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50.户籍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高媛也甚是高兴,没想到今天如此顺利。快步走到无人处,直接端了一个放馒头的大笸箩出来,将剩下的西瓜放进去,盖了布回到酒楼。
董掌柜见她回来的如此之快,不觉喜笑颜开,他特意将剩下的西瓜皮放在柜台上不丢,已有眼尖的食客问过了。
高媛低声道:“董掌柜今天要不要整个的?”
董掌柜深谙生意之道:“今日且不用,明日只需一个。”
高媛不由地格外佩服起人家来,谁说古代人不会做生意的?这妥妥的一个饥饿营销模式啊。
高媛上学时选修过商业心理学的课,当时是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才去上的,没想到现在有了实践的机会。不等着那西瓜卖完,也不问董掌柜要卖什么价,更不跟董掌柜要个合约文书什么的,把西瓜送到就利落地转身走人,连那个大笸箩都不着急拿回去。
董掌柜暗自翘起大拇指,瞧人家这位,别看是个年轻妇人,不是一般的有魄力,就连自家东家的大公子,也没有这个气势。
把笸箩端到柜台下,只拿出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盘子来,摆了四块上去,看了看有些单薄,又加了两块,均匀地摆出一朵六瓣花来。不过片刻,就被食客端了去。能进酒楼用餐的,无不是有钱的主儿,对于他开出的两钱银子的价格,毫不在乎。
不仅如此,还跟他预定了明日的西瓜果盘,说要带着家里人来尝尝鲜。董掌柜皱着眉头,状似极其为难的样子勉强应了,还不说死,只说尽可能给人家留着,实在是不多啊不多。
到了第二日高媛再去,董掌柜笑眯眯地抱过去西瓜,然后又笑眯眯地送上五钱银子外加五十文铜钱。说清楚了,这是昨天那个西瓜的分红和今日西瓜的底价,双方都很满意,施礼作别。
临走之前,董掌柜还给高媛一包种子,死活不要她给钱,只需要她做个保证,若是种不出来也就罢了,若是种出来,却只能供应他们董家。
高媛自然没有异议,为了种这些菜蔬瓜果,她昨天都没来得及煮花生好吗?光顾着收割小麦整理田地了。
一亩园十亩田,这是老话所说的菜园子和农田的收益比,可见种菜若是种好了,收益颇高。再加上季节因素,收益会更高,直接翻上几倍也未可知。高媛将麦秆、花生秧之类全都剁碎了积肥,就连文道和伐北,也都被她禁止随地大小便,而是用上了马桶。她宁可忍着臭,也得积肥不是?城里生活,就是这一点不方便。
好在河边垂柳下,还有些蚯蚓土存在,高媛只要见了就捡起来收着,还忍着浑身的鸡皮疙瘩,挖了几条蚯蚓出来。幸好文道病好了之后格外懂事,见她挖蚯蚓,还以为她要拿来钓鱼给他们叔侄俩熬鱼汤喝,便自告奋勇地帮忙。
高媛开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怕河边危险,还特地沿着晋水河走了一阵,终于找到一片平缓的草地,却是很多妇人洗衣的地方。
现在老百姓洗衣,用的全都是草灰,绿色无污染的上佳肥料,洗衣后的脏水直接泼在草地上,把这片草地养的极好。高媛给文道一个小小的?头,外加一个小瓦罐,自己在河边洗衣,伐北在旁坐着加油鼓劲,文道撅着小屁股,一下一下挖的甚是欢实。等高媛把衣服洗完了,他那瓦罐里整条的、半条的蚯蚓,都有半罐子了。
高媛记得,好像半条蚯蚓也能活下来,并且能重新长出新的来,成为一条新的蚯蚓,便试着将那些长一些的蚯蚓也收进空间去。只有那些被文道斩成数节的,才拿来穿了鱼钩,找个安静的地方垂钓。
嗯,这鱼钩鱼竿,也是在杂货店买的,谁让文道一听说挖蚯蚓,就喊着有鱼汤喝呢?
