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古代言情 > 迷情大唐之爱抑 > 凤池吟 庙堂高处不胜寒(下)

凤池吟 庙堂高处不胜寒(下)

推荐阅读:重生都市仙帝鉴宝金瞳透视神医在都市神道丹帝道士不好惹龙王医婿至尊战王道界天下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御天

    “你我初见之日,你打翻了自己的石榴汁子,红了粉袖。雍王(贤)调侃你,当众吟诵此诗。那时误以为,你其实是喜欢我的。呵,直到此时此刻,你竟未曾。。。喜欢过我半分。我说的可都对?”
    复闭上眼,从他怀里抽出身子,紧接着又将他抱在怀里。我的身形比他矮小许多,我努力的伸开手臂,他紧缩着身体蜷缩在我怀中,这情形很是可笑。
    “此诗描绘男女之情过于露骨,雍王此举十分不妥。已是三十年前的蒙尘旧事,还想那些做甚?既要我是你的妻子,还要我喜欢你,你实在太贪心,如此不好。”
    “唔。”
    “攸暨啊,有些人相爱一世,直至决别之际,也不曾有一刻能够相守;而有些人,一世相守,到了终了,也不曾有过一刻的相爱。却仍会心存感激,感激在这漫长的一生之中,至少有一个人曾真心相待。”
    “懂了。”
    长安三年六月,突厥可汗默啜遣其臣莫贺干使长安,请以女妻皇太子男。上令太子男平恩王重福、义兴王重俊廷立见之。
    “两国近年虽屡屡交战,但未见我方败绩,神皇缘何要答允默啜?”
    薛稷甚为不解,他看向旭轮,旭轮却看向我。
    我道:“我亦不解。不过,默啜此次的计划倒甚是精明。他很清楚,太子来日将为江山之主,如今将女嫁与太子之子,那么,这位突厥公主将成为王妃,甚至太子妃,甚至。。。我想诸位的心中都很明白。”
    旭轮问身边那人:“子潜如何以为?”
    卢藏用自信满满道:“此次,神皇轻易答应默啜,不外是希望年年争战的二国能够尽快修好。默啜自称只认李家王子,神皇若仍不予答应婚事,二国边境必再燃战火,于国于民均非益事。而今,只要娶一个突厥女子,便可熄灭战火,其一好处,不造更多杀戮;其二好处,呵,每一战的粮、饷用度都非小数,神皇自然乐见其成。”
    或许真是有缘之人,旭轮格外欣赏卢藏用此人,早已引为同薛稷一般的知己朋友,许多事都会向他求教或询问他的看法。
    高戬接着卢藏用的话继续说:“来日,若二国间的关系有变,那位突厥公主的命运全由我们掌控,是废是除,是贵妇是囚徒,想默啜亦无可奈何啊。”
    卢藏用轻笑:“诚如高丞所言。默啜虽精于算计,然而神皇更胜一筹。卢某窃以为,神皇还欲以这一次的和亲换回淮阳王!”
    武承嗣病故已有五年,延秀被扣于突厥为质也已是五年了。那年启程前往突厥王庭之前,我还曾撞见他哭求武媚不要派自己迎亲,后来,武承嗣病故之际还曾拜托我早日救回自己的幼子。只是,各种事情层出不穷,所有人都很少能想起那个一向清俊腼腆的少年,五年的时光不可谓短暂,兴许如今的他已长成了健壮男子,再见时恐难辨认。
    我对卢藏用道:“前日,我向神皇举荐子潜,你出宫之后,神皇曾谓我’此子有大材’,欲赐官’左拾遗’,他日将有御旨到府。既然能得神皇青眼,我想,应由子潜向神皇谏言换回淮阳王一事最为妥帖。”
    众人都替卢藏用高兴,纷纷祝贺,他自己更是难掩内心激动,立即起身道谢:“我之前途,全赖公主相助!”
    我笑看旭轮:“还是多谢相王吧!他常在我面前道你诸多能事,是他央我向神皇举荐了你。”
    一直等了足有月余,终于等来了卢藏用的’委任状’。我陪他一道入宫面圣谢恩,正遇武媚同几位朝臣议该由李显的哪个儿子迎娶突厥公主。他们的官职虽各不相同,却都被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一荣衔,均为宰相,均服紫衣。
    天气酷热,武媚特允我与卢藏用在凉爽的殿内等候。二人站于一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一语。
    年已六旬的门下省’老大’李峤正侃侃而谈,我已有近两年未曾见过此人,但每每看到他时,心里总是不舒服。
    永昌元年的一场小型君臣宴会上,武媚欲为新寡的我挑选一位驸马,多位当世大材皆为人选或是陪坐的贵宾,时任’给事中’的李峤也在其列。他误认为是我不耐闺中寂寞,便作诗讥讽,把我比的不如倡门之女。
    十三年悠长岁月给予男人的刻画也颇为深刻,当年的他虽也年长,毕竟仍处盛年,加之材高,长身而立还是能引得不少人对其侧目而视,但,如今的他鬓角渐白,尤其肤色已呈现出老年人的枯黄趋势。难为他精神颇佳,对政治和权势依旧热衷如初。
    对于我长时间的注视,李峤并非不曾感觉。待他将自己的全部观点陈述完毕,他用了两秒钟的时间回看我。
    或许是他的讥讽曾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当他看向我的这一刻,我竟对这个已经年老的男人产生了一分畏惧,放佛下一秒钟,他又会作诗讥讽我。然而意外的是,我从他的眼神中清楚的读出了歉意。有可能,他一直都对那年的事情深感抱歉。
    对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人,过早的对他/她下结论是一个愚蠢至极的举动。譬如此刻的李峤,可能已承受了十余年的心理负担。
    我强作镇定,默默移开了视线。
    “左拾遗有何见解?该以谁人迎娶突厥女子?”
