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补充

推荐阅读: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逆天神尊盖世神医最强末世进化至强圣体武逆九千界鉴宝金瞳通天剑帝掌家小医娘不败战神

    【唯武独尊】(辟谣)史书对武则天的人品污蔑
    史书记载,武则天还是昭仪时,杀了刚出生不久的亲生女儿,嫁祸给王皇后,从此高宗生出废后之念。
    史书记载,武则天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
    史书记载,武则天杀了大儿子李弘,又杀了二儿子李贤,为她称帝铺平道路。
    都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不过,是真的有史书记载(而且是正史记载),而不是说是真的事实。
    实际上,这些记载,都是唐朝史官和宋朝史官宁可玷污职业道德,也要污蔑武则天的谣言!
    关于第二点,武则天是否杀李弘和李贤的分析,另有帖子已经分析过,其中也提到了上官仪提议废后而被杀的原因。本帖只讨论武则天大女儿和王皇后与萧淑妃的死
    先来说王皇后与萧淑妃的死。关于王萧儿女和武则天的恩恩怨怨,无非就是后宫里那么些事,最后武则天赢了当上皇后。两女输给武则天,并且因为中间的一系列恩怨,最后酿成仇杀。那么,她们是怎么死的呢?
    《旧唐书列传一.后妃》里,是这么说的:【永徽六年十月,废后及萧良娣皆为庶人,囚之别院。武昭仪令人皆缢杀之。后母柳氏、兄尚衣奉御全信及萧氏兄弟,并配流岭外。遂立昭仪为皇后。寻又追改后姓为蟒氏,萧良娣为枭氏。】---------这里,是缢杀。
    我们知道,涉及到武则天的问题,宋朝的史官基本是不要脸皮的(原因暂不论),软史料不说,连硬史料都是有选择性的采录那些更原始的来自唐朝的武则天的黑材料。所以,涉及到武则天,无论是《资治通鉴》还是《新唐书》什么的,可信度都很低。最可信,是成书于五代十国的《旧唐书》。
    按道理,旧唐书写到王萧二女的死,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是缢杀,并且把两女的姓分别改为蟒和枭。但很诡异的是,就在上面那段话之后,紧接着又跟进了一段话:【balabala。。。。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于酒瓮中,曰:"令此二妪骨醉!"数日而卒。】
    这就严重了,砍了手足,做成人棍,投到酒瓮中,称之为”骨醉“,二女被折磨了几天才死掉。那么,旧唐书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在同一卷里,在相连的段落里,写了两种不同的死法?只要是个懂古文,都明白这其中的诡异之处。为什么?
    因为旧唐书的作者们,很敬业!史官写史,原本就应该是摒弃主观喜好,只按照史料来推演逻辑,但很显然,旧唐书的作者在推演武则天相关时,遇到了困惑,因为关于武则天的史料各种冲突。而且,以最严谨的逻辑来分析,都得不出一个肯定的结果。于是,干脆就把两种死法都写了上去!具体真相是什么,你们后人自己去判断!什么?你说我们是史官,要给出结论?扯淡,我们自己都没有定论,不想误导后人!
    当然,也可能是关于这段历史,旧唐书的作者们意见出了分歧,所以把王萧二女的两种都写了进去,但无论如何也能说明,这只是作者们的观点之争,并不涉及对武则天的污蔑。那么,两种观点,那种才是真相的呢?是坚持武则天”缢杀“二女观点的旧唐书史官是正确的呢,还是认为武则天”骨醉“二女的史官才是权威?
    (还有一种概率无限小的情况,那就是旧唐书里,”缢杀“派的史官是武粉或伪武粉,哪怕没有史料支撑,他们也坚持认为不可能是”骨醉“)
    ”缢杀“与”骨醉“,我们不能认为温和的“缢杀”就一定是真相,因为也许武则天改史了也说不定,她横行霸道,勒令史官把“骨醉”改为“缢杀”。或者史官讨好武后,把坏的往好的写也有可能,不是吗?
    所以,除了旧唐书,还需要找其他史料,而且,是更硬的史料!那么什么是更硬的史料?
    史料的硬度,指的是该史料反映真实的程度:
    1.最软的史料(20%),一般指史官本人的主观论调,比如史书说某某人很坏,某某人很好,某某人说要造反等等。此类情况,带有很强的史官个人情绪,即使能反映真实,可信度也很有限。这个我在1楼李弘之死那篇文章的25楼里头有提到过,史官也有自己的群体立场。你认为说武则天很坏,她就很坏啦?
