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城市规划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别紧张,你今天认真听就好。”林楼坐在了学长钟金泰的旁边,看看周围,都是如今国内城市规划领域赫赫有名的人物,还有政府方面的领导,会议的级别还是很高的。
这次的会议将讨论未来十年时间,北京城的未来发展方向,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林楼心情有些激动,没想到自己还有参与如此重大项目的机会,虽然钟金泰可能觉得吴委员让自己过来,更多地只是学习,但是和香山饭店一样,如果自己能确凿地指出问题所在,想必吴委员他们也不会无视吧?
这版方案一直到1983年才定稿,现在还有两年多时间,这说明期间肯定产生了许多争议,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发挥作用。
在此之前,北京已经有过多个城市规划方案,建国初的巴兰尼克夫方案,巴兰尼克夫是苏联市政建设专家。
他提出发展大工业,以提高工人阶级所占人口的比重,以广场为中心,建设首都行政中心,第一批行政房屋,建在东长安街南边;第二批行政房屋,建在天安门广场外右边;第三批行政房屋,建在天安门广场的外左边,并经西长安街延长到府右街。
巴兰尼克夫的观点是,北京没有大的工业,但是一个首都,应不仅为文化的、科学的,艺术的城市,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大工业的城市。
这一方案引起了梁思成、陈占祥等国内专家的反对,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已经拥挤不堪的旧城,怎么可能容下突然增加的60万人口?
假如为这60万人口在城外建宿舍,他们每天在老城的行政中心上班,每年要增加多少途中往返的时间、能源方面的消耗?
如果为了节约能源与时间,就近为他们建宿舍,那又要动迁多少老城居民?为拆迁户另择新居的成本,加上为行政人员在城内拆旧房建新房的成本,这将是一笔怎样巨大的开支?
随后他们制定了赫赫有名的“梁陈方案”,主要内容为展拓旧城外西郊公主坟以东、月坛以西的适中地点,有计划地建设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在行政中心区建设新中轴线,行政中心区南部建设商务区;各分区配套住宅,以减少交通的发生;整体保护北京古城,对古城区的建筑以整治、修缮、利用为主,突出其文化、历史价值。
在与苏联专家的竞争中,梁陈方案失败了,最终北京的城市规划还是按照巴兰尼克夫的大体方案进行,多年以后,北京出现的种种城市病,以及某些思潮的影响,为“梁陈方案”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许多对城市规划和历史一无所知的人对这一方案推崇备至。
然而认真考虑一番,巴兰尼克夫方案和梁陈方案其实都是不完善的,首都承担工业化在后世看来显然是不合适的,甚至日后北京已经淡化了经济中心的功能,重新树立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
而梁陈方案将政府中心西迁并不能解决现在的拥堵问题,实际上一座超过千万人的大都市,无论如何规划都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
梁思成当时所信仰的是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雅典宪章》的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把商业和居住分开,行政全部分开,功能分区,以封闭小区代替街区,助长交通等等。
先不论这种规划对于建国初期的中国城市是否合理,在上世纪60年代,国际规划界已经普遍放弃了这种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认为这种规划会扼杀城市活力,不利于发展有生气的城市生活,现在就连在美国都在反思这种城市模式,所以梁思成的规划思想并不真正领先。
另外,建国初期的北京240万人中,有大约18的人失业,不发展工业,怎么解决就业?实际上这个原因才是苏联专家反对梁陈方案的根本理由:在梁陈方案中,只考虑到保护文物,却没考虑到满足市民就业的现实问题。
而且中国传统的木制建筑,城楼是需要有人入住并不断维护的,如果把北京城的那些庙宇和古建筑整体封闭起来,不让人进入,由极少数专业人员保护,结果人迹罕至,虫鼠盛行,实际上根本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如果要精心保护的话,这笔费用肯定是拿不出来的。
实际上在城市规划领域,尤其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没有那个规划方案能管一百年之久,几乎没过十来年就要重新调整规划方案。
在这之后,北京又经历了几次规划改建,1953年的《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1957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1958年的《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
从1958年以后,关于城市规划的大规模讨论已经陷入停滞,直到改开后才重新提出来,身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城市规划专家,吴委员责无旁贷地接过了这一任务。
会议开始,吴委员开始阐述自己的理念,林楼认真地聆听着,和之前的方案相比,吴委员的方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体思想为,确定北京城市性质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不再提“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
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建,在近郊,发展起十几个相对独立的新建地区,与旧城区共同组成北京市区;旧城区和各新建区之间,以及各新建区之间,保留了绿化带或成片的好菜地和高产农田,使市区形成了“分散集团式”的布局。
逐步改建旧城,划定旧皇城范围内为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距故宫、景山的围墙250米以内的地区,一般只准建二三层(高度在9米以下)楼房;在250米以外的旧皇城范围地区,一般也只能建五六层(高度在18米以下)楼房;整个旧城的建筑高度,以四、五、六层为主。
这一方案比先前的方案进步了很多,但同样不是没有问题的。喜欢重生之大建筑师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重生之大建筑师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这次的会议将讨论未来十年时间,北京城的未来发展方向,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林楼心情有些激动,没想到自己还有参与如此重大项目的机会,虽然钟金泰可能觉得吴委员让自己过来,更多地只是学习,但是和香山饭店一样,如果自己能确凿地指出问题所在,想必吴委员他们也不会无视吧?
