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做仁君 > 第394章 陛下雄才大略

第394章 陛下雄才大略

推荐阅读:女富婆的神级村医外乡人的旅途剑道丹尊巫界征途重生药王圣心双雄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西门仙族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飞越泡沫时代


        这话一出来,现场的气氛瞬间就变了。
周围的太监全都躬下了身子,包括张诚在内。
所有人都觉得金学曾在作死。朝廷上下,谁不知道当今陛下雄才大略?谁不知道陛下的心思?
这么多年,陛下宫里面赚了多少钱?陛下花出去干什么了?
除了每年给皇后添点首饰之外,陛下自己什么都不花。一年的衣服也就那么几套,洗来换去的绝对不浪费;每顿饭不会超过六个菜,基本都是四个菜,早饭吃得更简单。
宫里面勤俭节约,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陛下把钱都花到了其他的地方,比如研究院。
很多人都去过研究院。那是研究院吗?
那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园林。
皇帝在研究院花费了大量的钱财。那么一个园子,皇帝不是用来享受的,是给那帮人用来研究东西的。
而研究出来的东西就是最近大家见到的炼钢厂和兵工厂。
新式的枪械大家都见过,没见过的也听说过。所有人都知道研究院研究出来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威力。
皇帝建造了炼钢厂和兵工厂生产这种新式的装备;又让马芳和刘显练兵。
两位名将练出来的自然是精锐,精锐的人马加上精锐的装备,皇帝要干什么还用说吗?
各地都在收拢土地,各地都在囤粮。
皇帝这是要学祖上打仗!
打哪里还用问吗?
当然是打北边!
对于大明朝来说,没有什么危险比北边来得更大。
倭寇虽然闹腾的厉害,但也不过是在经济层面的影响比较大。
真正说让大明有危机感的,就是北边。不把他们给消灭掉,寝食难安。
显然,当今陛下也继承了这样的意志。
即便是没有被挑明,但是大家也都明白,皇帝就是要这么干了。
在这件事上,也有人劝说过,可是皇帝不搭理。他花的是自己的钱,外面的人根本没有办法阻止他。
如果有人太激烈了,皇帝就会把这人送走,要么送到北疆去,要么送到南疆去。
用皇帝的话说,去看看当地百姓的生活,去看看那些被劫掠的百姓是怎么过日子的。看过了之后,你再回来劝谏朕吧。
自从那以后,基本就没有人再在皇帝面前说这样的话了。
谁能想到,今天金学曾就开这样的口了?
这位可是当今皇帝的心腹,是当今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现在居然说这样的话,这不是作死吗?
朱翊钧转头看着金学曾,眼睛微眯,没有说话。
现场的气氛更加压抑了。
金学曾躬着身子一动都不动。
他的态度很坚决,神情也很坚持。
朱翊钧神情有些复杂地看着金学曾。
之所以提拔这个金学曾,是因为这是一个正直且有坚持的臣子。他在历史上没有得到重用,非常非常的可惜。
就像朱翊钧所思考的一样,万历十年张居正倒了以后,大明朝的官员素质呈直线的下降,像金学曾这样的人就不多了。
金学曾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的眼光非常准,主要的功劳就是推广高产作物。
在原本的历史上,金学曾做的是福建巡抚。福建遭受了台风的灾害,老百姓的庄稼毁于一旦,需要重新耕种。
可是即便重新耕种的话,也不一定能吃得饱肚子。于是金学曾就到处寻找高产的种子。
有人献上从吕宋偷带回国的甘薯,金学曾下令在福建推广,帮助百姓度过一次大灾荒。
金学曾还在总结陈振龙父子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中国第一部有关番薯的专著《金薯传习略》。只不过他的这份好东西并没有用到实际上。
大明朝的朝廷那个时候正在忙着党争,又有谁想到做实事呢?
这导致了这么好的高产作物没有被推广开。如果全国范围内推广高产作物,说不定大明能熬过小冰川期。
除了番薯以外,他们还从国外引进了马铃薯、番茄、辣椒、洋白菜、四季豆等。
这件事一直到徐光启的时候,这一位将番薯引出了福建,推广到了淞沪一带。
可惜啊,仅仅在江南一两个省之间推广。广大缺粮的北方地域根本就没有得到这样的粮食,朝堂上下也没有人太关心这种事。
朱翊钧在得知金学曾这人后,立马就把他调到了身边,想看看他是不是有才能的一个人。
结果发现,金学曾的确是一个人品好、有才华又能干的官员。最关键的一点,他非常务实,从来不说大话,目光也总着眼在实事上。
这是一个很难得的官员。
这一次,金学曾说这些话,肯定也有他的理由。
其实朱翊钧不太想听,不过想了想之后,还是叹了一口气,轻声说道:“说说吧。朕知道你不会无的放矢。”
“是,陛下。”金学曾直接撩起衣服跪在了地上,大声说道:“陛下信任臣、不以臣年少轻率便提拔使用,臣感激涕零!”
朱翊钧无奈的伸手将他拉了起来说道:“说正事。你也知道朕一向不看重这些,与其说这些没用的,还不如做事的时候多用点心。朕一向都只看结果。”
“是,陛下。”金学曾有些尴尬。
他心里面一方面是真的感激,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拍一拍皇帝的马屁。
毕竟他接下来说的话或许有些不太客气,很可能会惹怒皇帝。
当然了,金学曾不觉得自己这么做有什么错。他是为了皇帝好、为了大明好。皇帝对自己这样,那自己就必须要以忠心报之!
金学曾咬着牙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些钱不应该花在兵工厂和炼钢厂上。”
“为什么?”朱翊钧缓缓的问道。
“臣知道陛下雄才大略,想要成为像成祖一样文武双全的皇帝。可是臣以为,大明现在没有办法支撑陛下的野心。请陛下收敛自己的雄心壮志,将这些钱花在民生上。”
“天下百姓嗷嗷待哺,很多人流离失所,各地均会苦不堪言。请陛下怜悯他们吧!”说着,金学曾又跪了下来,趴在地上痛哭流涕。
    喜欢回到明朝做仁君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回到明朝做仁君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7/27394/193436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7/27394/193436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