    2.稍硬一点的(40%),就是历史人物私下说了什么不太敏感的话,或者半公开场合发生了什么事。因为这种场合一般公开度不高,史官或根据自己意志撰写,或根据当事人意志撰写。而且,因为此类言论和事件颇多,后世整理资料的史官往往会做倾向性的选择,这造成了真相失真。比如,某皇帝在某场合说他是傻比,到了另一场合又说了他是天才,而后世史官撰史时,可能会选择前者,但实际上该皇帝是天才,于是历史失真了。
    3.再硬一点的(60%),就是某些大事(包括战争胜负),或重要人物的行踪,公开场合的言论等。此类事件,不但史官要记录,朝廷里相关部门或机构也会备份,民间各类野史也可能佐证,所以作假的概率很低。但敏感的人物和容易被官方封锁的事件,史官仍然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偏见或当事人的意志写史,比如敏感的政变。
    4.更硬的(70%),就是大臣(能臣)的奏章。此类资料,只要大臣是贤臣能臣,奏章所说之事,多接近真实。只不过再忠心的大臣,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奏章所陈之事的严重性,往往会刻意夸大。因此真实性还需要结合其他史料判断。
    5.比奏章还硬的,就是墓志铭(80%),墓志铭一般可信,这不仅仅是因为某些涉及到为死者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当时,墓碑就竖在那,铭文是向天下公开的,而且是长期公开,所以真实度很高。但墓志铭的问题是撰写者一般说好不说坏,加上往往自身也所知有限,也不一定就能触摸到某些真相,甚至有时候因为某些忌讳,也会适当的回避真相
    6.和墓志铭一样硬的(80%),就是诏书。虽然,诏书里的言语辞藻相当华丽,但是抛开这些,我们多少能看到诏书本身所携带的信息。诏书之所以真实度高,除了要昭告天下之外,更重要的是代表皇帝的脸面。诏书说流放或缢杀某人,那基本结局就是那样了。
    在旧唐书里,这段关于王萧二女之死的60%硬度的史料已经自相矛盾了,那么,有没有什么奏章,墓志铭或者诏书能拿来参考呢?比如大臣恳请缢杀王萧二女的奏章,或者二女的墓志铭,或者皇帝下令缢杀二女的诏书呢?貌似都没有。
    然而还有一种史料,在某些场合,硬度可以达到90%以上,那就是“战斗檄文”!最了解你的一定是你的对手;最了解你的对手,一定是你的敌人;最了解你的敌人,一定是你的政敌;最想对你进行人身攻击的政敌,一定是要造你反的。而造你反的人所撰写的战斗檄文,那基本上可以把你的人品问题列个遍!
    那么,武则天有没有收到什么战斗檄文?
    有,那就是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公元684年9月,李(徐)敬业造反,让骆宾王写了篇战斗檄文,全称叫:《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684年9月是什么时候?王萧二女早已死去多年,李弘(长子)也去世九年。684年2月,高宗刚刚驾崩不久,皇帝之位才坐两个月不到的李显(三子)被废,李旦(四子)继位,废太子李贤(次子)被赐死,武后临朝称制。
    李敬业是谁?开国元勋英国公李绩(赐姓李)的嗣孙。李敬业虽然世袭了国公爵位,但是官职嘛,被贬的很低,于是一堆同样被贬的厉害的人士,以看不惯武则天篡权为由,造反了!他们造反的理由是为李贤和李显代言,为李唐代言。而且,还让一起造反的骆宾王写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也就是《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骆宾王是我们熟悉的唐初四杰之一,其中最出名的叫王勃,王勃的老爹是太常博士,和武则天有点小过节。还一个叫杨炯,他的堂弟也参与了李敬业的造反。
    然而,几个有分量的李唐宗室,刚刚被加封各种顶级官职,没有任何参与造反的意思。代言的对象都无动于衷,檄文写得再好也白搭,所以我们的武老太一点也不着急,更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浏览这篇檄文。文章很短,共有三段。二三段激励士气,而第一段则是说武则天坏话,内容如下:
    【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这里头,攻击武则天的内容主要有三:
    1.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
    2. “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
    3. "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第二句:“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的意思很好懂。其中残害忠良略过,重点是杀姐屠兄和弑君鸩母上。这八个字,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1.先来看“弑君”。
    武则天进宫之后,死了唐太宗和唐高宗,加上一个死后被追赠为孝敬皇帝的武则天大儿子:李弘。太宗自然不是武则天杀的,没有动机也没那个能力,那么就是高宗和李弘了。
    先来说李弘,李弘身体不好,英年早逝,官方说法是病死,但是病死和身体不好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体弱多病,原本死不了,但因为多吃了点不该吃的东西,就嗝屁了,所以体弱多病的人,恰恰更有可能被“病死”。正常人突然病死会很诡异(比如赵家□□),但是病人病重而死那就太正常了 。
    如果李弘是被”病死“的话(概率50%),有嫌疑的是两个人:武则天和二儿子李贤。我们知道,李弘不但是武则天的大儿子,更是母凭子贵的儿子。武则天战胜王皇后的第一法宝就是生下儿子李弘,没有李弘,武则天能不能当上皇后还是个问题。这样一个从娘胎里开始就被武则天寄予厚望的儿子,犯了什么事才会被她毒杀?有几个母亲会无缘无故杀害儿子的?而李贤,就很有动机了,从隋朝开始,次子看长子不顺眼就已经是惯例了,杨广杀杨勇,李世民杀建成,李泰逼得承乾搞政变,到了李贤这里是第四代,说兄弟和睦我是不信的,所以李贤”病死“李弘的可能性比武则天高的多。
    更重要的是,如果李弘是武则天杀的,那应该叫弑子,不叫弑君。所以,这里的“弑君”就只能是杀高宗了。虽然史书没有任何关于武则天杀高宗的记载,但武则天也确实有动机杀高宗,同样也可能是下点什么药,让高宗头痛加剧早早去世,这样,我武则天就能全面掌权啦。但是,这么隐晦的事,李敬业是怎么知道的?
