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古代言情 > 公主为君 > 第361章 自由

第361章 自由

推荐阅读: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霸天武魂太荒吞天诀妖龙古帝万妖圣祖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女富婆的神级村医裂天空骑


        千古高风的设计者正是建筑大师石淳子,石淳子是上一代的建筑大家,早已退隐多年。有人说他隐居上璋与陈国的边界小城,只是近十年来却少有人听说过他的踪迹,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确定他是否还健在于世。
但雍黎却知道,已是耄耋之年的石淳子其实却是隐居在上璋于陈国边界的一个小城,虽年岁已大,但是石淳子却并无老人迟暮,虽不再亲手设计园子,但却将他数十年园造经验整理成册。
雍黎初初是见到过他的初稿的,当时还是在两三年前,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当时正经过两国边境,也并未想过去见石淳子,只是却不想将将要离开的时候,石淳子却派人来找她说要请见一面。
雍黎当时虽诧异石淳子为何突然要见自己,又是如何知道自己会经过于此的,却还是过去见了他,她便是那次见过石淳子编撰的手稿,当时已将要结尾,这两年下来,估摸着也应该成稿了。
也便是那一次雍黎才知道,石淳子与自家祖父有些渊源,不过他们之间到底有何渊源,雍黎却没有问过。
石淳子当初要见自己的时候,说的是“寻客”,雍黎初初想他口中的“客”大约是自己,但真正见了之后却并没说上几句话,雍黎甚至没搞清楚他要见自己那一面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她只知道石淳子是个性格古怪的老头,她跟石淳子见的那一面,除了刚刚开始的时候石淳子问了雍黎两句千古高风的事,其他时候整个过程中他都在伏案埋首编写绘图,只是偶尔间才会抬头招呼雍黎两声,让她随意,还将自己已经编写好的一部分手稿递给雍黎,毫不避讳让她随意翻看,甚至还让雍黎给她提一两句建议。
建议,雍黎自然是没有的,她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顶多就是会画两笔亭台楼阁的工笔。
她当时在石淳子那边待了两个时辰,将那册手稿已经完成的部分都翻看完了,直到天色将晚,雍黎不得不离开时,他才从桌案上抬起头来,看向雍黎道,“天色晚了,不留你吃晚饭了,厨房有我亲手酿制的木樨蜜,让小童给你提两罐,算是我的见面礼。”
然后雍黎当真就提着两罐木樨蜜离开了,时至今日她仍然觉得那一面会见得十分奇怪。不过后来却听说她祖父与石淳子颇有些私交,只是他二人算是清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也是多年未曾有联系。
而现在又是牵扯到千古高风,雍黎便想着让她祖父代为探问一下石淳子关于园子的一点问题。正好她祖父现在大约在陈国那边,若转道去边境应该也不会又太大问题,只是她不知道她祖父的具体位置,所以得需要未晏的帮忙。
不过那几个问题……
雍黎下意识觉得,自己大概不会得到想要的答案。
但即便如此,终归需要有一问,雍黎也未曾刻意自己去探寻,而将寄希望于她祖父,其实也是怀着可有可无的态度。
但雍黎却知道,若是能够得到,或者说她祖父觉得应该给她的答案,祖父总会尽他自己所能去探寻。
雍黎知道,这么多年来,祖父一向四处行走游历,看似游离朝局之外,对上璋局势漠不关心,但其实,这世上能比他通透明白的人少之又少。
他虽常处江湖之远,但庙堂之事,若他想说,他能作的一番剖析,大约会比常年浸淫在朝局之中的那些人要更加清晰得多。
那些人身在局中,局中之事也因自身有所牵扯,而无法以最通透最不偏不倚得角度去看待,而雍明之,正因为与朝局的那么一点距离,才能让他毫无牵扯地以旁观者地眼光去看待局中所有地问题,去判断其中所有的是非曲直。
雍黎觉得,祖父这几年,虽未曾陪伴襄助在身侧,但给予自己的帮助却远非言语可形容,她觉得,哪怕祖父远在他国,甚至行踪不定,即便自己许多时候也不一定能联系上他,但只要知道他行行停停的途中,或许有分给了自己几分心神,或者偶尔得到他纸笺亲笔的几句话,雍黎便觉得心安。
雍明之于雍黎,是自幼悉心教导的老师,也是尽全部心血为自己谋划的祖父,她的这份心安,便是因为多年的而来的信任,也因为血脉亲缘的那种不可割舍。
即便曾经,他与他们,或许都有过对自己的利用,和牺牲自己的人生的另有安排,但雍黎渐渐却觉得自己理解了他们,那时的局势,那时的安排,他们也总该为以后可能出现的动荡,先安排一个稳定局势的筹码,或者说退路,即便这个筹码或退路,以后可能用不上。
虽然说,那个筹码和退路,到现在仍然只是筹码和退路,甚至这筹码和退路渐渐地长成,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思想,渐渐地长成他们不能完全控制的模样,但在未曾到真的迫在眉睫的那个乱局的时候,谁知道事情会发展去哪个方向?
