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明血1641 > 第275章 建立书院

第275章 建立书院

推荐阅读:四合院之赤脚医生一夜情深:霍少放肆宠斗破之无上之境名侦探世界里的巫师坐忘长生神秘让我强大道士不好惹清都仙缘嘉平关纪事最强末世进化


        “孙学士,本宫今日打算筹备建立一个大明皇家庶务学院,就在丰台,”
朱慈烺这话让孙传庭一怔。
“殿下大约是自任山长吧,日后学院但有学生进士及第,您就是师尊,这倒也是一个好法子,”
孙传庭以为朱慈烺要培植自己的势力,大明这个时候,师尊,座师等等多有极大的威势。
学生一辈子要对蒙师、座师等恭敬、顺从,这就勾连起官场间一道道利益相关,他们之间勾连很深,遥相呼应,也算是结党的一种吧。
而且师尊弟子间,弟子们相互间关系十分牢固,除非为师的罪不容赦,否则和师尊做对那是被士人所不耻的。
孙传庭以为朱慈烺这样的做法也没错,虽然时间拖得很长,但是日后助力极大。
“孙学士只怕想错了,这个庶务学院不涉及科考,所有的学子当来自寒门子弟,本宫以为最先进入新军宣抚司的那些读书人就是他们的榜样,”
朱慈烺笑道。
孙传庭愕然,随即道,
“宣抚司、辎重司一众吏员倒是颇为堪用,甚至郑维等人老成干练,又不失锐气,只是,为此有必要为此建立一个书院吗,”
孙传庭以往经历,但凡书院期望的必然是科考,这是大明各处书院成立的目的,为此各个书院不惜重金招揽大儒任教,甚至聘用致仕的一些老臣,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而为一些吏员也建立一个书院好像有些小题大做。
“孙学士,这些加入其中的学生,最后留存的,还是颇为堪用的,然则他们还是有弊端,比如科考气息浓厚,四书五经烂熟,而庶务差些,算学更是极差,”
朱慈烺摇摇头,当时他继续大量宣抚官和书办等,顾不了许多,现在则不同,
“再者,他们头脑中都是四书五经,想法固化,比如对西夷人和北方蛮狄一味的排斥仇恨,对有功名的士人收取投献等极为羡慕等等,都是极为不堪,他们很少从家国大局上审视这些对朝局和百姓的影响,因此,本宫决意建立一个书院,招收十三岁到十六七岁的学子入学,本宫为山长,聘用孙学士、方学士、堵御史等为讲师,以实务为先,算学精通,此地出来的学生出了学院就能通晓庶务,而且眼界开阔,非是一味死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
朱慈烺对那些科考出身的读书人是敬而远之。
确实可以为大明输送一些人才,但是弊端太多,首先人数太少,几年一次的科考可以进士及第的才多少人,偌大的帝国这点人才能做什么,而且其中顽固的书呆子又占了大多数。
再就是这些人勾连甚深,什么蒙师、座师、同年、同僚、乡里、亲族等等,行成了极为牢固的私利网络。
这都是朱慈烺无法容忍的。
“殿下所言极是,倒也可以建立这样一个书院,只是,殿下如此不是为了改制科举吧,”
别说,孙传庭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
窥视到了朱慈烺的一些想法。
对科举制度的极度不满。
“如今的科举弊端丛生,中举的人才不堪一用,更可恨的是朝中有人利用科考舞弊,”
朱慈烺说道这里,孙传庭张了张嘴,
‘孙学士勿急,本宫没有那么急躁,现下不是改制科举时候,如今还得和天下读书人好生的结交,呵呵,大明暂时还乱不得啊,’
朱慈烺自嘲一笑,时机不对,他不会莽撞,不会因为此番大胜后声势壮大就浪起来,他只是个小王。
孙传庭点点头,这他就放心了。
“只是,这个书院须的源源不断的出产人才,将来改制很多,需要这些学生助力啊,毕竟本宫是这些学生的山长嘛,”
