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晚明霸业 > 第679章 终究不能走的太快

第679章 终究不能走的太快

推荐阅读:百炼飞升录我是如何当神豪的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女总裁的全能兵王遮天记史上最强炼气期大明烟火寒门崛起最强末世进化绝世医圣


        闻言,朱慈烺先是一愣,等到回过味来,立刻大惊。
这种为所未闻的事情,也只有自己这个逆天的姐夫才能想得出来。
朱慈烺从心底越发的佩服自己的姐夫,自己的眼光没有错,眼前这个男人,心里所有的一切,都在为整个帝国考虑。
在他心中,别说皇族微不足道,就连他自己也可以随时用来牺牲。
有这样伟大的男人支撑整个帝国,帝国如何没有希望。
只是这样做实在是太绝了。
如果一个人自己吃亏并不算什么,但是当他自己吃亏,连带着身边人也跟着吃亏的时候,这路就没法走了。
况且,在朱慈烺看来,徐梁此举,实在是大逆不道,有违祖宗基业。
“还请姐夫收回刚才的话。”朱慈烺表情很是严肃的看着徐梁。
小神医看看朱慈烺,又看了看徐梁,他一个大夫,根本不知道这个话题到底有多么敏感。
在这个皇权天授的时代,就算是内阁权利滔天的时候,也没有人敢对皇权动手。
要知道,皇权是这个时代运行的标准,一旦损毁了,那么这个国家的秩序也就彻底乱了。
当年,万历不想立长子为太子,朝臣百般写奏疏,想要逼迫万历立下太子。
却被万历一句轻飘飘的,立嗣乃是皇权大事,任何人不得干涉。大臣们心里虽然恨,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只能跟皇帝死磨硬泡,最后逼得两败俱伤,最后给整个帝国埋下祸根。
皇权这个东西,已经很久没有人敢碰了。
如今国家的运行秩序刚刚趋于稳定,自己的姐夫竟然想玩儿的那么大,这是在自掘根基。
徐梁也明白皇权的重要性,也知道,这样做会有损皇权的威望,甚至让追随者心里非常的难过,甚至降低忠诚度。
但是徐梁也清楚,这是历史的潮流,任何人都不得阻拦,阻拦者,只会跟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一样被送上断头台。
明朝的君主确实一直在与朝臣做斗争,挽救皇权,但是国家却在这无穷无尽的斗争中,慢慢的被葬送掉了。
如今依靠徐梁强大的威势,确实没有人炸刺。
但是有一天自己没有了呢?资本主义崛起了呢?到时候我大明朝莫非还能攥着皇权不放?
可是这话徐梁又不能跟手底下人说。
有的时候,徐梁也感觉到孤独。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做法在很多人看来,往往是滑稽的,没有道理的。
“我累了,你先下去吧。这件事情不要外传,我还要慎重考虑。”这一次,徐梁不得不退了一步。
他知道自己最近的步子迈的有些大了,还是要小心为妙。以免步子太大扯着蛋。尤其是身体不好的时候绝对不能做决策,整个人的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有明显的退步。
朱慈烺知道陛下绝对不是突发奇想,她也绝不相信这是陛下的无心之言。只是想想至高无上的皇帝如果跟百姓一样纳税,朱慈烺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好像丢了主心骨,整个人都成了飘荡在空中的浮尘。
“小爷。怎么脸色如此差?”柳如是坐在外间,见朱慈烺失魂落魄出来,暗中还有些得意。
朱慈烺强抿起嘴做出个微笑的姿态,道:“是么?让柳姐姐费心了。”说罢,朱慈烺振作精神,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放在陛下交代的事上。快步朝外走去。
柳如是一脸迷茫,不知道朱慈烺说这话是几个意思,最终也只能放任他去,继续关注自己手头上的工作。
整个山东恐怕没有人清闲。乃至于清闲已经被视作罪过,会被都察院的御史记录在册,发去吏部要求惩处。
他又看了一眼里间房门,忍不住叹气。陛下终究是太年轻了说这个年纪上也有人执掌家业,但有谁执掌过这么大的家业?
因为陛下累倒的事。绝大部分女官心中都颇为踟蹰:若是继续在外面参与政务,无疑会让陛下背负更大的压力;若是放手不管,那更是对不起陛下的厚恩!
——人生在世不称意……
柳如是叹了口气,再次将目光投向案上的文件:
技工学院物理系改良了传统的水力纺纱机,现在每台水力纺纱机,一昼夜能够纺麻、棉纱两百斤,产能是之前的一倍。
又有技工学院的上启本,说是成功制出了六尺长宽的平板玻璃。
还有徐州的火铳厂扩建完毕。全部都用水碓锻造枪管,现在每天的枪管产量达到了一百八十管。
柳如是很想照猫画虎,给病榻上的陛下送去一些好消息,但是她不知道陛下对于纺纱这等女人活计是否感兴趣;也不知道玻璃到底有什么大用处;更不知道每天生产一百八十支燧发枪是否算快,一时间难以决定。
