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古代言情 > 公主为君 > 第525章 孤馆(二)

第525章 孤馆(二)

推荐阅读: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霸天武魂太荒吞天诀妖龙古帝万妖圣祖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女富婆的神级村医裂天空骑


        对于雍黎突然拦住自己说得这几句话,成安帝其实并无意外,甚至还有些放下心来的轻松,只是那一点轻松之后,却让他实在觉得有些愧意了。
原本一切都是他最初的计划,他也笃定了雍黎会顺着自己的计划去走,甚至牺牲自己的声名,去忍受那些本不该加诸于她身上的污水和恶名。
那些流言,即便她自己不在乎,但人人耳口相传间,对她的指指点点,如何不是对她的伤害?那些一点点潜移默化的伤害,便会向一把软刀子,一点点刺着她,时间久了终有让她体无完肤的一天。而到那时,她或许也无力再去辩解,也不愿再去辩解,那才是最大的伤害!
所以到最后,因为雍黎,也因为他的胞妹,成安帝还是放弃了最初的计划,还是选择了毫不避讳地维护雍黎。
而雍黎显然并不愿意他最后的选择,在一切几乎以他强硬的不容任何人丝毫异议的态度下,雍黎这几句话,将事情的发展再次推回之前的局面。
陈安帝死死地看着雍黎,目光中有些不赞同,而对上雍黎坚持的目光之后,他又觉得,这孩子,当着固执得可爱。
许久之后,他无奈暗暗叹了一口气,问,“你想如何?”
“臣近来隐有旧伤复发的征兆,听闻通州风景绝佳,恰是个修养身体的好去处,况且先生在通州,臣若能得再得先生日日教导耳濡目染想必也是臣的幸事。故臣自请离京清修,还请陛下允准。”雍黎恭声道,显然已经早就做好了避开京城的打算,“毕竟臣受教先生门下多年,大约是德才不配其位,故有今日之争议。”
成安帝原本还为她这个决定暗暗觉得有些诧异,因为照着最初的打算,他是想让雍黎随便用个“闭门思过”“闭门养病”的借口在众人面前消失一段时间,然后她若有其他安排,还是照旧可以该去哪就去哪的。
但不想听到她下一句话,有些忍不住想笑了,这丫头竟然还有些小心眼,到最后还不忘怼一怼那些个跟着风向讨伐自己的人。
而她这最后一句话一出,殿中大部分人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不过双十年岁的宣阳公主是璟老王爷的亲孙女是云阁老的关门弟子。璟老王爷当年是曾说过“雍黎虽年幼,假以时日,可担璟王府之承嗣,可担雁南百姓之福祉。”。
而大约是自家孙女,璟老王爷或许也还觉得不能赞誉得太过分一些,才算是有所保留,但云阁老显然对自己这个关门弟子要满意的多。
大约还是曾经当朝从陛下口中透露出来的一句话,所以满殿朝臣几乎都是知道的,云阁老曾说,“宣阳公主有匡扶上璋之大才,有福泽天下之德行。”
璟老王爷和云阁老是何身份?