    李敬业当然不知道,然而高宗刚刚去世几个月,百姓还沉浸在一代天皇去世的悲痛中(不要怀疑这种情感,毕竟几十年的明君),直接一个弑君的帽子扣到你武太后身上,你也没法反驳不是?我们的武太后自然毫无反驳的意思,只是一边乐呵呵地欣赏着檄文,一边派出兵马,谈笑间把这批造反外行灭掉。
    2.至于“鸩母”。
    高宗母亲,长孙皇后差不多和李渊前后年去世。武则天母亲,卫国夫人杨氏活到了91岁。不说史书根本就没有任何记载,就说鸩杀这样一个老人,目的何在?如果是老人家做了什么让武则天丢脸的事,那么鸩杀老人就不丢脸啦?所以楼主为什么说李敬业的这篇檄文很硬,单看弑君鸩母这种毫无根据的事都能杜撰出来,就知道他是真怕抹不黑我们的武太后啊。
    公元649年太宗驾崩,武则天被遣送到感业寺。从公元651年武则天(28岁)再次进入后宫,成为武昭仪开始,到公元675年太子李弘去世,中间整整24年。在这24年里,有这么一个人物,横贯于整个历史周期,基本这段时间的历史,可以以此人为中心来展开,楼主读到此人,竟然有种心酸的感觉。他就是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出生于642年,到655年武则天封后时,敏之13周岁。敏之的母亲是武顺,武则天的亲姐姐(也有说是妹妹),武则天还有个妹妹,三女的父亲是武士彠,母亲是荣国夫人杨氏(来自弘农杨氏,671年左右逝世,封鲁国夫人,谥忠烈)。武士彠老爹叫武华(武则天爷爷),生了四个儿子,他是老四。在杨氏嫁给他之前,他的前妻相里氏已经给他生了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旧唐书记载:【士矱卒后,兄子惟良、怀运及元爽等遇杨氏失礼】。可知他儿子武元爽以及堂兄堂弟们,对杨氏这个继母不太尊重。继母都不尊重,更何况是武氏三姐妹。杨氏虽出身于高贵的弘农杨氏,但毕竟四十多岁了才嫁到武家,可能会有某些不太光荣的历史,因此不被武家兄弟鄙视。那么武士彠什么时候挂的呢?是公元635年。这一年,杨氏56岁,武顺13岁,武则天12岁。
    贞观十一年(637年),武则天14岁,入宫。太宗赐名武媚,封为才人。但是到649年太宗过世,还是一个才人,按照规矩,太宗驾崩她也只能去当尼姑,十二年间唯一的收获就是在宫中结识了李治。以唐高祖遗传的强大播种基因和武则天五年生四子的受孕能力,太宗哪怕和武媚娘碰一次,结晶很可能就出来了。然而武则天入宫十二年无子,且一直是个才人,很显然是受到了冷落。那么问题来了,武则天为什么要入宫?一般来说,各世家把未婚女性送入宫中,都是希望能收获帝王宠爱,为家族拉一份关系,博一个出路。很显然,我们的武则天,同样是带着某种目的。武则天进宫时,父亲已死,两个兄长对母亲不甚恭敬,因此母女四人处境必然不会好。
    贺兰敏之生于642年,那么武则天637年入宫时,武顺应该还未出嫁。再考虑到新唐书记载武则天进宫前:“母杨,恸泣与诀,后独自如”。说明进宫是有些被迫的味道。太宗自然不会逼人进宫,那要么就是被两位兄长所迫,要么是为生活压力所迫。无论是那种情况,武则天都得不到家族的支撑和鼓励,在宫里头混却没有家族背景,那是相当困难的,只能自己奋斗。这样一个背负沉重压力的小女孩,自然为太宗所不喜,于是被冷藏.但也仅仅是不喜,并不排斥,甚至带有一些欣赏.否则也不会默许武媚娘和李治在宫中来往.
