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古代言情 > 公主为君 > 第240章 落定

第240章 落定

推荐阅读: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霸天武魂太荒吞天诀妖龙古帝万妖圣祖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女富婆的神级村医裂天空骑


        那日朱缨军首领蔡崧战死之后,朱缨军与曙州军在耦县对峙三日。
三日时间,曙州军攻城四次。
那位自蔡崧死后便几乎掌握着整个朱缨军的神秘军师,力排众议将后方寄阳乌龙村周边的兵力全部调至耦县,想要靠这剩余的不足三万的人马背水一战。
但这样几乎破釜沉舟的决定,自然受到如今剩下的几方渠帅的反对,其中反对态度最为激烈的当属一路渠帅黄巨,这黄巨跟随蔡崧最久,算得上是蔡崧的死忠。
这蔡崧初初听到这番决定的时候,虽不满他这没有跟各方渠帅商量的私自决定,但看在蔡崧往日的命令上没有多说什么。
但偏偏接下来几日,这位顾先生全无主动出击的动作安排,完全就只是消极守城。黄巨找了他几次,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最后一次黄巨几乎就是提刀进了那位顾先生的大帐。那位顾先生倒是不急不忙,对他气愤恶劣的态度丝毫没放在心上。
那位顾先生照旧是三两句言辞挤兑,再次让黄巨无话可说,憋屈地退出去。
但是这次那黄巨越想心里越不舒坦更觉得憋屈,辗转犹豫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清早,点了三千人马独自出城偷袭去了。
他这一出去,自然没有回得来,同样葬送的还有跟随他一起出城的三千兵马。
消息传回城的时候天已经亮了,朱缨军剩余部众,看着晨曦中他们那位顾军师有如神祗却冷若冰霜的脸,心里竟然都有几分胆怯退缩,就连近日蹦跶得最厉害的几方渠帅都齐齐不说话了。
那顾先生大约是真的被气着了,因此事借故发作了几位渠帅,夺走他们手中兵权。
此后,原先的十二方渠帅战死的战死,被发作的被发作,最终只留了三人。当即又将剩余兵力重组改编,分属三人麾下,令三人各领一万人马,而自己却显然放手了对全军的控制,只以军师之名为朱缨军出谋划策由此那位顾先生对这三人可谓是信任了。
这剩下的三人,其中一人便是程海彦。
雍黎初初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有些想不通的,她不相信以谢岑那人目光之锐利,对人心把控之精密,对情势掌握之周全,不可能没有注意到程海彦的异常。
她甚至都想动用些势力,想着程海彦一旦被发现,也好将他从朱缨军中捞出来,却没想到谢岑如此对他委以重任。
他究竟又是打得什么主意?
——————————
这个问题的答案,雍黎不是自己想通的。
朱缨军与曙州军全力对峙三日之后,又苟延残喘了两日,最终在七月初三日的清晨时候,耦县城破。
曙州军年轻的统帅一路破城而入,迎着东升的朝阳,是璀璨夺目的少年人的意气风发,仅此一战后,长楚这位皇三子平原郡王谢竭在长楚军中上有了名声。
而割据长楚曙州寄阳一带数年,也曾势力迅速膨胀如日中天,在当地民间广为人知,就连周边府县都不敢轻缨其锋的朱缨军就此消亡,成为历史中出现的不合时宜也消亡得十分迅速的一段甚至称不上浓墨重彩的故事。
百年千年之后,也不过是泛黄史书中偶尔提及的一段小之又小历史,而这段历史旧事中,留下的名字里,却有一个神秘而不知身份不知名字的人。
顾先生,顾军师,顾谋士。
这几乎是所有的人对他所有的称呼了。
耦县城破后,朱缨军残部被一网打尽,这位顾军师却自此不知所终,没有人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也没有人知道他是死是活。