    武媚对李峤的发言不先做评论,而是钦点了卢藏用。
    其他朝臣顿时面露些许不快,他们均不能理解武媚为何独独看重这个刚刚被朝廷录用、还未正式走马上任的’左拾遗’。他们坚信她看重他的理由绝非因他那高贵的出身,因为她从不因一个人是否出自高门世族而区别对待,于是,他们的眼神发生了微妙变化,那些异样眼神不着痕迹的纷纷掠过我。
    卢藏用坦然面对,移步上前,他止步于众宰相之后,目视靴面,朗声道:“臣附议纳言之谏。当以平恩王迎娶突厥可汗之女。”
    这时,李峤瞥他一眼,表情无波,未因自己的建议得到他的赞同而满意。
    武媚微笑:“左拾遗再讲。”
    “太子三男,均为庶出,以长幼序,平恩王乃长子,当继太子。默啜屡次遣使请婚,野心勃勃,希冀染指我大周权力。若以义兴王迎娶,默啜必不肯心甘,边疆又将不稳。不过,对默啜的野心,我大周也不可顺其意,不若。。。便请默啜自选,他若不便直白,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义兴王,若坚持选择平恩王,臣窃以为,平恩王一脉再难继太子。臣相信,世间一切自有神皇主宰!”
    卢藏用是要给默啜出一道选择题,如果默啜不顾一切定下李显的长子重福做婿,那么,武媚以后一定有法子让重福失去继位的可能。届时,默啜如果不顾女儿安危,大可主动破坏二国间的和平,如果他顾及女儿安危,就只能自食苦果。
    武媚并不说对,却也没有指责,可我见她面露笑意,似乎对卢藏用的谏言还是相当满意的。
    半个时辰后,我与卢藏用走在出宫的宫道上,四下少人,他悄悄以袖拭汗。
    我笑问:“天热?亦或紧张?”
    “二者均有,”,卢藏用也是笑:“初次庭议,其余又尽是紫袍阁宰,心中焉能平静?”
    我道:“欲穿紫袍虽不容易,却也并非登天难事,毕竟,神皇一向爱材惜材,拾遗今为神皇欣赏,日后恭顺侍君,勤谨办差,穿紫之日指日可待。”
    卢藏用拱手道:“谢殿下提点!”
    二人相视一笑,我知以后在朝堂上又多一个可共进退之人。又前行数步,眼见崔湜迎面而来。他如今官居’殿中侍御史’,官阶虽只是从七品,却无人敢小觑。
    依今时之律,’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凡冬至、元正大朝会,则具服升殿。若郊祀、巡幸,则于卤簿中纠察非违,具服从于旌门,视文物有所亏阙,则纠之。凡两京城内,则分知左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内有不法之事。
    卢藏用本对崔湜未加重视,但见我很是客气的与崔湜叙话,再听我说出了崔湜的官职,他便谦逊了许多。
    崔、卢二人同样出自当世大有名望的家族,但若要严格区分高低的话,还是博陵崔氏更为高贵。
    面对卢藏用,崔湜的笑意再客套不过:“早闻卢子潜大名,年少便盛名在外,近年淡泊名利,隐居山林,不见外人。拾遗品行高洁,湜自愧不如。今既同朝为官,实在是湜之荣幸。日后必当登门求教,还望拾遗不吝赐教。”
    这卢藏用比我年长一岁,虚长崔湜三岁,弱冠之年便考中进士,比崔湜中举时还要年轻,然而当时正值李显被废之际,大家均忙于自保唯恐受牵连,吏部上下官吏难免疏于选材大事,因此他未得重视,又自恃材高不想屈居他人之下,遂与其兄卢征明隐居终南山中。
    他一面修道,另一面却仍心向庙堂,因此,武媚宣布迁都洛阳之后,他便前往嵩山修行,武媚返回长安后,他才又回终南。曾有人讽刺其修道之心不纯,便给他取了一个’随驾隐士’的诨名。
    卢藏用如何听不出崔湜话里隐藏的讽刺之词,却并不羞恼,想来是早已习惯,更也许,他从未在意。
    “侍御史请嗅,”,他深吸一口气,语气轻轻:“多么美妙的气息啊,紫宸殿,还有你我面前这一间又一间的赤色厢房,它们才是真正的大周朝,万民百姓之所仰。”
    见崔湜似乎不能理解,卢藏用哈哈大笑,继而一本正经的对他道:“无谓方法计策,无谓付出得到,无谓世俗评判,重要的是,想要的已然握在手中,来日更为光明平坦。不是吗?”
    崔湜不想理会醉心于政治的卢藏用,他侧目视我,表情怪异。
    “公主可在乎司礼丞高戬?”
    “侍御史。。。何意?”,我看出他眼神中的急切,大概并非随意发问,于是认真回答:“在乎,我在乎高丞。”
    “好,公主坦荡诚实,”,崔湜点头,又近我半步,用只有我们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仔细麟台监对高戬不利!”
    我与崔湜已疏远彼此多年,只因真实的我与年少的他想象的那个安坐在凤辇中嫁给薛绍的女人并不一样。自步入仕途,他一向与武三思等人亲厚,又曾协助二张编纂《三教珠英》,我确信他比我更容易了解二张的动向,可,突然间提醒我防备张易之,我心里多少有些不解还有一丝怀疑。
    崔湜明白我有怀疑,他又加一句:“如果你在乎他,务必要信我!如果你问我原因,那么,我不想见你伤心,这便是原因。”
    我颦眉凝视崔湜远去背影,卢藏用低声问:“公主,侍御史是敌是友?”
