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董卓的发家史
推荐阅读:医路坦途、快穿之女配能有什么坏心眼呢、校花的贴身高手、光阴之外、透视神医在都市、快穿之不服来战呀、道士不好惹、四合院之赤脚医生、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
董卓出身在西凉地方豪强世家。
严格来说应该是山西大地主阶级的代表之一。
与山东这边的世家不同的是,西凉出身的董卓从小就开始接触到影响他一生的人和事情,不是诗书和礼仪,而是羌人和武力。
信奉拳头大就是道理在没什么文化传承的羌人里面十分盛行。产生矛盾没有什么比打一架更能解决问题的,如果还有,那就动刀子。
所以一个身强体健,力气过人,通晓武艺,骑术娴熟,还能左右开弓,随时可以带着一群家丁护卫,单挑群殴都在行的董卓,很快就在当地的羌人圈子里有了名气。
名气这个光环在汉代还是很好用的。小有名气的董卓仗着家中颇丰,丝毫不吝惜,常邀请羌人首领豪帅来做客。每当羌人豪帅来家作客,他便杀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帅,并与羌人在交易中建立了相互牵连的贸易利益关系。
小股羌人打不过董卓,毕竟董卓也是豪强出身,手下家丁护卫也是不少,董卓自己也是粗壮强悍,别吃不到肉还把命丢了;大股羌人不愿意打董卓,草原上除了牛羊就是青草,现在有个董卓可以好东西,搞死了他费劲不说下次吃盐找谁去?
时也运也,东汉末期,汉灵帝当朝之时,汉朝一方面想极力抑制地方豪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利用地方豪强来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反抗,董卓便也毫不例外地成了官府利用和招抚的对象。
当时董卓就以良家子身份出任州兵马掾一职,负责带兵巡守边塞,维护地方治安。这对于董卓而言,就像是终于披上了一身朝廷的虎皮,开始了他的军阀之路。
不久,东汉朝廷急于解决西羌问题,开始大力的提拔一些西凉豪强,这对于董卓来说,又获得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契机。董卓不但保持了自己在当地豪强中的地位和影响,更凭着他的财力和武力,拉拢、兼并其他势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力量。
随后董卓被授予羽林郎,统管元郡(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羽林军。不久,他升为军司马,跟从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反叛的羌人。
也正是这个时候,董卓遇到了改变其人生的一个人,李儒。
董卓第一次知道了羌人的游击模式也有不顶用的时候,第一次知道100个经过训练的甲士可以轻易的把200个未受训练的甲士击溃,第一次不再为了公文后勤琐事烦恼,第一次了解除了拳头还有更可怕更有效的东西可以打败敌人。
董卓觉得李儒改变了他原本对文人的看法,为了拉拢,把李儒绑在他的战车之上,他把他的女儿嫁给了李儒。
在随后的征讨反叛羌人的征战中,在李儒的帮助下,董卓极力表现自己,充分发挥他勇猛强悍的优势,纵横冲杀,树立了他在西凉地区的赫赫威名。
由于战绩突出,董卓因功迁升为郎中,后来又再次升迁为广武令、郡守北部都尉、西域戌已校尉,一直征拜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后来边章和韩遂与北宫伯玉、李文侯的在北地叛乱,并迅速蔓延,不仅杀死了金城太守陈懿,而且还于中平二年以讨伐宦官为名,率领大军,“入寇三辅,侵逼园陵”。
