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轻の小说 > 青蛙堂鬼谈 > 第一卷 猿之眼

第一卷 猿之眼

推荐阅读:乱世书万古第一神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极道武学修改器国民法医鉴宝狂少我有一座随身农场从八百开始崛起军工科技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


  
  
  
    一接着轮到第四位女客。我出生于酉年文久元年,今年正好六十五岁。明治元年,也就是江户幕府结束的那一年,我八岁;明治五年十月颁布「娼妓解放令」时,恰好是我十二岁的冬天。各位应该都知道,那年的十一月因为改用新历,所以十二月三日成了正月一日。唉,年纪一大,讲起话来没完没了,开场白就说到这里,应该要回归正题了。我要说的不是甚么有趣的故事,不值得在各位面前献丑,但是因为依照顺序正好轮到我,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场了,还希望各位不要见笑。讲起来难为情,当时我家就住在吉原游廓里,以仲介娼妓营生,也就是所谓的引手茶屋。以前在江户经营妓院或仲介娼妓的人,通常颇通风雅之道,不仅懂得创作俳谐、欣赏书画,和文人墨客更是来往密切。我的祖父和父亲当然也不例外,喜多川歌麿绘制的屏风、抱一上人的挂轴,诸如此类的文物,家里收藏了不少。祖父在我三岁时过世,明治元年,江户改为东京时,当家作主的是我父亲,名叫市兵卫,那一年三十二岁。我们家历代主事都使用这个名字。因为大环境骤然发生种种剧变,经济非常不景气,芝居町和吉原等娱乐场所当然也跟着萧条,加上新富町又出现了名为「新岛原」的新兴风化区,原有的客人全都被抢了过去。我父亲原本打算趁此机会一举收手,但在母亲和同业的劝阻下,决定再多观察一阵子,视时局的变化再决定,孰料新兴的风化区因位于京桥中心的地理位置备受批评,新吉原不久便遭拆除,所有妓院又移回旧地。大伙才刚松了一口气,明治五年却又发生了我之前提过的娼妓解放事件……因为当时的政府认为以往买卖娼妓和艺妓的作法并不合理,因此下令解放。现在称为「娼妓解放」,不过当时大家就称为「解散」。这下大事可不妙了。简单说,这可是严重到让吉原风化区彻底瓦解的转变。但是在那个时代,所有的事都是上面的政策决定了算数,谁也无从抱怨。不过,吉原当然并没有因此就消失,没多久大伙又重振旗鼓,继续开张大吉了。但是我父亲市兵卫原本就有结束营业的打算,加上这种种发展,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心就此结束家传一百多年的生意。不过贸然开始新事业似乎稍嫌冒险,之前又有许多士族经商失败的前车之监,加上我们家在田町和今户边还有五六栋房子可赖以维生,父亲便乐得当个寻常百姓,逍遥度日。父亲从年轻时就非常喜欢俳谐,我虽然不清楚他的程度究竟是好是坏,不过他身为夜雪庵第三代门人,得号「罗香」,同时已完成「立桌」【注:所谓「立桌」乃门人经老师同意、其他弟子亦认可之情况下,首次以俳句师父的身分在俳句会中坐于桌前。】仪式,应该算是具备宗师身分。结束生意正好让他有更多时间悠游于俳句世界,还可以依靠着对生活有点帮助,因此以俳谐师父的身分在世间立足,对父亲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但由于我们的新居不如以往宽敞,没有空间可以摆放过多家当,父亲认为用不着的东西不如卖了换钱比较实际,所以,不只是家里多余的装饰品,连祖父那一代开始搜集的字画古董也大部分变卖掉了。各位应该知道,明治初年古董字画根本不值几个钱,菊池容斋、渡边华山等人的名画经常是标上一圆五十钱或两圆的价格,囤积在旧货店里;喜多川歌麿、抱一上人的作品行情也好不到哪里去,全都以两捆三文之类的贱价卖掉了。这种时候,母亲、朋友都说实在太可惜了,父亲却不做此想,觉得要干脆一点,于是毫无眷恋地把所有东西都处理掉,只留下七八幅他特别喜欢的书画、一对屏风和五六件古董。那些古董大概都是些摆在地板的装饰品、花瓶和小书桌之类的东西,其中有一件木头雕成的猿猴面具。那是父亲新买的。前一年,也就是明治四年十二月某个寒冷的夜晚,父亲经过上野的广小路,看到路边有一个铺着草蓆卖旧货的小摊子,一个前额有如浪人一般毛发横生,衣着单薄,年约四十的男子,和一个差不多九岁或十岁大的小孩,两人无精打采地坐在草蓆上。当时街上确实经常出现这类摊贩,父亲立刻看出这对父子似乎也是家道中落、被迫变卖财物的落魄士族,父亲怀着怜悯之心,瞄了一眼他们的货色,像样的东西大概都卖光了,除了一个老旧的面具之外,剩下的实在不值一看。然而这副面具立刻吸引了父亲的注意。「这也是要卖的吗?」