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古代言情 > 公主为君 > 第364章 温柔

第364章 温柔

推荐阅读: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霸天武魂太荒吞天诀妖龙古帝万妖圣祖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女富婆的神级村医裂天空骑


        有了这样的借口,林棹自然能将府里上上下下调查个遍,也好生大清洗了一番.
这一番清洗,查出护卫使女仆从数百人的府中,竟然有来自陈国,长楚,上璋的诸多势力,竟有二三十数人,其中甚至还有两人所属不明。
林棹按着原定的计划,只留下几人,也装作未曾识别出她们的身份,并未打草惊蛇,只在暗中密切关注控制。
而剩余的一些已经严重威胁到璟王府安危的,都被林棹以各种借口和秘密手段处理了;还有些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也未曾危害到府里安全的,随同这次清理放出去府里的一波使女仆从一道被放了出去,这些人也算幸运,至少保得了性命。
但雍黎却知道林棹这人得手段,他要放这些人,大约也不仅仅是高抬贵手或者是怀着一点怜悯之心。
林棹是个谋士,凡是利益当先,他想的,自然是这些放出去的人,大约会有自己的各方主子联系,便于他挖出最深的幕后之手,放长线钓大鱼,他一向玩得不差。
有林棹的这翻安排,府里的事情,雍黎当下可放下很大一段心神,也更有精力去处理外面的事情。
她之前纵然怀着十二分的小心应对所有的事情,甚至刻意未雨绸缪为自己留一两段急迫环境之下的退路。但府里暗中藏着那么许多他方势力的人,即便心下所知有所防范,但终是将薄弱的后背暴露出来,一旦发生什么,危急时刻总有难以兼顾的风险。
而像林棹如今这样的安排,直接杀了可杀的人,留了用作传递消息的几人,还未曾打草惊蛇,甚至放走了部分利用追寻的人,这样的结果已经是最周全的结果了。
往后行事,纵然还是是该小心,但王府里这一番折腾之后,已经算是最清明的时候了,便是尚有那么一二大约还可浑水摸鱼的,那也是在控制之中。
这方面,雍黎自然是相信权谋场中浸淫这么多年的林棹的手段的。
之前园中被人设十二星阵,已经很显然地便是黎贞与陈国勾结,暗中所为,而亲手设置这十二星阵的人,必然是早早潜伏在府里的。
至于到底是何人,又是如何做的,雍黎知道林棹那边自有调查,毕竟饵已经放出去了,不过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雍黎也未再多加过问,更何况当初是她父王揽了这伙计的,等他从宫里回来,自有他该收的尾,雍黎觉得自己没那个兴致去亲自深究,她能像这两日一样安静地拖在府里,许多事没法明着动作,只能拖着,已经算是全力配合林棹,已经是最大的极限了,毕竟还有其他许多事要安排。
府里待了两日,雍黎先见了一直带着京畿卫在爆炸废墟中搜救的京畿卫副将宋居成。
宋居成这两日一直守在后面,他全权指挥着千人的搜救队伍,兵士门偶尔还能换班略作休整,他作为搜救队伍的统领须得时刻安排调令,已有两日未曾合眼,甚至有时候人手不够的时候还得亲自上场去救人。
所以雍黎见着宋居成的时候,觉着他胡子拉碴的模样,显然比两三日前老了有近十岁。
雍黎不是个压榨属下的人,相反反而觉得合理的时间利用反而更有效率,她一见着宋居成,等他粗粗汇报完大致情况,也不让他再细说,只说自己大概知道了,便让他先去休息。
这两日京畿卫的搜救动作确实颇快,宋居成过来之前已经将参与搜救的京畿卫调回营地了,后续的事情并不需要这么多人。
雍黎有她父王和陛下的手令在手,许多事情安排起来其实有很大的便利和自主权,后面对于这场不知是天灾还是人祸的事故的调查,雍黎并不打算让京畿卫直接插手。
但是为了小心起见,同时大约也是为了镇场子,在上一波京畿卫回营之后,另有一队京畿卫精锐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这队人在雍寒山出宫回营之前,是完完全全听令于雍黎的,而到底最后用不用的上,还得看后续的调查,和事情的推进。