后来所有的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有人仔细回顾推演,试图找出其中真相,但几乎都无所获。
有人发现这场乱局中,最终得益最大的,不是临时受命领曙州军反攻耦县的平原郡王谢竭,不是死得不明不白甚至长楚朝中对此没有表现出一点应有的态度的广信王谢峻,更不是数万兵马全军覆没多年经营势力就此瓦解的朱缨军首领蔡崧……而是长楚那位高居九重,在此事中甚至完全没有半点影子的,长楚与乐帝,谢岐延。
外面所传说的,广信王谢峻是死在朱缨军的暗杀之下,此事是真是假没有定数,但长楚朝中便认定了这是真相,所以天下人便也只能认定了这个所谓的真相。
即便有所疑惑,但那又与他们有些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偶尔唠嗑闲聊之间撒了些唾沫星子,这个广信王是死是活,是怎么死的,是被谁所杀,又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这些平头百姓的日子还是照样过,这些享尽尊荣供奉而死的天家贵胄们,活与死改变不了他们的半点生活。
自然也有目光锐利的人揣摩出了其中的一点真相,广信王谢峻去年曾因府中诸多物事形制规格僭越被御史所参,被与乐帝下旨申斥削夺了部分权力之后贬回封地。而被贬回封地之后却照旧不知收敛,各种动作手段频出,以上位者的眼光来看,他的那些行为早已不是谢岐延作为一个帝王所能忍受的了。
所以广信王谢峻之死,也许是与乐帝刻意借着朱缨军的手,名正言顺地除了自己这个早已看不下去的势力不小的皇弟,而不用背负不容宗族诛杀兄弟的名声。又借着朱缨军的势力,铲除了曙州军中的诸多广信王从前的亲信,甚是清理了一番原先已几乎不在掌控之中的曙州军。而如今曙州军的控制已然在平原郡王谢竭,这个与乐帝相对而言还算信任的儿子手里,这对与乐帝而言已经是很安心的了。
而同时朱缨军也被彻底铲除,这个盘踞寄阳曙州一带的毒瘤,虽说终究不成气候,但被彻底拔除,也有利于地方控制,谢岐延也到底省了一份心。
而朱缨军中的那位顾军师,如今回过头来,细想其行事手段,竟越发觉得他所有的安排所有的行事手段,不是为了助朱缨军退曙州军,再占一席之地;也不仅仅是为了挫谢峻之锐气,夺其权势性命;他真正的目的,仿佛最终都是为了长楚,为了与乐帝的集权统治。
一切都有理有据,所以后来的史书中几乎默认了这样的说法。
至于这位顾先生的失踪,有人说是鸟尽弓藏,与乐帝不可能让他活下去;有人说这位顾先生与谢家有些渊源,这不过是他与与乐帝的一个交易,事情既然尘埃落地,他便就此归隐了。
但也有人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他们觉得这位顾军师出现得突然,也消失得突然,仿佛只是某个隐世而不甘寂寞的高人偶然间出来却借着朱缨军翻云覆雨了一遭,仿佛他所有的似是而非没有根据的决定和动作,都只是他随意的兴致所在,只是彻彻底底将占据数城的朱缨军当做了一个玩具罢了。
……
无论是何种猜测,雍黎听来都只是清清淡淡的一笑。
那个顾先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一个人,他为了曙州的乱局而来,一切平定之后,这个顾先生便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了。
而他谢岑只是谢岑,是那个长楚声名卓著,享天下人众多猜测而不得真相的南阳王,是那个十数年平淡沉寂却依旧为天下人津津乐道推崇备至的南阳王。
雍黎的车马停在卞城外往施城去的官道上,等着后面尘土飞扬之处打马而来的一人一骑。
那人正是从耦县战场上赶过来的程海彦,他未来得及喘口气,便上前见礼,将一封书信恭敬递上来。
揭开车帘的雍黎,看着程海彦双手递过来的那信封上,熟悉的鸾飘凤泊的四个字——“凤归亲启”。
她犹豫了一瞬间,伸手接过来拿在手上,却没有立即打开,而是问道,“他知道你身份了?”
