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伟大的博物馆事业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既然要讲述民国时期的博物馆,就要知道民国时期的具体划分。
这个问题,苏亦没有当众提问,太简单了。
正常来说,民国政府是从1912年才开始正式建立,但提及民国时期,基本上用1911年的辛亥革命来做时间节点。
为啥?
历史事件,容易记忆。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这段话,历史课本上,只要涉及辛亥革命,就没少出现。
“那么民国时期,国内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到底有哪些呢?”
对于这个问题,众人迟疑。
苏亦解释,“其实并没有多少个,因为民国时期很短,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到1949年结束,总共不到40年的时间,期间,抗战持续14年,对于我国的社会教育事业或者说博物馆事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博物馆,也就三四个,第一个就是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它的历史,咱们就不说了。”
“第二个则是古物陈列所,它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身。第三个则是1925年向大众开放的故宫博物院。此外,还有1933年在南京筹建的中央博物馆,因为,抗战跟解放战争的爆发,对于博物馆行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在建国之前,中国博物馆事业基本属于半停滞状态。上面提及的四个博物馆,则是有代表性的国家性质博物馆,其他类型的博物馆肯定还有一些,同学们想要深入理解的,可以做一个专题研究。”
这个部分的知识并不多。
但要讲述,也能讲述好长的时间,毕竟,这部分已经可以作为一个专题研究,关联的资料不少。
历史博物馆部分,前面已经讲述的足够多,不需要苏亦再去讲述。
前面提及的四个博物馆,并不是说民国时期只有四个博物馆,民国再混乱,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只有四个博物馆。
苏亦之所以提及这四个,就是因为这四个知名度比较高。
四个博物馆之中,大家可能对古物陈列所有点陌生。
苏亦前提之所以提及它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身,那是因为1948年的时候,它跟故宫博物院合并了。
然而,在此之前,它都是单独建制的。
1914年内务部在故宫文华殿和武英殿成立古物陈列所,首任所长治格。
“大家知道古物陈列所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吗?”
“应该是用来陈列古物的吧?”王讯率先发言。
众人哄笑。
苏亦忍不住翻白眼,“废话!”
众人又一阵哄笑。
其实也不怪王讯会这么回答,主要是这个问题太宽泛了。
苏亦说,“笑归笑,王讯的话其实也没毛病,古物陈列所自然是陈列古物的,不过跟国立历史博物馆一样,你要给它分类,只能把它分类为历史博物馆,但历史博物馆可不等于国立历史博物馆。同样,古物陈列所也不可能陈列所有的古物,它是有针对性的。”
“啥针对性呢?”王讯当起捧哏。
苏亦解释,“古物陈列所是一个主要保藏陈列清廷辽宁、热河两个行宫文物的机构。民国成立以后,内务部开始着手接收沈阳清宫和承德行宫的古文物。承德的文物起运始于1913年末,先将行宫及各园林陈设物品集中,由滦河水路运到滦州,再转赴火车运京,经七次运完。”
“哇!那么多文物啊?”