在东汉政权面临被推翻的紧急关头,汉灵帝急忙启用和征派几乎所有强将精兵抵御边章和韩遂的进攻。于是,董卓被重迁中郎将,拜破虏将军,和司空张温、执金吾袁滂、荡寇将军周慎等率领步兵、骑兵共10余万人屯兵美阳,护卫园陵。
此时董卓正式从一个边防校尉,成长为一个手握重兵的统兵大将。后董卓又因抗击边章、韩遂有功,表现突出,董卓不久便被封为台乡侯,食邑千户。
董卓在与羌胡的韩遂、马腾不断作战中屡建功勋,再次获得朝廷封赏,官拜前将军。随后朝廷感觉董卓势力过于庞大,欲迁董卓为中央三公九卿的少府,奈何李儒点醒董卓,明白朝廷用意,便上奏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婉言拒绝,不肯就任。
至此,董卓军阀逐渐成形,形成以西凉军人为主体的,间杂胡人、羌人的混合军队,特别是在骑兵方面,吸纳了大量的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加上汉朝精良的军械,在对边疆不断侵扰羌人作战过程中积累了众多富有战争经验的老兵,成为此时一支强大的队伍。
不断升迁的董卓势力急速膨胀。
汉灵帝终于感觉董卓有些尾大不掉了,为了遏制董卓权势继续滋长和蔓延,灵帝在病重期间,召见董卓,拜他为并州牧,希望以此换取将董卓的所属部队隶属皇甫嵩,来瓦解董卓势力。
但是此时的董卓哪里肯,自然拒绝交出兵权,随即率领自己所属部队进驻河东,正式成为一支听调不听宣的地方性强大军阀势力。
还没等汉灵帝继续对董卓势力下手,汉灵帝自己就撑不住一命呜呼,然后又是后宫争权夺利,新帝上任,一来二去这件事情就这样搁置了。
直至一封诏书送到了董卓的手中,大将军何进调董卓进京!
大将军何进原先的想法十分完美。
洛阳原本护卫皇宫的禁军西园八校尉被蹇硕把控多年,虽然说首恶蹇硕已经被杀死了,但一时之间原本投靠宦官的基层军士却没有办法根除,为了保证何氏在朝野中的话语权,大将军何进觉得他很有必要掌控一支没有宦官渗透的军队。
于是何进给所有统兵在外的大将们群发了一条消息,希望这些人能够支援一些兵马参与到打倒宦官的伟大事业中来,结果没想到掌握实权的刘氏皇族一帮人要么太远要么不感兴趣,反倒是离京洛较近的董卓最先响应,还上了一个“逐君侧之恶”的奏表,让大将军何进顿时感到如同娘家人一般的温暖。
顺便说一下,当时也有另外一个军阀头子,接到大将军何进的密诏之后,立刻甩开贫瘠痛苦边防军生活,打包收拾家伙事,扔下边防线,投奔中央军,就是可惜动作比董卓慢了那么一点点,让董卓抢到了头筹,否则会演变成为什么样子还真不好说。
所以其实董卓还是蛮幸运的。
感觉到有人撑腰的大将军何进,不仅把董卓的奏表大肆宣扬,而且越发的对宦官态度恶劣起来,吓的宦官赶紧以皇帝的名义命令董卓不能再往京城走了,就地驻扎。
于是董卓就在渑池结营驻扎,时时刻刻关注京城动向。
区区百余里路怎么能阻挡住董卓的野望,董卓把打仗用的那套都用上了,手底下探马斥候全面撒开,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斥候上报洛阳情况,因此,当洛阳火光四起,许多人还懵懵懂懂不知所以的时候,董卓已经第一时间知道洛阳有变,立刻拔营,连夜带着军队朝洛阳开来。
************
说实在话,斐潜没想到,沿着河岸拉网式的搜寻,竟然真的让他给碰上了。
不过看着眼前的瑟瑟发抖的两个人,谁能想到这汉朝最顶级的两个人,竟然能狼狈到如此的地步。
一大一小两个半大孩子,一身的泥水,头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头发散乱,神色惶恐,如果不是身上衣物的质地和脚上穿的步履帮助斐潜最后确定了一下,说不定就这样当成是流民给漏过去了。
汉朝,穿衣服真的不能太随意。什么人穿什么衣服,穿错了往小了说是失礼,往大了说甚至会丢官丢命!