高媛顿时反思自己,还是经验不够啊,小孩子成长需要多方面营养,只有肉包子和鸡蛋,很显然不够嘛。
文道一直没有问过她公婆的事情,小小的一个孩子,竟像是知道了些什么。高媛实在不忍心跟他直言,只说以后让他跟着自己过。文道也不哭也不闹,只把一个大脑袋郑重地点了又点,又懂事又听话。见她忙活的时候,还主动看着伐北。自己也才两岁多,就去照看一个一岁多的孩子,竟然也不慌不乱,伐北若是有什么需要,立刻就喊自己过去,口齿清楚地说伐北到底是饿了还是要尿了,给她减轻了不少负担。
这小叔子养起来一点也不费事,真是个好孩子。这么好的孩子,怎么能让他缺衣少吃的呢?高媛一边钓鱼,一边时不时扭头看看草地上坐在一处玩耍的两个孩子,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是不坏。就这么过下去好了,等两个孩子长大了读书,他们的日子就更有盼头啦。
董掌柜很会做生意,一天就卖一个西瓜,刚开始切成大块,后来切成小块,再后来干脆切成一寸大小的方块,装在小碟子里端上桌去。高媛分得的银钱也越来越多,对人家的营销策略钦佩不已。真是术业有专攻,自己且还有的跟人家学呢。
在第十天去送西瓜的时候,高媛在酒楼的客人那里,听到了一桩惨事。说是本府下辖的一个县,嗯,就是恩施县,那里有一个村的人染了时疫。幸亏恩施县令英明决断,果断封村,这才没有让时疫蔓延开来。可怜一个村子上百口人,全都染上了时疫,知县下令将病死之人统一火化,全都埋到了一个大坑里,据说还要立碑。
“你说说,这是挫骨扬灰啊,太惨了!”
“可不,连个全尸都没剩下。”
“好好的,怎么就突然染了时疫呢?还是一个村的,其中必有蹊跷。”
最先爆料的那个人道:“这个我是知道的,说是那个村里有个在南边做官的,南边发了时疫,他们家的人从南边往老家跑,这就把时疫给带回来了。”
“真是缺德,该死!”
“那个做官的是哪个?该找御史告他一状才是。”
……
高媛默默地走开,晋中府离时家村不过两百多里,尽管这个时代消息闭塞,也差不多到时候了。文道已经痊愈,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只剩下了公婆的身后事,知道官府还是做了些实事的,也就放心了。一个从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人,不会在意是土葬还是火葬,只要入土为安就好。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自己的切身之痛,只不过是别人嘴里下酒的闲谈阔论罢了。收拾起伤痛,生活还得继续。
高媛以为这件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其实真正的动荡才刚开始。恩施县,也就是时家村所属的县,这是她头一回知道自己所在县的名字。她记得上辈子好像也有一个叫恩施的地方,可那是在南方,这里却是北方。很显然,此恩施非彼恩施,这个时空和自己上辈子的历史根本不一样,尽管也有《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相同名字的书籍,可里面还是有不少不一样的内容的。
罢了,怎么又想这个?还是过自己的日子去吧,就算是历史上记载的朝代,对自己也没有什么用处。
又过了几天,高媛在夜市上卖五香花生的时候又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是要进行户贴核查了。户贴这东西是什么?高媛壮起胆子问了问买她花生的一个客户,见那年轻人穿着秀才服,挺和善的样子。
她眼光不错,那个年轻秀才便跟她细细说了户贴是个什么东西。她才知道,原来户贴这玩意儿,就跟上辈子的户口本一样。每家一个,每年进行一次统计,统一存放到户部去,这样就知道全国到底有多少人口了。此招是本朝太祖留下的法子,一直运行至今,大夏人早已习惯了。
这不是恩施县一下子没了一个村子吗?本地知府就责令各县今年务必好好清查人口数量。
秀才有件事情没跟这个卖小食的妇人说,他觉得没必要,那就是官员的考核制度中,人口数量的变化绝对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若是你辖下的人口数量增加,说明你官当的不错,老百姓的日子能过得下去,没跑也没非正常死亡。若是反之,嘿嘿,你就得说出个一二三来了,怎么别的地方老百姓都活的好好的,就你这儿一下子少了这么多呢?人呢?被你欺负跑了还是逼到山里当贼寇了?