当年享誉天下的名士,算得上桃李满天下,多少人求得一面况且艰难,更别谈拜入其门下。
所以从他二人口中说出来的这几句话,其分量可想而知。
所以从他二人口中说出来的这几句话,寻常来说其分量可想而知。若是对象是寻常人,哪怕是其中一词半句传出去,便已经是天下文人憧憬的赞誉了。
但雍黎身份的特殊,这些话即便能传出去,或许有人终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比如璟老王爷说的那句话,是在八九年前某次宫宴上,在那之后没多久,便有了陛下亲笔雍黎成为璟王府名正言顺的继承人的那道旨意。所以大约也有许多人觉得,那只是王府后继无人,即便宣阳公主即便有些手段,终归那时只是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儿,老王爷说这番话,不过是为了宣阳公主造势罢了。所以璟老王爷这番赞誉,当年并没有在文人之中引起明显的讨论,时间久了便也就被众人淡忘了。
而云老先生的那句话,据说是云老先生亲口对陛下所说,并无他人知晓。而这句话又是从陛下口中转述出来,还是当真满朝群臣之面说出来的。显然正是因为这句话是这样的来源,也不得不让众人怀疑猜度陛下对宣阳公主的态度。
毕竟“匡扶上璋,福泽天下”几个字,显然对仅仅作为璟王府继承人的宣阳公主来说,实在是太重了些。正因这种猜度在,当年陛下说出这句话时,众人所做更多的还是斟酌着陛下对宣阳公主和璟王府的态度,斟酌陛下说这句话到底是真的赞同这份赞誉,还是未曾明显表现出来的嘲讽,除此之外哪里敢去附和,更别提在外面传说这些了。所以云老先生的这句话也并未在外面引起什么轰动。
不过如今回首再观,抛却其他所有外在的客观因此和,只论德行论才能,宣阳公主已然当得两位当世大儒的如此称颂了。
众人想到这里,也不由得反应过来,雍黎话里这句自嘲的“大约是德才不配其位”,显然是有些嘲讽的意思了。
但雍黎提出的离京清修一事,说到底还是合了场中多数人的想法。
原本弹劾一事,想想也知道大约也便是郑匀一派主导,或许其中还有些其他势力暗中顺道插个手,虽说表面上是针对雍黎,但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削弱璟王府在朝中的影响力。
但毕竟雍黎的身份背景在那儿,即便以这种所谓的天命之说来触及一个帝王最忌讳的一面,但那些人也都知道再怎么样,陛下也都不可能赐死雍黎,最多最多最严重最严重的处置大约也就是责其归封地罢了,让她不能再插手朝中任何事罢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即便雍黎回了封地,她仍然拥有她几州封地的治理权,她仍然可以插手着政务……
但那又怎样,只要她离开了京城,只要璟王府离开了京城,那便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目标了。
原本陛下最后那番话已经打破了那些人的计划,但偏偏雍黎此刻自请去通州,虽说不能让整个璟王府离京,但毕竟也算是再此刻有所削弱,对那些人来说已然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皇帝陛下还在犹豫,纵然雍黎站在自己的立场之上为自己考虑,但自己总不能不顾及她的处境。但左右想来,似乎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而雍黎始终波澜不惊,她不急,她静静地等待着成安帝最后的旨意,却已然仿佛笃定成安帝最终只能是这个选择。
满殿众人,似乎也在等成安帝的最后旨意。
诚然暗自窃喜的有,置身事外观望的有,也有作为皇帝陛下纯臣一切以皇帝陛下旨意为重的……
当然也有一些曾因云阁老和无怀先生的原因与璟王府算得上交好的,按理来说此刻也当为雍黎说几句话,但不知怎的,即便之前雍黎未曾过来之前,他们也为雍黎激烈辩驳,但此刻仿佛早就通过气一般,没有人再说一句话。
而许久之后,皇帝陛下挪了挪步子,开口的不是众人期待的决定,而是看向殿侧偏门,对余海道,“那边,是何事?把那人带进来。”
余海忙让自己那徒弟将方才在殿外的那个禁军班领带进来,那班领大约也是朝中某家贵胄家的公子,进来后倒也落落大方地行礼如仪。
“方才便见你在殿外徘徊,外面方才那声巨响,是哪里传来的?”方才那声剧烈的疑似爆炸的声响之后,其实也有安排的人去查探,但这班领想必是原先事发地方巡查的,所以来报得快一点。
“回陛下,杏宫发生不明原因的爆炸,爆炸强度不大,但爆炸之后的火势汹涌,几乎已经烧尽整个宫殿,好在救火及时,此刻火势应该已经控制住了。”那班领道。
杏宫原名是叫做九安宫,是皇后所居的中宫北边的一处小宫殿,据说从前也是个颇有些缱绻故事的宫殿,只是如今是一向闲置的。
因为九安宫殿前殿后有约莫百十来株杏花树,且那些杏树也颇长了些年岁,所以渐渐地也常有直接称之为“杏宫”的。
“皇后无碍?”成安帝似乎看了一眼下面的郑匀,漫不经心问道。
“中宫无碍。”那班领道,“九安宫距离皇后殿下的中宫尚有些距离,所以并未影响到。只是爆炸原因不明,臣等恐会有第二次爆炸,所以想敦请皇后娘娘暂且避开中宫,但娘娘一直闭门不见,只说无碍,臣等也……”
“皇后无碍便好,既然不想出来,便多安排些人守着中宫吧。”成安帝打断了他,随意道,“爆炸原因,可有安排人逐一排查?”
