三桂就亲自接见了张名振和郑成功,虚心跟他们探讨后续安排、出路何去何从。
当然,这种事情,不仅有吴三桂参与,也还有辽蓟总督王永吉、辽东巡抚黎玉田,外加跟吴三桂一样同为总兵的李辅明。
后世之人,读史不细,多以为吴三桂在山海关的末期,已是名正言顺的土皇帝,上面没人能节制,
但实际上,直到大明朝的最后时刻,甚至直到崇祯死后,大明在辽地的以文制武基本国策、祖宗之法,明面上都还是保留得不错的。
只能说,洪承畴一年半前那场白给、前任辽东巡抚邱民仰死后,新来的王永吉和黎玉田根基不稳,实权不多,无法事实上彻底控制住吴三桂。但论官职大小、地位尊卑,王永吉和黎玉田始终是在吴三桂之上的。
哪怕是去年李自成进入北直隶之前、***最后一次尝试扣关,朝廷依然能让黎玉田指挥吴三桂出战。
而吴三桂对于守住辽地这一本职工作,一直也是兢兢业业的,皇帝让他击破进犯其防区的来犯之敌,吴三桂每次都拼命,就在两个月前,还击破了多尔衮一支人马,杀了清军一个梅勒额真讷尔特(此为史实)——
对梅勒额真这个级别的官职没概念的,可以类比一下,一年半前朱树人派出张名振、郑成功在塔山、杏山营救李辅明、曹变蛟那一战。明军不过是击毙了清军几个甲喇额真,额尔逼和庸桂,战后就凭着这些战果,让张名振从副将升到了总兵。
而梅勒额真可是比甲喇额真还要高级,相当于副旗主,清军八旗,每个旗只有一个旗主、左右副职的梅勒额真,旗下面有五个甲喇额真。
从这个角度看,吴三桂这次救援崇祯不及,回援京城迟缓,倒是真有理由的,因为他在镇守自己防区的过程中,好歹实打实击毙了清军一名相当于副旗主的存在,他是真被***拖住了才救不了皇帝。
回师之前,总得做点准备,避免被清军衔尾追击,确保自己能安全抵达北京,才能谈救驾,否则自己都半路上白给了,如何留得有用之身救驾?
直到此刻为止,说良心话,没人能指责吴三桂在救驾问题上的不作为。
历史上吴三桂借清兵时,第一阶段时向清军开出的条件,也不是吴三桂自己的意思,是王永吉带领黎玉田和吴三桂,做出的集体决策。
得等王永吉离开后,后续的决策才是黎玉田和吴三桂一起做的(在借清兵问题上,黎玉田的责任是不低于吴三桂的,这点也没得洗,黎玉田也确实在崇祯十七年七月就正式降清当汉女干了。王永吉倒是先南逃,跟着弘光朝又混了一年多,到南京政权覆灭前夕,跟江北四镇之一的刘泽清一起降清当汉女干)
……
既然官场规矩还在,张名振和郑成功也不得不入乡随俗,拜码头时先拜了王永吉、黎玉田,然后才顺带着向吴三桂讨教下一步的方略。
而对面辽地文武,自然也是
以王永吉为首,回应南来海军援军的善意,暂时轮不到吴三桂发言。
王永吉率先请教了张名振,是否有关于京城诸皇亲国戚的最新消息,以及闯贼对京中群臣的最新应对处置。
「张军门,听说贵军一度深入大沽口、天津卫,迫近京城试图营救?不知可打听到了闯贼肆虐之近况?本官听闻,京中阁老、部堂,多有降贼的,可确实么?随后又听说,这些女干贼似乎也没有好下场?闯贼莫非不待见他们?那倒真是老天开眼了。」
王永吉这个问题,也是代表黎玉田和其他人一起问的,他们其实都挺关心那些投了李自成的文官武将的待遇问题。但不好明着关心,就只好借口幸灾乐祸,「想看看那些降贼狗官是不是真的不得好死」。
崇祯才刚死不满十天,两地消息不通,各种说法都有,所以辽地文武,也只是最近一两天,才刚刚略微风闻「闯贼根本不懂坐天下,居然还拷打投降者逼迫捐资助军」,他们内心,却不敢相信这种说法。
李自成这莫非是不要天下了?居然不知道重用投降之人,反而得罪天下士绅逼取钱财?!世上有这么找死的人么?
张名振其实也不是很了解京城最近几天发生的情况,但比王永吉他们稍微消息灵通点,毕竟才刚从天津撤回来。
更重要的是,张名振郑成功出发之前,就得过朱树人关照,也知道遇到类似情况,该尽量挑严重的说,以稳定人心。
所以郑成功就大大咧咧越俎代庖,借口他亲自深入过香河县,说道:「总督大人还真是消息灵通,没错,听说闯贼拷饷极为严峻。
陛下被围之前半个月、才刚刚当上内阁首辅的魏藻德魏阁老,知道吧?听说就因为他跟国姓爷同年,闯贼非常痛恨,看他只肯给三万两银子助贼,就用夹棍把他脑浆都夹出来了,当场毙命!
