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都市生活 > 浦江东 > 第498章 阵痛

第498章 阵痛

推荐阅读:清都仙缘透视神医在都市天灾降临:从加入救援队开始一夜情深:霍少放肆宠至强圣体道士不好惹万古神帝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星球大战之第四天灾外乡人的旅途


        接下来的问题,这几十万纺织下岗职工出路何在?
当时上海的政策,叫做“调整无情,有情操作”。
去年的10月7日,纺织“劳动力置换分公司”宣布成立,专门管理、安置“富余职工”,帮助下岗工人介绍工作、并且为她们做心理咨询。
紧接着,各个国有纺织工厂就设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开始登记下岗的员工。
很快,上海人社局等六部门“意见”下发,鼓励各企业、全社会吸纳纺织下岗的富余劳动力。市领导也说‘要流泪了’,要求‘没有政策要创造政策’。”
这时候的下岗这件事情,针对的主要还是纺织厂的一线工人,产业淘汰。
不过,下岗并不等于开除。原则上讲,人事关系还在原单位。当时上海的政策,主要有这样三条:
年龄大的,或者是接近退休的,就买断工龄,等待退休;
年龄小的,劳动关系就挂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给你交社保,自己去找工作。这些被称为“协保人员”;
还也有的“一次性交满社保”。特事特办,当时的政策是可以提前交社保的。
也就是说,大部分国企,对待下岗员工,相当于把以后的工资打折,提前支付。总体来讲,其实当时上海下岗政策其实还算说得过去。
至于买断工龄,当时给的方案主要是两个,一是分房;二是给钱。
但是,不管怎样和如何安置,转岗给每个人带来的都是阵痛。
而且,这种阵痛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国家有阵痛,老百姓也有阵痛。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下岗转岗,它改变了很多的人生观、价值观。
习惯了安逸生活的工人们,不知道前面等待你们的是什么,而这时候后面的路却已经先断掉了。
恐惧和忐忑、愤怒和茫然,充满了他们的内心。
这些人从来没有自己走出门找工作,那是真真切切的、有着对于工作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发自内心的、最原始的,是要吃饭、要养家糊口。
更不要说,家里夫妻若同时下岗,那是真的要揭不开锅了。根本不像现在,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要知道,这时候在纺织工厂,夫妻,甚至是一家人都在纺织系统工作,其实很普遍,这是事实。
有材料总结当时纺织富余人员的特点:年龄偏大,职工平均年龄超过38岁,36—45岁占50%以上;女性偏多,女职工占三分之二以上,大多为“老三届”,技能单一、技术平平的操作工占38.78%,简单劳动的辅助工占44.54%,技术通用性弱,离开纺织别无专长……
可以这么说,很多的纺织工人除了手上的工作,几乎无任何一技之长。哪怕你一次性给她再多安置的钱,她都会有一种突然失去依靠的危机感,怕坐吃山空。
另外,那时候社会上也没有职介所,更没有现在多种多样的找工作的办法。
这些人只会找领导。
同时,对工厂来说,如果转岗,则不仅要为这些纺织女工做培训,教她们如何面试,教她们基本的礼仪,教她们化妆。
这些其实都还是很小的事情。
但要改变习惯和观念,对这些纺织工人来说却很不容易。
比方讲,纺织工厂出来的女工因为常年在机器旁,说话都很大声,就很难让她们改变习惯。社会上对纺织女工的理解,普遍认为她们都是说话声音很大、没有知识、没有素养、没有技能。
以至于有工人被推荐去做了公交售票员,按报站按钮还以为那就是操作电脑,她说那‘太难了’;还有去广场保洁的,认为下过雨地面就不需要再冲刷,结果挨批要被开除……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许多许多。
有纺织女工,组织了一个‘永昌女子管弦乐队’。在此之前,她们连五线谱都不识。40来岁了却开始学吹打,每天都练到嘴吹肿,头吹晕。演出服装买不起,就去拉赞助。她们当时还管这个叫“化缘”。
还有女工下岗第二天,就去了十六铺码头批一点葱姜蒜,跟居委会阿姨打个招呼就到小菜场外面,开始学着摆起了摊位。
甚至还有工人,厂子关了仍然每天去工厂报到。她只说,我生是纺织厂的人,死也是纺织厂的鬼。工厂关停,她就搬个小凳子坐在厂门口。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最后机器拆掉、厂房也拆掉。
再讲一个特殊的案例。
九三年,杨浦区有一对夫妻双下岗,手里只剩下几十块钱的时候,还不懂事的小小女儿哭着要吃肉。母亲把所有的钱买了肉,做了一锅红烧肉,拌了老鼠药,给女儿吃了。女儿死了以后,夫妻一起上吊了。
这一家绝户之后,上海出台了夫妻双方只能下岗一个的铁政策。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上海人头上,也是一座可以压死人的大山。
是的,好多年以后,很多人才真正的明白,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打。
去年10月6日,市纺织局召开“再就业工程恳谈会”,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市劳动局和市社保局、市国资办、市经委的有关领导出席。会上一致同意将纺织再就业工程作为试点,提供岗位、机会、信息、服务。
这也为“空嫂”的诞生埋下伏笔。
当时上海有个滑稽戏《路灯下的宝贝》就是讲再就业这件事的。
这部由上海曲艺剧团的一代名角周柏春,姚慕双,林燕玉,童双春,翁双杰,李青老师等排演的滑稽戏剧情大致是这样:
蒋大毛、蒋二毛兄弟等待业青年,常苦闷地在路灯下访惶,被人讥讽为“宝贝”。经街道干部帮助,拟开设修车站,自谋生计。因恐技术不精,把从父亲蒋阿佳处骗借来两用车进行拆装训练,不料拆散后无法装拢。蒋父原为“小业主”,对儿子搞个体经营心有余悸,遂将大毛关押在家,使其恋爱亦遭波折。后得区长吴川暗中支持,他们终于真正成了有利于社会的宝贝。
这个滑稽戏表达的主体意思,很明白直接,当然就不用细说了。
不过,这部滑稽戏能够在上海连续演出,也正说明当时社会上,从上至下鼓励市场经济的一种社会氛围。
    喜欢浦江东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浦江东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520/197306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520/1973068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