“火势刚灭,还未来得及。”那班领道,“只是有件事,颇有些诡异……”
“何事?直说。”
见那班领有些支支吾吾,余海见着陛下似乎脸色不太好,便直接替皇帝陛下开口问道。
那班领偏头,瞧了一言略在前面的雍黎,斟酌了一会儿,才道,“据说爆炸前,西方天空隐有遥远的声音传下来,隐约是些隐晦言语,初初有一两个宫人说起来,还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时候一合,似乎却有此事……只是说来,确实不太可信些……”
“什么隐晦言语,明白说,不必支支吾吾。”
成安帝似乎有些不耐烦了,其实这些手段之拙劣,随便想想也知道是有人操控,为了不过就是在当前局面上再推一把力气。
“臣并未亲耳听到天边传来的几句什么话,只是问了几个宫人,都是几句话……”那班领咽了口唾沫,看样子有些紧张,“北凤南欺,祸国乱权,天道不允。爆伤生灵,焚灼宫室,以示帝王……”
“无稽之谈!”成安帝打断他斥道。
这几句话确实很显然明了了,“北凤南欺”四字用得也实在是毫不掩饰了,只这四字,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看向雍黎。
上璋视“青凤”为祥瑞,当年华阳长公主是先皇亲口所赞的“上璋之青凤”,而后来雍黎又被成安帝所喻为“上璋之青凤”,这几乎是朝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事情,渐渐地凡提起“青凤”二字,几乎所有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两代帝王如此重喻的二人,也几乎视她二人为图腾了。
而偏偏雍黎的字,又是成安帝所起,又是着意用了凤归二字,恰应了其中“凤”字。
而略微再牵强一些,华阳和平皋居于上璋偏北,都城定安居中部偏南,雍黎去年自华阳回京,可不又正是应了“北凤南欺”四字?
雍黎暗暗冷笑,又略有些自嘲,大约自己真的是哪里碍着他们得眼了?这些人,准备得还真是充分,这又一手笔也实在不小,况且烧毁宫室也是着实冒了很大风险了,看样子是对自己不死不休了?
“这等荒谬之言,也敢拿到长明殿来说?!你也太大胆了些!”黎贺朝那侍卫班领斥责道,见情势着实不利于雍黎,他有意相帮,故而言辞警示,想要暗中逼那人改口。
而方才一直做得想要滴水不沾身完完全全置身事外的郑匀却突然开口,“安王莫要太过主观臆断了。”
他只对黎贺说了这么句话,然后却朝成安帝拱手建议道,“方才这侍卫班领安排救火尚且来不及,哪里有那么多空暇去询问宫人,大约也不知道具体情况,陛下莫若将杏宫附近宫人门都召集起来,挨个一一单独询问,总能问出些什么来,到时候这班领所传的‘天示之语’是真是假,自然便知道了。”
“便先这么办吧。”成安帝其实便是在等郑匀跳出来,郑匀此番跳出来说话,反而让他心定了定。
“至于宣阳……”成安帝状似犹豫迟疑。
只是对于雍黎的处置,却没有任何人敢在此刻开口,众人还是在等成安帝的态度。
片刻之后,成安帝朝之前去接雍黎的御史台那几人道,“你们,照旧送公主回府吧。”
又朝平恪道,“拨一队禁军,你亲自带着,小心护送公主回府。今日事发突然,怕是会多有搅扰,公主体弱,你们这两天便在王府帮拦着些人。”
他这一吩咐,说起来似乎是怕暗中有人对雍黎不利,让平恪亲自带人保护着,但在这些颇能领会言外之意的众人耳中,却是皇帝陛下对宣阳公主的软禁监控了。
雍黎抬头看了成安帝一眼,似笑非笑。
虽然成安帝未曾如她所愿的直接下旨让她“去”通州,但既然做出这一步给旁人看,想必也做了打算了。
    喜欢公主为君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公主为君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122/189866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122/1898666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