终于,她看到一份技工学院送来的人事通报:王徵聘用了原工部尚书熊明遇为教授。
——陛下最喜欢的就是人才,上回去技工学院见到那些教授之后。高兴了好些天。若是知道多了一位教授,肯定会很高兴。
柳如是将这份通报抽出来放在一旁,继续寻找对陛下而言是好消息的汇报。
——咦!秦良玉率军勤王,已经走到徐州了!
柳如是仔细阅读通报,心里暗喜,看来秦将军的新军也终于练成了吗?这肯定算是个好消息了。秦将军在大明也算是名将了,在军校担任了一段时间教授,就离职去训练新军去了,徐梁对这位将军也颇为尊重,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没想到这位将军能力确实非常强悍。
将这份通报同样另放之后,柳如是还待细细再查,突然听到咳嗦声,连忙起身,整了整仪容,推门进去。
“陛下。”柳如是轻声唤道。
徐梁挥手让站在角落里服侍的内侍下去,又指了指绣墩让柳如是坐对,道:“你若是工作不是很忙,就帮我读读报纸。”
“服侍陛下本就是奴婢的工作。”柳如是欠了欠身,又道:“陛下,近来报纸上闷得很,奴婢给您读读各地送来的文报、启本吧。”
最近《皇明通报》上杀气凛冽,充满了火药味,不问可知是因为朝堂上的争议太大,李邦华开始动用舆论武器镇压邪说。这种内容读给病中的陛下听,实在有些不合适。
徐梁并不知道柳如是的心思,只以为《皇明通报》上都是文言文,她怕断错句读,便点头同意读文报启本。
柳如是正好将之前筛选出来的两则消息告诉徐梁,一则是熊明遇入技工学院为教授,一则是都督同知、挂镇东将军印的秦良玉率新军两万,北上勤王,已经到了徐州。
徐梁对熊明遇印象不深,但是能被王徵看中并聘为教授,绝不会是泛泛之辈。
“秦良玉来勤王倒是符合她的性子,让她当教授太委屈他了。”徐梁叹道:“但她既然来了,也说明按照约定,她拿不下四川,只能将四川之事待到日后了。也是,张献忠手底下的几个儿子,也可都是能人,不是那么简单的。”
柳如是没想那么深远,听了恨不得打自己的嘴,谁能想到,陛下与秦良玉将军早就有过密约。这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件好事,实际上却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陛下本来身体和心情就都不好,自己这么一犯错,会不会惹得陛下心情更加糟糕。
却见陛下似乎并不是如何在意,摆摆手,示意她继续。
柳如是赶紧将纺纱机、大玻璃和燧发火铳的事说了,徐梁这才又心情舒畅起来。
比起与军队的战事相比,徐梁更加在意科技的进步。只有科技的进步,自己才可以无限拉大与那些落后势力的差距。
最后胜利也就越是简单。
纺纱机、玻璃、火铳,这些东西在外人看来或许没有什么用,但是徐梁如何能够不知道他们的用处?
俗话说“衣食住行”。衣服甚至排在食物之前。而纺织业的瓶颈就在纺纱,只要有足够的纱,织布作坊就能将之织成布匹,这也是大明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徐梁相信,有了纺纱机,自己甚至可以影响全世界。至于日不落帝国,对不起没有你们什么事情了。
徐梁一直遗憾山东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外销的拳头商品,感觉对不起山东的百姓。
当初在自己最困哪的时候,山东的百姓可是无私无悔的帮助过自己的。如今自己做了皇帝,不能说拍拍屁股就算了,还没日没夜的让山东百姓去打仗,去修路,这不是仁君所谓。
而且山东百姓素来能吃苦,讲道义,知礼仪。
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这回有了大量的棉纱、麻纱产出,就可以鼓励山东妇女织布。无论是卖去南方还是出口日本、朝鲜,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再加上大块的平板玻璃,完全可以作为奢侈品,获取极高的利润回报。
而且这回李自成肯答应用马匹换资源,也给山东棉布和东宫骑兵多了一条出路。这笔交易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关系,一种不同于你死我活的关系。卧榻之侧固然不容他人鼾睡,但现在自己力不从心,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住了。
    喜欢晚明霸业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晚明霸业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170/190840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170/190840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