当年汉武帝时期,倒霉孩子武安侯田恬就因为“坐衣襜褕入宫不敬”而被废掉了侯爵待遇和朝廷公职。当然一个侯爷就这样被一撸到底也不仅仅是因为穿了不合适的衣服,还有其他因素,但是至少摆在台面上的,光明正大的写在史书上的原因就是这个。
所以在汉代,穿什么样的衣服真是个大事情。
斐潜借着火把光线仔细辨认了一下,一是年龄大小符合,二是虽然说沾染了泥水,但是仍然看得出穿的是绀色深衣,红色的步履,这可是汉代贵人才能穿的衣饰。
虽然内心已经确定,但是此时怎能相认?
立刻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地,那是有多蠢的人才会办的事情。
眼下最佳的方式就是你不说,我就当作不知道。
皇家也需要皇室的脸面啊!
斐潜上前几步,走到两个孩子跟前,说道:“汝二人可是与亲人走失?吾乃朝廷新进郎官,此去不远是前朝司徒崔威考之庄。此时夜深露寒,不若先至庄内暂歇,待天明后再做打算?”不管怎样先给这两个人找一个借口再说,省得他们当下就自己吐露了真情。
大的孩子还有些惊慌害怕没有回答,倒是小一点的显得平稳许多,代替大孩子应答道:“如此甚好。”
斐潜招呼着一两个庄丁前面带路,先行刚往庄内准备姜汤热水,一边刚前走了两步,又转身停住,将身上外衣脱下,披在大孩子身上,说道:“湿衣最忌寒风,切莫感了寒气,失礼还请小郎莫怪。”
大孩子确实感觉风吹着太冷了,哆嗦着说了句多谢,将斐潜的外衣裹了裹,总算感觉有些温度,不再一直发抖。
斐潜对着小孩子蹲下,温言道:“此去还有一段路程,夜路难行,如若不弃,吾驮汝过去可好?”
稍稍犹豫了一下,小的孩子也说了一声多谢,便轻轻的将冰凉的两只小手环搭在斐潜肩上。
斐潜略略前倾,便轻松的将小孩背在背上,转头示意大孩子一起跟着走。
夜空之中璀璨的星河倒垂。
斐潜背着小孩,身后跟着个将外衣裹得紧紧的大孩子,缓缓的向前走去,身侧庄丁手举着的火把,在夜风中忽忽闪闪,将三人的身影映在大地之上,拖得好长好长。喜欢诡三国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诡三国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严格来说应该是山西大地主阶级的代表之一。
与山东这边的世家不同的是,西凉出身的董卓从小就开始接触到影响他一生的人和事情,不是诗书和礼仪,而是羌人和武力。
信奉拳头大就是道理在没什么文化传承的羌人里面十分盛行。产生矛盾没有什么比打一架更能解决问题的,如果还有,那就动刀子。
所以一个身强体健,力气过人,通晓武艺,骑术娴熟,还能左右开弓,随时可以带着一群家丁护卫,单挑群殴都在行的董卓,很快就在当地的羌人圈子里有了名气。
名气这个光环在汉代还是很好用的。小有名气的董卓仗着家中颇丰,丝毫不吝惜,常邀请羌人首领豪帅来做客。每当羌人豪帅来家作客,他便杀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帅,并与羌人在交易中建立了相互牵连的贸易利益关系。
小股羌人打不过董卓,毕竟董卓也是豪强出身,手下家丁护卫也是不少,董卓自己也是粗壮强悍,别吃不到肉还把命丢了;大股羌人不愿意打董卓,草原上除了牛羊就是青草,现在有个董卓可以好东西,搞死了他费劲不说下次吃盐找谁去?