也正因为如此,恩施知县把时鑫恨死了。王八蛋,你治理地方无力生了时疫,居然还把时疫弄到我这里来。死的人大多数是你家的不假,可那也算我的啊!你个缺德带冒烟的,缺德死了!怎么出门不一跤摔死你?
在自己的官运面前,恩施知县也顾不得斯文不斯文了,在家里、下属面前、上官面前、朋友之间等无数场合,用复杂多变的语言,狠狠地表达了一番自己的严重不满和这事没完的坚定决心。
晋中知府,哦,也就是本地知府,也很郁闷。本来他在晋中都干到第三年了,前两年的考绩都是个优,只要再得个优,就够资格再往上升一级。就算不升一级,凭借三个优,也能找个富裕的上等府挪个位置。谁知道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恩施县来了这么一出。晋中知府急了,严令恩施知县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搞清楚,最好把这件事情的责任,那个,啊,推给别人,功劳,嗯,留给上官和自己。自然,这些意思你懂得就成了,咱们不能明着说不是?
恩施知县很敏锐地把握住了上官的话外之音,跟自己想的一模一样,太好了!于是一封文书写的格外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把自己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形象塑造的极其立体,把上官体贴民意、当机立断的伟大形象也描绘的有血有肉。至于把时疫传来的那位时鑫老爷,嘿嘿,你就自求多福吧。我们在文书里可一句瞎话都没有,全都是有名有姓的人证、实实在在的物证。在恩施知县妙笔如花之下,一个自私自利、懦弱怕事、尸位素餐的官员跃然纸上,御史大人,你看着办哈。
晋中知府双管齐下,一方面把人口非正常减少的责任推出去,另一方面对自己下辖各县的其余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总结,还私下把恩施知县留下来,提点他如何把他今年的本职工作总结报告写的好看一些。总体来说,就是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人口非正常减少是没办法了,可时疫没有传开啊;人是少了一些,可本县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前一年好了啊;不但老百姓的日子好了,我们还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了呢;不但多了好几个秀才,我们的社会风气还相当不错呢;不仅出现了俩忠贞烈妇,我们这里还很安全呢……
在晋中知府的指引下,恩施知县的一篇工作总结报告写的花团锦簇,等吏部批了传下来,居然是个中上。把知府知县高兴坏了,甚好,甚好,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至于他们文书里痛批一顿的时鑫,管他去死。
官老爷们玩什么老百姓不知道,也不关心这个,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日子能不能过得下去。反正高媛就觉得,自己好像又遇到事情了。
这个户贴,她没有啊!糟糕,她现在是不是传说中的黑户啊?
周围能够咨询的人有限,首当其冲的就是周老丈夫妻俩。问题是这俩人不在户贴核查的名单里头,人家属于奴仆,只用听自家主人的,万事有主人在前头顶着,人家是有靠山的。
周老丈老两口实在说不出什么来,剩下的俩人就是陈娘子和宋秀才。
陈娘子最近看高媛很不顺眼,主要是一个院子里住着,她还带着俩拖油瓶,也没见她怎么干活,居然生活水平比她这个整日劳作的人还要高,叔可忍婶不可忍,没法子给她好脸色。最重要的是,陈娘子是不能生育才被婆婆家给休了的,她一个男人不在家的,居然还好好养大了一个儿子,一个儿子不够,还附带一个小叔子,简直更是拉仇恨。
陈娘子就十分为难的样子:“这个,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知道这个?人家公差问什么,我就如实答什么呗!”喜欢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农妇篇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农妇篇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董掌柜见她回来的如此之快,不觉喜笑颜开,他特意将剩下的西瓜皮放在柜台上不丢,已有眼尖的食客问过了。
高媛低声道:“董掌柜今天要不要整个的?”