到目前为止,雍黎觉得所有的事情,即便真相仍然掩盖在重重的迷雾当中,甚至未曾发现半点可破开的缺口,但雍黎却相信,所有的事情,总是有一个缘由,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没有任何理由地便就以一个悬案结局。
而结局和真相,若真的想要追寻个彻底,虽说有时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但也绝对不会是毫无办法。
对淑仪公主府爆炸这一事,雍黎却并不想探寻太多,她已然知道其中一些模模糊糊的真相,但却并不想掰扯个彻底,耗时间耗精力不说,甚至还可能节外生枝。
她打算做的,也仅仅是给这件事一个世人可以接受的模糊的结局。
而她之所以敢这么去做,其实说到底还是皇帝陛下的意思。都说帝王心思难测,贯来深沉四海,无人能窥探其中,但在一定程度上,雍黎其实很了解她的这个舅舅。
即便成安帝许多事未曾玉旨金言地传达出来,但雍黎却能凭借他地一番言行动作,做出最准确也最大胆的揣测。
其实于别人而言她这样的揣测无疑是大胆的,毕竟帝王心思,谁敢越雷池一步,便是雍黎自己,这几年也时时提醒自己注意分寸,但偏偏人都有矛盾之处,有时候她还是不得已去揣测窥视几分,而这其实是雍黎自己都不曾想明白过的“恃宠生娇”。
而每次她对成安帝的揣测都未曾偏离过十之一二,这其中或许有她自来对人心把握的纯熟,但她却忽略了人心终究是人心,便是她也未必能次次如此精准,但她却也从未想过,或许她的背后,有人在配合着她的决定和认知,甚至为她兜底着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时事混乱纷杂,雍黎在这些混乱纷杂中一点点理清头绪,寻觅其中隐藏的解决问题最省力的那个破口,企图还如今的上璋一个相对平和稳定,也相对清晰明了的局面。
千古高风西边受爆炸影响坍塌损毁的那部分废墟,这两日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至少比方方搜救完毕还未来得及清理的淑仪公主府看起来要好很多。
雍黎一路走过去的时候,视野确实开阔了许多,原本一些古木也倒塌了都被清理走了,偶尔见得一两个掩盖在路边的齐根裸露的木头桩子。
西边的建筑也有部分损毁,最靠近淑仪公主府的几座楼阁也倒塌不见了踪影,其中便包括之前雍黎曾与温卿见面的那座回廊亭台,甚至连绘吾池也因巨大的爆炸不知是触动了哪里,改变了原本活水流动的方向,整个绘吾池的水位明显比之前低了很多,近池边的地方,很明显地看出来裸露的河床。
因为原本与淑仪公主府相邻的这部分阵法已经彻底没了,西边的院墙也损毁的一部分,所以这两日这边的护卫安排得不少,看守也十分严密。
千古高风毁了这么大一片,雍黎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的,毕竟这么多年了,又是她母亲留下的园子,总不希望被破坏。
之前的十二星阵因这次爆炸的影响,以及谢岑之前的安排,几乎已经损毁不再,只能在观鱼池那边仍看到一些未曾彻底收尾的痕迹。
雍黎一路往西边走过去时,路上使女仆从较往日少了许多,倒更加显得清净,也越发衬得园子里自有一种深邃到极点的静谧之感。
偌大的千古高风,纵然是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精致布局别具一格,一草一木皆是精心所养,甚至一行一停之间也是随处可见的小精致和大格局。
只是这样的地方,终究人还是少了些。
雍寒山之前在京的那几年,几乎很少踏足千古高风,只是雍黎在时,他才会偶尔进来一两次,雍黎不在时,他便不会往后面走半步。
雍黎觉得奇怪,从前千古高风和璟王府,两府为一府,其实真正说起来那么大的地方也不过就是几个主人,但为何那时候却未曾觉得千古高风像如今这般空旷呢?
