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做仁君 > 第442章 十万石的案子

第442章 十万石的案子

推荐阅读:女富婆的神级村医外乡人的旅途剑道丹尊巫界征途重生药王圣心双雄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西门仙族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飞越泡沫时代


        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选择有些多。
首先,这件事要怎么办?
眼前这个叫张明的家伙肯定不能放过,自己一早在陛下那里就提过他,陛下那边也通过了。
到了这个时候,自己要退缩回去,让陛下怎么想?
这个张明一定要办。
现在的问题是要不要继续往下追查?
如果只查这个人,肯定也是不行的,毕竟皇帝期待着。这件事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彼此都心照不宣。
如果在这个时候退了,那就完了。
张明身后的那些人也要办,这就是一个十万石的案子。
把案子办到这里就停下来,或许是一个好想法。
张诚抬起头看着董大宝,小声问道:“你觉得十万石怎么样?”
说这话的时候,张诚自己都觉得有一些心虚。
董大宝闻言,瞬间就明白了自家厂公是什么意思。
自家厂公根本就不是说什么盐的数量。
十万石代表一个尺度,一个案子办到这里就停下来的尺度。公公的意思是抓住张明身后这些人就结束,把这些蛀虫一扫而空,其他的就不管了。
可是董大宝并不这么想,他可不觉得这件案子办在这里就停了。
当初自己提议办这件案子是为什么?
是为了搞一个大案出来。
自己要把陈矩那边送来的卷宗里的人全都牵连进去、卷进去。如果只办到这里,那后面还搞不搞了?
原本自己还想着诬陷、搞一些乱七八糟的证据,现在可好了,你们这里都快成了公开的秘密。
从上到下所有人恐怕都知道,只不过大家都装糊涂,没有人敢捅破这个脓疮,也没有人敢到皇帝那里去说。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也正因为如此,所有人都肆无忌惮。比如眼前这个张明,这样的话他也敢说。
整个盐场,每年那么多盐,全都被漂没了。每年还被贪污那么多银子,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如果皇帝不来,董大宝会这么想。
现在皇帝来了,董大宝就不这么想了。
虽然公公伺候当今皇帝伺候的比较多,可董大宝还是比较了解皇帝的,觉得自己知道皇帝是什么样的人。
当初山东的事,公公没见到,自己见到了。
那是多么大的压力、多么大的事?
而且海大人在办案的时候从来没有受到过压力,因为没有人敢,谁也不敢去皇帝面前说海大人的坏话。
时至今日,那一幕幕都在董大宝的脑海里。所以这一次自己要搞一个大案子。
现在有了大案子不去搞,凭什么?
害怕?
不存在的,出来混那天开始,自己就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了。
从小厮混在街头,有一口没一口;整日里打架,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凭的什么在街上闯出头?
凭的就是这股狠劲。
这么多年杀过多少人?
董大宝自己都不记得了。
后来为了躲避仇家,无奈之下加入了东厂,背着骂名干着狗屁倒灶的事,为什么?
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你让我放弃?
“十万石恐怕不行。”董大宝面容严肃的说道:“您可别忘了我们是来干嘛的。”
闻言,张诚猝然而惊。
在刚刚的一瞬间,他的确是被这么大的事蒙住了眼,也的确是觉得害怕。
这后面得牵扯多少人呀?
搞不好就容易出事,人家造反都有可能。这件事如果要办不好的话,那自己就完了。
现在经过董大宝这么一提醒,张诚这才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十万石绝对不行。如果只有这些,咱们没有办法交代。”
“不过真的这么搞下去,恐怕咱们也要遭。不如回去请示一下吧?”
看了一眼张诚,董大宝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己家的公公这么不中用?
回去请示什么?
难道你要问陛下要不要继续追查吗?
你让陛下怎么说?
查,还是不查?
如果说不查,那不代表陛下怕了他们吗?
这算怎么一回事?你让陛下怎么说出口?
你去问,你不是作死吗?
如果陛下说查,出了事怎么办?你承担责任还是陛下承担责任?
你跑过去问,你就等着让陛下抽你吧!
这件事情的正确做法,就是你要猜透陛下的想法。
在董大宝看来,陛下的想法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干。
所以你就闷着头往前干,什么都不要怕。真出事了,也有陛下兜着你。
就如历史上的汪直一样,到了最后人家也是善始善终,过了一辈子的安稳日子。
只要你不像刘瑾一样飘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不会被皇帝当成替罪羊。无论如何,皇帝都能够保住你。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有什么不敢干的?
“咱们这还什么都没干就回去不合适吧?”董大宝小心翼翼的说道:“还是先干点什么吧。”
张诚如梦初醒般,再次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对,你说的对。”
轻声咳嗽了一声,张诚看着面前的张明直接说道:“一万石太少了,能不能再多搞一些?那才几个钱。”
闻言,张明心里面就是一愣。
这些土包子难道还是有钱人不成?
什么都不懂,到这里来插一脚,你们干什么的啊?
不过张明心里面也有了打算,当务之急是摆脱现在的处境,现在实在是太危险了。
张明连连点头说道:“有,有!你别说一万石,你想要更多都没有问题。我一定给您帮忙,保证不出事。”
“哦?怎么说?”张诚缓缓的说道。
“这盐城里面有一家姓董的大户,算是咱们盐城数得上的门庭,他家里面祖辈都是做食盐生意的。”
“咱们这些人的盐,其实全都走他的道。只要您能和董大户谈,别说一万石,就是五万石、十万石都没有问题。只要你有钱、有门路,这事一准能办成。”
董大户。
张诚和董大宝默默地把这个名字记在了心中的小本本上。
“你和我详细的说说这个董大户,他怎么就有这个可能呢?”张诚冷哼了一声。
    喜欢回到明朝做仁君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回到明朝做仁君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7/27394/193437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7/27394/193437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