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家父汉高祖 > 第717章 骄兵悍将

第717章 骄兵悍将

推荐阅读:我的谍战岁月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恶毒女配她被迫磕cp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屠龙者布伦希尔德Eirun Last Code~自架空世界至战场~浴缸生活劫天运神州战神圣心双雄





“欺人太甚!!”卢他之脸色通红,气的咬牙切齿。就在方才,他开开心心的去跟周亚夫笑着行礼,周亚夫却只是冷眼相对,甚至还撞开了他,先一步走进了皇宫。卢他之都惊呆了。让你管个南军,你就膨胀成这个样子??要是让你当太尉,你岂不是要从我头上跨过去??这次的朝议,因为涉及到了南北军的问题,因此有很多将领都是前来参与,甚至连一些驻扎在外的将军们也是及时赶了回来,其中就包括了正在边塞负责屯田戍边的秦同将军,以及驻扎在陇西,北地,河内的几位猛将。卢他之如今升任九卿,成为了皇宫内所有郎中们的头头,王恬启在辞官之后,他的中尉之职由原楚相苏意来担任。苏意这个人,是曾经楚元王末期的国相,为人温和知礼,懂军事,胆大心细,事事都很谦逊,为人低调,深得老楚王的喜爱,王恬启在辞官之前,就向刘长说起了这个人,本来是想要举荐他,但是庙堂不许举荐,因此只能是提出几个名字来,让皇帝自己看着办,而在王恬启所说的几个人里,刘长想来想去,最后是决定让这位做事低调的苏意来接任他的位置。别看王恬启先前更多偏向廷尉,主要负责查案拿人,其实人家手里的权力极大,是名义上的北军统帅,除非刘长设立将军来指挥南北军,否则北军都要听他的命令,位高权重,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最好还是不要太强势,能容人是最好的,将军们大多骄悍,若是来个强势的中尉,双方可能会因为争权而闹得鸡犬不宁。而这次就是苏意第一次作为九卿来参与朝议,站在皇宫门口,这位新九卿正在默默的打量着群臣。他为人低调,没什么朋友,也不是开国功臣,庙堂里的大臣,他几乎都没有交情。但是他本人还是很显眼的,他的个头很高,非常的高,大概跟夏侯灶差不多的个头,但是没夏侯灶那么魁梧,偏瘦,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人畜无害的模样。忽然有人走到了他的身边。“您就是苏中尉?”走来的那人模样肃穆,很是客气。苏意急忙行礼拜见,“正是,昨日前来,在殿内受了陛下的册封,尚且不曾拜见诸公,不知您是?”“内史栾布。苏意有些惊讶,“啊,原来是曾为舍命为故主伸冤的栾公!久闻大名!不曾想,今日居然能与您相见。他急忙附身行礼拜见,栾布一愣,“那都是很多年之前的事情了。“栾公的名声在楚国是人所皆知的,改日我定然要亲往拜访。”栾布点点头,便又说道:“您的职责也十分的重要,不过,我也有几句话要提醒您,当今这位陛下,暴躁易怒,做事无礼,常常对群臣有羞辱的举动....”苏意的脸顿时就给吓白了,他紧张的看了看周围。要不要一来就说这么刺激的话??难道长安里的群臣对皇帝早已不满,阴谋叛乱??栾布不慌不忙的说道:“但是,您也勿要在意,陛下赤子之心,本性良善,不是无礼,是不羁礼法而已,只要您能安心办好陛下所吩咐的事情,能获得政绩,陛下就会护着您,赏罚分明,便是得罪了陛下也不要紧,陛下为人直爽,若是怒了,就是一顿谩骂,若是喜了,便是奖赏...外头的人都说陛下好杀残酷,其实吧,陛下很少会去杀人,哪怕犯下大事,陛下也会想着如何去管教改正,而不是直接杀死...”“莫要听他人胡说八道,当今陛下虽然算不得什么贤君,但是若是阁下真的有心实现胸中抱负,当今陛下定然是最好的靠山,认真办事就好,勿要对陛下生出什么忌惮,庸碌度日。”苏意这才松了一口气,急忙行礼说道:“多谢栾公,定然不忘您的教诲。”“嗯。”栾布点着头,不再说话。“两位在聊什么呢?”又有一人凑上前来,是年轻派里的贾谊,贾谊笑着拜见了苏意,说道:“这位就是苏公吧?我先前曾看过您的上书,文彩飞扬,论货币之革新,颇有见地,很早就想跟您相见了。”苏意急忙回礼,“难不成是弱冠为守的贾公?我的文章哪里敢与您相比呢?您的文章,我时常翻阅,神交已久。”贾谊跟他又聊了几句,方才看向了栾布,“两位居然相识?”“从前并不相识,只是栾公来点醒了我几句。”“哦?点醒什么?”栾布平静的回答道:“不过是提醒他提防暴君而已。”