    数年后,武顺嫁给落魄鲜卑贵族贺兰越(安)石,并生下一子一女。儿子叫贺兰敏之,642年出生,女儿贺兰氏,出生年未知。贺兰越石没过几年就挂掉了,于是武顺带着两个孩子进宫找武则天。什么时候进宫呢?新唐书有这么一句话:“宫人或传贤乃后姊韩国夫人所生”。也就是后来李贤当太子时,宫中传言他是当年武顺所生。能传出这种消息,说明早在李贤出生时,武顺就已经在宫中了.李贤是655年1月出生,那么武顺自然是在武则天还没当上皇后时就进宫了.655年李弘刚3岁,贺兰敏之13岁,李弘被贺兰看着长大。考虑到武顺在武则天还没当上皇后时就能去投奔,必然是姐妹情深(也应该是姐妹情深),那么李弘和敏之这对表兄弟的关系也应该很不错.
    那么李贤是武顺生的吗?楼主认为不是。655年1月离武则天当上皇后还有九个月,对她来说,第一要务就是生孩子,能一年生两个就绝不肯只生一个,孩子生的多了,王皇后说不定惭愧得自己主动让位。你说武昭仪她要忙于宫斗?不不不,给太宗当了12年无所事事的才人,诗书五经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早就读了个遍,宫斗什么的对她来说只是小儿科。更可况,宫斗的本质是争宠,在已经和高宗站同一条船的情况下,懒洋洋的生孩子就是最强大的杀招。所以,虽然频繁生孩子对身体有些伤害,但一年生一子,五年生四子的情况并不是不能接受。李承乾和李泰貌似就是前后年。而且,如果李贤是武顺所生,李弘病世后也应该要挑明,直接跳过李贤,由三子李显接太子位。更何况,对于武顺来说,如果被高宗宠幸并生下孩子,对当时的武昭仪来说也是一个助力,而且生孩子这么大的事在宫中是瞒不住的,高宗也没有理由要瞒着。不过,既然宫中能传出李贤是武顺儿子的事,说明李贤和武顺的关系应该不错,可能是由武顺带着长大。之所以会传出李贤为武顺所生,应该是当时武后的策略,也是为了削弱李贤的正统,逼对方狗急跳墙。至于武后为什么这么做,相关分析见1楼链接。
    公元65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656年,立李弘为太子,这一年,李弘4岁,贺兰敏之14岁。十一月,武则天第四个孩子李显出生(包括夭折的安定公主)。李显出生之后,武则天暂停生子,因为,比起宫斗,血腥而又残酷的政斗已经渐渐进入高潮。李治虽然忠厚且仁懦,不善权斗,但架不住他老爹给他留下了一个强势的正统,于是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如鱼得水。强势正统的最大用处就是很容易凝聚人心。所以,之前废后阶段,投机派(李义府等)和保皇派(李勣等)早早投诚,现在更是大量中间派倒戈,于是3年后的659年,没有开国军功加成且得罪高祖李渊的长孙无忌成孤家寡人,被高宗无脑赐死。这一年,离太宗去世刚好十年。这一年,太子李弘7岁,贺兰敏之17岁,哦,还有个4岁的李贤。
    公元659年,贺兰敏之17岁。那么,17岁的敏之在做什么呢?贺兰敏之墓志铭记载:【(贺兰敏之)解褐,尚衣奉御左庶子,俄迁左侍极、太子宾客、检校兰台太史、秘书监、弘文馆学士】。也就是说,敏之初入仕途,第一份职务是“尚衣奉御左庶子”。这个职务朝廷和东宫是没有的,所以要拆开来看。“尚衣奉御”是管理皇帝衣物的官,正五品。不但如此,担任该职务,脸上基本写着:“我是皇帝宠臣”这六个字。而左庶子是东宫顶级实权官职。东宫有三大办事机构:詹事府,左春坊和右春坊。