    对于崔湜的提醒,我未敢全信,但也未不经心,还是派家奴找来了高戬对他当面嘱咐。他已下值回家,官服已退,抱着与柳意的女儿薾欣一道来了,父爱浓浓。这个六岁的小女儿从不畏生,又乖巧伶俐,因此人见人爱。见薾欣同来,我打心底高兴,她与我早已熟悉,任我抱着自己并不抵触。
    “我生辰之日,你们一家同来贺寿,这才隔了数日不见,我便想这孩子想得紧。柳意如何?二三月最是熬人的,安胎的饮子可还够用?”
    高戬道谢,说:“公主府上三不五时有人赠药,哪里会不够用?明年春天,我又要做父亲了。”
    我道:“一子一女才能配成一个’好’字,只愿柳意这胎是个儿子。”
    “但愿如此,我高家香火便后继有人了。不知公主相请所为何事?”
    我将在宫中遇到崔湜一事讲与高戬,他不由皱眉,迟疑道:“可我近日。。。并不曾。。。实是想不到有何把柄会被二张抓住!”
    “你细想一想,”,我有点着急:“是否有过任何不妥言行?”
    高戬于是仔细的回忆了一番,终还是摇头,他表情苦恼:“实在未有,又如何能想起?”
    我放心许多:“没有最好。但无论如何,仍需防备张易之!”
    金秋佳节,丛桂怒放,花香远溢,大兴宫景福殿内一片笑语欢声,众人的视线都被几个稚子所吸引。
    武攸暨堂弟攸止与夫人杨氏的女儿武鲤影四岁,美萱与观国公杨慎交的儿子杨洄三岁,裹儿的儿子武继植三岁,小仙与崔珍的儿子崔佑两岁,崇简与武敬华的女儿玉锦两岁。
    武媚派人将孩子们宣至面前,她童心大发,说是要与几个孙儿、曾孙们玩射覆。
    射覆是一种诞生自汉代宫廷并流行至今的游戏,它不耗体力,也不会费脑力,却因简单有趣而能令大家尽情开怀。玩法是在罐、盂等较大型的器皿内覆盖一样物品,然后让人猜测里面究竟放了什么东西。一般来说,并不会以金钱做赌,但有的人也会用它来赌博获利。
    母亲们抿嘴笑着用丝帕蒙住了自家孩子双眼,随即,武媚示意宫人在一个赤色的瓷翁中藏好东西,母亲们这才敢取下丝帕。我强忍笑意,看看武媚,她倒是一本正经。
    “佑儿年纪最小,你先来猜。”
    崔佑眼神怯怯,伸出小手摸了摸那瓷瓮,奶声奶气道:“敢问神皇,此中可是一样活物?”
    孩童言行着实可爱,众人善意发笑,武媚笑问:“哦?活物?那,瓮中可有声响?”
    崔佑摇了摇小脑袋,武媚又笑:“既然无声,必非活物!错猜!错猜!”
    接下来便该玉锦发问,小丫头瞧瞧一脸懊恼的崔佑,兴奋道:“若非活物,必是死物无疑!敢问神皇,此中可是金玉珍贵之物?”
    “锦儿亦错猜!”,武媚开怀大笑:“此物并非活物,却也非死物!继植,你来问。”
    继植怕自己猜错,直往裹儿的身后躲藏。
    裹儿蹲下亲吻继植的小脸蛋,她柔柔的问儿子:“欲问何事,只管告诉阿娘,阿娘代你问。”
    继植对她耳语一番,裹儿听后十分高兴,眼神中流露自豪神色,不自觉的看向崇简的妻子敬华,带着两分轻视。
    “神皇,小儿猜对了!”
    武媚惊喜:“如何?继植如何猜想?!”
    裹儿道:“小儿方才谓我,丹青乃死物,然画中之人、花草、牲畜等皆乃活物,因此,既然此物非活物,却也并非死物,则必为一副妙笔丹青!”
    余众哗然,因为这瓷瓮内的确是藏了一副百禽图。
    武媚啧啧称奇:“三岁孩童却能有这股子聪明劲儿,实在是极难得!我活了八十年,也只见过两个,继植便是第二人。”
    裹儿顺嘴问那第一人是谁,武媚的笑容却瞬间垮了,她讪讪道:“许多年了,早已忘了他的名姓,只记得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
    我心话,那个聪明的孩子应该是李贤吧,至少,李治曾亲口夸他’夙成聪敏,出自天性’。继植是崇简的儿子,便是李贤的亲孙儿,他的聪颖兴许是遗传自李贤。
    见武媚不住的打量继植,恐她看出端倪,我赶紧把玉锦推到了她面前。
    “神皇可不能偏心!我家玉锦所猜也未错,这百禽图乃宫中珍品,价值不菲,玉锦所言错在何处?!还请神皇也夸一夸我家玉锦!”
    武媚故意绷起脸:“好个心胸狭窄的太平公主!我偏不肯夸你的女孙,你又能奈我何!”
