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做仁君 > 第637章 姜还是老的辣

第637章 姜还是老的辣

推荐阅读:女富婆的神级村医外乡人的旅途剑道丹尊巫界征途重生药王圣心双雄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西门仙族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飞越泡沫时代


        想明白了自己的前途和将来要做的事之后,王用汲的心里边更加坚定了接下来要怎么干。
该保的要保,不能乱来,不能损了民间的根基。不然将来等到自己接替这些位置的时候,很可能会把这些烂事都留在手里。
这可不是王用汲想要的,不然到那个时候为难的也是自己。安抚好了范家,王家这边也要解决了。
王用汲跟着锦衣卫的人一起来到了王崇古的房间外面,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站在外面的王家人。
从表面上看,就是这些人把王崇古坑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以前徐阶给人的印象也是如此,堂堂的一代名相为国为民,可是却被家里面的人坑了。
徐阶在京城为国为民出力的时候,家里面的人却在地方上大肆贪污敛财、侵吞土地。这也是后来很多人为徐阶辩解说的话,“徐阶的确是疏于对家人的管教,那是因为他在为国尽忠、为国出力。”
可王用汲根本就不相信这样的话。很多时候类似徐阶这样的高官不是管不了,是根本没想过去管,甚至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家里人干坏事。即便是他真的不知道,也说明不了什么。
甚至在王用汲,看来只要你找机会好好的看一看你们的家、好好的查一查,你但凡是动一点心思,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王崇古也是一样的,你但凡查一查,也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
当年王崇古做三边总督的时候,促成了大明和鞑靼的贸易,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让大明西北有了几十年的和平。
可是里面的问题也不得不提。从始至终推动大明和草原贸易的就是晋商,他们从这里面获取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整个大明中后期,就是晋商在这场持续了许多年的贸易里获取了无数的利润。他们不断地向草原输送各种各样的物资,什么事都敢干。
等到了大明和野猪皮对峙的时候,晋商一样什么都敢卖,甚至为黄台吉冲进中原提供粮草和兵器,还有军情消息。
这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带路党那么简单了,黄台吉能打到北京城下,和晋商有脱不了的关系。
王用汲虽然现在不知道这些事,可是不代表他对这种事不认同。因为他很清楚这种事最终会演变成什么,对于王崇古,他心里甚至都有了一些想法。
迈步走进房间,药味扑鼻而来。
王崇古此时正躺在里间的床上,一副病重的样子。脸色还不错,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见到王用汲走进来了,王崇古连忙想要坐起来。
王用汲连忙走了上去,伸手按住了王崇古,笑着说道:“鉴川公,千万不必如此,你这可是折煞我了!”
王崇古被他按了回去,只能斜靠在卧榻上。
这个时候,下人给王用汲端上了茶水。
两人也就一个躺着一个坐着。
王崇古看着王用汲喝了一口茶水,忍不住问道:“这些日子,王大人都很忙吗?”
“是啊。”王用汲点了点头说道:“事情千头万绪的,实在是有一些忙不过来。”
“家门不幸啊!”王崇古叹了一口气,神色十分愧疚,颤颤巍巍地拿出一份奏疏递给了王用汲,说道:“这是我写的奏折,上面是我向陛下请罪的,烦请王大人把我送到京城。”
闻言,王用汲一愣,连忙说道:“鉴川公想上奏折,自己上就可以了,何必要经过我的手?这可不行!”
王崇古看着王用汲,没有说话。
意思很明显,你自己怎么回事你自己不清楚吗?
现在我们家里都已经被你围了,我什么消息都传不出去。我的确是写了奏折,可我能送的出去吗?
王用汲却没有丝毫尴尬。
事实上,王崇古根本就不了解自己,也从来都没有说过给皇帝写了奏折这件事。
如果王崇古把这份奏折拿出来了,连董大宝都不敢阻拦。这是关于奏折的规矩,但凡敢私自阻拦奏折的人,在皇帝那里直接就是一个砍头的罪名。
这条政策和当年太祖皇帝制定的政策是一模一样的,哪怕这个人是罪犯,也允许再上奏折。
当然了,现在这条政策只在皇庄和官场的官员当中能实行,普通百姓那里还不可以。在这方面,皇帝还是不如太祖皇帝。
不过有了皇庄之后,百姓们抱团过日子倒是轻松了不少。有些事需要生产力发展才能去解决,皇帝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王崇古显然不明白现在朝廷的事,觉得自家已经被包围起来了,奏折肯定是送不出去了。
