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都市生活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573章 不愿甘于平凡

第573章 不愿甘于平凡

推荐阅读:清都仙缘满级大佬她在星际财源滚滚明末钢铁大亨开错外挂怎么办我的谍战岁月斗破之无上之境最强末世进化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网游开局获得神级天赋武逆九千界


        (还没写完,先别看)
……
2021年2月27日。
作为元宵节后的第一天,也是全国高校开始返校报道的日子。
鹭岛的高校不在少数,这一天鹭岛机场、北站、火车站都涌出拉拽着行李箱的少男少女们。
光华大学正门。
明媚的阳光的照射在校名石上,印着“光华大学”的四个字褶褶生辉,远远看过来就感觉到气派的。
走进一看,不知为何,让人心生出一股仰慕。
可是又有谁知道,在半年前那快老旧的校名石上的字都是残缺不完整的。
尤其是“华”字都被锈斑掩盖的模模糊糊。
回忆起这半年多的事情,让陆舟在门口失神片刻。
最后还是耳旁的喧哗声才将他拉回现实世界。
沐浴着阳光,陆舟浑身暖洋洋的,不只是身上,最重要的是内心。
“加油。”他低声喃喃了一声。
也不知道这句加油是对自己说得还是对眼前的学校说得。
迈过大门,入眼的都是拉着行李箱、背着背包的学生。
虽说返校报道是今天和明天两日,但回家待久后,反倒有些人开始盼着早日开学回到学校了。
毕竟学校里还有几个沙雕儿子和小伙伴可以玩耍,比在家里天天忍受着白眼强多。
心情颇为愉悦的陆舟,走到一半步伐止住。
“嘿!”
肩膀被拍了下。
陆舟左转往后方一看,但是那人半躬着又往旁一闪。
陆舟再右转,那人又左转。
好似在玩躲猫猫一样。
陆舟:……
这次他直接抓住对方在自己腰间的双手,软软的,还有点舒服。
然后转过身,对方也不闹了,对方站起来,头虽然低着,但透过一缕缕黑色的秀发还是能望到对方秀红的脸颊。
“好玩吗?”陆舟淡淡地问道。
“手……你抓着人家的手了……”
听着对方答非所问,陆舟不由得一头黑线。
然后把一直抓着的两只手松开。
“学姐,你都是快毕业的人了,成熟点好吗?”
说完,陆舟头也不回地转头就走。
ps:还没写完,1点左右再看吧,十分抱歉。
……
北大元培通识课程体系
1、从开办以来并没建立起来。这也是开办之初并未设想、而至今没有实现、从而影响这一实验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类似于美国一流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体系,但开办了十几年,这个目的并未达到。你在网上可以搜到关于北京大学元培通识教育的许多评论文章,褒贬不一。但一句话,这个实验并不成功。
2、北大元培学院是通识教育为主的,但目前它的培养模式并非自己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而是采用的拼盘式通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否好有待讨论,但是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很难开设独立的通识教育课程,这也许就是楼上所说的“实验失败”吧。
所谓的拼盘式通识教育,是说元培学院的学生可以选修北大校内所有的专业课程,因此元培自己不开设通识教育课,但学生们通过自由组合不同院系的专业课,达到通识教育的结果。在大二时会分专业,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北大内任意专业作为主修方向(当然还保留转方向和修习其他专业课程的权利),也可以选择元培的特色专业:例如PPE(政治、经济与哲学),外国语与外国历史,古生物学、整合科学等,顾名思义,这些专业就是将各个院系的相关课程拼盘起来,作为你的必修课。
本世纪启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元培学院探索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有13个年头,是国内最早一批试水通识教育的院校。而“元培”在这场人才试验中遭遇的意外、挫败、尴尬甚至争议,都充分折射通识之难和通识之痛。
北大元培是国内通识教育改革中最早的、也是较为成熟的模式,现在通识教育在各个高校铺开,但目前的结果都不是特别好——不过至少迈出了一步。
3、根据元培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生入学后,理论上可以选全校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想听什么就听什么,课程学习计划全由自己制定;从大二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方向,理论上也不受限制。
“精神上的自由,学术上的自由,学习上的自由。”几乎所有学生在进入元培后,第一感受都是“自由”,但紧接着,多数人就会开始“迷茫”。
一名2004年入学的学生就曾在网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抱怨元培的“自由制度”。比如,理应负责辅导学生选课、选专业的“导师制”发挥作用有限,事实上,元培04级的大一新生连一本院系课程计划都拿不到,必须跑去各院系教务部“蹭着看”。
比起这些琐事,选课的自由就成了更大的障碍—全校的课你都能听,但到底听什么。
在北大,本科课程计划主要分为两块:专业课和通选课。一般而言,专业课难度胜过通选课一筹。按照设想,任何一个元培学生读大二、选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后,之前选修的其他院系的课程都可替代通选课课程,修满学分即可毕业。
对学生来说,诸如此类的规定无异于“自由待遇”外的枷锁:根据兴趣选课,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选专业时就会丧失一定的自由。
不少元培“过来人”,亲历了向“不自由”妥协的过程。北大03级元培法学方向学生张琬婷告诉记者,在元培实施的最初几年,绩点并不是一件被看重的事,“02、03级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按自己的兴趣选课,选难度大的课在当时是一个趋势。”但此后,绩点导向就越来越重。
“绩点”标准的存在仍令学生们选课放不开手脚。
周文杰,2008年考入元培学院,现任北大13级元培学院班主任。他观察到的情况是,学院里凭兴趣广泛选课的学生越来越少,许多新生一入校计划性就很强。比如,大一第一学期,13级的新生选课集中于经济、管理、数学、政经哲等领域,没有学科跨度特别大的选课。
    喜欢我在大学当校长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在大学当校长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9/29831/170945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9/29831/1709459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