董掌柜深谙生意之道:“今日且不用,明日只需一个。”
高媛不由地格外佩服起人家来,谁说古代人不会做生意的?这妥妥的一个饥饿营销模式啊。
高媛上学时选修过商业心理学的课,当时是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才去上的,没想到现在有了实践的机会。不等着那西瓜卖完,也不问董掌柜要卖什么价,更不跟董掌柜要个合约文书什么的,把西瓜送到就利落地转身走人,连那个大笸箩都不着急拿回去。
董掌柜暗自翘起大拇指,瞧人家这位,别看是个年轻妇人,不是一般的有魄力,就连自家东家的大公子,也没有这个气势。
把笸箩端到柜台下,只拿出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盘子来,摆了四块上去,看了看有些单薄,又加了两块,均匀地摆出一朵六瓣花来。不过片刻,就被食客端了去。能进酒楼用餐的,无不是有钱的主儿,对于他开出的两钱银子的价格,毫不在乎。
不仅如此,还跟他预定了明日的西瓜果盘,说要带着家里人来尝尝鲜。董掌柜皱着眉头,状似极其为难的样子勉强应了,还不说死,只说尽可能给人家留着,实在是不多啊不多。
到了第二日高媛再去,董掌柜笑眯眯地抱过去西瓜,然后又笑眯眯地送上五钱银子外加五十文铜钱。说清楚了,这是昨天那个西瓜的分红和今日西瓜的底价,双方都很满意,施礼作别。
临走之前,董掌柜还给高媛一包种子,死活不要她给钱,只需要她做个保证,若是种不出来也就罢了,若是种出来,却只能供应他们董家。
高媛自然没有异议,为了种这些菜蔬瓜果,她昨天都没来得及煮花生好吗?光顾着收割小麦整理田地了。
一亩园十亩田,这是老话所说的菜园子和农田的收益比,可见种菜若是种好了,收益颇高。再加上季节因素,收益会更高,直接翻上几倍也未可知。高媛将麦秆、花生秧之类全都剁碎了积肥,就连文道和伐北,也都被她禁止随地大小便,而是用上了马桶。她宁可忍着臭,也得积肥不是?城里生活,就是这一点不方便。
好在河边垂柳下,还有些蚯蚓土存在,高媛只要见了就捡起来收着,还忍着浑身的鸡皮疙瘩,挖了几条蚯蚓出来。幸好文道病好了之后格外懂事,见她挖蚯蚓,还以为她要拿来钓鱼给他们叔侄俩熬鱼汤喝,便自告奋勇地帮忙。
高媛开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怕河边危险,还特地沿着晋水河走了一阵,终于找到一片平缓的草地,却是很多妇人洗衣的地方。
现在老百姓洗衣,用的全都是草灰,绿色无污染的上佳肥料,洗衣后的脏水直接泼在草地上,把这片草地养的极好。高媛给文道一个小小的?头,外加一个小瓦罐,自己在河边洗衣,伐北在旁坐着加油鼓劲,文道撅着小屁股,一下一下挖的甚是欢实。等高媛把衣服洗完了,他那瓦罐里整条的、半条的蚯蚓,都有半罐子了。
高媛记得,好像半条蚯蚓也能活下来,并且能重新长出新的来,成为一条新的蚯蚓,便试着将那些长一些的蚯蚓也收进空间去。只有那些被文道斩成数节的,才拿来穿了鱼钩,找个安静的地方垂钓。
嗯,这鱼钩鱼竿,也是在杂货店买的,谁让文道一听说挖蚯蚓,就喊着有鱼汤喝呢?