    我教玉锦如何向武媚撒娇求赏,武媚哈哈笑着亲自抱起玉锦,又教宫人拿了一些雕琢精美的玉饰赏给了每一个孩子。
    暖秋在一场连绵细雨过后变作了冷秋,绿叶一夜落尽,萧条了整座长安城。想想四天前的仲秋,我们仍有鲜花作伴,如今它们亦已零落成泥,暗香再难寻。
    天凉,又遇月信,正值人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结果不幸受寒,头晕脑热,四肢无力,喝了数碗苦嘴的饮子,人还是只愿窝在床上,不喜走动。本想安静养病,却有宫人到府,说武媚病了,我一细问,竟也是受寒。
    我接下黄纸,池飞小声道:“您身子正不爽,今日便是不入宫侍疾也。。。”
    我以眼神示意她住口,扭脸笑对宫人道:“容我更衣,你们且等片刻。”
    主仆三人返回后院,我严肃道:“你自幼便在宫中长大,怎会如此不知事?不入宫侍疾?此同抗旨又有何异?!我这身子并无大碍,进了宫只是陪神皇闲话家常,又不需我来做事。”
    池飞点头:“唉,我是看您今日实在难受,这才忍不住说出犯忌之言。”
    因年事已高,武媚受寒之后的症状比我要明显,情况也更为糟糕。我亲手端药喂药,武媚浅抿一口便道好苦,我只得像哄孩子一样哄着她喝完药,然后立刻用金勺取了一点石蜜喂她吃下,好去除她口中的苦味,她仍道苦,便又喂她一勺。
    “这一幕,唉,”,砸砸口中的甜味,武媚感慨万千:“倒教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你幼时偶尔患病,可我终日忙于处理军政,无法时时亲自照料,从来都是张娘子喂你用药,照顾你直至病愈。唉,实在可惜了,她病死在了房州,不然,如今已是七旬老者,该是你向她尽孝之时了。”
    想到娟娘往年对我种种的好,我也十分伤感:“张娘娘这一辈子都是可怜的。莫说养大了我,太子的几个子女均受过其教养。若能寻到她一二亲族亦能慰我之心啊,却。。。我竟无处报答这番养育之恩。”
    武媚唤来一位女官,吩咐道:“速去尚宫局,知会柴司簿,教她翻阅龙朔年间的宫中旧档,竭力寻访张娘子五服内血亲,若能寻到,一一加以厚赏。”
    “遵命。”
    女官前脚离开,我正欲谢恩,后脚恰张易之兄弟前来探病问疾。武媚心里其实是想见张昌宗的,遂命宣见。很快,他兄弟二人进内,具面色不佳,尤其为首的张昌宗的眼圈都是红的。
    心里连连冷笑,可真是天下第一忠臣啊,忧君之疾,一副恨不能代武媚受罪的模样,实不过是惺惺作态!
    武媚也没有错过,她叫张昌宗近前说话。
    “邺国公这是在何处受了谁人委屈?”
    张昌宗开口说话满是哭腔:“哪里是受了委屈,只因心疼神皇!天转凉甚快,臣这糙皮凡胎都觉得自个儿身上冷飕飕的,神皇贵体必更为难受,另因。。。这。。。臣不敢说。”
    他直用眼神瞥我,武媚快速的掠我一眼,对他笑道:“我素知你忠心侍我,这病来的快,祛的也是快,且安心吧。公主乃你旧主,我之亲女,有话何妨直言,还需避讳她?”
    那张昌宗扭扭捏捏的就是不肯说,眼波流转,一副愈发想哭的模样,武媚也不催他。
    这时,张易之大胆插话:“神皇恕臣无礼!尽是不臣言论,邺国公确是不敢向您呈白!”
    话都说到了这一步,我心话,看来他二人这是想’告御状’,也不知道这一次谁要倒大霉了。忽想到张昌宗颇为顾忌在场的我,难不成竟会与我有关?若真是与我有关倒也好了,我现在偏不能走,他们胆敢污蔑我也可当场自白。
    “恕你无罪,直言便是!”
    “是!”,张易之痛心疾首道:“臣告‘检校太子左庶子’魏元忠并’司礼丞’高戬意图谋反!”
    “麟台监你无中生有!”由于过于气愤,我的嗓音教以往尖锐许多。
    武媚不满呵斥:“公主放肆!”
    武媚瞪着我,我则对张易之怒目而视,后者却面不更色,似挑衅般连连向我发问:“公主如何称之’无中生有’?公主可敢为魏、高二人担保?!”
    我跪地辩解:“神皇容禀!凡事不能尽听一家之辞!更何况,意图谋反乃不赦首罪,一发便牵连甚广,更是不可枉判、错判!魏公入仕已达三十年之久,以忠、明名扬朝内,神皇自是清楚;高丞,我之旧交,为人一向谦逊低调,凡做事,从来只看是否忠君、利国,又怎会。。。”
    “让他说完!”
    武媚命我住口,她只想听张易之讲话。我垂目不敢再言,心中懊悔不已,原来崔湜那天的提醒并非是空穴来风!可高戬明明对我说他自己未有不妥言行,那张易之接下来要说的又会是什么?如果他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武媚的面前信口雌黄,我又能如何证明高戬清白?
    张易之道:“魏、高二人密言,’神皇垂暮老矣,命不久长,不若早择东宫尽忠’。”
    武媚那张因生病而显露些许苍白的脸上多了两分红晕,这完全是被张易之的话气至暴怒的前兆,下一刻也许便是雷霆之怒。
    “神皇请息怒!魏公与高丞断不敢背叛您!”
    我再三叩首,希望武媚能看在我的份上放过高戬,其一是我相信高戬的为人,其二,谋反的罪名着实太大,我必须尽力保护高戬一家人。
    “啧啧,”,张易之阴阳怪气道:“公主门下不乏俊逸的有材之士,何必独心系一人?!”
    武媚的一腔怒火正无处发泄,张易之的挑唆极为成功,她顺话指我骂道:“李绮,你良心何在?!他们背叛我,他们诅咒我早日西去,你却要为他们辩白!那个高戬对你来说当真就如此重要?!”
