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明血1641 > 第271章 智激天子

第271章 智激天子

推荐阅读:弹珠汽水瓶里的千岁同学百炼飞升录我是如何当神豪的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女总裁的全能兵王遮天记史上最强炼气期大明烟火寒门崛起最强末世进化


        大明门前的勋贵依旧在跪着示威。
而且声势大振。
嘉定伯周奎也加入其中了。
这位周后的便宜老爹别看就是个伯爵,却肯定是妥妥的大明顶级勋贵。
女婿是皇帝,女儿是皇后,外孙是太子皇储。
就是朱纯臣、徐允祯遇到周奎也得曲意逢迎。
此番,周奎也跪在了大明门外。
这就相当的打脸了。
正在京营忙碌的朱慈烺奉诏返回宫城。
来到了暖阁,朱慈烺发现周后也在这里,脸色很不好看。
朱慈烺想想,也正常吧,周奎出现在大明门,让崇祯和周后都很难堪。
国丈带头闹起来,好像天子失德一般。
崇祯心里肯定不痛快。
见礼过后,崇祯脸色不渝道,
“好了,现在看看你惹出的事端,怎么了局,”
周后也横了朱慈烺一眼。
他们倒是知道朱慈烺提出的改制,问题是,这事确实让他们很被动,虽然勋贵数量不是太多。
但是他们造成的动静很大。
如果是其他人跪在那里,哪怕是一些生员,让顺天府派人驱赶了就是了。
但是现下却是勋贵闹起来,这就让崇祯投鼠忌器了,最起码的体面还是要的吧,哪里能像驱赶小民似的驱散了事,太没有体面了。
“吾儿,你真是折腾不止,能不能安生些日子,”
周后埋怨道。
朱慈烺这一年来可是把周家折腾够呛,她因此和家里也是十分紧张。
周奎和家里人都埋怨她不帮衬家里,让家里损失惨重,弄得她好像没了娘家一样。
而且周家这次这么做,更是让她为难的很,和崇祯、朱慈烺对着来的是她娘家,当然羞惭,却是劝不动她那个老爹。
“父皇,母后,这些勋贵如此折腾有够无耻的,在大明身上敲骨吸髓百年,还想这般寄生下去,怎么可能,也不看看他们做的好事,”
朱慈烺拿出了一打纸来,
“父皇,母后,你们看一看这些勋贵们在这次大战间是如何做的,”
朱慈烺递上。
崇祯疑惑的打开看了看,崇祯边翻看,脸色变得铁青,显然怒极。
‘父皇,我大明军在前方厮杀,这些人却是以为我军大败,因此将很多铺面发卖出去,惹的市面上人心惶惶,甚至嘉定伯等人将自己的一些田亩也发卖出去,而我军大胜后,他们却厚颜无耻的向那些购入的商贾讨要店面,周家更是派人强占发卖出去的田亩,没有丝毫信义,这就是我大明的勋贵,’
朱慈烺拱手道。
崇祯重重的将纸张拍在了龙案上,
“少廉寡耻,少廉寡耻,”
“父皇,后面还有不少,这些勋贵或是他们手下强买强卖田亩,逼迫得百姓家破人亡者众多,可说这些勋贵家里十有八九都有这些恶事,”
“着顺天府,御史台,大理寺一同勘问,”
崇祯气吁吁道。
“父皇,如果查到他们头上,大约是也是恶奴作祟,和本家大约是没什么干系,这是他们的老手段了,”
这个套路勋贵玩的很溜,一般都是管事的出来担责。
主家抚恤其家小,管家管事入狱罢了,这些年就没看到犯事后有主家下狱的。
‘真是我大明的好臣子,朕本来还想倚重他们,’
崇祯咬牙道。
‘父皇,朱纯臣、徐允祯等人在京营掠夺军卒军田,贪墨军卒粮饷,如今这些勋贵在家国危难之时贪婪依旧,丝毫不顾忌家国兴亡,此等武勋上了战阵必是逃跑将军,父皇,凡二十年来,这些武勋可曾有过一场大胜,现下的一切胜绩都是文臣和武将所为,这些武勋可说是寸功未立,关键时候他们只有私利,决然无法依靠,这等勋贵要他们何用,’
朱慈烺点出崇祯就该丢弃幻想,真到了家国存续的关键时候,这些人基本都靠不住。
想想李贼攻破北京,崇祯向握有兵权的朱纯臣求助,这位国公闭门不见,然后痛快的降了李自成,还无耻的劝进,这等无耻的嘴脸连李自成、刘宗敏都看不过,出言讽刺,然后将其考掠而死。