高媛顿时反思自己,还是经验不够啊,小孩子成长需要多方面营养,只有肉包子和鸡蛋,很显然不够嘛。
文道一直没有问过她公婆的事情,小小的一个孩子,竟像是知道了些什么。高媛实在不忍心跟他直言,只说以后让他跟着自己过。文道也不哭也不闹,只把一个大脑袋郑重地点了又点,又懂事又听话。见她忙活的时候,还主动看着伐北。自己也才两岁多,就去照看一个一岁多的孩子,竟然也不慌不乱,伐北若是有什么需要,立刻就喊自己过去,口齿清楚地说伐北到底是饿了还是要尿了,给她减轻了不少负担。
这小叔子养起来一点也不费事,真是个好孩子。这么好的孩子,怎么能让他缺衣少吃的呢?高媛一边钓鱼,一边时不时扭头看看草地上坐在一处玩耍的两个孩子,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是不坏。就这么过下去好了,等两个孩子长大了读书,他们的日子就更有盼头啦。
董掌柜很会做生意,一天就卖一个西瓜,刚开始切成大块,后来切成小块,再后来干脆切成一寸大小的方块,装在小碟子里端上桌去。高媛分得的银钱也越来越多,对人家的营销策略钦佩不已。真是术业有专攻,自己且还有的跟人家学呢。
在第十天去送西瓜的时候,高媛在酒楼的客人那里,听到了一桩惨事。说是本府下辖的一个县,嗯,就是恩施县,那里有一个村的人染了时疫。幸亏恩施县令英明决断,果断封村,这才没有让时疫蔓延开来。可怜一个村子上百口人,全都染上了时疫,知县下令将病死之人统一火化,全都埋到了一个大坑里,据说还要立碑。
“你说说,这是挫骨扬灰啊,太惨了!”
“可不,连个全尸都没剩下。”
“好好的,怎么就突然染了时疫呢?还是一个村的,其中必有蹊跷。”
最先爆料的那个人道:“这个我是知道的,说是那个村里有个在南边做官的,南边发了时疫,他们家的人从南边往老家跑,这就把时疫给带回来了。”
“真是缺德,该死!”
“那个做官的是哪个?该找御史告他一状才是。”
……
高媛默默地走开,晋中府离时家村不过两百多里,尽管这个时代消息闭塞,也差不多到时候了。文道已经痊愈,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只剩下了公婆的身后事,知道官府还是做了些实事的,也就放心了。一个从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人,不会在意是土葬还是火葬,只要入土为安就好。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自己的切身之痛,只不过是别人嘴里下酒的闲谈阔论罢了。收拾起伤痛,生活还得继续。
高媛以为这件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其实真正的动荡才刚开始。恩施县,也就是时家村所属的县,这是她头一回知道自己所在县的名字。她记得上辈子好像也有一个叫恩施的地方,可那是在南方,这里却是北方。很显然,此恩施非彼恩施,这个时空和自己上辈子的历史根本不一样,尽管也有《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相同名字的书籍,可里面还是有不少不一样的内容的。
罢了,怎么又想这个?还是过自己的日子去吧,就算是历史上记载的朝代,对自己也没有什么用处。
又过了几天,高媛在夜市上卖五香花生的时候又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是要进行户贴核查了。户贴这东西是什么?高媛壮起胆子问了问买她花生的一个客户,见那年轻人穿着秀才服,挺和善的样子。
她眼光不错,那个年轻秀才便跟她细细说了户贴是个什么东西。她才知道,原来户贴这玩意儿,就跟上辈子的户口本一样。每家一个,每年进行一次统计,统一存放到户部去,这样就知道全国到底有多少人口了。此招是本朝太祖留下的法子,一直运行至今,大夏人早已习惯了。
这不是恩施县一下子没了一个村子吗?本地知府就责令各县今年务必好好清查人口数量。
秀才有件事情没跟这个卖小食的妇人说,他觉得没必要,那就是官员的考核制度中,人口数量的变化绝对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若是你辖下的人口数量增加,说明你官当的不错,老百姓的日子能过得下去,没跑也没非正常死亡。若是反之,嘿嘿,你就得说出个一二三来了,怎么别的地方老百姓都活的好好的,就你这儿一下子少了这么多呢?人呢?被你欺负跑了还是逼到山里当贼寇了?
