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明末草头王 > 第二百四十四章施凤来的建议

第二百四十四章施凤来的建议

推荐阅读:大海无垠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都市不灭仙医我是如何当神豪的都市极品医神雏鹰的荣耀魇醒他比我懂宝可梦遮天记重生日常修仙


        崇祯皇帝只感觉胸口憋的慌,脸色发红的厉害,眼前一阵阵发黑,将这封奏报随手丢到一旁,刚想要起身说些什么。
就感觉天旋地转,张嘴喷出一口鲜血,便失去了意识……
四周传来一阵阵凌乱的脚步声,以及一阵阵慌乱的呼喊。
“陛下,陛下!”
“陛下您怎么了?”
“传御医,快传御医!”
“……”
崇祯皇帝的最后一个念头便是,大明完了……
大殿中一阵混乱,不多时,便有一个白胡子御医提着药箱,一路小跑着走进了大殿。
一番折腾之后,崇祯皇帝悠悠醒来,环顾一眼四周呵呵笑着说道。
“呵呵,呵呵,朕刚刚梦到杨嗣昌在归德战败自杀,洛阳城也丢了,福王落在了刘贼手上。”
“呵呵,呵呵,你们说可笑不可笑?这怎么可能呢……”
众人纷纷额头触地,一句话都不敢说。
崇祯皇帝见此,好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脸色一阵难看。
甩开了御医,伸手在自己四周摸索,拿到了那封军报。
崇祯皇帝又看了一遍军报,感觉脑袋都好似要炸开了。
山西丢了,陕西丢了,现下河南也快要丢了,京师被建奴围城……
不管任谁看,现在的大明都是一副亡国之相啊!
难不成,他就当真要做这个亡国/之君吗?
“咳咳……咳咳……”
崇祯皇帝一阵咳嗽,语气干涩的询问道。
“列位臣公,谁有破局之法?”
“谁可救救大明?”
大殿中却是没人说话,一阵沉默。
忽然就在这时,英国公张世泽在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之后说道。
“陛下,若北地局势不可治,或可南迁!”
“我大明于南边仍有一留都啊!”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陛下到了南都,凭借江南的赋税人口,定可重新振兴大明的啊!”
“老臣请陛下南迁南京!”
在这种关头迁都而走,其所表达的意义不吝于抛弃整个北地的千万子民!
这样的话,也就只有张世泽这个历代与大明皇室亲厚的英国公敢说了!
崇祯皇帝闻言,将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张世泽,刚想要怒叱张世泽几句。
但想到自己能够登上皇位,上代英国公张维贤是出了大力气,再加上现在张世泽病重,一副不久于人世的样子,终究还是没有开口斥责。
只是对着其他人说道。
“南迁之言不可再提!”
“朕若是南迁,岂不是抛弃北地万千百姓,抛弃祖宗基业呼?将来百年之后,朕岂有颜面面见祖宗于地下?”
崇祯皇帝如此说道,其他人则是没有敢再提的。
其实,在张世泽提出南迁之议后,很多人都是心动了的。
大明现在的困局他们都知道,说实话,这北京城到底还能不能守得住,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
眼下这种情况,肯定是不会有援兵的。
没有援兵来援,京师的粮草迟早耗尽,别看京师城防坚固,但如果没有粮食的话,失守是迟早的事情。
为了自己的小命,很多人都有南迁的想法!
南京多好啊!
没有流寇,没有建奴,富庶繁华,秦淮风光,江南景胜,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啊!
北京多危险啊,建奴可凶的很,万一被建奴破城了,他们的全家老小还不都被建奴给祸祸了?
只是,崇祯皇帝如此坚决的拒绝了,整的他们也很没办法!
可皇帝不走,他们也不能走啊!
崇祯皇帝环顾一眼四周,开口询问道。
“诸位可有解京师之围的方法?请众卿家畅所欲言!”
崇祯皇帝不想走,那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走了的话,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北地的百姓。
并不是他看不出现在大明京师所面临的困境!
他知道,如果没有破局之法的话,京师迟早告破!
别看现在建奴只是围城而不是攻城,等建奴围城时间长了,发现大明朝并没有援兵来解京师之围。
说不得围城就变攻城了!
再加上京师的粮草消耗严重,只要建奴肯付出些代价攻城,京师是绝对守不住的。
只是就在这时候,施凤来却是站出来说道。
“启奏陛下,老臣有一言,不知道当不当讲!”
崇祯微微颔首,虽然对施凤来很失望,但也不至于不给施凤来说话的机会。
施凤来见此,十分感激的对着崇祯皇帝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礼,开口说道。
“老臣请陛下以高官厚禄招降那些反贼!”
“哪怕是封赏爵位,哪怕是封赏节度藩镇之权,也要招降了那些反贼大寇。”
“如此一来,一是可以不费刀兵,为大明天下消除大半逆贼解各地困境,二来可以为朝廷收拢数十万精兵,何乐而不为啊!”
“现在大明九边精兵损失惨重,天下各地兵马也都无法入卫勤王,京师被建奴围困,情况危急。”
“急需精兵入卫以抗建奴,解京师之围!”
“眼下虽然朝廷无有精兵可入卫勤王,但天下逆贼数十万,其中不乏精兵强将者!”
“若是可以招降了他们,很快就有大军可以来京师勤王了,京师之围自然可解!”
施凤来打的是招安天下的流寇义军,然后利用义军以抗建奴的主意。
如此一来,对大明朝廷其实是没什么实际上的损害的,反而是在名义上为朝廷收拢了数十万战兵。
最多就是朝廷在颜面上受些损失,反正这些分封出去的地盘,本来也都被那些反贼大寇给占领控制了。
朝廷做的无非就是,给那些逆贼大寇一个合理合法的统治地方的大义名分而已!
但对于那些逆贼大寇来说,什么劳什子大义名分其实压根不重要!
虽然能够装点门面,但他们统治地方真正靠的还是手中的刀子!
所谓的大义名分,有最好,没有也无所谓!
朝廷付出的是一点面子,但换回来的却是名义上的数十万精兵。
以及更重要的,大明各地兵力能够从和流寇反贼的交战中抽出手来。
虽然那些逆贼不大可能入京勤王,和建奴打生打死,最后便宜了朝廷。
但那些原本就属于朝廷的兵马,朝廷却是可以调动来入京勤王的。
如此一来,京师之围自然可解!
可以说,施凤来给出的建议,几乎是大明朝廷眼下所能够采取的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没什么实际付出,收获却是不小!
    喜欢明末草头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末草头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977/204537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977/2045371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