    我急的是欲哭却无泪:“女儿不敢!阿娘生我养我,在我心中,高戬的重量不及阿娘万中之一!女儿只是觉得。。。觉得。。。魏公亦牵涉其中,他乃四朝旧臣,在这朝中举足轻重,此案绝不能过早草盖,以防于您的英明有污!至少,您应给魏公一个自白的机会!”
    我话音刚落,怕武媚动摇决心,张易之又来火上浇油,我胸中怒意难谒,只觉此刻脑中嗡嗡作响,索性不管不顾,即便拼个鱼死网破,只想先一吐为快。
    “请神皇听我一言!半月之前,魏公可曾惹神皇不悦?”我仍跪在地上,姿态卑服。
    武媚冷声道:“自然,彼时你亦在场,亲见亲闻。难道你已忘却?简直多此一问!”
    我道:“是,我是明知故问。当日,魏公议邺国公兄弟二人乃神皇左右之小人,然神皇一向宠信邺国公,自然厌恶魏公之言。试想,被人指为佞臣,邺国公岂会不做计较?他今日状告魏公与高戬有谋反言论,是否全因私心?!”
    张昌宗急急反驳:“神皇明鉴!臣绝不敢公报私仇,诬陷同僚!若有此举,甘为。。。甘为神皇所弃!”
    紧跟着,张易之也向武媚赌咒发誓,绝不承认自己是挟私报复。对于一向迷信的武媚来说,她信张易之这套把戏。
    “你们正是挟私报复!汝弟昌仪乃’洛阳令’,其恃势而骜,每逢衙参,从不依制向上司行礼,圣历二年,魏公任’洛州长史’,汝弟依旧我行我素,不参魏公,为魏公喝令退下,薄其颜面,此一结;次年,麟台监,你纵容家奴于洛阳南市纠徒闹事,甚至伤及无辜,魏公按律捕而笞杀,此二结;长安二年,神皇欲以汝族弟昌期为’雍州长史’,满朝文武唯魏公一人不附议,只因汝弟在’岐州刺史’任上时,由于他疏于管治,导致一州户口逃亡过半,而雍州所辖仅长安一城便无比重要,汝弟实不堪’雍州长史’之大任,此三结。有此三大过结在前,加之半月前被魏公指为君侧小人,你们如何能容他?!此我所以认定尔等污蔑魏公!”
    我的离开其实更像是被武媚勒令退下的,她不想再听我的一字一言,因此命我跪安,然而可怕的是,她留下了二张兄弟,我完全无法预测他们接下来还会有什么阴谋言论。
    一直候在正殿内的上官婉儿应是听到了我们的争执,她想要细问一番,可周围的耳目众多,我不便驻足与她详谈。
    我步速极慢,直到望见宫门时,才被苏安恒追上。宫规不允跑步,他这一路是快步流星,加之天气又闷,他跟在我身后努力的平复呼吸,难张口说话。
    我边走边道:“可是婉姐姐派人寻了你?”
    见他点头,我道:“看来,你已听说了我与二张在御前争执一事。唉,苦心经营的示弱之象就此功亏一篑,可我当时实在是无法子,总不能不救高六。”
    苏安恒大惊:“竟与高丞有关?!二张为何欲对高丞不利?!”
    “是,”,我道:“还有魏元忠魏公。”
    “公主快道详情!我与上官娘子速想解救之法!”
    宫中的这番博弈令我身心具疲,回府用了药,我便卧床休息,迟了一个时辰,芷汀外出回来向我报告。如我所料,武媚并没有就此放过魏元忠与高戬,已将二人收入狱中。此时的她还是偏信二张,更何况,她生性多疑、痛恨背叛。
    魏、高二人被捕的消息如同秋风过境,毫不留情的吹去了那层浮于长安城之上的脆弱的平和假象。众臣心中各有各的盘算,但面临的问题都是一致的,他们明白,到了该站队的时候了。
    自古以来,身处皇城之内的天子和太子恐怕是天下最矛盾的一对至亲。他们是名义上的君臣,更是血缘上的父(母)子。天子需要太子成材,也希望太子有所担当,能够仁爱明睿,不负祖宗社稷,不负天下万民;天子又怕太子成材,怕太子比自己优秀,怕太子热衷于权力,尤其是当天子逐日走向暮年时,他对太子的猜忌只会与日剧增。
    纵然无奈无情,这却是每一位帝王都难逃的心魔。
    历代朝臣深知其中玄妙和危险后果,却仍积极的投身于这场豪赌之中。得罪天子或是得罪太子各有利弊,可无论如何都要做一个选择,因为幸运赌赢的人将会赢得自己下半生以及子孙后代的无穷荣华。
    “攸暨,你。。。”
    武攸暨下值回府便来看望我的病情,我们互相看过彼此,便知对方均已获悉消息,并且,他告诉我武媚已晓谕众臣,明日将在位于紫宸殿东侧的绫绮殿内令双方当面对质,以示公允。
    看起来,魏、高二人的命运将会被朝臣们对待此案的态度所左右,而事实上,朝臣们的态度便代表了他们的选择,究竟是天子还是太子。
    觉得身上愈发的冷,我不由紧了紧被子:“先前派了芷汀去高丞府中接回柳意母女,却未能遂意,听闻亦被捕入狱。我甚为担心。”
    “判决未定,谁敢对高丞的家眷用刑?更何况,一为孕妇,一为幼女,谁能忍心?”
    “只怕张易之敢!这一次,他早已盘算良久,为的就是除去魏公与高丞!高丞行事一向小心,他怎可能在宫内与魏公密谋,而且还是谋反之事!如今,他一家均被捕,张易之若有斩尽杀绝之心,柳意她们。。。可如何是好?”