这版方案一直到1983年才定稿,现在还有两年多时间,这说明期间肯定产生了许多争议,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发挥作用。
在此之前,北京已经有过多个城市规划方案,建国初的巴兰尼克夫方案,巴兰尼克夫是苏联市政建设专家。
他提出发展大工业,以提高工人阶级所占人口的比重,以广场为中心,建设首都行政中心,第一批行政房屋,建在东长安街南边;第二批行政房屋,建在天安门广场外右边;第三批行政房屋,建在天安门广场的外左边,并经西长安街延长到府右街。
巴兰尼克夫的观点是,北京没有大的工业,但是一个首都,应不仅为文化的、科学的,艺术的城市,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大工业的城市。
这一方案引起了梁思成、陈占祥等国内专家的反对,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已经拥挤不堪的旧城,怎么可能容下突然增加的60万人口?
假如为这60万人口在城外建宿舍,他们每天在老城的行政中心上班,每年要增加多少途中往返的时间、能源方面的消耗?
如果为了节约能源与时间,就近为他们建宿舍,那又要动迁多少老城居民?为拆迁户另择新居的成本,加上为行政人员在城内拆旧房建新房的成本,这将是一笔怎样巨大的开支?
随后他们制定了赫赫有名的“梁陈方案”,主要内容为展拓旧城外西郊公主坟以东、月坛以西的适中地点,有计划地建设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在行政中心区建设新中轴线,行政中心区南部建设商务区;各分区配套住宅,以减少交通的发生;整体保护北京古城,对古城区的建筑以整治、修缮、利用为主,突出其文化、历史价值。
在与苏联专家的竞争中,梁陈方案失败了,最终北京的城市规划还是按照巴兰尼克夫的大体方案进行,多年以后,北京出现的种种城市病,以及某些思潮的影响,为“梁陈方案”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许多对城市规划和历史一无所知的人对这一方案推崇备至。
然而认真考虑一番,巴兰尼克夫方案和梁陈方案其实都是不完善的,首都承担工业化在后世看来显然是不合适的,甚至日后北京已经淡化了经济中心的功能,重新树立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
而梁陈方案将政府中心西迁并不能解决现在的拥堵问题,实际上一座超过千万人的大都市,无论如何规划都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
梁思成当时所信仰的是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雅典宪章》的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把商业和居住分开,行政全部分开,功能分区,以封闭小区代替街区,助长交通等等。
先不论这种规划对于建国初期的中国城市是否合理,在上世纪60年代,国际规划界已经普遍放弃了这种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认为这种规划会扼杀城市活力,不利于发展有生气的城市生活,现在就连在美国都在反思这种城市模式,所以梁思成的规划思想并不真正领先。
另外,建国初期的北京240万人中,有大约18的人失业,不发展工业,怎么解决就业?实际上这个原因才是苏联专家反对梁陈方案的根本理由:在梁陈方案中,只考虑到保护文物,却没考虑到满足市民就业的现实问题。
而且中国传统的木制建筑,城楼是需要有人入住并不断维护的,如果把北京城的那些庙宇和古建筑整体封闭起来,不让人进入,由极少数专业人员保护,结果人迹罕至,虫鼠盛行,实际上根本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如果要精心保护的话,这笔费用肯定是拿不出来的。
实际上在城市规划领域,尤其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没有那个规划方案能管一百年之久,几乎没过十来年就要重新调整规划方案。
在这之后,北京又经历了几次规划改建,1953年的《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1957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1958年的《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
从1958年以后,关于城市规划的大规模讨论已经陷入停滞,直到改开后才重新提出来,身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城市规划专家,吴委员责无旁贷地接过了这一任务。
会议开始,吴委员开始阐述自己的理念,林楼认真地聆听着,和之前的方案相比,吴委员的方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体思想为,确定北京城市性质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不再提“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
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建,在近郊,发展起十几个相对独立的新建地区,与旧城区共同组成北京市区;旧城区和各新建区之间,以及各新建区之间,保留了绿化带或成片的好菜地和高产农田,使市区形成了“分散集团式”的布局。
逐步改建旧城,划定旧皇城范围内为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距故宫、景山的围墙250米以内的地区,一般只准建二三层(高度在9米以下)楼房;在250米以外的旧皇城范围地区,一般也只能建五六层(高度在18米以下)楼房;整个旧城的建筑高度,以四、五、六层为主。
这一方案比先前的方案进步了很多,但同样不是没有问题的。喜欢重生之大建筑师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重生之大建筑师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8/28840/165027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8/28840/165027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