雍黎以为自己足够冷淡,足够心狠,但真正熟知她的人,却知道她心下确实有一处藏着柔软,作为她最亲近的亲人,那点柔软,他们若想利用,总能轻而易举地把握住。
而在雍黎还未自己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她对敌人时可无坚不摧,而对那一二信任在意的人,她其实早已剥开的盔甲。
“殿下在想什么?”珍娘见雍黎有些神色愣愣,以为她时没休息好,又道,“天快亮了,不如让人送些粥食小点过来,您简单吃些再休息休息?”
“我倒还好,并不太累。”雍黎回过神来,笑道,“您去休息吧,莫要守着我了。你替我去传个话出去,让明绛和觅铎过来,她们几人我是信任的,不必限制她们了。”
这两日时间,雍黎虽在府里没有出门,但外面的事情却一点不落地传报到她的桌案上。
黎贞的公主府已经清理完毕,凡伤重者也已经送医救治,而因此祸难死亡者也有三百一十七人,死难者遗体陈于义堂,待其亲属前来认领,若七日时间还无认领者,当按规章入土于城外葬场。
不过这几日时间,除了搜救事宜,陛下亲旨下达,几方势力同时调查也未曾查出爆炸所出的源头。
而爆炸前后的诸多异象,却在百姓之间更加深广地流传开来,京中渐渐地有了“妖星现世,天降神罚”的流言,流言所指,虽还未有定向,但观其流传的方向,雍黎却隐隐觉得这流言亦有所指。
雍黎知道这起爆炸的源头,其实十之八九是查不出个所以然的,毕竟这样怪异的场景,有时当真无法用常理来解释。而她也知道,皇帝陛下要的,大概不是要一个缘由,而是要给这件事情找到一个圆满的结果。
宫中这两日也十分安静,大概是雍黎没来得及关注里面发生的事情,也许这安静只是假象。
陈使团还在宫中,据说沈慕和沈蒙两次要求于成安帝亲自交涉,却最终都被反驳了回去,成安帝这般晾着陈使团是为何,雍黎并不清楚,但她隐约觉得皇帝陛下大约是在拖延时间。
而黎贞自那日公主府爆炸之后便进了宫再未曾出来,这几日一直都在宫里,也安静了两日,并未出什么幺蛾子。
但璟王府里却发生了件意料之中的事情,或者说是雍黎与林棹达成一致后,共同谋划的事情。
雍黎这两日闭关在半瓯茶,对府中各处所言的都是公主中毒病重。
而林棹便借雍黎“中毒”一事发难,更是将雍黎“中毒”之事与中秋夜宴,陈使团中人刺杀雍黎一事联系起来,言府中潜入陈国细作。因去年边境之战陈国拜北,陈国某些所谓爱国之士不堪受辱,欲杀公主泄愤,故在府中安排细作。
有了这样的借口,林棹自然能将府里上上下下调查个遍,也好生大清洗了一番.
