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明末草头王 > 第六百四十四章治标与治本

第六百四十四章治标与治本

推荐阅读: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都市不灭仙医我是如何当神豪的都市极品医神雏鹰的荣耀魇醒他比我懂宝可梦遮天记重生日常修仙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


        如果不能彻底解决黄河水患的问题,宗管局就算是能扫清天下邪教,所有的邪神淫祠,也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
只要一天不能解决黄河水患,类似的用人命祭河神的事情,就一定会再次发生。
刘易对此有深刻的了解。
不过,虽然现在只能治标,那他也要治一治!
治本的事情大汉朝廷正要做,但敢拿活人祭河,不管此人是谁,刘易都绝对不会放过他。
刘易提笔,在河南巡抚的提本上书写道。
“杀人者,人恒杀之!”
“既然神婆之恶,在于河神,便将其也拿去祭了河神!”
“相关涉案人员,全部严惩,绝不姑息!”
刘易的态度很明确,严惩不贷。
祭河之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发生了,神婆既然喜欢拿活人祭河,那她自己也品尝一下被活活投入黄河淹死的滋味吧。
随着大汉皇家科学院的相关人员,再次从黄河两岸考察归来,大汉的治河工程,终于被提上了日程。
朝廷正式发布政令,一是设治河总理,总管治河事宜,二是下令开始大规模招募民夫,调动物资。
整个大汉都开始运作了起来!
无所人都在为了治河之事而付出自己的努力。
……
黄河岸边,大量的民夫集中在了一起。
民夫手手持铁锹锄头扁担,面庞黢黑,大多身体都很瘦,站在一面大汉龙旗下,一双双目光齐齐望着最前面。
随着一声锣响,负责这段河岸的官员开口说道。
“开工!”
这些民夫们蜂拥进入了工地,扛起锄头铁锹,开始干起了活。
要修治河,必修黄河大堤,要修大堤,第一步便是打好地基。
整个工地上,到处都是人在热火朝天的干活。
朝廷治河用的都是雇工,这些雇工大多都是黄河两岸的百姓。
对于治河之事,别说朝廷给工钱了,即使朝廷不给工钱,他们大多也是愿意的。
只有身在黄河两岸,才能体会到黄河水患带给两岸百姓的深刻苦难!
“嘿呦!”
“嘿呦!”
“嘿呦!”
“……”
一声声的呼喝十分整齐,几个赤着上半身,露出精壮肌肉的汉子,几人一组,配合起来打着地基。
重石被好几根绳子相连,人一用力,就能将重石拉起悬空,然后再砸下。
如此往复,整个工地到处都是烟尘,到处都是一声声整齐的呼喊声。
民夫们用肩挑手抗,用铁锹锄头,一起修筑着象征着未来的黄河大堤!
他们知道,只要黄河大堤一成,以后就不会再有黄河水患了!
除去雇工民夫外,还有不少的奴隶和劳改营也在参与在其中。
这样的工地不只是一处,整个黄河沿岸的重要节点,那些往年最容易发生水患的地方,几乎都在热火朝天的修筑着黄河大堤。
数不清的水泥,竹条,砖石等建筑材料,被通过官道,通过水路从大汉各地向着黄河两岸汇聚。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段段的黄河大堤开始逐渐成型……
……
当下,大汉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是非常庞大的。
零散的修建水利,修补官道,修缮各地城防且不说,光是大工程就有好几个。
比如说直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建设,比如说连通各省府之间的水泥官道建设,还有连通南北的铁路建设,还有就是黄河的治河工程了。
现在大汉大动土木的规模,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罕见的。
这样的动工规模,即使是放在历朝历代的开国初期,民力也顶不住这样的消耗。
但对大汉来说,却只有财政问题,而不存在民力消耗严重的问题。
因为大汉从来都没有征过徭役,修建这些大工程,用的都是雇工和奴隶,或是劳改营。
如此一来,虽然朝廷财政支出会比征徭役,让百姓们免费干活多得多。
但却不至于消耗民力!
只要大汉财政有钱,随便修建大工程,也不会因为消耗民力而使得天下动荡。
当然,更重要的是现在大汉实在是不缺劳动力!
明末中国的人口,登记在朝廷黄册上的,数字大概是一万万上下。
再加上各种隐户逃户,真正的人口数量,最少也是两万万,甚至更多。
由于大汉提前终止了明末乱世,解决掉了满清,没让满清入关之后从北杀到南,进行一系列的大屠杀。
所以,现在大汉治下的人口远远超过历史上的清初的。
大汉在立国之后,清查天下丁口,得到的数字是一亿六千余万。
大汉境内的土地,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么多的人口。
刘易对外移民,对内发展工商,都是为了缓解大汉所要面临的人口压力。
说白了,就是要为这些土地养活不了的人口,提供工作岗位。
但不管是对外移民,还是发展工商,都是需要时间的。
只能说移民和工商是未来,但目前还不行,就现在大汉的移民以及工商业发展规模,根本不足以养活那么多的无地人口。
所以,刘易便想出了大搞基建的办法!
用大规模的基建,来提供海量的工作岗位,来分担土地养活不了的人口。
所以,移民和工商是未来,基建就是现在。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现在大汉展开那么多的大基建工程,其实是好事。
……
遥远的欧洲,阿姆斯特作为荷兰的首都,欧洲的金融中心,是很繁华的。
城内的人口足足有三十万,每日都有数以万计的海商和水手进出阿姆斯特丹。
不愧荷兰海上马车夫的名号!
随着大汉向整个欧洲宣战的消息传回阿姆斯特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价跌停了好几次。
再加上失去了巴达维亚,被逼着全面退出南洋,东印度公司遭到了重创。
阿姆斯特丹城内的英姆尔大街,东印度公司的总部所在。
公司的十七位理事围坐在一张圆桌旁,商议着事情。
圆桌上摆着美味佳肴,以及名贵美酒,但却没人在意这些。
“尊贵的先生们,东印度公司不能失去远东的市场!失去远东,东印度公司就失去了最大的利润来源。”
“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白糖是整个欧洲最畅销的商品,南洋的香料,粮食,金银矿,也是公司珍贵的财产。”
“我们东印度公司绝对不能失去这些!”
坐在上首位置的卡伦神情激昂的演讲着。
    喜欢明末草头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末草头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977/204545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977/204545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