众人惊讶不已。
苏亦点头,“这只是承德部分的,还有沈阳的没搬。辽宁清宫的文物1914年1月开始起运,共分六次运完。两地二十多万件珍贵文物运到北京后,除在武英殿、文华殿开辟展室外,还用美国退还庚款二十万元在武英殿以西的咸安宫旧基,建筑宝蕴楼库房,用来保存文物。”
“恩,宝蕴楼也叫故宫藏宝库,这栋只有两层的小楼可是名副其实的藏宝库。在传统中国古建筑群里,宝蕴楼独树一帜,是按照西洋建筑的式样设计建造的,总建筑面积为1646.9平方米。故宫提供的材料显示,3座楼均为地上两层,下部有半截地下室。北楼是主楼,不仅建筑面积大,而且外观也十分别致,左右对称的东西两楼是辅助设施,连接主楼与副楼之间的两层外廊,是以白色的栏杆和廊柱构成的空透走廊。”
“大家感兴趣的话,以后咱们去参观故宫博物院的时候,可以顺道去参观一下,可以在外面观看,内部应该不开放的。”
“之所以重点提及宝蕴楼,也是有原因的,因为1950年5月17日,经文化部批准,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同年8月6日更名为“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暂借故宫博物院宝蕴楼及其周边房屋为其办公处所。故宫博物院组织宝蕴楼及画馆修建工程,并于10月12日交付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验收使用。1958年,革命博物馆搬迁天安门新址后,宝蕴楼成为外单位的办公处所或物品仓库,其管理关系也一再更迭。”
然而,众人也知道,革命博物馆成立之初,到底在哪里了。
要不是苏亦提及这部分,估计大家也不会去关注。
关于宝蕴楼部分苏亦点到即止。
继续回到古物陈列所这边。
“古物陈列所,既然是一个博物馆,那么必然会有常规陈列展览。为了吸引观众,规定各殿陈列物品每周都进行更换,稀世珍品随时更易,不作长时间陈展,以便慎重保护。普通展品或旬月一换,或逢令节纪念等日减价期间,分别选择更易。”
听到这里,众人遗憾,“那也太麻烦了吧,经常更换,错过就真错过了。”
苏亦点头,“当时,陈列所还在东、西华门外置一大公告木牌,书写陈列物品门类,以期观众,预为知晓。古物陈列所代表了我国20世纪20年代博物馆的水平,也受到观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从1928年7月中旬到1934年,六年间该所共接待观众42万2千人次,最多一月(1932年10月)观众达17457人次。这个参观人数已经不少了。”
“那小师兄,现在咱们还可以去观看吗?”
苏亦扶额,“不能,因为古物陈列所在1948年3月份已经跟故宫博物院合并了,两者合二为一。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跟两者位置有关,还当时故宫文物南迁有关。”
苏亦本来想要迅速跳过这个部分,没有想到突然有同学问,“小师兄,故宫文物南迁部分你提及好多次了。之前提及到历史博物馆在午门、端门一带旧址的时候,也提及到文物南迁,现在又提及文物南迁,这个部分事情,可以跟我们简单说一说吗?”
苏亦望向众人,“这个有点跑题了,大家想了解吗?”
众人点头。
“来都来了,小师兄,你就跟我们说一说呗。”
“我觉得大家都挺好奇这部分历史的。”
“那么多文物,从承德跟沈阳搬运过来北京就需要运送那么多次,南迁就更加麻烦了吧。”
苏亦望向许婉韵跟黄妘萍,这两个大姐也没啥异议。
许婉韵还说,“苏亦,你跟大家讲一讲吧,我们也好奇。”
苏亦点了点头,“那就讲一讲。”
恰好,他对这部分知识不陌生。
抗战的时候,大后方在哪里?
当然是西南了。
恰好,他读研的时候就是在昆明,虽然故宫文物南迁不经过昆明,但在西南地区读书,研究博物馆历史,尤其是民国部分的历史,是没有办法绕靠故宫文物南迁这个大事件的。
那么故宫文物南迁,应该怎么讲呢?
怎么讲都可以,只要基本史实没有错误就行。
跟之前讲述中国通史陈列设计背景一样,讲述故宫文物南迁,苏亦自然会提及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咱们前面讲述民国历史的时候,肯定会提及辛亥革命。那么讲述抗日战争的话,肯定会提及九一八事变,这是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
“九一八事变后,平津震动,华北局势紧张。为保文物安全,古物陈列所筹谋文物安全保存之策,拟具应变计划。这个应变计划,一开始不是南迁,南迁只是最终方案,却不是最初方案。因此,在讲南迁之前,跟你们讲一讲古物陈列所方面的应对方式吧。”
“一开始,陈列所方面并不打算南迁,而是打算在所中空地挖建地窖,以备存藏金属陶瓷等文物珍品。”
苏亦说完,众人目瞪口呆,“这个方案不靠谱吧?就算地窖成功了,所有文物移入地窖有啥用啊?日本人都来了,保存多好都没有啊。”
苏亦笑,“不能这么想,因为,九一八事变,只是在东北爆发,华北或者说北平,还是安全的。挖地窖的前提就是北平还安全,并没有被日寇占领。”
“就算如此,这个计划也不靠谱吧。”
苏亦笑,“还有其他计划,陈列所这边还派人赴东交民巷使馆区考察,与各大银行商租保险库,以备寄存各种珍贵文物。”
“东郊民巷?这个地方怎么这么熟悉啊?”