    把太子比作皇帝的话,詹事府就可以看作是尚书台,太子詹事就类似于尚书令,而左右春坊的左右庶子就等于是侍中和中书令。李世民政变成功之后进位太子,政变功臣房玄龄和杜如晦就被任命为左右庶子,之后左庶子杜如晦接侍中,右庶子房玄龄接中书令。高宗上位,他的左右庶子也各自进阶相位。所以,既管小李弘衣食住行,也兼管小李弘东宫事务的贺兰敏之,前途无量。高宗和武则天有意给贺兰敏之设置这个混合职位,也很清楚的表明了他们的意图:把敏之培养为李弘未来的宰执班底核心。你说外戚不能干政?扯淡!不说长孙无忌,当年高宗为了拉拢后族,王皇后她老舅都还给提成中书令呢!(这位后来投向长孙无忌,和后者同一年被处死,简直就是投机派的反面教材)
    史书并没有记载贺兰敏之是哪一年入仕(解褐)。但《册府元龟》里,有这么一条记录:【龙朔二年(662年)五月,司列少常伯郝处俊为太子左中获,左中获贺兰敏之为左侍郎,弘文馆学士】。这里的”左中获“写错,应该是左中护,也就是左庶子,而“左侍郎”应该是左散骑常侍,也叫左侍极(从三品,门下省位高权低的二把手)。这个职位和“尚衣奉御”一样,都是宠臣担任,“散骑常侍”的字面意思是上马能保卫皇帝,下马能侍奉皇帝。门下省的实际二把手是正四品的门下侍郎。考虑到敏之才20岁,给左侍极这个半实权职位算是提拔了。虽然,郝处俊也加了太子左庶子,但这个职位可以有两人担任,敏之很可能仍然兼任太子左庶子。而且,662年,20岁的贺兰敏之更是受封弘文馆学士。
    从公元659年,到公元666年高宗封禅泰山,这7年时间里,贺兰敏之看着李弘嗷嗷成长,两人不断磨合,为将来的联合执政打下感情基础。敏之对李弘这个高贵温和的小表弟自然是疼爱有加,而小李弘也很容易把敏之这个大表哥当亲大哥礼敬。666年,李弘14岁,敏之24岁,李贤11岁,李显10岁,李旦4岁(662年生),太平公主大概一周岁。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严重改变了历史进程,它使得原本已经逐渐良性化的初唐政局,开始变得不稳定。那就是,在高宗封禅泰山期间,贺兰敏之的妹妹贺兰氏(贺兰敏月),死了
    贺兰敏月的年龄无法考证,她母亲武顺655年之前就已经进宫,那么到666年至少是11岁,既然未出嫁,年纪也不会多大,平均估计14岁左右,和李弘相差仿佛。她的死因后述,那么,贺兰敏月之死,哪几个人最伤心?楼主给一堆伤心人士排个名:1.贺兰敏之;2.李弘;3.武顺;4.李贤;5.李治。
    1.为什么贺兰敏之最伤心?
    贺兰越石过世后,如果不是当时的武昭仪太过热情的话,那么武顺带着两个孩子去投奔(贺兰敏月也可能还在腹中),就一定是为生活所迫。也就是说,原本就落魄的贺兰小家庭,因为贺兰越石的去世,变得更落魄。这样一种既显贵又落魄的家境,只会把贺兰敏之养成孤傲,独立的性格。墓志铭记载的【饰躬闻礼,承家必尽于孝慈】也应该是真实的。
    662年,20岁的贺兰敏之受封门下省左散骑常侍时,还带了个弘文馆学士,这是个什么职位?弘文馆是门下省的图书馆,和中书省的集贤书院(玄宗时期立),以及史馆并称三馆。还有一个更高级的皇家图书馆叫秘书省。弘文馆除了研究学术,同样负责教授皇亲国戚,一品官,以及宰相功臣的子弟。而九卿五监之一的国子监,负责教授一般的贵族子弟。贺兰敏之受封的这个弘文馆学士,是弘文馆的长官兼教授。如果他没有两把刷子,进去自取其辱吗?
    父亲早早离世,敏之成了家里唯一的男子汉,照顾妹妹就成了他的责任。而妹妹贺兰敏月自懂事起,家里就他哥哥一个男人,虽然在宫中受所有人宠爱,但毕竟寄人篱下,所以会很崇拜她这个学识惊人的哥哥。自然的,这一对上辈子的情人,这一世关系应该好到无以复加。所以,妹妹的死,对贺兰敏之是一个重大打击,直接扭转了他的人生观。
    2.李弘为什么很伤心?