程海彦听她这一句话,初初没有明白她话里“他”指的是谁,待看到雍黎拿在手上的信封时才又反应过来,忙垂声回答,“顾先生似乎很早就知道我并不是真正朱缨军的部署,但不知为什么,他却没有揭发我,反而有那么一两次刻意的举动之间似乎对我的身份有所遮掩……前日从战场中脱身,他便让我传达这封信给您。”
程海彦言辞简练,却突然抬头看了眼雍黎,然后迟疑一问,“这位顾先生是不是与您有旧?您认识他?”
“你是如何脱身的?他出手助你的?”
雍黎不答反问,不过这简单的两句话却让程海彦确认了心中所想,他最初的那点怀疑不解似乎心里也有了点答案。
最初他在朱缨军中被顾先生从参将提拔上来可能确实是偶然,但是他的身份暴露大概是此后一两次消息的传递。当时他发现了些异常,还曾好一段时间停止往外传递消息,只是暗中小心了几日,却发现并未有什么事情发生,他便也就以为自己的身份其实未曾败露。
后来再次觉得异常,是出兵耦县前的一日,他放信鸽的时候被同为一方渠帅却自恃资历的黄巨发现。那黄巨心胸狭隘,一向尽想着揽权,视其他几方渠帅为竞争对手,从来关注颇多,但凡有有被他抓住的一二把柄,一定会死咬着不放。
结果二人将将对峙,即将闹到朱缨军首领蔡崧跟前时,被路过的顾先生拦住,将他二人呵斥了几句。但最终却说那信鸽是他自己的,是他让自己帮忙给耦县传递消息的。
这理由其实经不起推敲,但顾先生倒底是替他将快要败露的身份遮掩了过去。他当时有心想要问个明白,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单独询问的机会。
后来在耦县,因蔡崧死后,朱缨军内部人心散乱,顾先生以凌厉而迅速的手段削减了朱缨军了冗杂势力,重新整合了最后的那些兵力,并以自己为仅剩的三方将领之一。
他当时更加不解,等到众人皆受命退去,一直迟疑故意磨蹭着时间没有出帐,他终于是找到了机会可以问出口。
从第一面见到这位顾先生,程海彦便觉得他年轻得超出自己的想象,就连容貌也十分出众得超出自己得想象。
那日在大帐中,他看着这位顾先生清华秀致的容貌,有一瞬间怔忪,还未来得及想好怎么开口,便听顾先生道,“我知你并不是朱缨军中人,很巧,我也不是;我也知道你来此别有目的,更巧,我也是。”
顾先生笑得清清淡淡,仿佛曙州这样乱局不过是他指间可随意把玩的一二物事,他满意的看着程海彦脸色有轻微的变化,继续道,“所以你不必问我身份,也不必问我是如何知道你身份的,更不必问我想要对你如何。这些我告诉你或是不告诉你都没什么意义,你只需知道,我既然替你遮掩,让你分散朱缨军部分势力,自有我的用意。而我想,我的这些布置,于你或者你主子而言,必然是喜闻乐见的。既然我们目的一致,而你们又与我没什么利益冲突,便当是合作一把,何乐而不为呢?”
程海彦当时便被他几句话说通了,他也没执意深问,只是觉得这位顾先生给出的理由虽然听起来无懈可击,但其实必有其他没有说出口的缘由,而那缘由估摸着应该比这样的理由更容易让人接受些。
因今日这几句话,他二人也算是知道了彼此的目的,所以当耦县城下曙州军第五次攻城的时候,程海彦与那位顾先生达成了未曾宣之于口的一致。
程海彦带着一万朱缨军兵马,以后方包抄为名从西城出,实际却是分散调开了耦县的兵力。所以,因为他一路上的刻意延缓,当耦县城破的时候,他们的这队人马却还未来得及赶至耦县城下。
当时他这一万人马中不乏蔡崧和朱缨军的极度信仰和盲目崇拜者,也有不少眼见着朱缨军大势已去回天无术想要离开以求自保的人,更有不少没有目的没有主见,不过从旁观望着的。
    喜欢公主为君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公主为君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122/189860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122/1898608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