这次拿到自己的面前,也是最后再赌一赌了。
王用汲连忙说道:“既然如此,我马上安排人送到京城去。”
闻言,王崇古似乎松了一口气,将奏折交给了王用汲,随后有些无奈的说道:“家门不幸,出了这样的事,我本无颜面对陛下。”
“可是西北之事的是我一手主导的,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我实在是难辞其咎。我家的人都如此,那么其他家的人呢?整个西北恐怕都已经烂了。”
“我愧对朝廷!愧对先帝!愧对陛下!”
“奏折上我向陛下请罪,同时也说了一些我的想法,希望能对我的过错有一些弥补。至于我们家和我的罪责,朝廷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认罪。只希望我大明西北能平安!”
说到这里,王崇古一脸的愧疚,老泪纵横、伤心欲绝。
这一幕,无论是谁看到,心里面都不是滋味。
王用汲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心里面也不是滋味。
这样一位三朝老臣,在西北吃了那么多年的苦,兢兢业业的做成了一件事,结果现在演变成了这个样子。
他心里面担心的不是自己家人,而是自己的政策让大明遭受了损失,愧对西北的百姓。
这样为国为民的态度、这样的家国情怀,谁能不感动呢?
当然了,这里面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装的,就不得而知了。
王用汲虽然不愿意用最恶毒的想法去揣测人心,但是也知道这里面有一半是真的就不错了,剩下的还是演的。
在这个时候,去推搪抵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苦苦哀求皇帝、向皇帝求情其实意义也不是很大,反而是现在这种表现才容易引起人的同情、容易让人心软。
王用汲也不得不感叹,老臣果然还是辣,这手段颇为了得,有用。
不说其他的人,只要这种事传了出去,舆论一旦起来之后,朝廷也不好对王崇古下手了,甚至还会留有情面,否则显得朝廷太不近人情。
在这方面,无论是朝廷还是皇帝,都要注意,毕竟人心还是要有的。处置这样的一个老臣很容易失去人心。
王用汲看着老泪纵横的王崇古,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姜还是老的辣啊!王崇古这一招直接打乱了自己的计划。
“王大人你放心,我已经向陛下上了奏折,把西北的事都说清楚了。我也请陛下派了御医,顺便送一些药过来。大人还要好好的养身体,西北的事说不定还有用着大人的地方。”
听了这话,王崇古的脸色就是一变,眼睛都有些发亮。他抬起头看着王用汲说道:“多谢了,多谢了!”
王用汲明白,这个时候两人算是达成了共识。
他点头说道:“鉴川公你放心,所有的事我都会一件一件仔细的查。”
“是,是!应该仔细的查!”王崇古强撑着坐了起来,咬牙切齿的说道:“这些人做出这样的事,简直会被王家的列祖列宗斥骂,简直不配为王家的人!你查出来了一定要告诉我,我一定严惩不贷!”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我会配合朝廷来查这件案子,无论牵扯到了谁、查到了谁,你们都要严肃处理,我这边没有二话。甚至你们查出来的人,我也会把他们开个出王家。
说白了,王崇古的意思很明显,这一次我们家做错了,只要皇帝能看在我以往立下的功劳网开一面,那么我们王家任打任罚。
只要给我们家留一口气,那些不孝子孙你们爱怎么收拾怎么收拾,家里面的那些所谓的生意你们想拿走全拿走。
此举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壮士断腕,他也希望用这样的态度来让皇帝明白,我们的王家对朝廷忠心耿耿,虽然出了一些不孝子孙,但是我们整体是好的。
王用汲看着王崇古,心里也感叹了一句,果然是有大魄力之人!
在这样的时候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该舍的舍,该抛的抛,丝毫不拖泥带水。能做出这样决定的人可不多。
王用汲这些年也办了不少的人,甚至山东孔家的事都参与过。相比较起来,就王崇古做的最坦荡。
王用汲只能是憋了巴屈的赞叹道:“鉴川公,心有大义、胸怀宽广,当为天下楷模啊!”
这话只能这么说。
    喜欢回到明朝做仁君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回到明朝做仁君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7/27394/193441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7/27394/193441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