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一品寒门 > 第66章 无他,唯手熟尔

第66章 无他,唯手熟尔

推荐阅读: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网络新聊斋满级大佬她在星际财源滚滚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九龙归一诀四合院之赤脚医生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御天斗破之无上之境御天武帝

    孟青云扫了一眼做完的帖经题,自我感觉良好,唯有的遗憾就是字写的有点小,剩余一段空白,使卷面美观略逊。
    嗯,下一次尝试把字稍微写大一点,填补遗憾。
    接下来是试帖诗,题目中规中矩:下学而上达。
    要求诗五言六韵,格律、平仄、韵脚都有规定。
    这句话出自《论语》,孟青云领会的很清楚。
    原话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许多学子在“上”“下”上犯迷糊,其实就是基础与提升的辩证关系,学是达的基础,不学则不达,只有学好,才能达。
    嗯,有点绕口。
    学过辩证唯物主义的孟青云,直接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表述。
    理解要从认识开始,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不断地探索,而上达则是下学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的结果,不能勉强,也勉强不来。
    搞清楚题目,孟青云开始按要求拼凑,最终如愿以偿。
    试帖诗注重的是格律平仄韵脚等问题,至于诗的文采和灵气,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
    只要格律没有大的出入,就有分数,当然,中心思想不能走歪路。
    这时代可没有零分作文让你上头条,乱写是要坐牢的,甚至杀头灭族。
    满清的胡中藻写了句“一把衷肠论浊清”,就被乾隆下令处斩,族人也受到牵连。
    原因就是把“浊”字放在“清”之上,“清”是国号,“浊”在其上,是何肺腑之言?
    第三大题考得是表判。
    这类题包罗万象,考察的主要是律法知识和地方官管理的一些常识性知识。
    毕竟读书人的终极目标是当官,以后要是当上地方官吏,这些知识就会派上用场。
    这个时代没有法院,由地方官客串,不懂律法如何断案?如何写判词?因此律法做为考试内容,意义深远。
    而且读书人懂律法,还会通过各种形式,把律法知识灌输给家人或其他人,这也算另一种形式的法律普及。
    官吏举用,盐课赋税,军需管理,棉麻丝织??????这些都是地方官工作中涉及到的事,所以考试题内或多或少涉猎了点。
    这些知识孟青云自然是一团浆糊,不过他根据看过的小说、影视剧、动画片等做为参考,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些题目全都做完。
    至于对不对,他心里没底。
    答完试题,孟青云检查了一遍,便交卷了。
    孟青云的一模结束了。
    一模花了两个多时辰,也就是孟青云,如果是别的考生,估计都有人还在帖经题上磨蹭。
    杜茂才拿着试卷快速浏览一遍,然后收起来,此时到了放学时间,杜茂才拿回家阅卷,明天讲解。
    第二天,模拟卷已经批阅,杜茂才没有打分,但对错却批阅的一目了然。
    帖经题全对。
    这是孟青云的优势,说句不谦虚的话,明年溪南县童试的考生中,帖经题比他优异的考生,不超过一手之数。
    试帖诗,差强人意。
    这诗作的拼凑痕迹太明显,勉强得个中间分,这首诗会拉低总分,让帖经题的优势荡然无存。
    表判题答的五花八门,看似有点道理,但好多答案与大宇朝律法不符,明显是在闭门造车。
    试卷讲解后,杜茂才定下七天小目标。
    恶补试帖诗和律法知识。
    杜茂才开始讲试帖诗的应试方法,总结出来就是八个词:押韵、诠题、裁对、琢句、字法、诗品、起结、炼格。
    试帖诗是按题作诗,题目出处在经史或古诗句中,考生做诗的时候,必须了解题的出处,写出的诗篇,才不致违背题意题情。
    而且试帖诗是有格律要求、讲究押韵的。大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童试多用五言六韵,乡试以后均用五言八韵。诗内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题目之字,须在首次两联点出。
    当然,如果有歌颂皇帝功德之意,最好不过。
    试帖诗的大概结构和写法就是:首联名破题,次联名承题,三联如起股,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结联如束股。
    试帖诗必须庄重典雅,切忌纤佻浮艳,就算拍马屁都不能太明显。
    这一堂课讲下来,孟青云头都大了。
    写诗讲究灵性,这样写诗就程序化了。
    考生如同造诗机器,按照程序造诗,文采灵气其次,格律韵脚优先,这样的诗肯定木讷,呆板。
    当然也有大才考生写出过名篇,那只能另当别论。
    现在孟青云发现以前的想法多么幼稚,总想用唐诗名篇来替代试帖诗??????这是自掘坟墓,格律不对会扣分。
    阅卷官才不管是不是名篇,他看的是格律。
    一句话,只要不符合格律的试帖诗,都是次品。
    表判问题好解决,去书店买几本对应的书,领会贯通就行,当然背会就更好了。
    接下来的七天,孟青云徜徉在诗的海洋中。
    试帖诗考试押题的概率几乎为零,因为光押中题目不顶用,还有韵脚限制。
    因此,杜茂才不管它考什么题,直接来个全覆盖。
    按格律写。
    只要写不死,就往死里写。
    写的多了,自然会了。
    无他,唯手熟尔。
    第七天的小测中,孟青云的试帖诗做的有模有样,虽有堆砌辞藻的嫌疑,但也算披上华丽的外衣,使他的试帖诗有了可圈可点的地方。
    而空闲时间就背诵律法等书籍,他的表判题也答的非常好。
    看到孟青云有点小得意,杜茂才突然泼冷水道:“青云,别认为表判题只是这种简单的问答,有时候也考一些专属文,比如判词、启事、通告、公函等,这些文有固定格式,写错就没有分。你自己多注意,不要因小失大。”
    好险!
    孟青云突然醒悟过来。
    这就是应用文,前世高考中常常出现的小作文,就属于这类题材。
    记得高三期末考试,十分的小作文,他才得了三分。
    那次的小作文是请假条,他失分就失在格式上。
    由于语文老师把他的请假条当作反面教材在全班朗读,所以他记忆犹新。
    虽然他学会了请假条的正确写法,但心中还是有点屈辱感。
    前世犯过的错,今生不会再犯。
    他要学会写判词、启事、通告、公函等应用文。喜欢一品寒门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一品寒门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8/28184/161854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8/28184/1618546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