    我伤心大哭,直言都是自己害了高戬,攸暨不解,我将前事一一道来,攸暨才知张易之对我图谋不轨久已。
    “可恨!可恨!”
    第二天的绫绮殿气氛肃杀,武媚未至,殿门固然大开,但众臣只得等在廊下,满眼望去,紫赤绿青,各色官服,三五成群,活像是把一座花园搬了来。他们悄声商议着,你能听到耳畔嗡嗡作响,却根本听不清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
    “太子!相王!”
    上至三品宰阁,下至九品狱丞,他们欣喜于李显和旭轮的到来。这看似普通的举动却等于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料想不会有人助纣为虐。
    我们事先已有商量,考虑到会被有心人抓住把柄,李显尽量不做言论,一切都由旭轮代劳。虽说有可能会对旭轮不利,可至少能保全李显这位李家复政的主心骨和象征。
    御史中丞宋璟奏言李显:“太子,魏相与高丞此番必是为奸人诬陷,还请太子能在御前力保他二人清白!”
    李显方欲张口,旭轮抢话道:“宋中丞多虑,此事不当由太子殿下谏言!神皇英明,她必能公允评判,诸公毋需忧心。”
    旭轮的回答并不能令宋璟满意,他似乎一定要听到李显的亲口保证。李多祚匆匆赶来,巧妙的拉开了李显与宋璟等人的距离。
    转头看到跟在李显身后的我,甫一认清我,李多祚颇为无奈:“公。。。你。。。还是。。。还是亲自到场了。”
    我笑着答礼:“‘东宫厩牧署典乘’李晚见过大将军!”
    幼年相识至今,李多祚很了解我的性格。又碍于他人在场,他不再多说。
    这场目的本是以示公允的当庭对质变成了一场莫大闹剧,身着素色麻衣的魏、高与锦服加身的张昌宗互相指责,咆哮不绝,令人不由唏嘘朝臣仪表尽失。最初,魏元忠还记得要为自己辩白,他越说越气愤,到后来干脆便变作对张昌宗及其亲属的当面批评,历数张氏兄弟的种种过错,不给张昌宗及武媚留丝毫颜面。
    魏元忠说的是痛快淋漓,我忍不住直想笑,偷看珠帘后的武媚,她竟置若未闻,仿佛也在看戏一般,倒教我称奇不已。
    “陛下!臣有人证!可证魏、高有心背叛陛下!”
    张昌宗的呼号瞬间令大殿之内鸦雀无声,魏元忠也哑口无言,但下一刻,他反应过来。
    “一派胡言!某实不曾有过叛逆言论,又何来所谓人证!必是你收买了他!”
    武媚并未作声,一个中人道:“宣,凤阁舍人张说入殿!”
    我暗道不妙,原来昨天我离去之后,二张向武媚亮出了他们的王牌,人证!一时之间我也是糊涂了,若被人发现做伪证,其惩罚之重难以想象,难不成,魏元忠他们真的说过什么令人挑错的言论?
    一道挺拔身影才出现在殿门外,殿中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张说见众人对自己怒目而视,道道眼光犹如银刃,不由得缩缩脖子,抚平胸前官服,微微垂首。
    李显与旭轮均对张说此人毫无印象,我与他也仅有过一面之缘。六年前,契丹叛乱,’左羽林将军’苏宏晖任后军总管,入仕已八年的’校书郎’张说奉命任苏宏晖的随军记室,因他在战事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曾得武媚口头赞扬。次年,李显回朝,旭轮解禁放出东宫。
    张说将迈步入殿,众人竟一拥而上,引经据典,纷纷劝其不可与二张同流合污。他们个个慷慨激昂,眼前场景让久居宫廷见多识广的宫人们也惊愕非常。
    左史刘知己挽其臂曰:“永昌元年,道济你策论第一,聪颖冠绝,岂能不知今日若做伪证诬陷魏公、高丞,必亏名于青史,累及子孙!勿因一朝荒唐之言,得为子孙之耻!”
    张说甩袖,方解其束缚,那边宋璟又围上前对他疾言厉色:“张舍人,你我士人最重名节,不惜生死!你今欺我众人无妨,可天地鬼神难欺,道理循环,日后必有祸报!今宁可获罪流窜,亦不能为苟活而党邪害正!璟也只这一条性命,愿与舍人共努力,甘愿同死,以证魏公与高丞之清白!千秋功罪,在此一举!”
    中人宣张说近前答话,宋璟无奈只得放行。
    中人道:“神皇有问,下立者可是凤阁舍人张说张道济?”
    “回神皇,正是臣下。”
    “今有春官侍郎、邺国公张昌宗告罪人魏元忠并高戬有反言,引你为人证,你可敢在御前陈述实情?!”
    话音才落,不及张说陈情,魏元忠指他怒喝:“张道济,汝欲同张昌宗诬蔑我乎?真若如此,汝亦国之佞臣!诸公牢记,今枉我死者,吾必以冤魂索命!”
    众臣亦群情激愤,张说斜视魏元忠,讥讽他道:“魏公辅国三十年,今更贵为阁宰,不想言辞举动竟与里巷小人无异,实在有失我天/朝/颜面!”
    魏元忠愕然,我心里直骂张说,生死攸关之际,魏元忠哪里还有闲心顾及什么言行举止,他往年曾数次率军出征,生性火爆、耿直,此时没对你破口大骂或是挥拳动手便是你的天大福气了!
    见张说斥责魏元忠,张昌宗简直心花怒放,又恐夜长梦多,连连敦促张说向武媚据实以告。
    面向武媚的御座,张说一拜至地,他正色大声道:“说与邺国公并为陛下之臣,陛下方才亲眼目睹,天子驾前,邺国公犹敢呵斥同僚,可想而知,其于朝堂之下,又该是何等威风,恃宠横行!”