知道对方并不是普通的摊贩,父亲慎重客气地问道。对方也礼貌地颔首,表示如果父亲有意思的话不妨瞧瞧。父亲闻言,点了点头,拿起面具放在昏黄的油灯下细看,发现这副面具颇有历史,脸面虽已发黑,但因雕工细致,向来喜欢古董的父亲颇为心动。「不好意思,请问您要卖多少钱?」「随您意思意思就行了。」这样的回答实在像士族出身的商人口吻。因为东西并不是粗糙得非杀价不可,而且摆摊的父子也引发了父亲的恻隐之心,于是告诉对方愿意出价三步【注:江户时的货币单位,相当于四分之一两。】,听到这个价格,对方非常高兴,说这东西不值三步,两步就绰绰有余了,但父亲还是硬塞给他三步,买下了这副面具。整件事听来好像有些本末倒置,不过在当时可是常有的事。结束买卖之后,父亲问男子说:「请问府上自古以前就拥有这张面具了吗?」「这个嘛,我也不清楚是甚么时候买的。老实说,我根本不知道家里有这件物品,只是如您所见,因为家道中落,必须处分家产维生,才在一个旧衣箱里发现它的。」「原本是装在盒子里的吗?」「没有装盒。只有一块鲜黄色的布包着。不过有一件事比较特别,那就是猿猴的眼睛被一块白布遮着,白布在面具后打了个结,看起来就好像眼罩似的。没人向我提过这块布是由谁、又是在甚么时候绑的,所以我也不清楚绑白布的原因。就连它到底值两步三步,我都不甚清楚。」老板老实地将一切都告诉父亲。父亲听完之后,带着面具回到吉原家中,但是第二天仔细一看,却发现眼前这副面具和他昨天借着昏黄油灯细看时的感觉相去甚远,年代虽然十分久远,但刀法实在拙劣,如何都称不上佳作。父亲甚至有些后悔花了三步买下它,不过对方原本坚持两步就绰绰有余了,是自己硬要塞给对方三步的,也只好自认倒霉。「没办法,就当作是帮生活困难的士族一个忙了。」父亲说罢,便将面具收进橱柜深处,最后连他自己都忘了这样东西,这回因为要结束吉原的生意,整理众多书画古董时,才又发现了。当时他虽打算把它和其他字画古董一起卖掉,一旦真要卖时,突然又舍不得。于是,正如我刚才所述,这副面具就和另外五六件古董一起留下了。父亲后来告诉我,他也不清楚自己为甚么会突然改变心意。总之,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在明治六年四月,以新历法来算的话正好是赏花时节,搬离我们居住多年的吉原。新居是一栋位于今户的小房子,除了四个房间外,还有一栋四蓆半的独立小屋,从院子里可以清楚地看见隅田川。父亲就蝥居在四蓆半的小屋里,专心他的俳句创作。二搬家之后,忙了将近一个月,一直到五月中才好不容易才安顿下来,就新历来说,已经有夏天的味道了。或许因为父亲之前交游广阔吧,我们搬到今户以来,来访的客人依旧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是父亲俳句会的朋友。离开吉原时,连只是个孩子的我也曾经心中感伤,往后恐怕会很孤单,没想到家里仍旧人来人往,根本无暇寂寞,我和母亲也高兴,没想到后来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刚才说过,我们的新家有四个房间,玄关附近的空周有三蓆大,女佣房四蓆半,饭厅是六蓆,起居室则是八蓆,我和父母平常就睡在起居室里。这天家里来了位客人,总不能让客人睡在玄关或饭厅,而父亲平常工作的独立小屋晚上正好没人用,就安排客人在那里过夜。这位客人是在四谷的井田先生,家里开设当铺。他也非常喜欢俳谐,黄昏时候来访,和父亲一直聊到深夜。加上外头正下着大雨。当时不像现在有电车或汽车可搭,从今户要回四谷可是路途遥远,于是父亲便开口要他在我家过夜,井田先生答应了。女佣将他带到主屋旁的小屋就寝。我和父母则如往常一样睡在起居室里。两名女佣睡在厨房隔壁四蓆半的房间。大雨夹带着强风,滑门被吹得嘎嘎作响。因为我家位于今户的河边,隅田川河水拍岸的声音可以传到枕边。不知道为甚么,我总觉得那晚的气氛特别恐怖,但我依旧一上床就呼呼大睡,不久之后,却被父母亲的说话声吵醒了。「井田先生怎么了?」母亲不安地说。「听起来好像在呻吟?」父亲一脸疑惑。他们的对话让我心生恐惧。此时夜已深了,强风骤雨和河浪的声音也越来越清楚。「还是去看看吧。」父亲点燃枕畔的烛火,走向外头窄廊。母亲也起身坐着看到底怎么回事。独立小屋虽在屋外,不过因为就在院子里<p style="font-weight: 400;color:#af888c;">(继续下一页)六六闪读 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0/30219/171785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0/30219/171785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