    李弘是太子,敏之是他表哥兼管家。敏月是敏之的妹妹,也是李弘的表妹,和李弘同龄。敏月小的时候,武则天也一定会让他们几个小孩子多接触,所以用青梅足吗来形容两人的关系还不太够,还要加上两小无猜。所以666年,14岁的李弘和贺兰敏月,关系应该会很亲密。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李弘是在临死前,才被迫为了冲病而纳太子妃,那时他已经22周岁。有见过22岁才娶妻的太子吗?李弘是得病去世的,而且据说得的是肺病,如果高宗和武后的家族并没有肺病史,那么就是后天染上的。中医有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所以,很可能是贺兰敏月的离世,导致李弘悲伤过度,身体抵抗力严重下降,肺部被结核杆菌侵蚀而染病。李弘于673年10月纳了太子妃,到675年4月离世,一年多下来貌似也没有留下子裔,正妃生不出,侧妃也不行吗?是否,李弘压根就没有碰过老婆?
    立天皇天后,高宗试图禅位,纳太子妃,这三件事,都不能治病,却应该都是通过其他方式来治李弘的病,心病。可惜,心病还需心药医,别说是封的天皇,就是真的玉皇大帝都治不好心病。
    3.武顺有多伤心?
    母子连心,女儿英年早逝,武顺怕是很难接受。那么,666年,武顺过世了吗?答案是没有。《册府元龟》有这么一句话:【武敏之为左侍御兼兰台太史,丁母忧,夺情授本官】。
    武敏之是谁?他就是贺兰敏之。旧唐书记载:【乾封元年(666年),元爽等缘坐配流岭外而死,乃以韩国夫人之子敏之为士矱嗣,改姓武氏,累拜左侍极、兰台太史,袭爵周国公】。也就是说,贺兰敏月死后,惩罚了几个武家子弟,武则天让贺兰敏之改姓武,把自己老爹武士彠的封爵“周国公”给了贺兰敏之。
    从册府元龟的这句话可以知道,贺兰敏之改成武敏之(666年)后,武顺去世,敏之“丁母忧”。而且,武顺去世的时候,敏之已经是兰台太史了。也就是秘书监,秘书省一把手,皇家图书馆馆长,从三品。
    那么,武顺是哪一年去世呢?《唐两京城坊考》卷四“次南敦义坊”篇里,有这么一句话:【灵觉寺,开皇六年,亲王杨雄所立。武德初废。乾丰二年(667年),武后为其姐贺兰氏复立为崇福寺。】。667年,武顺过世,所以武则天把自己外公的亲兄弟,隋朝亲王杨雄所造灵觉寺,改成崇福寺,为姐姐祈福。666女儿刚死,第二年武顺就去世了,所以如果武顺不是被杀害,或者得了什么病的话,就是因为忧思女儿过度,伤了心,郁郁而终。
    那么,武顺是被武则天杀害的吗?楼主认为不是。几个理由:
    【第一】武顺生前是韩国夫人,死后被改封为郑国夫人。国夫人的地位高低,一般是和国号的尊贵度有关。郑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伯爵国,国君是姬姓,周朝皇族性,而韩国只是晋国分裂出来的家臣国,虽强大,但尊贵度不如郑国。所有国夫人里,除了周国夫人这个特例,最尊贵的大概是卫国夫人和宋国夫人。这两个国家虽然在春秋战国相对较弱。但是,卫国是公爵国!其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谪九子,也就是周朝开国君主周武王的同母亲弟弟!而宋国的开国国君更是商纣王的庶兄!在周朝,宋国的地位极其特殊,那就是”与周为客“!而卫宋两国的特殊地位更在于,周武王灭商之后,大量不愿臣服周朝的殷商遗民一分为二,成为后来的卫、宋两国的子民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一部分殷商王族北迁,建立朝鲜国,算是现在朝韩的鼻祖了)。所以卫宋这两个国家,国君尊贵,连臣民也是精华。武则天的母亲杨氏,被封为卫国夫人,其尊贵度可见一斑,同样,武老爹转给贺兰敏之的“周国公”也很惊人。
    【第二】武敏之”丁母忧“,这种情况一般母亲是正常过世。
    【第三】武后为武顺立崇福寺,崇福即祈福之意。而且,崇福寺是卫国夫人杨氏的堂叔,隋朝亲王杨雄所建。
    【第四】卫国夫人杨氏没有被气死。
    【第五】武顺在家庭最困难的时候托庇于妹妹,没有理由给妹妹添堵,自然不会被武后加害。
    【第六】史书没有记载。
    【第七】武顺可能帮武则天带李贤,姐妹关系比较亲密。
    【第八】让贺兰敏之改武姓,并让他承接“周国公”爵位,没有理由杀其母再养其子。
    既然武后没有加害武顺,那么,李敬业檄文里的“杀姊”自然就是抹黑了。
    4.李贤为什么也会伤心?