“民国时期,有名的使馆街啊。”
“没学过近代史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在北京设立公使馆,北京的东交民巷也就成为了有名的使馆区。”
不需要苏亦回答,同学们就自问自答。
苏亦点头,“恩,东郊民巷就是当时的使馆街,其实就在两馆大楼的隔壁,恩,就是东侧的公安部大楼一带,很多建筑物都存在,大家感兴趣,一会就可以去观看。”
反正在北京这个地界,几乎每一片土地都可以承载着一连串著名的历史事件。
说着,苏亦继续刚才的话题。
“1932年8月,古物陈列所主任钱桐致电南京内政部,呈报《国难期内应付非常事变计画》。该项计划包括‘防内乱’和‘防外寇’两项内容。”
“啥叫内乱啊?就是担心北平城内发生病变或者盗匪的劫掠。应对这样事件,应该怎么办?”
“加强警卫。”
“最好就是闭馆吧。”
同学们纷纷给出建议。
苏亦点了点头,“恩,确实如此,不管加强警卫跟闭馆都没问题。这个方面,在两馆大楼也出现过。”
当年,两馆大楼为了防止文物损坏,直接由军方接管甚至一度闭馆,大家对此也不陌生。
“咱们现在着重讲述一些防外寇,这个方面注重文物保存地点和保管方式,包括两项计划:一是防飞机抛掷炸弹计画,其主要做法是在故宫院中挖建坚固地窖,将金属陶瓷各类重要物品选择装箱入窖保藏,将金属陶瓷各类次要物品聚藏宝蕴楼地瓮,将名人字画及善本书籍须防潮湿者暂移藏宝蕴楼地瓮。二是防外寇入城掠夺物品计画,其主要应变措施是将珍贵文物精品送往东交民巷各大银行库房保存,并将各种古物清册、文件、档案、印信及铁柜钥匙临时移藏他处妥慎保存。与此同时,古物陈列所派股长谢涛等人到东交民巷使馆区内寻觅合适的保险库。经考察与接洽,各大银行的保险库或因房屋狭小、零散,或因受日本势力控制,无法为大批珍贵文物提供安全寄存空间,仅六国饭店尚有地窖34间可租借,月租费大约需600元。”
“不过因为局势变化太快,前面两个计划都没法实施,不管是挖地窖还是转移到东郊民巷。因为,1933年1月初,国府决定将古物陈列所文物与故宫博物院文物一同南运。”
“决定南迁,也不容易。当时,古物陈列所决定择最精华物品先行迁移,但其最精华物品多数陈列于武英殿中。虑及中外游客来所参观有赖于武英殿中之陈列品,古物陈列所决定将武英殿陈列之最精品和宝蕴楼库藏之最精品搭配提选,装箱南运。”
“2月15日至5月16日,古物陈列所文物分批随同故宫文物南迁,第一批为200箱,第二批为840箱,第三批为1400箱,第四批为3000箱,共计4批5440箱,所有古物陈列所南迁文物存放于上海法租界天主堂街26号库房内。南迁古物前后装运四批,共111549件。”
“就算如此,南迁的古物也只是一部分,还有不少留在北平之中。”
留在北平的古物种类有字画、图籍、金银器、漆器、插挂屏、如意、戏衣、瓷器、珐琅、扇子、经卷、珍物、玉器、木器、钟表、绸缎、铜佛像、洋瓷、铜珐琅等九万馀件。
不过留下来的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小物件了。
被评上国宝的,几乎没有。
喜欢我在北大学考古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在北大学考古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4/34673/213491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4/34673/2134914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