也正因为如此,恩施知县把时鑫恨死了。王八蛋,你治理地方无力生了时疫,居然还把时疫弄到我这里来。死的人大多数是你家的不假,可那也算我的啊!你个缺德带冒烟的,缺德死了!怎么出门不一跤摔死你?
在自己的官运面前,恩施知县也顾不得斯文不斯文了,在家里、下属面前、上官面前、朋友之间等无数场合,用复杂多变的语言,狠狠地表达了一番自己的严重不满和这事没完的坚定决心。
晋中知府,哦,也就是本地知府,也很郁闷。本来他在晋中都干到第三年了,前两年的考绩都是个优,只要再得个优,就够资格再往上升一级。就算不升一级,凭借三个优,也能找个富裕的上等府挪个位置。谁知道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恩施县来了这么一出。晋中知府急了,严令恩施知县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搞清楚,最好把这件事情的责任,那个,啊,推给别人,功劳,嗯,留给上官和自己。自然,这些意思你懂得就成了,咱们不能明着说不是?
恩施知县很敏锐地把握住了上官的话外之音,跟自己想的一模一样,太好了!于是一封文书写的格外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把自己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形象塑造的极其立体,把上官体贴民意、当机立断的伟大形象也描绘的有血有肉。至于把时疫传来的那位时鑫老爷,嘿嘿,你就自求多福吧。我们在文书里可一句瞎话都没有,全都是有名有姓的人证、实实在在的物证。在恩施知县妙笔如花之下,一个自私自利、懦弱怕事、尸位素餐的官员跃然纸上,御史大人,你看着办哈。
晋中知府双管齐下,一方面把人口非正常减少的责任推出去,另一方面对自己下辖各县的其余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总结,还私下把恩施知县留下来,提点他如何把他今年的本职工作总结报告写的好看一些。总体来说,就是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人口非正常减少是没办法了,可时疫没有传开啊;人是少了一些,可本县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前一年好了啊;不但老百姓的日子好了,我们还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了呢;不但多了好几个秀才,我们的社会风气还相当不错呢;不仅出现了俩忠贞烈妇,我们这里还很安全呢……
在晋中知府的指引下,恩施知县的一篇工作总结报告写的花团锦簇,等吏部批了传下来,居然是个中上。把知府知县高兴坏了,甚好,甚好,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至于他们文书里痛批一顿的时鑫,管他去死。
官老爷们玩什么老百姓不知道,也不关心这个,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日子能不能过得下去。反正高媛就觉得,自己好像又遇到事情了。
这个户贴,她没有啊!糟糕,她现在是不是传说中的黑户啊?
周围能够咨询的人有限,首当其冲的就是周老丈夫妻俩。问题是这俩人不在户贴核查的名单里头,人家属于奴仆,只用听自家主人的,万事有主人在前头顶着,人家是有靠山的。
周老丈老两口实在说不出什么来,剩下的俩人就是陈娘子和宋秀才。
陈娘子最近看高媛很不顺眼,主要是一个院子里住着,她还带着俩拖油瓶,也没见她怎么干活,居然生活水平比她这个整日劳作的人还要高,叔可忍婶不可忍,没法子给她好脸色。最重要的是,陈娘子是不能生育才被婆婆家给休了的,她一个男人不在家的,居然还好好养大了一个儿子,一个儿子不够,还附带一个小叔子,简直更是拉仇恨。
陈娘子就十分为难的样子:“这个,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知道这个?人家公差问什么,我就如实答什么呗!”喜欢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农妇篇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农妇篇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675/26171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675/26171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