这一番清洗,查出护卫使女仆从数百人的府中,竟然有来自陈国,长楚,上璋的诸多势力,竟有二三十数人,其中甚至还有两人所属不明。
林棹按着原定的计划,只留下几人,也装作未曾识别出她们的身份,并未打草惊蛇,只在暗中密切关注控制。
而剩余的一些已经严重威胁到璟王府安危的,都被林棹以各种借口和秘密手段处理了;还有些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也未曾危害到府里安全的,随同这次清理放出去府里的一波使女仆从一道被放了出去,这些人也算幸运,至少保得了性命。
但雍黎却知道林棹这人得手段,他要放这些人,大约也不仅仅是高抬贵手或者是怀着一点怜悯之心。
林棹是个谋士,凡是利益当先,他想的,自然是这些放出去的人,大约会有自己的各方主子联系,便于他挖出最深的幕后之手,放长线钓大鱼,他一向玩得不差。
有林棹的这翻安排,府里的事情,雍黎当下可放下很大一段心神,也更有精力去处理外面的事情。
她之前纵然怀着十二分的小心应对所有的事情,甚至刻意未雨绸缪为自己留一两段急迫环境之下的退路。但府里暗中藏着那么许多他方势力的人,即便心下所知有所防范,但终是将薄弱的后背暴露出来,一旦发生什么,危急时刻总有难以兼顾的风险。
而像林棹如今这样的安排,直接杀了可杀的人,留了用作传递消息的几人,还未曾打草惊蛇,甚至放走了部分利用追寻的人,这样的结果已经是最周全的结果了。
往后行事,纵然还是是该小心,但王府里这一番折腾之后,已经算是最清明的时候了,便是尚有那么一二大约还可浑水摸鱼的,那也是在控制之中。
这方面,雍黎自然是相信权谋场中浸淫这么多年的林棹的手段的。
之前园中被人设十二星阵,已经很显然地便是黎贞与陈国勾结,暗中所为,而亲手设置这十二星阵的人,必然是早早潜伏在府里的。
至于到底是何人,又是如何做的,雍黎知道林棹那边自有调查,毕竟饵已经放出去了,不过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雍黎也未再多加过问,更何况当初是她父王揽了这伙计的,等他从宫里回来,自有他该收的尾,雍黎觉得自己没那个兴致去亲自深究,她能像这两日一样安静地拖在府里,许多事没法明着动作,只能拖着,已经算是全力配合林棹,已经是最大的极限了,毕竟还有其他许多事要安排。
府里待了两日,雍黎先见了一直带着京畿卫在爆炸废墟中搜救的京畿卫副将宋居成。
宋居成这两日一直守在后面,他全权指挥着千人的搜救队伍,兵士门偶尔还能换班略作休整,他作为搜救队伍的统领须得时刻安排调令,已有两日未曾合眼,甚至有时候人手不够的时候还得亲自上场去救人。
所以雍黎见着宋居成的时候,觉着他胡子拉碴的模样,显然比两三日前老了有近十岁。
雍黎不是个压榨属下的人,相反反而觉得合理的时间利用反而更有效率,她一见着宋居成,等他粗粗汇报完大致情况,也不让他再细说,只说自己大概知道了,便让他先去休息。
这两日京畿卫的搜救动作确实颇快,宋居成过来之前已经将参与搜救的京畿卫调回营地了,后续的事情并不需要这么多人。
雍黎有她父王和陛下的手令在手,许多事情安排起来其实有很大的便利和自主权,后面对于这场不知是天灾还是人祸的事故的调查,雍黎并不打算让京畿卫直接插手。
但是为了小心起见,同时大约也是为了镇场子,在上一波京畿卫回营之后,另有一队京畿卫精锐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这队人在雍寒山出宫回营之前,是完完全全听令于雍黎的,而到底最后用不用的上,还得看后续的调查,和事情的推进。
    喜欢公主为君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公主为君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122/189863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122/189863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