    贺兰敏之是太子李弘的大管家。但也许,他影响最深的,可能恰恰是李贤。当然,这个假设的前提是,武顺是李贤的乳母。这样,业余时间,敏之可能还会捏捏李贤的小粉脸。毕竟,亲王不比未来生杀予夺的皇帝,相处起来会很自然。敏之20岁就已经受封弘文馆学士,24岁加秘书监,固然有依托背景的关系,但也说明其专长在于研究经史子集。
    于是,受敏之影响,武后的大儿子李弘和二儿子李贤,都成了爱学习的好孩子,并积极投身撰书事业。
    【(旧唐书高宗)龙朔三年(663年)春正月,崇贤馆罢隶(并入)左春坊;二月,太子弘(11岁)撰《瑶山玉彩》成,书凡五百卷。】
    【(旧唐书李贤)高宗尝谓司空李勋曰:“此兒已读得《尚书》、《礼记》、《论语》,诵古诗赋复十余篇,暂经领览,遂即不忘。我曾遣读《论语》,至‘贤贤易色’,遂再三覆诵。我问何为如此,乃言□□此言。方知夙成聪敏,出自天性。”】
    【(旧唐书经籍)《列籓正论》三十卷章怀太子撰;《春宫要录》十卷章怀太子撰;《君臣相发起事》三卷章怀太子撰;《修身要录》十卷章怀太子撰;时章怀太子在春宫,令大安与太子洗马刘讷言等注范晔《后汉书》】
    李弘身为太子,11岁的时候就已经很努力的主持编撰了《瑶山玉彩》,而我们的李贤同学,更是孜孜不倦。当年太宗以军功压的隐太子建成喘不过气。现在兄弟两比文采,李贤又完全把李弘甩的远远的。只可惜,这些东东毕竟不比开国军功,高宗夸归夸,目光还是全部放在李弘身上,更是为了李弘的病煞费苦心。当然,李贤这么热爱学术,也不全然是为了吸引父母关注,因为他知道父母对大哥的感情,而且,很少有孩子通过比学习来吸引父母注意的。所以,更可能的是,李贤是为了吸引贺兰敏月,这个一直呆在他家的美丽表姐。为什么靠修书来吸引敏月?因为在敏月心中,像她哥哥那样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就是最棒的!(当然,李贤大修特修的时间应该是在敏月死后,但这种学术习惯自然是小时候养成的)
    5.李治很难过,可爱的小敏月就这么走了。魏国和韩国一样,虽然同样是晋国家臣国,在国夫人里比较靠后,但以贺兰敏月这样的身份,能加封国夫人,可见李治有多么疼爱她了。
    贺兰敏月的死因不好分析,而在这之前,有两个大人物的死和武则天有关,一个是659年长孙无忌被赐死,一个是664年宰相上官仪被赐死。
    长孙无忌是谁杀的?可以认为是高宗杀的,也可以认为是武后坚持杀的,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长孙无忌该不该杀?楼主认为该杀。长孙无忌先后得罪了三位帝王: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和高宗李治。玄武门政变虽然杀的是建成元吉,但打落的是李渊的皇位,那么政变第一功臣长孙无忌自然就是把李渊得罪到底;高宗时期冤杀吴王李恪,算是把李世民得罪了;而他在高宗废后立武过程中态度强硬,也就把李治得罪了,这样的人不死实在说不过去。
    那么长孙无忌为什么一定要当个欺主的权臣呢(也有护主的权臣)?他自然是为家族考虑。政坛上竞争很激烈,不进则退。抓不住权力,哪天皇帝看你不爽,一纸诏书就让你下去了。如果长孙无忌仅仅是为了自己,那么老老实实当个宰相就可以了。但要让家族崛起,没权是不行的。全国的各行各业早已被各大世家垄断,国家被一张张关系网给缚的紧紧的。没有权力,你甚至连开一家饭店都会被排挤倒闭。长孙家要想速度提升实力,关陇集团想要获取最大的蛋糕,只能依托政治权力来暴力破局。然而各世家在朝堂上都有代言人,你长孙无忌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权臣,关陇集团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政治集团,还真没法做什么。所以,作为长孙家的代表,作为关陇集团的代表,长孙无忌哪怕知道前方有可能是万丈深渊,也只能硬着头皮冲上。
    -----------------------
    664年上官仪的死,来自于废后一事。废后这种事可大可小,高宗主导的废后那就是小事,而被大臣引导的废后就是大事了。一旦武后被废,不提武家会被清洗,也不提新皇后花落谁家,至少太子之位就又回到李忠这里。而以李忠为核心重新构建的政治集团,很容易就把高宗架空。有人说高宗当了十五年皇帝了,之前长孙无忌是大山,难道现在废了武后,还有那个大臣敢架空高宗不成?这不好说,高宗如果真的把帮他一统官场的武后废掉,那就是大失人心的做法,原本就没几个真正的心腹下属,这下更是纷纷打起小算盘。高宗自然不会这么蠢,那为什么仍然有废后这事?