时也运也,东汉末期,汉灵帝当朝之时,汉朝一方面想极力抑制地方豪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利用地方豪强来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反抗,董卓便也毫不例外地成了官府利用和招抚的对象。
当时董卓就以良家子身份出任州兵马掾一职,负责带兵巡守边塞,维护地方治安。这对于董卓而言,就像是终于披上了一身朝廷的虎皮,开始了他的军阀之路。
不久,东汉朝廷急于解决西羌问题,开始大力的提拔一些西凉豪强,这对于董卓来说,又获得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契机。董卓不但保持了自己在当地豪强中的地位和影响,更凭着他的财力和武力,拉拢、兼并其他势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力量。
随后董卓被授予羽林郎,统管元郡(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羽林军。不久,他升为军司马,跟从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反叛的羌人。
也正是这个时候,董卓遇到了改变其人生的一个人,李儒。
董卓第一次知道了羌人的游击模式也有不顶用的时候,第一次知道100个经过训练的甲士可以轻易的把200个未受训练的甲士击溃,第一次不再为了公文后勤琐事烦恼,第一次了解除了拳头还有更可怕更有效的东西可以打败敌人。
董卓觉得李儒改变了他原本对文人的看法,为了拉拢,把李儒绑在他的战车之上,他把他的女儿嫁给了李儒。
在随后的征讨反叛羌人的征战中,在李儒的帮助下,董卓极力表现自己,充分发挥他勇猛强悍的优势,纵横冲杀,树立了他在西凉地区的赫赫威名。
由于战绩突出,董卓因功迁升为郎中,后来又再次升迁为广武令、郡守北部都尉、西域戌已校尉,一直征拜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后来边章和韩遂与北宫伯玉、李文侯的在北地叛乱,并迅速蔓延,不仅杀死了金城太守陈懿,而且还于中平二年以讨伐宦官为名,率领大军,“入寇三辅,侵逼园陵”。
在东汉政权面临被推翻的紧急关头,汉灵帝急忙启用和征派几乎所有强将精兵抵御边章和韩遂的进攻。于是,董卓被重迁中郎将,拜破虏将军,和司空张温、执金吾袁滂、荡寇将军周慎等率领步兵、骑兵共10余万人屯兵美阳,护卫园陵。
此时董卓正式从一个边防校尉,成长为一个手握重兵的统兵大将。后董卓又因抗击边章、韩遂有功,表现突出,董卓不久便被封为台乡侯,食邑千户。
董卓在与羌胡的韩遂、马腾不断作战中屡建功勋,再次获得朝廷封赏,官拜前将军。随后朝廷感觉董卓势力过于庞大,欲迁董卓为中央三公九卿的少府,奈何李儒点醒董卓,明白朝廷用意,便上奏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婉言拒绝,不肯就任。
至此,董卓军阀逐渐成形,形成以西凉军人为主体的,间杂胡人、羌人的混合军队,特别是在骑兵方面,吸纳了大量的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加上汉朝精良的军械,在对边疆不断侵扰羌人作战过程中积累了众多富有战争经验的老兵,成为此时一支强大的队伍。
不断升迁的董卓势力急速膨胀。
汉灵帝终于感觉董卓有些尾大不掉了,为了遏制董卓权势继续滋长和蔓延,灵帝在病重期间,召见董卓,拜他为并州牧,希望以此换取将董卓的所属部队隶属皇甫嵩,来瓦解董卓势力。
但是此时的董卓哪里肯,自然拒绝交出兵权,随即率领自己所属部队进驻河东,正式成为一支听调不听宣的地方性强大军阀势力。
还没等汉灵帝继续对董卓势力下手,汉灵帝自己就撑不住一命呜呼,然后又是后宫争权夺利,新帝上任,一来二去这件事情就这样搁置了。
直至一封诏书送到了董卓的手中,大将军何进调董卓进京!
