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渡江
推荐阅读: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重生都市仙帝、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东晋北府一丘八、御鬼者传奇、武道凌天、重生药王、全球崩坏、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人族禁地、
出事的不仅有北京,还有南京。
舳舻横江,旌旗敝空,两支大军隔江对峙。长江西岸,以江浦县县城为中心,驻扎着西军的近四万大军。而长江东岸,便是六朝古都,十里秦淮。
黄得功对明朝,对崇祯皇帝都忠贞不二,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他带着几千兵马且战且退,尽管也给西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可还是一步步退到南京附近来了。
南京守备宁阳侯陈光裕本就身体不好,得知这一噩耗,竟一命呜呼。陈光裕一死,南京勋贵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担任操江提督的魏国公徐弘基,也就是中山王徐达的后人。
徐弘基此时的身体也很不好,患病不能视事。他的长子徐胤爵又是个扛不起事的废物。勋贵之中,竟然没一个人能出头。
其实明朝的勋贵子弟也并不全是软蛋,比如说徐弘基次子徐文爵和侄子徐仁爵,李文忠的后人李锡祚、李锡贡、李宏霈、李邦铸,邓愈的后人、徐弘基的女婿邓文昌,宋晟的后人宋国祚,郑亨的后人郑胤元,李彬的后人李茂先,常遇春的后人常元亮,汤和的后人汤南金,王守仁的后人王业泰等等,姑且不论能力如何,至少都是有气节的好汉,能够以身殉国。任何一个群体,不管多么腐化,也总会出几个道德品质很高的个人。
然而近三百年来,明朝的勋贵繁衍出了多少后代?真正与国同休的又有几个?
在这个关键时刻,忻城伯赵之龙被推举出来成为了勋贵们的话事人。他做出的第一个决策就是:不要放黄得功过江。
和赵之龙相比,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倒是个比较正派的人物。他和赵之龙这对搭档在另一时空上演了南明史上的荒诞一幕(相对于其他事情,这件事其实也没那么荒诞),世受国恩的南京守备勋贵赵之龙跪迎大清王师入城,“幸进”的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被清军俘虏之后跳楼了。
当然,和有勋贵殉国不代表勋贵就不腐朽一样,有太监殉国也不代表依靠太监有卵用,崇祯信用太监的做法只导致了进一步的君臣离心。
韩赞周虽然终于大明,可他也反对让黄得功过江。黄得功的兵马吃了败仗,丢了辎重,在这个年代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纪律,就连闯军和西军也是一样。何况黄得功治军原本也算不得一流,他只能约束得住自己的嫡系部队,对于那些到了南直隶之后才配属给他的将领控制力很差。
各部溃军在西岸屠村镇,焚庐舍,南都官绅见此情形,人心惶惶,唯恐败兵过江之后大肆烧杀淫掠。恰在此时,应天巡抚张国维带着吴淞一带的驻军以及郑氏水师的援兵赶到了南京。赵之龙、韩赞周等人当即要求他们,绝不能放北来败兵过江,荼毒江南。
这个要求吧……按理说也是有其合理性的,而且南京的绅商百姓全都欢迎这个决定。他们都害怕外来客军过江之后会破坏他们平静的生活,实际上也是一定会破坏的,可是他们采用的方法实在是……
如果是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他们来操作,一定是派出船只,将对岸的败兵二三百人一队地接到东岸,等他们登岸,立刻包围缴械,比较可靠的将领仍独自领兵,信不过的就拆散分配到各营去,这样既防止了乱兵的祸害,又将他们吸纳为己方的力量。
然而南都群僚想出来的办法是:“过江之人皆为逃兵,见之即开炮轰击,不许放一叶扁舟过江。”
黄得功的部将马得功抢了一批民船,最先试图过江,然而在长江上,他们遭到了郑氏水师的拦截。
去年张献忠饮马长江,洪承畴又在闯军洞庭湖水师手上吃了亏,崇祯深感长江江防力量不足,于是下令调郑家水师增援长江。郑芝龙虽然不想为明廷火中取栗,但是在目前的状态下,他也不能完全不奉朝廷号令,否则一旦洪承畴打赢了李自成,下一个要剿的说不定就是他郑芝龙了。所以他还是派出了两千水师、四十条船前来支援。
因为要远航北上,所以郑家没有出动太小的船只,最小的也和闯军的蜈蚣船差不多大小。但因为要进入内河作战,所以那些仿盖伦的大型炮舰也用不上。郑家水师出动的船只中有十艘大船,尺寸相当于闯军洞庭湖水师的头等炮舰,吃水七八尺。
在火力上,郑家的船只和在有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王瑾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闯军船只相比是颇有不足的。郑家那些几百吨的头等主力炮舰上装备有二十四磅重炮,但是这些容纳上百名水手,可以在内河作战的船只,主要任务是控制近海而非列阵对轰,所以装备的还是传统的佛朗机型火炮,比如说后来被清军视为神器,甚至限制绿营兵使用的子母炮。郑家重视接舷战,很多船上甚至是用轻型的一磅炮来加强近战火力。
闯军的炮术沿袭自关宁军,拿下广东之后,虽然没像明朝一样聘请葡萄牙教官,但也专门派人去澳门交流学习过,在这方面比郑军更强。如果是同等吨位的船只列阵对轰,郑军是敌不过的。但是郑家水手的经验比闯军水手多得多,无论是操船技术还是接舷战的能力,都比闯军水师高出一大截。
但即便是相对闯军而言显得不足的火力,在长江之上打友军也足够了。马得功抢来的都是陈旧的普通民船,甚至会被郑家的大船直接撞沉。
马得功的座船虽大,却已经十分老旧,船体脆弱。在近距离上吃了几发百子炮的炮弹,水线附近顿时千疮百孔。船只迅速沉没,满船的旱鸭子都溺死江中。
黄得功暴跳如雷,却毫无办法,没有水师,他拿郑家一点辙都没有。他只尽量聚拢兵马,继续向扬州方向撤退。
牟文绶从泗州南下,但是由于西军的兵力实在太多,他驻兵天长县,与黄得功呼应。漕运总督朱大典知道情况紧急,亲自带着督标赶到庐州,催促张王李惠四营速速进兵。
总督亲至,这四位也不能一直磨蹭了,立刻庐州拔营东进,但是在浮槎山附近又停了下来,就是欧阳修《浮槎山水记》里的那个浮槎山。虽然朱大典一再催促,但他们又是说粮不足,又是说饷不足,今天火药受潮,明天马瘦了,日行数里。
喜欢磷火常同日色鲜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磷火常同日色鲜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9/29552/187966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9/29552/1879661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