    很显然,是有什么事让高宗很生气,但任何单一的事件都不足以让高宗大动肝火,所以只能是武后的一系列强硬手段让高宗有些不喜,这些手段也许从武后逼迫高宗赐死长孙无忌开始,就像当年长孙无忌逼高宗赐死李恪让高宗不喜一样。(高宗是个萌孩子,应该不喜胡乱杀人)
    660年,政事堂还有五位宰相:卢承庆,许敬宗,李义府,任雅相,许圉师。随着卢承庆告老,任雅相出征高句丽病逝,许圉师因子杀人被贬,到662年,政事堂里只剩下两位宰相:许敬宗和李义府。说的夸张点,这两位都是武后的人(本质还是高宗的人,但只有武后能驾驭)。不清楚到底是高宗不信任宰相班子还是武后对大世家有抵触,总之第三位宰相出场了,那就是进士出身(当时的进士多来自中小世家),没有高层世家背景的上官仪上位了。两年后(664年),皇室外戚户部尚书窦德玄,以及与上官仪交好的吏部尚书刘祥道分拜左右相。
    上官仪自然不是政治盲。初拜相,兴奋是必然的事,但他也有自己的算盘。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只有宰相才能扳倒宰相,663年李义府被贬,一方面是这位仗着对高宗废后立武有功,加上贵为宰相,且有武后纵容,对高宗没有多少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必然有上官仪在后面推波助澜。李义府倒了之后,窦德玄和刘祥道上位,高宗很高兴的发现,自己也是有政治手腕的嘛,现在四位宰相(许敬宗上官仪窦德玄刘祥道)里,除了许敬宗这个明明很尊重我,却老让我听武后意见的顽固老头之外,其他三位都是我的人啦!
    然后高宗在664年的某一天和武后小吵一架之后,跑上官仪那去诉苦,结果上官仪建议废后。上官仪大概还不清楚,他之所以能上位,不是皇帝缺宰相(从655年褚遂良被贬算起,尚书省已经多年没有仆射了,中书令和侍中貌似也经常缺着),而是高宗和武后不信任大世家(特别是关陇贵族),所以他这个出身中层的干部才能上位,结果你提议废了武后?这馊主意也就是一时头脑发热的高宗能听得进去,一旦武后向高宗陈明厉害,自然废后之议只能作罢。你上官仪好好的皇帝亲信不做,非要玩心机,非要参合到最高权力的漩涡中,只能落得身死的下场。你死还就算了,人家反而以皇后之姿,开始临朝听政了。
    上官仪被杀,牵出了一些高官。(右相)吏部尚书刘祥道;尚书省一把手左肃机(尚书左丞)郑钦泰,原黄门侍郎薛元超(这位因为为李义府说话而遭贬,现在又因为和上官仪文章交好而被加贬,各种被误伤);中书舍人高正业;吏部郎中魏玄同。可以看出,上官仪废后事件里,除了贵为左相的户部尚书窦德玄无事,一堆高官被贬。这就很有意思了,这会让楼主怀疑,是否武后和高宗合谋使出的一计,让高宗假意废后,引出高层里的反对势力,或者杀鸡儆猴,让百官从此不敢轻视皇权?
    上官仪废后事件之后,高宗对满腹心机的众朝臣更加不信任,从此应该更加依赖武后。
    dabing021:上官仪当然知道废武后皇权会拱手让人,但是他相信废掉武后,高宗会开始依赖他,而且,他是从当李忠太子府幕僚开始发家的,和李忠关系必然很好,重立李忠为太子之后,他就是第一功臣。甚至,李忠上位后因为感激他而把皇权彻底托付。同样是宰相,皇帝绝对信任和感激的和皇帝能随意贬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2016-7-27
    dabing021:上官仪蠢就蠢在,他虽然能意识到高宗可能是因为排斥大世家而重用他,因为对武后手段的不满而提拔他,但他完全搞错了高宗和武后的感情,人家夫妻吵吵架而已。连儿子都被杀死,家族女性没入掖庭,应该不仅仅是“掺和”。武后就算要泄愤也要考虑高宗的态度。毕竟“废后”的起因就是高宗对她的手段不满  2016-7-27
    ※※※※※※※※※※※※※※※※※※※※
    来自百度贴吧,作者 dabing021。
    没有100%认同,但作者的分析有理有据。喜欢迷情大唐之爱抑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迷情大唐之爱抑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7/27640/159119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7/27640/1591192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