崇祯对他们还报有幻想太可笑了。
“朕允了,让孙传庭上书,朕做主,通过这次勋贵改制,”
崇祯怒气满格。
朱慈烺偷笑,他就知道此事大约能成,崇祯怒气上来硬拗的很,特别是在有人欺瞒他搞事上,崇祯一向忍不住。
朱慈烺收集这些勋贵的恶行就是为了激怒崇祯,果然,这个便宜老爹怒气勃发,不可抑止。
“这,只怕震动不小啊,咱大明折腾不起了,”
周后摇头道。
‘母后,此事无妨,其实勋贵如此淫奢,文臣也是相当的鄙视,他们每日里吃喝玩乐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而文臣那是十年二十年苦读诗书,才可能考取功名,而子孙也得科考及第才能延续家族繁盛,他们当然对勋贵颇有微辞,文臣绝不会为武勋出言的,’
朱慈烺笑道。
“只是我大明武勋不得依靠,还能依靠谁守护江山,”
周后还是有些见识的,大明豢养这些武勋不就是为了大战之时有人上阵拼命吗。
‘母后,这些勋贵百年以往,已经失去了昔日血性,哪里还有敢战之心,不过是一窝子纨绔,现下我家当利用此番大捷封爵有功之臣,这些勇武敢战之军将才是我大明现下可以依仗的武勋,如同当年太祖和永乐爷依靠当时浴血拼杀的武勋一样,’
朱慈烺道。
崇祯好生看了看自家长子用手点了点,
“原来你的筹划在这里,还是要将他们封爵,”
“陛下,有功不赏,我大明危矣,下番大战,谁还肯舍生忘死,再者,引入新的武勋,武勋改制后,也告诫那些人,再不奋起,三代尽没,想来他们不至于沦为蛀虫,”
朱慈烺正容道。
崇祯缓缓点头。
这话他认为很对,他心里还是以为武勋还是要依靠的,只是文官主政不妥,关键时候没有其他力量的支撑。
武勋就是皇家的另一个支柱,必要的时候,可以襄助皇家和文臣抗衡,否则现在以阁臣为首的文臣权限太大。
他们需要制衡。
不过以往这些勋贵太不争气了,看看这些恶行,再想想他们的功勋,好像他登基以来,这些武勋没什么大的作为,倒是恶事一箩筐,确实需要引入新的勋贵震荡一下了。
周后倒是因为周家对改制不甚满意,只是看了那些恶行后,再也不提,实在是看了这些没法为他们出首,这些恶行毫无底限,哪里有大明勋贵的操守,恶心到了周后。
翌日早朝,较为清冷,一些勋贵根本没有到场,还在大明门外呢。
孙传庭建言,崇祯拍板通过,大明武勋改制。
大明武勋封爵后三代没有功业降爵,而不再是世袭罔替。
周延儒等人没有出声帮衬。
甚至内里相当的幸灾乐祸。
同时,崇祯下令晋周遇吉、李辅明、吴三桂、郑芝龙等人为伯爵。
周遇吉为兰阳伯,李辅明为宁远伯,吴三桂为广宁伯、郑芝龙为南安伯。
武勋改制后,崇祯略略放宽了封爵,他经过朱慈烺的解说,也想明白了。
新的勋贵制度施行,反正如果这些武勋后代无法立功,除爵,如果立下殊功,爵位延续。大明总是不亏的。
因此,此番崇祯一下封爵众多,该过的都过了。
崇祯的性子就是如此,他认定了,周延儒等阁臣也是阻拦不住。
此次朝会,中原大捷之后的封赏基本全部通过,也到了封赏的时候,否则兵部吏部户部等无法发下赏赐。
拖宕久了,只怕下面军将军心不稳,现在大明还得依仗他们,因此朝臣们也没有继续过多的争论。
秦军、保定军、湖广军、辽镇、宣府、山东军、晋东军等军将的奖赏也都勘定。
    喜欢明血1641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血164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530/197591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530/197591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