    见苗头不对,张昌宗疾走数步,欲拉扯张说衣袖,反被后者推搡跌坐在地,众人难忍笑意,只笑这张昌宗过份柔弱无力。
    这时,张说吐字清晰,他一字一顿道:“陛下御前,臣不敢有丝毫虚言,亦不敢有负诸公众望,诬赖国之重臣!臣实未闻任何谋反之言出自魏公与高丞之口!日前,邺国公曾对臣威逼利诱,臣为自身计,不得已答允今日殿上对质之事!祈陛下惩罚,臣甘愿领罪!”
    “诬蔑!纯属诬蔑!”
    张昌宗竭力控诉张说所说都是假话,其余众人大喜,明白张说答应作证不过只是权宜之计。
    发觉张说临阵变卦,张昌宗竟指张说与魏、高同谋,一口咬定张说也参与其中,有心背叛武媚。
    事情演变到这一步,武媚终于看不下去,她亲口发问:“邺国公,你既告三员朝臣欲反我,证据何在?!”
    张昌宗稍一思索,得意嚷道:“陛下,张说曾将魏元忠比作我大周的伊尹与周公!伊尹乃商臣,然其不遵君臣之道,竟流放主公太甲;武王驾崩,成王继位,周公身为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以成王年幼之故,擅行君权。此二人,皆不臣之臣,国之大祸!张说将魏元忠作比,其心可诛!”
    “初,邺国公非以材学入朝,得蒙圣恩,不能服众,臣今日亲见,其腹中确实空无一物!”,张说不慌不忙的解释:“邺国公鲜读书,不通伊、周故事!太甲虽为商君,然其肆意布政,一味贪图享乐,不问民生社稷,惹天怒人怨,伊尹屡次苦劝无果,为天下计,不得已流放其至桐宫,太甲大悔,居桐宫三载,乃悔过自新,伊尹率文武亲迎其回毫都,后方有商朝鼎盛大业;成王年幼,主少国疑,周公因此摄政,为成王平定宗室叛乱,为成王东征西战,统一国土,仅六年,待大定之时,周公还政成王,成王得以顺利管理天下。大权在握,且军功赫赫,真若有心叛乱,周公早已得逞!”
    “如此说来,你确言此话?”武媚冷声问他。
    张说承认:“然也。魏公初着紫袍,臣与同僚登门祝贺。魏公自谦,曰’无功受宠,不胜惭愧,不胜惶恐’。臣曾对言’公承伊尹、周公之责,仅得三品俸禄,何以称惭’。伊尹与周公乃至忠之臣,古今共仰。说敢问诸公,你我自幼年开蒙,读书之人白首为功名,做官,当做为民请命的好官,做臣,便要做忠君利国的忠臣,谁人不以伊、周二人为仕途楷模?陛下,您慧眼识珠,任用魏公为相,若不令其效法伊尹、周公,又该让他效法谁人?!”
    稍作停顿,见武媚不做言语,张说继续道:“满朝尽知,邺国公殊得圣宠,臣今若附和邺国公,明日仕途若扶摇直上,而附和魏高,明日恐有诛族之祸,可臣更惧魏公冤魂索命,故不敢蒙昧良心做伪证!”
    张昌宗又惊又怒,却不知该如何反驳。或许他从未想过,真的有人将个人的气节看的比性命还要重。他好不担心,唯恐自己这一次会栽在张说的手中。
    殿中好一阵安静,众人都为魏、高、张三人的命运捏一把汗。
    武媚忽问:“张说,圣历二年,我命朝中学士计四十七人助邺国公编修《三教珠英》,你亦在其列。依此说来,你与邺国公是有旧交的。”
    “臣是奉陛下之命助其编修此书,然并无私交。”
    武媚又不再言,众人干着急,不知她究竟做何打算。我与高戬对视,事及性命,他此刻也无法泰然处之。
    我的举动收入武媚眼底,我对高戬的关心令武媚不快,她仍没有完全的相信魏、高无罪。
    很快,中人代武媚宣布了她的决定,夺魏元忠官职贬其为端州(今广东肇庆)高要县县尉,夺高戬官职贬其为庶人并流端州,以张说反复之故,夺其官职贬为庶人并流钦州(今广西)。
    骤然一片哗然之声,均反对之言,旭轮欲奏言,我暗扯其衣袖阻挠,自己却出列声援魏元忠等人。
    “陛下!魏公与高丞之罪既无确凿实据,张舍人之错亦不严重,此判如此严厉,满朝不服!”
    武媚急声反问:“孰君孰臣?!汝欲令我收回成命?!”
    “臣不敢!”,我不甘心:“陛下初登基,万民归顺,四夷臣服。您选士一向不计出身,纳言不因喜恶,饱受天下赞誉。倘若今日之判不得更改,那,臣唯恐陛下会被人诟病不辨是非,亲信小人!同僚从此于朝堂之上缄口不敢言,正是害怕会冒犯二张,枉送性命!长此以往,陛下失了臣心,失了民心,最终失的,是陛下的江山!”
    这番话说完之后,殿内安静的可怕。我勇敢的直视武媚,等待她的责骂。
    一只手拨开了珠帘,再精心的保养呵护也难以阻止它的日渐枯黄,它指向我的方向,由于距离太远,也许我在武媚的眼中只是一个模糊的点。
    “也只你胆敢对我如此不敬!与你相比,他魏元忠反倒是胆小的很啊!你今日之言,我会一一记在心中!不过,你要明白,我绝非不辨是非之君,但,今日之判仍不会有任何变动,他三人必须离都!”