朱慈烺想起后世某一位知名的校长不禁一笑,就是到了民国时候,那位校长也因此聚集了大批学生,可谓呼风唤雨,何况现在大明,不是所谓尊师重道嘛,好,那他就利用这一点,让他的子弟遍及天下才好,他这位校长也能借此将触角伸入各处,弟子服其劳嘛。
孙传庭也是官场老手,当即明白朱慈烺的用意,这是要建立自己的嫡系,也可以说另类的结党。
“殿下想法倒也绝妙,微臣倒是期望看到殿下桃李天下的那一天,”
‘孙学士如何,本山长向孙学士已然发出了聘书,’
“微臣敢不从命,”
孙传庭起身拱手道。
“哈哈,本宫静候孙学士了,”
朱慈烺笑道。
两人说笑两句,朱慈烺道,
“孙学士,有时间多了解下我大明盐政,”
“殿下这是要改制盐政,”
孙传庭迟疑道。
“是啊,现今科举、投献、宗室、藩王皆不能够轻动,那就动一动盐政吧,有人不是说本宫善于弄钱,惯于敲诈勒索,冷血的破家掠夺嘛,本宫还得大有所为,别让这些人失望才是,”
朱慈烺自嘲道。
他知道这些说辞从何而来,大约是那些勋贵等传扬开的,想想也正常,助捐之事,他大大的勒索了他们一笔,然后又是清理军田,这次又是改制封爵。
很多勋贵对他当然恨之入骨,如果没有朱慈烺的折腾,这些勋贵的小日子不知道多舒坦呢。
“只是盐政不好处置,江南、山东一线,不少的官员盐商利益勾连极深,朝廷多次的改制都无疾而终,无法坚持下去,”
孙传庭有些犹疑。
他当然明白朱慈烺为了开源,大明的税赋必须开源。
朱慈烺推动他入阁,其中一项也是推动开源。
但是盐政真是一个硬骨头。
明初的开中法废弛后,以后的折色法改制也没法挽救盐政,收益是逐年下降的趋势。
相反盐场左近的官商勾结越发的紧密,甚至牢不可破,朝廷一旦改制就遇到极大的阻力。
而盐商甚至集体罢市,和朝廷抗衡,地方官吏则是暗里纵容,往往让改制无疾而终。
孙传庭当然知道一向谋而后动的太子都明了以往的利弊,但是他还是忧虑这个局面不好打破。
‘本宫当然晓得这个是个硬骨头,但是厘金税和盐政是我大明可以开源的最大两项,朝廷财赋能否充裕,能有余力赈济天下,平复中原,此事干系甚大,因此不得不发动改制,本宫和孙学士要商议的颇多啊,’
朱慈烺也是不得不为,没钱大明怎么恢复元气,怎么积攒力量进入反攻。
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这一日,沐休的孙传庭没有休息和朱慈烺密议了一天。
三日后早朝,周延儒等阁臣带来了庭推的单子。
这个单子很长。
河南等处大片收复的府县都要派出官吏,朝廷必须尽快掌控。
河南中东部的汝宁、南阳、汝州、归德等处州县都已经再保定军等官军节制下,现下都是军管,需要尽快派出官员纳入民政。
这里可是众多县治的。
又是干系战后平复安置流民,因此极为紧急。
单子很长,而且已经时间已经不允许崇祯带回暖阁一个个揣摩了。
君臣就在朝堂上商议这些知府、推官、知县等的人选。
这个过程一旦确立人选,立即拟旨发布,否则时间上都来不及。
就是这样,很多官员上任也得两三个月。
而在这其中确立了山东和蓟镇的两个位置,那就是刘肇基正式晋为山东总兵官,节制山东全境战兵。
而袁时中晋为蓟州总兵官,镇守蓟州本城。
当然,上任前,袁时中要将军卒带到京营接受改编。
这两个任命在庭推的庞大的单子中不甚起眼。
但是有心人立即看出了太子殿下和周延儒相互间妥协了。
否则这两个太子关注的任命只怕没那么容易通过。
第二天,刘泽清则是从京营转入了刑部大牢。
双方心照不宣的完成了各自的交换
    喜欢明血1641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血164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530/197591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530/1975911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