还听说,诸位但凡有亲眷在北京城内的,也都被闯贼扣下了。吴军门的父亲便在京城吧?闯贼拿了吴老将军,说是要跟太子一起,带到辽西军前,迫吴军门投降呢!」
郑成功直接把李自成的恶行劣迹,往大了说,也不怕吓住山海关文武,只想激起他们的同仇敌忾。
吴三桂是已经收到李自成劝降书信过的了,他也知道父亲还在京城,但是不清楚实际待遇。郑成功这么挑明了一说,他也是顿时变色。
但他不好表现得贪生怕死、为了家人担心,就只好转移注意力,把反问集中在太子的问题上:
「闯贼竟能如此无耻?他这是要挟持太子来劝降我等?太子岂能如此卑躬屈膝从贼?不会被闯贼所害吧……」
郑成功再次直截了当点破:「吴军门真是忠义,听说父亲危难,都不以为意,反而先关心太子安危,实在是我大明武将楷模!
可惜,很不幸,太子还真就被胁迫了,我曾在香河县试图营救太子未果,亲眼见到太子被挟。我投鼠忌器,才不敢强行营救。
我还知道,太子一开始与闯贼虚与委蛇,不过是为了父母名声,为全孝道,不得不虚与委蛇。
后来从其姐坤兴公主处得知周皇后和袁贵妃已经得到安葬、懿安皇后与坤兴公主被本官所救后,太子殿下在香河县城头、贼军白刃之下,慷慨激昂,呐喊说绝不会助贼劝降王总督、黎抚台、吴军门等,也绝不向杀父仇人妥协!」
郑成功这番话慷慨激昂,听得众人瞠目,同时也信息量巨大,闹得大伙儿脑子都有点宕机。
「什么?你见过太子殿下?如何还有坤兴公主和懿安皇后的事儿?太子说的杀父仇人,又是如何?」
王永吉、黎玉田也忍不住动容,连忙追问。
郑成功胸有成竹,拿出从张嫣和朱娖处得到的信物,公然展示,表示
他救下了皇后、公主,已经派人安全往南方送回了,自有宫女贴身保护。
至于太子所言,包括太子和坤兴公主的对答,香河县城墙上下,两军将士,听见的人何止数千,个个都是人证,不可能造假。
太子和坤兴公主都亲口说过,先帝并非自尽殉国,而是力战殉国,是被刘宗敏手刃弑君的。
「陛下竟是被刘宗敏狗贼于战阵之上弑君?!这……」
王永吉总督为首众人,听到这儿,也彻底失去了跟李自成虚与委蛇的可能性,大家都是大明臣子,天子被贼将亲手击毙,这还妥协的话,面子上实在挂不住啊。
吴三桂也是脸色铁青,反复跟郑成功确认。
无奈郑成功能拿出宫中要人的信物,还有那么多将士作证,人人说辞出奇地统一,连个别俘虏,外加从香河、天津一带救回来的官员人证,也都是众口一词,不由得人不信。
吴三桂还有什么办法?他也只能表态:
「闯贼纵然挟持家父,末将也绝不会与此贼妥协!家父能够殉国,也算是追殉先帝而去,末将一定会国仇家恨一起报的!
王总督,不如我们再加点条件,请多尔衮多出点兵,一起反击闯贼吧!」
王永吉皱着眉头,耐心问了问张名振和郑成功的意见:「二位以为如何?我辽地军民,自然有意勤王灭贼,为国尽忠。
只是如今辽地已孤悬敌后,前有闯贼,后有鞑虏,若不与一方和解,怕是无力两线开战。不知南边沈部堂和国姓爷,能持续以海路增援我辽地军民么?有没有别的两全之法?」
——
PS:计划赶不上变化……原先说好今天开始恢复完全正常更新。我病也养得还行了,退烧五六天了,现在除了早晚咳、心肺虚,没什么别的症状……还是要休息。
但是前天半夜我外婆没了,家里最近要办白事,有点忙,只好再保持几天隔天更新,明天和9号,我间隔请假,8号10号可以更新,10号后恢复每天更。然后更到过年,再请几天假。
(杭州这边火葬场目前排队六天,24小时开炉。4号半夜下单排到10号晚上烧。我们家已经算从简不迷信的了,那些挑风水时辰、不肯半夜烧的,还得继续排队。特殊时期意外的麻烦太多了)(记住本站网址: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5/35142/244304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5/35142/2443047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