    她说罢便离开御座,在上官婉儿与一众宫娥的簇拥之下慢慢的退去了侧殿。我继续跪着,后背、手心里都是汗,心跳加速,似乎刚刚武媚的一席话是在对我下达判决,我才是被控犯下谋反之人。
    三十余年里,因为各种人、事,我和武媚曾有过数次尖锐的争执,我的勇敢从来都是假象,内心深处对她依旧惧怕。
    翊卫奉命进内押解三臣离宫,我争取这最后的时间追上了高戬,不顾泄漏天机的后果,我让他耐心的等待两年,他一定能再回长安,至于柳意母女,我自会悉心保护和照顾。高戬被人架着无法停步,他努力的回首看我,说一定会保重自身等待回来。
    大部分朝臣都跟随他们而去,鼓励、道别之语不绝于耳。意外的,张易之竟在此时现身绫绮殿,张昌宗兴高采烈的迎上前去与他耳语,后者听后点了点头。
    张易之信步来到我们面前,他故意道:“公主对高戬果然用情至深啊,宁触逆鳞,亦要为其说情!”
    我痛恨张易之,尤其痛恨他戴着薛绍的’面具’做尽了坏事,可我知道如今还不能与他正面交锋。
    李显怒瞪张易之:“你欲如何?!好友被贬,难道我妹妹就不能送一送?我知你兄弟现正得势,可你莫要忘记,我母亲最宠爱的只有她!”
    “太子殿下,”,张易之笑意平和:“这宫中多的是无辜,可在易之心中,最可怜的人莫过于您!我从一些老宫人的口中了解到您的许多过去,恕我直言,您的亲人并不值得您关心他们,他们有许多您不知道的秘密,其实他们才是伤您最深的人!希望太子日后能学会用心去看您的亲人,不要被表象所蒙蔽!”
    李显脸色涨红,并不信张易之所言。
    “妄想挑拨离间!我们手足之情永不会变!”旭轮咬牙切齿道。
    “当真如此?”,张易之戏谑问他:“还是,相王殿下是在害怕什么?哈哈哈哈哈,六郎,我们走吧,今日,赢的是我们!”
    尘埃落定,我与旭轮漫无目的在宫中走着,我提出由他照顾高戬家小的请求,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结局,我不想等自己死后,有人拿此事牵连高戬等人,他是个聪明的好官,他应该有更远大的前程。旭轮不问原因,点头答应了我。
    “如果三哥获悉你我之事,你以为他会是何反应?”
    我知旭轮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我如实道:“他会杀了我们,可是他不会信,那是张易之,张易之害死了他一双儿女和未出世的孙儿,他如何会信张易之的话?!”
    “那你认为张易之的话可有道理?伤了三哥的人真的是我们?”
    不知不觉,二人来在了文思殿外。三十年前的冬日,我曾和李弘在这座殿中有过一段关于爱情的讨论。当时的文思殿早已荒废了数年,时至今日,近四十年,辉煌的建筑里藏匿着被厚厚灰尘掩埋的无数秘密。依旧无人看管,依旧满目荒芜。
    “没有任何道理,”,我仍旧实话实说:“阿娘并非无缘无故废黜他,他的皇位也并非是被你抢去,是他自己一步走错,导致尽失天下。旭轮,不要在意张易之说的话,他只是一时得宠罢了,这天下将会是三哥的,终会是你。。。是我们李家的。”
    他欲言又止,最后语气沉重的说了一个好字。
    “我明白,”,我牵起他的手,发现它们微凉:“所有人都以为我对张易之的感情特殊,阿娘,三哥,婉姐姐,攸暨,芷汀,安恒。。。自从他出现了,他们都或明或暗的提醒过我,让我不要被他所迷惑。在你的面前,我坦诚,初见他时我的确。。。我。。。旭轮,我只是。。。他实在太像子言,而我又亏欠子言最多。。。你们并不知晓,当年子言临死之际,他问过我,问我有没有爱过他哪怕只一瞬,我骗了他,我说我爱他,因为真相太过残酷而我不能让他知道,可惜太迟了,就连善意的谎言他都不及听到便抱憾遗世。旭轮,我很怯弱,怯弱到除了能不顾一切的保护你,我做不到再如此对待第二个男人,无论他对我有多好。这些年,我一直内疚、自责,还有美萱,她曾指责我是害死薛绍的元凶,我不会反驳,因为她说的都对,我可以救他,我只是未尽全力!若我敢以性命相逼,阿娘还会把他送入诏狱吗?只有对你,我才不会疏漏任何一个危险的可能!”
    言至最后,泪涕沾衣。
    “我。。。月晚,其实我一直都明白子言表兄对你感情深重,正如他亦明白你之于我何其重要。我很了解他,我相信他从未怪你,但你若因自责而试图将对子言表兄的愧疚还在张易之的身上,那你就是大错特错!子言表兄是这世上仅有的完美无瑕的男人,没有人能比得过他,张易之与他仅仅是面容相似,又如何配与他相提并论?月晚,张易之非常危险,因为他渴求的是权力!你应清楚,一个为了权力而来的人,他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杀人,很简单;阴谋,不在乎;肮脏,无所谓。我真的很担心你,我担心他会发现你对他的特殊感情,然后借助你来实现他自己的不良企图,若你被他利用,那可如何是好?!”
    “若他敢窃取权力,我会毫不犹豫的亲手杀了他,一个男宠,不该妄想不属于他的东西。”喜欢迷情大唐之爱抑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迷情大唐之爱抑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7/27640/159118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7/27640/159118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