贾谊摇着头苦笑,随即又看了看身后那些大臣,“陛下从不爱惜自己这名望,哪里像那御史,刚来庙堂不久,便使群臣皆称赞不已,也就栾公对他视若无睹,也从不去他的府邸拜见他...朝中大臣都说,栾公是个嫉妒他人名望的...不过,这御史也是令人敬佩,德行没有半点可以让人诟病的地方,与陛下完全不像是亲兄弟啊...”栾布顿时皱起了眉头,“贾生啊,他人可以这般说,倒是你,却没这资格,这位御史为人颇有操守,可心胸却不如我家陛下那般坦荡,若是你在他麾下,只怕如今还在地方为官,断然不可能在庙堂居于高位...”“看您这说的,我也不曾去他府邸拜见过他啊,我们都是陛下之臣....”苏意却闻到了一种不寻常的风波,陛下的心腹旧臣似乎对御史有些不满?若是等那位左相回到庙堂,岂不是要出现更大的风波?苏意又看向了远处,那位御史身边果然也聚集了不少大臣,那些德高望重,有贤名的大臣们几乎都是站在他的身边,热情的与他攀谈,不过这位御史主要还是拉着奉常陆贾,正在与他诉说着什么,只是陆贾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没给这位天下闻名的贤王什么好脸色,反而是一脸的焦躁,明显没有攀谈的意思。刘恒此刻也是不容易。改制的事情,最先要说服的就是这位奉常。虽然说自己是三公,而奉常只是九卿。但是这个九卿乃是九卿之首,手里的权力实在太大,本人又是德高望重,是天下闻名的学问家,立下赫赫功劳的纵横家,开国之功臣,儒家荀圣之弟子,诸多身份加在一起就是三公也不敢对他怎么样。而最关键的是,这位陆奉常对改制的事情显然不是很喜欢。刘恒也能理解他的想法,毕竟在当下的官制下,他大权在握,几乎所有的重要部门都在他的手里,若是改制,这些可就要细分了。但是太后那边给出了建议,让他想办法得到这位陆公的支持,还让他不要想着能通过口才或者别的什么来说服,刘恒这就犯难了。就在这个时候,朝议正式开始了。众人走进了皇宫内,就连太尉也出现在了这次朝议,但是大家已经不再惊讶,太尉频频出现,众人都有些习惯。刘长人高马大的坐在上位,群臣则是坐在他的面前,众人开始商谈近期内所发生的事情。首先还是农。栾布起身,说起了试验田的成果,因为庙堂对农业的关注,农家在这十几年的时日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其弟子遍布各国,虽然在庙堂上依旧是弱势群体,说得上名的只有一个在内史担任左丞的董安国,但是在地方上,他们已经迅速膨胀,基层力量和影响力暴涨,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农家的试验田,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几乎每年都能取得一两个成果。但是跟墨家不同,他们的成果见效慢,而且大多弟子还是保持着过去的农家思想,就是不接受王令,因此不肯要爵位....就是不愿意朝着上层发展,宁愿一辈子在土地上跟农夫们打交道。有人赞叹他们的高节,认为他们是真正高尚的贤才,也有人鄙夷他们的落后,认为他们这般行为就是在自寻死路,给自己挖坑。在大汉打通了与身毒等地的贸易后,大量的新作物传进了大汉,大汉的农家乐坏了,他们在各地栽培这些新作物,给他们取了名,有些地方是可以成功栽培的,有些地方是不行的,这些作物包括了食用性作物和经济作物,尤其是棉花,大汉对棉花的需求是相当之高的,农家经过多年的试验,最后认定在北庭国种植棉花是成效最高的,北庭国的地理环境简直太适合棉花的生长,甚至能长得比身毒那边还好,但是西庭国就要差了一些。因此刘卬的北庭国已经成为了整个大汉最重要的棉花供应地。而在粮食作物上,茄,胡瓜,胡桃,胡椒,胡荽,胡豆,胡蒜,苜蓿,葡萄,石榴,西瓜,茉莉....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出现在了大汉,农家尝试着在大汉境内栽培,也获得了不少的成果,在大汉的很多地方,百姓们开始在自家院落里种植各类的蔬菜和水果,甚至出现了专门的蔬菜农和果农,通过栽培这类的作物来发家致富。而这一切,都绕不开栾布这位内史,他的爵位也随着这些蔬菜水果的成功栽培而节节高升。六六闪读 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5/35105/246814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5/35105/2468145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