大将军何进原先的想法十分完美。
洛阳原本护卫皇宫的禁军西园八校尉被蹇硕把控多年,虽然说首恶蹇硕已经被杀死了,但一时之间原本投靠宦官的基层军士却没有办法根除,为了保证何氏在朝野中的话语权,大将军何进觉得他很有必要掌控一支没有宦官渗透的军队。
于是何进给所有统兵在外的大将们群发了一条消息,希望这些人能够支援一些兵马参与到打倒宦官的伟大事业中来,结果没想到掌握实权的刘氏皇族一帮人要么太远要么不感兴趣,反倒是离京洛较近的董卓最先响应,还上了一个“逐君侧之恶”的奏表,让大将军何进顿时感到如同娘家人一般的温暖。
顺便说一下,当时也有另外一个军阀头子,接到大将军何进的密诏之后,立刻甩开贫瘠痛苦边防军生活,打包收拾家伙事,扔下边防线,投奔中央军,就是可惜动作比董卓慢了那么一点点,让董卓抢到了头筹,否则会演变成为什么样子还真不好说。
所以其实董卓还是蛮幸运的。
感觉到有人撑腰的大将军何进,不仅把董卓的奏表大肆宣扬,而且越发的对宦官态度恶劣起来,吓的宦官赶紧以皇帝的名义命令董卓不能再往京城走了,就地驻扎。
于是董卓就在渑池结营驻扎,时时刻刻关注京城动向。
区区百余里路怎么能阻挡住董卓的野望,董卓把打仗用的那套都用上了,手底下探马斥候全面撒开,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斥候上报洛阳情况,因此,当洛阳火光四起,许多人还懵懵懂懂不知所以的时候,董卓已经第一时间知道洛阳有变,立刻拔营,连夜带着军队朝洛阳开来。
************
说实在话,斐潜没想到,沿着河岸拉网式的搜寻,竟然真的让他给碰上了。
不过看着眼前的瑟瑟发抖的两个人,谁能想到这汉朝最顶级的两个人,竟然能狼狈到如此的地步。
一大一小两个半大孩子,一身的泥水,头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头发散乱,神色惶恐,如果不是身上衣物的质地和脚上穿的步履帮助斐潜最后确定了一下,说不定就这样当成是流民给漏过去了。
汉朝,穿衣服真的不能太随意。什么人穿什么衣服,穿错了往小了说是失礼,往大了说甚至会丢官丢命!
当年汉武帝时期,倒霉孩子武安侯田恬就因为“坐衣襜褕入宫不敬”而被废掉了侯爵待遇和朝廷公职。当然一个侯爷就这样被一撸到底也不仅仅是因为穿了不合适的衣服,还有其他因素,但是至少摆在台面上的,光明正大的写在史书上的原因就是这个。
所以在汉代,穿什么样的衣服真是个大事情。
斐潜借着火把光线仔细辨认了一下,一是年龄大小符合,二是虽然说沾染了泥水,但是仍然看得出穿的是绀色深衣,红色的步履,这可是汉代贵人才能穿的衣饰。
虽然内心已经确定,但是此时怎能相认?
立刻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地,那是有多蠢的人才会办的事情。
眼下最佳的方式就是你不说,我就当作不知道。
皇家也需要皇室的脸面啊!
斐潜上前几步,走到两个孩子跟前,说道:“汝二人可是与亲人走失?吾乃朝廷新进郎官,此去不远是前朝司徒崔威考之庄。此时夜深露寒,不若先至庄内暂歇,待天明后再做打算?”不管怎样先给这两个人找一个借口再说,省得他们当下就自己吐露了真情。
大的孩子还有些惊慌害怕没有回答,倒是小一点的显得平稳许多,代替大孩子应答道:“如此甚好。”
斐潜招呼着一两个庄丁前面带路,先行刚往庄内准备姜汤热水,一边刚前走了两步,又转身停住,将身上外衣脱下,披在大孩子身上,说道:“湿衣最忌寒风,切莫感了寒气,失礼还请小郎莫怪。”
大孩子确实感觉风吹着太冷了,哆嗦着说了句多谢,将斐潜的外衣裹了裹,总算感觉有些温度,不再一直发抖。
斐潜对着小孩子蹲下,温言道:“此去还有一段路程,夜路难行,如若不弃,吾驮汝过去可好?”
稍稍犹豫了一下,小的孩子也说了一声多谢,便轻轻的将冰凉的两只小手环搭在斐潜肩上。
斐潜略略前倾,便轻松的将小孩背在背上,转头示意大孩子一起跟着走。
夜空之中璀璨的星河倒垂。
斐潜背着小孩,身后跟着个将外衣裹得紧紧的大孩子,缓缓的向前走去,身侧庄丁手举着的火把,在夜风中忽忽闪闪,将三人的身影映在大地之上,拖得好长好长。喜欢诡三国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诡三国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547/25386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547/253863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