那时候的千古高风,是个温暖的阳光明媚的地方,是个初初锦绣处处繁花的地方。
越往前走,巡逻的府兵多了许多,府中众人也被限制不得靠近此处。
雍黎远远地看着损毁的那一片,一些倒塌的古木,因为阻碍道路,已经被清走了,而几处亭台轩馆的废墟却还照旧是原来倒塌的样子,并未完全清理掉。
而远处千古高风外面的坊间巷道上,有禁卫军在驻守巡逻,这队禁卫军也是皇帝陛下赐下来的,而除了府兵与禁卫军,按着正常规制,城中尚有京畿卫在各处巡逻,而这附近几坊之地显然最近巡逻的京畿卫也增加了有三倍之数。
所以即便如今损毁之处尚未修缮,雍黎却并不担心千古高风的安全。
“秦老管家不在?”
雍黎看了眼身后,她方才过来的时候好容易劝说了珍娘回去休息,身边只跟着连亦觅铎,还有赵雪冈带着的几个侍卫。
“府里事这样多,老管家本就忙得脚不沾地,方才听说林先生有事求老管家帮忙,这会儿怕是有什么安排呢。”回答得是连亦,她问道,“殿下有什么事情交代?”
“嗯,你替我记着,我怕是后面事情多会忘记。”雍黎指指方几重守卫的废墟,道,“这里损毁的轩馆能修缮的便略做些修缮,若已经彻底倒塌损毁的,暂时也不必新建立了。不过记得从卷烟桥那边往北,到绘吾池这一片,留几亩地种些常用的草药供贫苦百姓取用,到时派一两个人看管着便好,回头这块地方也不必划归到千古高风里面了,只做个小外园就好。”
雍黎其实早些时候便有这么个打算,想开放千古高风部分地方设置一个利民药圃,也算是行善积德的好事。
毕竟偌大的千古高风,她常常踏足的地方少之又少,或许偶尔在园子里寻个应时应景的地方,春日里治个酒观个景,夏日里泛个舟赏个荷,秋日里煮个茶看个书,冬日里踏个雪寻个梅,但这些即便她是在定安,有这样闲情逸致的时候也是屈指可数。
她日常一贯起居的地方也就是一个澄霁院,甚至澄霁院中也就几个常去的地方,半瓯茶,残霜酒,或者去残霜酒后面板桥下藏个酒。
况且随着年龄越长,在回不得小时候的心境,当年年纪小的时候,对外面天地自然下的一切事务都有着好奇,也惯喜欢寻幽探秘,常拉着兄姐在园子里各处乱钻乱逛,也算是将千古高风的各个角落都逛了个遍,甚至有些旁人从未知晓的隐秘之处,也是幼年时偶然发现的。
而当年雍明之纵然对几个孙辈的教养之事十分严格,却也未曾阻拦她们在园子里各处地折腾。甚至因为雍黎某段时间迷上了制作瓷器,还特地让工匠在园子北边寻了个空院子搭了个烧瓷的瓷窑,那院子现在还在,院子里的窑炉和一应物事都还在,便是北边的那个叫做“云霞天青”的小院子。这院子的名字,正是来自于当年雍黎偶然得到的一个小瓷瓶,天青色瓷底上面柔润着三两处细腻的云霞一般的丹朱色彩。
雍黎也是因为这个从未见过的瓷器的颜色,才产生的烧瓷的兴致,一心想要研究出这个偶然出现的万中无一的变色的制造工艺,所以才有了后来这个叫做“云霞天青”的院子,也有了当年定安各家王府贵胄府中流传一时的“云霞天青”的瓷器。
至于为什么之事流传一时,是因为雍黎当年的兴致只持续了半年,她花了半年时间研究出了这种色泽的制作工艺之后,也曾好好地烧了几炉子各色器皿,这些器皿她挑了几个自己留下了,剩下地大多是送进了宫里,或者作节礼送去了几家王府。
    喜欢公主为君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公主为君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122/189863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122/189863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